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ukm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11
从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看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人的一生面临许多选择,选择对了事半功倍,选择错了必走弯路,甚至将一事无成。
这种选择的起点就是高考志愿填报。
在新高考模式下,这种选择则是从高一选课就开始了。
本文就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选择的问题与大家分享。
(一)选专业是人生的起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一个理想的专业,在大学期间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毕业后或就业、或考研、或读博、或留学,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你的知识能力与财富会双双得到积累。
如;医生、教师、律师、工程师等。
从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我们就能明白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哈佛大学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职业目标规划对人生影响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即将进入大学的年轻人。
结果发现: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职业目标规划。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职业目标规划;60%的人目标职业规划较为模糊;27%的人没有职业目标规划;时间很快轮回到了25年以后,结果确实如此清晰: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规划的人,在25年来从来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全部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那些占10%的有短期目标规划而不懈努力的人,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那些60%的人他们的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努力实现的人,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确定职业目标规划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不如意,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以上面案例让我们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到职业目标规划是多么的重要,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人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职业生涯需要规划。
而职业生涯规划则从高考志愿填报开始的。
(二)做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大学专业最关键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众所周知: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天时、地理、人和三个条件。
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找到人生正确的标尺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来源:中华励志网“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衡量你人生的正确标尺。
我总结出,上帝衡量我的人生的尺子并不是美元,而是那些我曾经影响过他们人生的人们。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
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急于找到答案或者寻求帮助得到答案。
而往往忽略的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如何思考得到答案。
管理学教育我们,学会如何思考,然后自己找到答案才是最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后一课堂上,教授要求学生们把这些理论的聚焦镜对准自己,并针对下列三个问题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1. 我怎样确保我在职业生涯中会快乐?2. 我怎样确保我和我的配偶及家人的关系将成为一种持久的快乐源泉?3. 我怎样确保我一定不会进监狱呢?尽管最后一个问题听起来像在开玩笑,但并非如此。
当年罗兹学者班32个同学就有2个进过监狱。
安然(Enron)的Jeff Skilling也曾是我在哈佛商学院的同班同学。
他们都曾是很好的人,但他们人生中的一些事情把他们引上了歧途。
1、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幸福论认为,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不是金钱,而是那些学习的机会、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以及成就被认可的机会。
我成为学者以前,自己经营着一个公司。
有一天,我想象着我的一个经理早上踌躇满志地来工作,10小时后,带着不受赏识、沮丧的感觉开车回家。
我在想,她这种感觉会怎样深深地影响她与孩子们的相处。
然后,我的想象快进到了另一天,她带着更好的自我感觉回家——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因做成了很有价值的事情而被认可,以及在某个重要项目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在想,这又会对她作为一个妻子与母亲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我的结论是:如果做得好,管理就是最崇高的职业。
其他任何职业都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方式来帮助别人学习和成长,来承担责任并因成就而被认可,以及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目标与成功的关系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给想要成功的你,哈佛图书馆墙上的二十条训言: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演讲稿范文孩子要成为怎样的人各位家长,一个孩子的命运取决于教育,家庭教育的水平有高有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科学与不科学,因而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的人生和命运也就有了不同,高水平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的潜能发掘到100%,乃至100%以上,低水平的教育则会使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掘。
有人说,父母掌握着孩子80%的幸福。
家庭教育就是99%身教,加1%的言教。
我们都知道:“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儿女的不成器,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莫大于孩子有才有德。
