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80 KB
- 文档页数:2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应用及护理摘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年来也被应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现就近年来眼科临床对该药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应用,护理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学原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
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能调节和维持血管张力、增强推动血流的力量。
该药可以调整眼部植物神经活性,调整眼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使其相互比值处于正常范围,从而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组织供血,同时可以保护内皮细胞膜,恢复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促进水肿、出血和渗出的机化吸收;还可以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于正常范围内,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活动功能,提高视力。
临床早期针对眼科疾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有稳定和保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具有免疫活性的内皮素水平的作用,内皮素相对稳定有助于调整和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改善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减轻和避免外伤性缺血造成的损害有突出的作用。
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临床的应用2.1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或由供应眶内段的视网膜动脉中央动脉、颅内段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疾病。
是以视力突然下降、视乳头水肿和视野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但不以中界为特征的视神经疾患,发病年龄一般在中年以后。
2018年3月—2021年11月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例,先后分别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部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早期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视力提高率为89.05%,视野平均缺损度下降为80.52%,而后期使用的治疗效果分别为72.50%,有统计学意义。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英文名称: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Fufang Zhangliujian Zhusheye•【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脉膜病变。
•【规格】2ml:氢溴酸樟柳碱0.2mg、盐酸普鲁卡因20mg。
•【用法用量】【用法与用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 (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禁忌】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2)青光眼和心房纤颤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高剂量时有一定降血压作用,持续90分钟恢复,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对呼吸深度和频度均无明显影响。
•【药理毒理】通过家兔原发性和继发性眼缺血以及眼血管阻塞性缺血的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应,促进缺血组织迅速恢复。
•【贮藏】遮光,30℃以下贮存。
•【包装】安瓿装,每盒10支。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注意】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视神经萎缩;护理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的退行性变,以视力下降、视乳头颜色变浅或苍白为主要特征[1],是临床常见的致盲因素之一,因病因复杂、恢复困难,属眼科难治疾病。
2009年以来,我院对68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行颞浅动脉旁(太阳穴)皮下注射, 取得显著疗效, 在治疗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47-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80只患眼),男40例(48眼),女28例(32眼),双眼发病12例,年龄14~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
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头颅CT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68例中因外伤继发视神经病变4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史6例,既有高血压病史,又有糖尿病史5例。
其余均无明显诱因。
1.2 治疗方法(1) 用药方法: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10~14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注射2~4个疗程。
(2)体位:颞浅动脉患者取仰卧位,还可取坐位,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和部分四肢的穴位注射[2],体位选择以患者舒适为宜。
(3)部位选择:①沿患者眉梢上1cm与发际缘连线,眶下缘外部与耳前发际缘连线所形成的约4cm×5cm长方形范围内,并注意避开颞浅动脉。
②沿患眼眉梢和外眦角划两条延长线,在相交点附近可触及皮下有动脉搏动感,在搏动最明显处为中心常规消毒颞部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在搏动最明显处向内旁开0.5cm处。
因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效果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且用药量小,对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视神经萎缩发生率有明显的作用。
(4)注射方法:选择四号半针头,将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下约1cm,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见颞浅动脉旁形成一个皮丘,注射方向应避开眼球。
目前常用的复方樟柳碱Ⅲ号注射液,每lml含氢溴酸樟柳碱0.1mg,盐酸普鲁卡因10mg,本药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并能稳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过去主要应用于缺血性眼病。
近年来,临床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多种眼病,如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
对于注射复方樟柳碱的部位,文献亦有不同报道。
有采用球后注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肾俞及太阳穴注射等,笔者认为太阳穴属经外奇穴,该穴针刺治疗可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是针刺治疗眼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太阳穴注射可通过颞浅动脉旁的植物神经末梢反射性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动态平衡],从而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同时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比一般口服用药用量小且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同时促进了眼部血循环改善.直接促进受损伤眼肌功能恢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脉膜病变。
