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诗歌原文及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2
【经典诗句】“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出自王维《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分)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2分)参考答案1.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
(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2.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参考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赏析:《田园乐》是一组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题目一作《辋川六言》,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
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像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
它描绘的是远景。
“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
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
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
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
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
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画面上,色彩淡薄。
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试题]1.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2.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
(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
3.这首诗意境的落脚点在什么字上?答:诗人一上来就写粉红的花瓣上略带昨夜的雨珠,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还弥散出一股股清淡的花香,使人心醉。
碧绿的柳枝笼在一片缥缈的水气中,那种朦胧的绿色更加迷人。
地面上风吹雨打之后,花瓣落了一地,因为家童尚未起床,所以满地的落花无人过问,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粉红的春装,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树枝上黄莺正在欢快的叫着。
在这境美莺啼的环境中,山客却如同身处无声之境,还沉醉在酣睡中。
这里写莺啼是以动衬静,其意境主要落在一个“静”上。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
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5.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答.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的表现。
(4分)【参考答案】:(1)(4分)反衬/衬托(术语1分)“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1分),衬托出了“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与愉悦。
(2分)(仅答对偶的给1分)(2)(4分)总说(1分):描绘了一幅柳暗花明春色宜人的图画。
意象(2分):捕捉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宿雨、朝烟、莺啼。
兰⼼斋赏读唐诗——王维《⽥园乐·萋萋芳草春绿》
《⽥园乐·萋萋芳草春绿》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归村巷,童稚不识⾐冠。
——王维
兰⼼赏读:
此诗也是⼀句⼀景:写草,写松,写⽜⽺,写稚童。
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
“萋萋芳草春绿”,柔美;“落落长松夏寒”,壮美。
“⽜⽺⾃归村巷”,⽜⽺⽆需⼈驱赶,就⾃⼰回村巷⾥的家了,说明⼈和它们相处和谐。
“童稚不识⾐冠”,孩⼦们天真烂漫,不识达官显贵,也说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最喜欢“落落长松夏寒”这句。
此“寒”,是清凉的意思。
在挺拔⾼⼤的松树下,夏天也感到清凉舒爽。
落落长松,很有君⼦之风:落落有⼤⽓,落落有正⽓,落落潇洒,落落⾃然,落落豁达开朗,落落⽂质彬彬……有君⼦般的落落长松庇荫,与落落长松般的君⼦相伴,都是很⾃在很幸福的。
2018.6.11。
《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原文】田园乐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赏析】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象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
它描绘的是远景。
“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
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
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
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
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
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画面上,色彩淡薄。
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恬适安闲、自由自在!倘若没有淡到极至的修养,岂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冲淡的景物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发冲淡的情感。
而冲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
冲淡含有闲、静、淡、远等特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
“山下孤烟远村”就出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冲淡之绝唱。
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分别展现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冲淡的景象。
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冲淡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
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
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维冲淡的心情。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看看下面的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吧!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田园乐【tián yuán lè 】作者:王维【wáng wéi】桃红复含宿雨,【táo hóng fù hán xiǔ yǔ 】柳绿更带朝烟。
【liǔ lǜ gèng dài cháo yān】花落家童未扫,【huā luò jiā tóng wèi sǎo 】莺啼山客犹眠。
【yīng tí shān kè yóu mián 】[古诗翻译]: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
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
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
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
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
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
(意对即可)
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指出质朴或“淳朴”等).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
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田园乐阅读答案。
《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六言诗,诗的一、二句描绘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三、四句运用反衬的手法,用“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衬托出“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与愉悦。
全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资料参考:《田园乐七首》全诗作品原文:田园乐七首·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作品注释: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3、家童:童仆。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5、犹眠:还在睡眠。
作品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创作背景:《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此诗是其中一首。
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
王维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贬官济州时已经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
再加上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压抑、黑暗,理想也随之破灭。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没有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深了。
王维是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
于是,后期的王维就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甚至对于他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安史之乱,在他的诗歌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积极的反映。
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
