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本患者为搬运工人,饥饱失常,餐风 饮冷在所难免,胃肠功能差,且病情已久, 舌苔、脉象均辨为脾阳不足,冷积内停之便 秘证,处以温里攻下之温脾汤,正与证相符, 故使病证得以痊愈。
精选课件
51
精选课件
38
第二节
温下
精选课件
39
适应证
里寒积滞实证:腹痛便秘,手足不温, 脉沉实等。 组方结构
1.泻下药:如大黄、巴豆等; 2.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等; 3.兼气虚者,配补气药:如人参、炙甘草等。
精选课件
40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精选课件
41
重点:温脾汤中大黄与附子的配伍意义
精选课件
二、分类与适应证: 1. 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里热积
滞证;(大承气汤)
2. 温下 — 温下寒积; — 里寒积滞证;
( 温脾汤)
3. 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津亏肠燥
之便秘证;(麻子仁丸)
4. 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水饮壅积
于里之实证;( 十枣汤)
5. 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里实
使:甘草 — 和中调药。
精选课件
47
• 配伍特点:
温通、泻下、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 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 伤正之特点。
精选课件
48
温脾汤
运用
• 1.辨证要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脉沉弦。 • 2.临证加减:
·腹痛甚者(寒凝气滞)+ 厚朴、木香; ·呕吐者 + 半夏、砂仁。 • 3. 现代运用: ·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 虚寒,冷积内结者。
轻证。
精选课件
燥、实为主 单纯性肠梗阻, 而无痞满之 痞满燥实俱重、 阳明轻缓证。气胀明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