通用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曾用名:英文名: 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拼音名: FUFANG ZHANGLIUJIAN ZHUSHEYE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
药品类别:眼科用药药理毒理:通过家兔原发性和继发性眼缺血以及眼血管阻塞性缺血的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应,促进缺血组织迅速恢复。
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禁忌症: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甲强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ON的观察及护理宋欣媛【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并评估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方法:视神经炎患者共51例(69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4%)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炎有显著疗效。
%Objective:Observation of glucocorticoid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aniso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ptic neuritis (optic neuritis) effect, and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and superiority of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Methods:acute optic neuritis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51 cases (69 ey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88.4%)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6%),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0.05). Conclusion: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methylprednisolonein treatment of acute optic neuritis prove significant in efficacy.【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复方樟柳碱;急性视神经炎;护理【作者】宋欣媛【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视神经炎(ON)是指累及视神经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炎性病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发[1]。
大剂量激素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作者:吴顺兰付正颖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早期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32例急性视神经炎。
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8例,占87.5%,好转3例,占9.4%,未愈1例,占3.1%。
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坚持有效持续的治疗,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视神经炎激素复方樟柳碱护理视神经炎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致盲性眼病[1]。
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眼局部注射治疗32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8—78岁,平均43岁。
单眼病变15例,双眼病变17例。
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500ml加甲泼尼龙1000mg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续3d后停药,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天60mg早餐后顿服,用药1周后逐渐减量,出院后定期复诊。
注射药物复方樟柳碱成人2ml、儿童lmlQOD颞浅动脉旁注射。
32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综合治疗,治愈28例,占87.5%;好转3例,占9.4%;未愈1例,占3.1%。
2.护理2.1心理护理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地给予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视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及可治愈性,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告知药物治疗的目的、意义;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治疗操作要熟练、准确、轻巧,给患者安全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通过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仅1例放弃治疗。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分析眼肌麻痹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眼球不同步等症状。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眼科医生们的研究重点。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二是甲钴胺离子导入。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颅内动脉附近的组织,通过血管的吸收作用,使药物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到达患处,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甲钴胺离子导入是利用电流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将甲钴胺离子导入到患处,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二、临床研究方法为了评估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选取了80例眼肌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肌功能、眼球运动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
三、疗效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我们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眼肌功能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眼睑下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减轻,眼球的协调性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改善不明显甚至无改善。
治疗组的眼肌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已经可以正常开眼和完成眨眼动作,而对照组患者依然存在明显的眼肌功能障碍。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8106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供血障碍,造成的视乳头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神经功能严重障碍的眼底疾患。