古诗田园乐唐王维《田园乐七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六言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这组诗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为大家分享了古诗田园乐原文赏析,欢迎欣赏!田园乐七首其一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白话译文其一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其二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其三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无论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树也带来阴凉。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归村头巷中,村里的儿童不认识官家的服装。
其五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其六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其七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
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创作背景《田园乐七首》是王维后期的作品。
王维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
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田园乐七首·其四(萋萋芳草春绿)原文|翻译及赏析《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正是以芳草召唤隐士归。
《旧唐书隐逸传》记高宗问隐士潘师正:山中有何所须?对曰: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
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慕,有芳草,有长松,这是多么惬意。
上面写自然环境,下面写人事环境了。
牛羊自归村巷,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来。
妙在自归,而不是牧童驱犊返(王绩《野望》),牛羊的驯狎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平、宁静,后来陆游在一首田园中写道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其意境可能从此诗中借鉴。
牛羊衬托下面的童稚。
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这里代指官人。
写小孩不认识做官的人,表现出这里的静僻、人民的纯朴,真象桃源中人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又象上古那首古歌所歌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足见这里人们的生活是十分自由自在的。
这里的衣冠还可能是自指。
隐居于此,但身份还是官人,而孩子们并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
这朴野的乡间不需要繁文缛礼,不需要人事应酬,这在外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诗歌表现辋川光和自己生活其间的安闲自在,采用的是以少概多的描写笔法,一句一,就象一幅幅图画一样,这些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含蕴丰富的辋川闲居图。
六言绝句由于句、字都是偶数,自然趋于骈偶,又由于两字一顿构义单位,不便灵活组合,因此,音节就不免单调,容量也不免窘促。
俞见龙说:盖诗以咏性情,圆融则易遣兴,直方则难措辞,是以(六言诗)古今俱鲜。
(《画谱六言画谱》跋)咏性情、叙事理,确实并非六言所长,而写景造境则有可能由实见虚、化板为活,写出好的作品来。
诗中有画最是符合六言绝句体性,王维这几首诗受到后人很高赞誉并被绘入《唐诗画谱》,主要原因盖在于此吧。
组诗的第六首道:桃红复含宿,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苕溪渔隐(胡仔)读此感叹说: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丛话后集》)这首写的虽然不单纯是春日,色彩也没有那么明丽,但令人读来也觉着有相似的感受。
《田园乐七首·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翻译】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鉴赏】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
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
在钩勒景
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田园乐》的古诗解析《田园乐》的古诗解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田园乐》的古诗解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代】:唐【作者】:王维——《田园乐》(其六)【内容】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
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
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
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
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
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
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
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
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
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
王维《田园乐萋萋芳草春绿》阅读答案解析附翻译【阅读理解题目】: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
(意对即可)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指出质朴或“淳朴”等).[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
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本诗以清新淳朴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的景象和农村的风光,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全诗声色并貌,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
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王安石《江上》董颖《江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董_________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董颖是宋代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1)两首诗的第二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王诗用的是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分)董诗用的是比喻,“镜天”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以“飞雪”比喻白鸽,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
(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目中是对指定的诗句进行赏析,而且有是给定了角度——修辞手法。
首先要判明修辞手法,重要的是表达效果的分析。
(2)两首诗寓情理于景物之中,请结合诗歌的后两句简析其中蕴含的情或理。
古诗文《田园乐》赏析(精选5篇)古诗文《田园乐》赏析篇1田园乐①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原诗共七首,与北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同为六言绝句中最优秀的篇章。
赏析: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你看,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景象是多幺的宁静美好,生活是多幺地闲适惬意!特别是诗歌所写之“莺啼”而山客“犹眠”的情景,除了具有以动显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之外,从人物的酣眠的表现我们不难体味到山中生活的无限情趣!黄升《玉林诗话》云:“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宿’及王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绝,后难继者。
”评说甚当。
阅读这首写景抒情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对仗工致,阴韵铿锵。
)2.诗中的“山客”有怎样的心境? (闲适恬静)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
家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古诗文《田园乐》赏析篇2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译文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注释厌见:饱见。
一作“出入”。
官府:一作“蹀躞”。
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
崆峒(kōngtóng):指仙山。
赏析《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
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
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田园乐诗歌原文及翻译
田园乐诗歌原文及翻译
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
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田园乐诗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翻译:
一场夜雨,桃花纷纷张开了或深或淡的小嘴;这群害羞的少女,每一瓣红唇,都蕴藏着一个昨夜的故事,然后在阳光温情脉脉的注视中轻轻打开。
柳树把一身新绿清洗得一尘不染,立在村边静静地听着,他也想打探桃花的秘密吗?
炊烟牵着晨雾,用柳枝的细线,织了一条薄薄的丝巾。
是围在柳树的头上,还是送给心中的新娘?
花承不起多情的泪水,兀自落了,一地的伤心,铺满庭院。
家童还缩在暖暖的被窝
里,做着五彩缤纷的梦。
他不知道,春天的翅膀,已在昨夜掠过了江南。
几声悦耳的莺吟,从屋后的林子婉转飞过,又栖落在开启的窗前。
酣睡的诗人,怀抱古卷,花开花落的声音,没有敲醒书案上寂静的诗句。
【拓展阅读】田园乐诗歌练习及答案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9.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20.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各2分)
19.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
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20.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