2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划分
- 格式:ppt
- 大小:9.84 MB
- 文档页数:43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划分建筑作为人类居住、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和规模,可以将建筑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将对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进行探讨。
一、按建筑物的功能分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教育建筑等多个类别。
1.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以分为单户住宅和多户住宅两种。
单户住宅是独立的、供一户人家居住的建筑,如独栋别墅;而多户住宅是供多个户口共同居住的建筑,如公寓楼和集体宿舍。
2.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用于生产和加工的场所,包括工厂、矿井、仓库等。
工业建筑的特点是要满足生产、储存和运输等功能,需要考虑到生产流程和设备布局。
3.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用于商业活动的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等。
商业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商业设施,旨在为顾客提供购物、用餐和娱乐等服务。
4. 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用于展示文化和艺术的场所,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
文化建筑一般注重空间布局和设计美感,旨在提供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5. 教育建筑教育建筑是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场所,如学校、大学、培训机构等。
教育建筑需要考虑到教学空间和设备,注重教育环境和氛围的创造。
二、按建筑物的规模等级划分除了按功能分类,建筑物还可以按规模和等级进行划分。
建筑物的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1. 大型建筑大型建筑通常指规模较大、高度较高的建筑物,如高层写字楼、摩天大楼、大型商场等。
大型建筑往往具有地标意义,对城市的形象和风貌有一定影响。
2. 中型建筑中型建筑一般指规模适中、高度一般的建筑物,如一些中等高度的住宅楼、中型商铺、小型办公楼等。
这类建筑物在城市中较为常见,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3. 小型建筑小型建筑主要指规模较小、高度较低的建筑物,如小型别墅、小型商业用房、小型工业建筑等。
这类建筑物一般在城市的郊区或者农村地区建设,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
建筑等级的划分标准建筑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建筑的结构、功能、规模、历史和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建筑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解释:一、建筑结构等级1.一级建筑: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包括商业、住宅、文化、教育、卫生等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使用功能完善,装修标准高,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性和观赏性。
2.二级建筑:指采用砖混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等传统结构的建筑物,主要用于农村房屋、小型商业建筑、文化教育建筑等。
这些建筑物结构相对简单,对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使用功能和装修标准相对较低。
3.三级建筑:指采用简易结构,如简易房、临时建筑等,主要用于临时性居住、施工用房等。
这些建筑物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使用功能不完善,装修标准更低。
二、建筑功能等级1.住宅建筑:指用于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公寓、宿舍、别墅等。
这些建筑物功能简单,以居住为主,装修标准根据不同的档次有所差异。
2.公共建筑:指用于公共服务的建筑物,如商业、办公、文化、教育、医疗等。
这些建筑物功能复杂,对使用功能和装修标准要求较高。
3.工业建筑:指用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物,包括厂房、仓库等。
这些建筑物对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通常需要考虑设备安装、运输通道等因素。
三、建筑规模等级1.大规模建筑:指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如5万平方米),或者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如100米)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需要进行特殊的设计和管理。
2.中型建筑:指建筑面积在一定规模(如1万平方米)到一定规模(如5万平方米)之间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商业和文化价值,需要进行一定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3.小型建筑:指建筑面积小于一定规模(如1万平方米)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通常为低层或小型房屋,设计和管理相对简单。
四、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等级1.文物保护单位:指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保护。
1建筑构造概论1.1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1.1.1 建筑物的分类一、按使用功能分类(一)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1、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2、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1)文教建筑;(2)托幼建筑;(3)医疗卫生建筑;(4)观演性建筑;(5)体育建筑;(6)展览建筑;(7)旅馆建筑;(8)商业建筑;(9)电信、广播电视建筑;(10)交通建筑;(11)行政办公建筑;(12)金融建筑;(13)饮食建筑;(14)园林建筑;(15)纪念建筑。
(二)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三)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览馆、大型工厂等。
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三、按建筑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2、砖(或)结构建筑:指以砖或材为承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
这种结构便于就地取材,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但抗害性能差,自重大。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
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划分依据
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根据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例如,商业用途的建筑物属于一类建筑物,如商场、超市等;办公用途的建筑物属于二类建筑物,如写字楼、办公大楼等;居住用途的建筑物属于三类建筑物,如住宅楼、公寓等。
2. 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属于一类建筑物,因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属于二类建筑物,因其结构较为简单;轻型结构或简易结构的建筑物属于三类建筑物,因其结构相对较弱。
3. 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物属于一类建筑物,如高层住宅楼、写字楼等;中层建筑物或低层建筑物属于二类建筑物,如中层住宅楼、小型商业楼等;低层建筑物或非常规建筑物属于三类建筑物,如别墅、小型工业厂房等。