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并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升高和各种外伤发生的增多而呈上升趋势。
以往主要应用扩血管药、激素、维生素、能量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能调节皮质,改善血管运动功能,增加血流量,为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科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颞浅动脉区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注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被本科确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5例(128眼),男54例(87眼),女31例(41眼),年龄39~83岁,平均69.5岁,病程1~7d。
1.2 方法颞浅动脉区皮下注射,目的: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增大局部用药浓度,增加疗效。
注射部位:以眉梢上1cm 与发际缘连线,眶下缘外端与耳前发际缘连线做一个正方形,其中间的区域即为注射部位;或眉尾延线与外眦角延线交接处为注射部位。
方法:以4号或4.5号注射针头,以2ml 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消毒,并以30-45°角刺入皮下,进针深约0.5cm,进针后应先抽吸回血,无回血后方可给药,以免大量药物直接进入颞浅动脉引起不良反应。
缓慢注入药物,见皮丘隆起,迅速拔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1min。
治疗时间,1次/d,2ml/次,14d 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4个疗程不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视力。
(1)显效:视力提高3行或以上;视力从无光感或光感不定提高至0.05或以上;视力从眼前指数提高至0.1;视力从0.02提高至0.2,视力从0.05提高0.3或0.4。
改良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方法的探讨林 敏 何爱珍 韦乔芳摘 要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方法的技巧,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局部肿胀消退,提高药物吸收速度。
方法:选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需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患者30例(30眼)为研究对象,将每月单号注射设为对照组,双号注射设为试验组(疗程跨过大月份,即月尾有31号的不入选),两组疗程各7d,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及肿胀消退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的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及肿胀消退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孕<0.05)。
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能明显减轻患者颞部皮下注射时的疼痛,加快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肿胀的消退,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颞部皮下注射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 颞浅动脉;注射;改良方法;疼痛;肿胀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3.069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底缺血性病变,能改善眼的微循环,改善眼供血,提高视功能,已被大量临床实践及动物实验所证实[1],总有效率达86%[2]。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注射方法,患者感觉疼痛和局部肿胀较明显,为了减轻疼痛及局部肿胀,我科对30例缺血性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18例(18眼),女12例(12眼)。
年龄35~71岁,平均(47.92±10.17)岁。
病程2~56d,平均(31.62±18)d。
1.2 主要材料 两组均使用一次性2ml注射器、一次性4号针头、复方樟柳碱、皮肤消毒液、棉签。
1.3 方法 注射前均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操作由2名在眼科工作5年以上、对眼科专科护理技术熟练的主管护师专门负责。
将每月单号注射设为对照组,双号注射设为试验组(疗程跨过大月份,即月尾有31号的不入选),每组疗程各7d,作者单位:537100 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林敏:女,大专,副主任护师,护士长采用自身对照法,每组各注射210人次。
颞浅动脉旁注射●目的: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增大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
因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眼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比一般用药量小但效果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对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明显的作用。
●用物:注射器、4号或4.5号注射针头、注射药物、2%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弯盘。
●操作步骤1. 洗手2. 查对:三查七对及眼别。
3. 按医嘱抽吸药物,选适宜的注射器2ml或2.5ml。
4. 解释: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目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治疗。
5. 患者取平卧位,确认注射眼别,常规消毒患侧,颞浅动脉周围皮肤3~5cm,选用4.5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选择患者眉梢和外眦角两条延线相交附近,避开颞浅动脉搏动处呈15~30°角刺入皮下深度1~1.5cm,进针后应先抽吸回血,无回血后方可给药,以免大量药物直接进入颞浅动脉引起不良反应,缓慢注入药物。
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2min,观察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则延长按压时间。
●注意事项1.注射前询问有无普鲁卡因过敏史,必要时先做皮试。
2. 避开血管,进针角度不宜过深,推药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张力过大药物渗出。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
3. 颞侧注射部位会出现较大皮丘,应嘱患者勿紧张,会自行吸收。
4. 因在同一部位需反复注射,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局部感染。
●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复方制剂。
作用: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
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植物神经,从而调整眼血管的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视网膜及脉络膜血供,从而促进损伤恢复改善视功能。
探讨复方樟柳碱在眼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在眼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中的应用。
方法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一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结果经复方樟柳碱双颞浅动脉旁注射3天后,自觉症状即减轻,眼疲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病情痊愈。