不管你的家庭多么富有,你个人的事业多么光彩,子女成才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家庭暂时困难,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就是全家的希望所在。
现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付出一点,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和职责。
否则就会欠帐,欠帐就需要还债。
还债有三个方面:升学、就业、婚姻,他们在社会上无法维持生存时,需要你的不断接济和帮助,如果做父母的现在只考虑自己的事情,不注重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和付出,只能是一代惩罚一代,恶性循环。
”所以,对于各位家长的到来,我不会表示感谢,因为正确的教育孩子是你的天职,是你的责任。
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终受益的将是您和孩子。
今天我从三方面与家长分享:一、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二、为什么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三、怎样引导孩子做一个不断成长的人?一、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今日父母,有一个“担心”:就是担心孩子无才,不能谋生自立。
而不担心孩子无德,甚至担心孩子太有德,太善良了在社会上会吃亏。
他不知道,德是养才的,德如土地,土壤深厚才能生长大才,所谓厚德载物是也。
德不但不妨碍才,反而是酝酿才、扩充才、提升才、成就才的,让才更容易、更充分、更稳定、更长久地发挥,并驾驭才,给才一个正确的方向。
大德者必有大才。
才之不足,乃德之未裕。
今天我们之所以缺人才,千万大学生之所以没才华没能力难堪无用,不是知识技能训练不够,而是根本上无德。
一个有教养、有文化、有志气、好学勤奋的年轻人,你有必要担心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吗?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育人目标:“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而那些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成功发展的渴望。
如果你能发掘它,便能找到成功的方向,找到一种支持你不懈努力的持久力量。
然而,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为成功制定一份书面计划有的人将成功界定在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先天的环境条件上。
虽然这些也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但远远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
成功的事业还需要准确的、文字性的计划。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制定自我发展的行动计划,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什么左右你10年后的“价值等级”哈佛大学对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收入变化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文字性计划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83%的人对职业发展没有设定过目标。
他们的收入在这里作为参考基数。
14%的人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目标,但没有书面记录下来。
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结果令人深思...订立目标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
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
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
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目标的威力1、目标可以给人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
2、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合理安排时间。
3、目标促使自己未雨绸缪,把握今天。
4、使人能清晰地评估自己每个行为的进展。
5、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的成果上来。
6、产生持续的信心、热情与行动力。
许多人都会有自己很清楚的目标,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能够达成,而有的人总是达不成?如何规划人生:期望强度人人都想成功。
可是,尽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但他们期望的牢固程度或期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期望强度0%,根本就不想要。
当他不想要的时候,当然就得不到了。
期望强度50%,可要可不要,但蛮想要的。
常常会努力一阵子,三分钟的热度,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
他们常常幻想,不怎么付出代价,就很想得到。
结果也是常常不会成功。
期望强度99%,非常非常想要。
即使是非常非常想要,到最关键的时刻,你还有一丝退却的念头。
现实生活当中,达成目标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难关,而这些难关,往往就是那些99%的人,不可逾越的鸿沟。
|||生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郭敬明哈佛追踪-------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稳定的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换位思考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看见?”你看到的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它拥有的一大片白板,也就是他的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人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的,娶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命好了。
”妇人满脸笑容:“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餐到她的床上给他吃呢!”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一看,或者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哈佛鼓掌我们来做个测试,如果我给大家15秒的时间,我们用最快的速度鼓掌,大家认为最多可以鼓多少下?(我只查了5秒钟,如果按照15秒来算,你们鼓掌的次数是不是应该乘3?那会是多少下?)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要经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习惯性的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个时候你还是你,但是却存在两个自我,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我们所提倡的是用积极的自我去适应全新的环境,去迎接每一次挑战,显示自己应有的能力,做到这一切时,能不能完成这个项目已经不重要了,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能战胜自我,成功将会离你越来越近,潜能的开发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去克服心里的恐惧,当你走出自己内心的阴影的时候,无论你以后遇到什么挑战,你都不会退缩的了。