4.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根据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一般来说,具有较高安全要求和风险等级的建筑物属于一类建筑物,如核电站、石油化工厂等;具有一定安全要求和风险等级的建筑物属于二类建筑物,如医院、学校等;具有较低安全要求和风险等级的建筑物属于三类建筑物,如民用住宅、商业综合体等。
以上是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划分的一些主要依据,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细分类别。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一、建筑的分类:1、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1)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a.工业建筑(厂房类建筑):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
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厂房类建筑又可以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大类。
b.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2)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2、民用建筑分类(1)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a.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别墅、宿舍。
b.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行政办公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
托教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
科研建筑: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医疗建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
商业建筑:商店、商场、购物中心等。
观览建筑:电影院、剧院、购物中心等。
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游泳池等。
旅馆建筑:旅馆、宾馆、招待所等。
交通建筑:航空港、水路客运站、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
通讯广播建筑: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园林建筑: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纪念性的建筑: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其他建筑类:如监狱、派出所、消防站。
(2)按照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a.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
如住宅、中小学校、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b.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
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影剧院、航空港、火车站、博物馆、大型工厂等。
(3)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
低层建筑:指1~3层建筑。
多层建筑:指4~6层建筑。
中高层建筑:指7~9层建筑。
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 米为高层。
建筑分类和等级划分标准说到建筑,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高楼大厦、古老庙宇,还是那种五颜六色的小房子?其实,建筑的世界可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保证让你听了以后也能在聚会上一展身手,成为话题的中心。
1. 建筑的基本分类1.1 按功能分类建筑的分类方法多得很,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按功能来分。
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不同的区域对应着不同的需求。
首先,有住宅类建筑,这就是我们平时住的地方,像别墅、公寓这些;其次是公共建筑,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等,基本上是服务大家的;再来就是商业建筑,像商场、办公室,大家上班买东西都少不了它们。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建筑,我们的生活可就乱了套,真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
要是把学校和超市搞混了,那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了,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正在挑选零食,真是想想就搞笑。
1.2 按结构分类再来说说按结构分类,建筑的“骨架”决定了它的外形和功能。
有木结构、砖石结构和钢结构。
木结构就像是个温暖的家,给人一种亲切感;砖石结构则是扎实稳重,像是个老头儿,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钢结构就更现代化了,简直是“年轻人”的代表,给人一种高大上的视觉冲击。
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就像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特色。
你说,家里要是全部是木头的,那冬天可真是“冷得冒烟”,可如果全是钢铁的,夏天又得热得像个蒸笼,这种建筑就像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2. 建筑的等级划分2.1 按规模划分说完了分类,接下来就聊聊建筑的等级划分。
简单来说,建筑也可以按规模分成几等。
有的大型建筑,那可是“气吞山河”,比如摩天大楼;中型建筑呢,就像社区里的公寓,体量适中;小型建筑嘛,像小商店、独栋别墅,比较亲民。
这个等级划分,实际上反映了建筑的功能和服务对象。
小店虽小,却是“细水长流”,生活中不可或缺;大楼虽然高,却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维护,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不是谁都能享受的。
2.2 按重要性划分再来一说按重要性划分。
建筑物的消防等级(还是防火等级)是如何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五大类:生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3、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为四大类:墙承重式、骨架承重式、内骨架承重式、空间结构承重式。
4、民用建筑按层数分五类:a、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
b、高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
c、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
d、高层建筑:主要指10至30层的住宅建筑或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e、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物级别。
民用建筑可按以下方式划分等级:1、按重要性分为五等:a、特等:具有重大纪念性、历史性、国际性和国家级的种类建筑。
b、甲等:高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c、乙等:中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d、丙等:一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按防火性能分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3、按耐久年限分四级:a、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b、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c、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d、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仓库储存甲类储存: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和易自然的物体乙类储存:闪点小于28%至60%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助燃气体缓慢氧化鸡热不散的物体丙类储存:闪点小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类储存:难燃物体戊类储存:非燃物体。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范本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行业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分类,并对其耐火等级进行评定。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的分类和常见的耐火等级范本,以提供给读者参考。