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能明显改善眼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关键词:樟柳碱视膜疾病临床应用视膜炎以视膜组织水肿、渗出和出血为主,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一般继发于脉络膜炎,导致脉络膜视膜炎症。
樟柳碱是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其化学结构和东莨菪碱相似,药理作用与托品类化合物相似;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分泌等抗胆碱作用,其毒性比东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等都低。
已知复方樟柳碱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梢反射性调节脉络膜、睫状体血管系统的血运,改善眼部供血,从而对缺血性眼病有效。
我院自20XX年始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主要用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视膜炎等疾病,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在治疗中遇到一些伴发眼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患者,在治疗视膜疾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眼疲劳、疼痛、畏光、头痛,又无明显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者,在治疗其他眼病的同时,这些眼部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甚至痊愈。
有3例患者为眼睑痉挛,病情得到控制或改善。
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23例,女例;年龄43~72岁。
汉族41例,维吾尔族21例。
临床表现视物不清、眼异物感、畏光、胀痛、疲劳不愿睁眼,眼睑痉挛。
眼观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病初,瞳孔缩小,转为慢性时,瞳孔散大。
确诊需要用检验镜做眼底检查.体检:视力指数-,部分病例合并有陈旧性视膜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玻璃体混浊,患者主觉症状与临床体检不符,主觉症状多数很重,查体多无眼结石,结、角膜炎、青光眼等病症。
治疗方法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一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颞浅动脉旁注射30针无肿痛硬结的操作体会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王爱晶 颞浅动脉旁注射(简称颞浅注射)是我院眼科特有的专科护理技术,因该处皮下组织少,药物吸收能力不如肌肉注射,容易发生硬结等不良反应,一般颞浅注射10次为1个疗程,本文通过1例颞浅注射30针无肿、痛、硬结的患者谈谈有关的操作体会。
11病历简介患者,男,36岁,因右眼枪伤行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填充术。
术后38天行703Ⅱ号颞浅注射治疗,以改善术眼微循环而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
21物品准备211药品准备:703Ⅱ号全名是复方樟柳碱Ⅱ号,其成分是0.05%氢溴酸樟柳碱,维生素B12,少量的2%奴夫卡因复方注射液,每支为1.5ml,共30支。
212注射物品准备:同皮下注射物品准备。
即消毒治疗盘1个,2.5ml的1次性塑料空针1付,4号半一次性针头1枚;2%碘酒、75%酒精,棉签、棉球等消毒用品。
31颞浅注射的操作方法311注射部位:取患者右颞浅动脉处,触及有波动,向内旁开1cm处进行消毒及注射。
312注射时间:每周1至周6上午9:00左右为注射时间,周日停止治疗1天。
313操作方法:用2.5ml空针抽取药液并换上4号半针头放置治疗盘内备用。
患者取坐姿或卧姿,头靠实处,以碘酒、酒精棉签先后消毒颞浅部位:左手食、中指夹住棉球并和大拇指上、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取45°角行皮下穿刺,无回血后快速推药并迅速拔针,将棉球按压针眼处5分钟,可防止药液外流、出血所致的肿胀、硬结等不良反应。
41颞浅注射的操作体会411坐姿优于卧姿:本患者因合并腿伤取卧姿进行颞浅注射。
此时注意外眼角处于上方,防止消毒液顺皮纹流入眼角刺激眼泪流出,影响患者配合治疗;当患者伤势好转便取坐姿进行颞浅注射。
相比之下坐姿进针疼痛程度小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患者头靠墙比靠枕头要稳固;二是操作者站立,双手进针、推药比较协调,不易颤抖。
412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三快注射”原则:颞浅注射要求专科护士掌握好“三快”原则,即进针、推药、拔针都要迅速均匀。
颞浅动脉旁注射操作方法
颞浅动脉旁注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操作方法,主要用于输注某些药物或造影剂。
以下是颞浅动脉旁注射的基本操作方法:
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身份,解释操作目的和风险,征得患者同意。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一次性手套、消毒液、局麻药、注射器和穿刺针等。
2. 患者体位:患者一般处于仰卧位,头稍向一侧转动,使颞浅动脉暴露。
3. 皮肤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注射部位。
一般选择在颞骨下缘与上颌角之间、听眼窝后外侧缘与枕骨下缘之间进行穿刺。
4. 局麻:使用局麻药浸湿的棉签轻轻按压穿刺部位,麻醉神经。
等待药物发挥作用。
5. 穿刺:带有穿刺针的注射器要垂直于注射部位,轻轻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和颞浅动脉。
尽量避免刺中血管。
6. 抽吸和注射:打开注射器活塞,抽吸一些血液,以确认针尖进入血管。
然后,按需缓慢注射所需药物。
7. 观察和处理:注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局部疼痛、皮肤紧张或
其他异常情况,应予以处理。
8. 结束操作:将穿刺部位保持干燥和卫生,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整理好使用过的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颞浅动脉旁注射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
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相关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的疗效和护理。
方法:对已通过荧光造影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病例36例36眼,运用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进行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14天为1疗程。
结果:有效例数为26例,总有效率为72.2%。
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在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并发症:护理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可由于广泛的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视神经缺血等引起视力障碍,晚期可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而导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而引起视力丧失,至今没有确切有效的疗法。
RVO 的主要症状是程度不等的视力障碍,黄斑区受累可出现视物变形。
RVO 患者的视力与静脉阻塞的部位、缺血与否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目前RVO 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激光及外科治疗[1]。
我科2018年-2019年共收治36例患者,我科对3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复方樟柳碱、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药物治疗,护理体会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 例(36 眼)RVO 患者,均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确诊,其中男性19 例(19眼),女性17 例(17 眼);年龄44~79岁,平均53 岁;病程3d~1 年;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底、视野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激光治疗。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本组36 例治疗前均按常规方法行FFA 检查,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总干阻塞20例(20)眼,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3例(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3例(13 眼)。