驿站传书游戏规则:每个人不能回头,不能离开座位,不能说话,在限定的时间里把最后一名队员得到的信息准确的传递到前排第一个队员。
首先每个队都开始做了准备,即简单的沟通密码,或者用手在后背写字,或者用敲击身体或头部的方式,第一轮是两个数字,每个组都没有成功,下来每个组开始修订、完善沟通密码方式或者说是流程制度;第二轮是四个数字而且带小数点,每个组依然没有成功,显然大家对困难估计不足,必须有预知准备才行,因此大家再次修缮密码方式,甚至想了很多符号,把分号、百分号、甚至英文字母都想到了,第三轮是分数,有的队开始成功,但是不是靠常规的手段,是靠传递纸条,可以说没有违规,但是钻了游戏规则的空子,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是法律规则、游戏规则没有特别指明的说不可以做,那就是都可以做”,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住。
培训老师及时宣布了新的规则不允许借助纸笔及通讯工具等手段。
第四轮是“π”、第五轮是根号,难度越来越大,大家几乎都失去了信心,到第7轮,结果是没有人想到的,最后队员得到的信号是“ 1”,但是依然有很多队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大家的思维模式被自己固化了,不相信是这么简单一个数字,开始不相信自己团队建立起来的密码流程、制度,不相信自己的队友传递的信息,造成了失败。
游戏很简单,道理也不复杂,既然在磨练中、磨合中逐渐的建立完善了你的制度流程,建立起来了团队信任,为什么就不能持久的相信他呢?为什么简单的就被自己的思维推翻了呢?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流程、制度不要制定的太复杂,简单明了利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几率最小。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不同,太复杂了产生理解误差是肯定的,产生错误也是必然的,一个队传递密码是左边肩膀拍几下,头拍几下,右边肩膀拍几下,这个教师光听见他们在噼噼啪啪的拍,由于沟通的密码过于复杂,记得太多大家就记不住了,最后一分也没有得到。
综述:1、只要是法律规则、游戏规则没有特别指明的说不可以做,那就是都可以做,不要被法规制度所约束;2、相信自己长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流程,相信你的团队,不要轻易的改变;3、流程制度力求简洁明了,避免成为负担,不能发挥任何效力;4、不要把自己束缚在自己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式中,要有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模式。
二、游戏类型:团队协作型三、游戏目的:使学员强烈意识到,充分沟通对团队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制度规则的建立与修正。
四、游戏介绍:全队成员排成一列,你们每个人这时候就相当于一个驿站,到时候培训师会把一个带有7位数以内的数字信息卡片交到最后一位伙伴的手中,你们要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把这个数字信息传到最前面这位伙伴的手中.当这位伙伴收到信息以后呢要迅速的举手,并把当然了信息写在纸片上交给最前面的培训师!!比赛总共会进行四轮.在信息传递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一些规则来约束.游戏规则:项目开始后:(所谓项目开始是指培训师喊开始,信息从后面一位伙伴开始传递那刻起)1,不能讲话.2.不能回头.(≤45度)3.后面的伙伴的任何部位不能超过前面人身体的肩缝横截面以及无限延伸面.(前后标准要以最前面的某个物品做参照,比如白板.离白板近则为前,离白板远则为后)4.当信息传到最前面伙伴手中时,这位伙伴要要迅速举手示意,并把信息交到白板附近的培训师手中,计时会以举手那一刻为截止时间.5.不能传递纸条和扔纸条.6.项目的最终解释权和裁判权归培训师(要解释清楚,某些很有争议的方法,和我们培训的整个中心相吻合算正确,背离则算错误)7.第一轮时间≤2分钟.(给出8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第二轮以前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8,第一轮所有方法不能再使用.9.不能传递和扔任何物品.10.第二轮时间≤1分钟(给出7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第三轮以上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11,第一轮第二轮所有方法不能使用.12.第三轮时间≤40秒(给出6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第四轮以上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13.前三轮所有方法不可用.14.屁股不可以离开地面15.第四轮时间≤20秒(给出5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五、后期讨论及回顾要点:——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并迅速形成有效决议? ——在行动过程中,你的博弈的对手是谁?——在此次团队行动中,领袖的作用力体现在那些方面?拓展项目特点*1、提示培训中沟通技巧、方法的重要性。
2、培训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项目操作*一、全队成员排成一列,培训师先让其自行约定信号及信号的传递方式。
然后培训师将一组自然数交给排尾,由排尾传递给排头。
要求如下:1、人不能讲话(包括有规律的发出声音)、移动;2、不能使用字、笔及手机短信等工具;3、前面的人不能往后看;4、后面的人不能把手伸到前面人的眼前比划;二、由培训师给坐在最后一排的队员看一个数字,然后通过一个一个队员传给前面第一个队员,第一个队员讲本队传来的答案写在前面的黑板上。
在传递中每个人不能说话,不能回头,更不能利用现代工具比如手机。
看哪个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传出最准确的数字。
如果最快但是数字不正确,依旧算是失败。
*拓展项目的目标*1、展示在团队内怎样获得正确的沟通方法和进行有效的领导,促进学员对沟通的深一步理解;2、使团队成员体会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决策和服从执行的重要性。
*拓展项目的分享*1、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发现更好的工作方法才能使团队朝着完美的目标前进。
2、这个游戏考验的就是全队信息传递的密切配合,如果只注意速度而不注意信息的准确性,传的再快也等于前功尽弃;3、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好的沟通包括清晰地发送信息和准确地接收信息两个方面。
4、揭示培训中的沟通技巧、方法的重要性。
5、如何克服心理沟通障碍,及时进入角色,进行传递6、怎样才能进行有效沟通?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7、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发送者与接收者?8、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工作中如何学会沟通、善于沟通?(假如给你3分钟怎样与客户沟通)9、作为学员有没有意识到,充分沟通对团队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10、制度规则的建立与修正;11、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并迅速形成有效决议?12、在行动过程中,你的博弈的对手是谁?13、在此次团队行动中,领袖的作用力体现在那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