一、建筑物的分类根据功能划分,建筑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住宅建筑:用于居住的建筑物,如民宅、公寓楼、别墅等。
2. 商业建筑:用于商业经营的建筑物,如商铺、写字楼、酒店等。
3. 工业建筑:用于生产和制造的建筑物,如工厂、仓库、车间等。
4. 教育建筑: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建筑物,如学校、大学、培训中心等。
5. 医疗建筑:用于医疗服务的建筑物,如医院、诊所、养老院等。
6. 文化建筑: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建筑物,如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
7. 交通建筑:用于交通运输的建筑物,如车站、机场、码头等。
8. 公共建筑:用于公共服务的建筑物,如政府大楼、体育馆、展览馆等。
二、耐火等级范本耐火等级是评定建筑材料、结构和构件对火灾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耐火等级范本如下:1. A级耐火等级:具有极高的耐火能力,可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是具有极高耐火安全性的建筑物。
适用于高层住宅、办公楼、医院等高人口密集区域。
2. B级耐火等级:具有较高的耐火能力,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一段时间。
适用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类建筑物。
3. C级耐火等级: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一段时间。
适用于住宅建筑、教育建筑等需要一定耐火能力的建筑物。
4. D级耐火等级:具有一般的耐火能力,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办公场所,如民宅、办公楼等。
5. E级耐火等级:具有较低的耐火能力,适用于一些不要求高耐火性能的建筑物,如仓库、车库等。
以上耐火等级范本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建筑设计要求进行具体评定。
结语建筑物的分类和耐火等级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正确评定和选择建筑物的分类和耐火等级,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物的分类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按其使用功能又分为以下两类:1、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⑴、文教建筑,如教学楼、科学实验楼、图书馆、文化宫等;⑵、托幼建筑,如托儿所,幼儿园等;⑶、医疗卫生建筑,如医院、门诊所、卫生站、养老院等;⑷、观演性建筑,如电影院、剧院、音乐厅、杂技厅等;⑸、体育建筑,如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⑹、展览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博览馆等;⑺、旅馆建筑,如宾馆、旅馆、招待所等;⑻、商业建筑,如商场、专卖店、社区会所、超市等;⑼、典型、广播电视建筑,如邮政楼、广播电视楼、国际卫星通行站等;⑽、交通建筑,如公路客运站、铁路客运站、港口客运站、航空港、地铁站等;⑾、行政办公建筑,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档案馆、物业管理所等;⑿、金融建筑,如储蓄所、银行、商务中心等;⒀、饮食建筑,如饭馆、饮食店、餐厅、酒吧等;⒁、园林建筑,如公园、小游园、动植物园等;⒂、纪念建筑,如纪念堂、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等;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等。
农业建筑,这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1.1.1.2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类⑴大量性建筑,之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较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广泛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及村镇。
⑵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物馆、大型工厂等。
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1.1.1.3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⑴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1:1-3层为底层住宅;2:4-6层为多层住宅;3、7-9层为中高层住宅;4: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划分建筑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场所,按照功能、用途、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与等级划分。
本文将针对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划分进行探讨。
一、按照用途分类建筑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等。
这些建筑的主要功能不同,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1.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
在居住建筑中,人们追求舒适、安全、便利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空间布局、采光通风、隔音隔热等方面的要求。
2.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加工,如工厂、仓库、矿井等。
在工业建筑中,需要满足设备布置、生产流程、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安全性和环保性也是工业建筑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
3.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用于商业活动,如商场、超市、写字楼等。
商业建筑需要考虑商业功能的布局和展示空间的创意设计,同时要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舒适的消费环境。
4. 教育建筑:教育建筑主要用于学校、大学、图书馆等教育机构。
教育建筑的设计要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包括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也需要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5. 医疗建筑:医疗建筑用于医疗服务,如医院、诊所、养老院等。
医疗建筑需要满足医疗设备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同时也要提供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并考虑到医疗服务的便利性。
二、按照结构分类建筑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拱形结构、穹顶结构等。
这些结构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形态,还决定了建筑物在承重、抗震、耐用等方面的性能。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柱、梁和楼板组成。
框架结构可分为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木结构等。
框架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具有开放、灵活的空间效果。
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又称壳体结构,是由曲面构成的建筑形式,如圆筒形、圆锥形等。
筒体结构常见于塔楼、雨棚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