1.2 治疗方法1.2.1复方樟柳碱是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其化学结构和东莨菪碱相似,药理作用与阿托品类化合物相似,其复方制剂具有调整自主神经、调整皮质、缓解眼血管痉挛和恢复血管舒缩的功能,可以改善血管运动功能、增加血流量、促进眼底水肿与渗出的吸收等。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8年
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共计49例,对入选病患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本研究49例病患
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佳。
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
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复方
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患更安全的完成治疗,
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临床护理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在我院眼科属于一类较常见的治疗法,具体运用
于球后视神经炎、神经病以及视神经乳头炎等眼科常见性疾病的治疗中,在注射治疗时由于
眼科医护人员进针速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病患的疼痛程度与感受也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使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害
怕疼痛,为此,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务人员,有些还会出现抑制情绪。
基于此,在为病患
进行治疗时需要配备有效的护理干预,为病患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以此来提升病患的
治疗依从性。
本文主要针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
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其中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19例,病患的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33.64±10.55)岁。
有10例为双眼,有39例为单眼。
疾病类型:6例视神经炎、4例中
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9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4例创伤性视神经病变、16例眼底血管性疾病。
对所有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所有病患均给予2ML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于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需进行皮试,告知病患注射后通常情况下会有轻微口干症状产生,约15-20分钟后会消失。
治疗时病患取卧位或坐位。
注射部位:眉梢上一厘米与发际缘连线,耳前发际缘与眶下缘外部连线的4厘米X 5厘米范
围内。
沿着病患外眦角与眉梢画两条延长线相交于颞浅动脉旁(外眦延长线2厘米处),采
用安而碘消毒,消毒的直径范围为3.5厘米。
在注射时主要选择四号半针头,避开动脉,进
针角度与皮肤呈5摄氏度,进入皮肤后沿着皮肤平行进针2厘米左右,抽吸无回血血则可推
注药液,由此可清晰见到颞浅动脉旁出现一个小皮丘。
完成注射后缓缓慢慢拔针,在干棉球
的压迫下将针头拔出,压迫5-10分钟。
由于需要在病患同一部位进行反复注射,为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预防局部感染问题的产生。
所有病患在注射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心理护理、注射护理以及注射事项等。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处理此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X²检验数据差。
P<0.05,表明
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比对意义。
2.结果
本研究49例病患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佳。
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3.护理
3.1心理护理:因病患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所以,病患心理压力大,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又因注射部位相当特殊,为此,极易出现恐惧以及紧张的负性心理,不良的情绪刺激会致使血管痉挛问题加重,不利于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视功能的损害度。
基于此,在注射之前必须主动、耐心地向病患进行沟通、交流,为其介绍此类治疗法的临床操作,治疗的作用效果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明确治疗过程中不会对眼球等重要部位造成伤害,同时药物中含有一定的局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为此,治疗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疼痛感。
尤其胆怯病患可在其它病患治疗并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观看,对注射时的感染进行交流,减缓恐惧紧张心理。
对于有条件的还可向病患介绍已经治愈的病患,让其现身说法,提升病患的治愈信心。
3.2注射治疗护理:首次注射复方樟柳碱后需要对病患的治疗反应进行观察,通常观察15-30分钟,即可让病患离开,如果在注射部位有硬结出现时可实施热敷法,每天热敷两次。
经临床治疗发现,为病患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通常会有面红、口干以及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为此,在病患出现此类症状时不用过于紧张,这属正常的药物反应,用药治疗后还需对病患的视野、视力乃至全身情况进行观察。
3.3注射事项:在治疗时必须保证用力的均匀性,深浅适宜;若有出血情况出现还要迅速拔针压迫片刻,心态平和,不可焦燥,向病患耐心解释,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注射时防止针头刺入颞浅动脉,在确保回抽无血才能缓慢注入药液。
经本研究结果显示,49例病患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所有病患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由上可见,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法安全、便捷且疗效显著,治疗时配备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宁靖.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的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3):188-189.
[2]幸建红.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557-558.
[3]翁士霞,宋林燕,朱哲薇.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68-1369.
[4]陈懿.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9):70-71.
[5]李惠萍,肖海莲.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临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
坛,2011,15(2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