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62 KB
- 文档页数:3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
2. 掌握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
2. 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 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复合运算;
2. 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内容
4.1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过程。
具体运算方法如下:
1. 两数相乘的结果具有相同的符号;
2. 将两数的绝对值相乘,所得结果的绝对值即为运算结果。
例如:
(+3) × (+5) = +15
(-3) × (-5) = +15
(-3) × (+5) = -15 4.2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有理数除以另一个有理数的过程。
具体运算方法如下:
1. 相除的两数符号相同,则运算结果为正数;
2. 相除的两数符号不同,则运算结果为负数;
3. 将两数的绝对值相除,所得结果的绝对值即为运算结果。
例如:
(+12) ÷ (+4) = +3
(-12) ÷ (-4) = +3
(+12) ÷ (-4) = -3
4.3 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性质
4.3.1 乘法的基本性质
1. 乘法交换律:𝑎×𝑏=𝑏×𝑎
2. 乘法结合律:𝑎×(𝑏×𝑐)=(𝑎×𝑏)×𝑐
3. 乘法分配律:𝑎×(𝑏+𝑐)=𝑎×𝑏+𝑎×𝑐
4.3.2 除法的基本性质
1. 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即𝑎÷𝑏≠𝑏÷𝑎
2. 除法结合律,即a÷(b÷c)=a×c÷b
五、教学方法
以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1. 讲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给学生提供实例,让学生自己运算;
3. 鼓励学生在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4. 带领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督促学生做有关习题,并给予指导。
六、教学评价
1.针对习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等方式,考察学生对于有理数乘除法的理解深度; 3.及时给予学生回馈,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七、教学时间分配
本课时共计5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钟)
知识目标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5
有理数的乘法 10
有理数的除法 15
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性质 15
八、教学课件
暂无。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讲解有理数乘除法及其基本性质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既有讲授,又有小组讨论和自主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感兴趣,参与性更强,也更能体会到乘除法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授乘法去向固定商的情形时,可以通过商场购物等情境,进一步呈现乘法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