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3章 公共产品理论[精]
- 格式:ppt
- 大小:950.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研究的内容: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时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3、政府定义以及政府的四个层次是什么,政府: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特定区域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含义的四个层次:? 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统一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包括国有和公营):? 一般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政府的经济行为:? 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 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财政学研究政府行为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
财政学的研究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关注于税收。
公共经济学的传是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他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院里: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概念。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作为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公共部门经济理论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仅如此,公共产品理论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事实上,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种行为,都可以在公共产品理论中寻找依据并获得理论指导。
同样,对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对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行为及其效率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节公共产品的特性与识别一、公共产品的特性(一)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例如国防,一旦形成了国防体系,提供了国防服务,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防保护,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拒绝为国防费用纳税的人,也仍然处在国家安全保障的范围之内。
而私人产品则必须具有排他性,因为只有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即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劳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或者,不能按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
例如,国防是公共产品的一个典型事例。
国防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是对国内所有人而不是个别人提供的,任何人都无法拒绝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也不能通过巾场把为之付款的人和拒绝为之付款的人区别开来。
而私人产品(包括私人劳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而且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即谁付款、谁受益,如食品、服装等。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是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延伸。
(三)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对一般私人产品来说,一个人消费了这一产品,别人就无法再消费了;公共产品则不同,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