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引发的思考:域名建立和管理的历史
- 格式:pdf
- 大小:217.94 KB
- 文档页数:6
域名发展历史域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早期。
以下是域名发展的主要历史里程碑:1. 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建立,使用数字IP地址来标识计算机和设备。
2. 1983年:首次使用了顶级域名(Top-Level Domain,TLD)的概念,最早包括.com、.org、.gov、.edu、.mil等。
3. 1985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负责互联网的域名和地址分配,引入了现代域名的概念。
4.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创建了第一个注册机构,SRI International负责管理域名注册。
5. 1987年:第一个商用顶级域名.com在互联网上启用,成为商业网站的标识。
6. 1991年:第一个国际域名系统(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s,IDNs)推出,支持非拉丁字符的域名。
7. 1993年: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成立,推动了域名系统的标准化和管理。
8. 1998年:美国政府设立了非营利性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负责管理域名系统的分配和管理。
9. 2000年:新增一批新的顶级域名,如.biz、.info、.name等。
10. 2012年:开放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TLDs)注册,允许更多自定义域名后缀,如.apple、.guru、.app等。
11. 2014年: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发布了域名系统安全扩展(DNSSEC)标准,以增强域名系统的安全性。
12. 2020年:域名系统支持了HTTPS,以提供更加安全的互联网体验。
老罗80句经典语录老罗是中国互联网界的神话人物,著名的程序员、创业者、投资人以及技术大咖。
他的80句经典语录不仅深受互联网从业者的喜爱,也因为其思想深度和实践价值,以及尖锐幽默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七个案例,具体阐述老罗80句经典语录的实践意义。
1.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身边的人身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是老罗在某次演讲中说的,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都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身边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值得依赖的人。
我们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那些对我们工作不必要的人身上。
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可能比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更重要。
2. “创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支撑。
”老罗一直强调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创业时。
没有技术支撑的创业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并且更容易失败。
每个创业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以便能够知道公司的技术方向和发展问题。
3. “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没有钱就一定要推鬼磨。
”这句话简洁明了的表达了老罗对创业者持之以恒的信仰。
创业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让人想放弃的困难和挑战,但是这时候我们不能被金钱所驱动,而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寻找自己的道路。
4. “你不可能每天都很高兴,但你一定要每天都快乐。
”工作上的挑战和心理上的压力很容易让人感到不开心。
但是我们不能让工作压制了自己的生活,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因为工作上的问题而困扰自己。
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持快乐的心情,让工作和生活平衡。
5. “成功不是靠机遇和机智,而是靠耐力和洞察力。
”老罗一直认为,成功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通过无数次反复尝试和经验积累得到的。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需要经历各种挑战,需要学会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并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创业方面。
6. “你大概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面对众多任务和自己的生活时,很容易陷入无尽的工作中,失去自己的节奏。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
牛博网关闭国际站走入历史罗永浩:没
人看博客
”牛博网域名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购物导航网站,并扬言将用余生,“采用一切合法而凶残的方式,无情报复这起丧尽天良的伤口撒盐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指‘万网’)。
”
不过,事后证明这次罗永浩的维权是一次乌龙。
据称,域名快到期之时,万网曾发邮件提醒“该续费了”,而老罗合伙人未能及时查收邮件,导致误会,这场闹剧最终以罗永浩微博道歉告终。
网友不舍牛博微博掀怀旧潮
“因为牛博,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感谢牛博,感谢老罗。
”看到“牛博国际”将被关闭的消息,知名网友“张发财”在微博上评论。
实际上,7月2日,罗永浩的合伙人黄斌就曾在微博中宣布,“关于‘牛博国际’的关闭,我们未来会在国内提供一个地址,供大家下载自己的博客。
”
“关掉的原因跟理想、信念、坚持之类的,以及运营成本都毫无关系。
”罗永浩在长微博中解释说,真正的原因是,“现在没什么人看博客了”。
这一解释反倒勾起很多普通网友回忆当年。
“乱拳打老师”说:“当年的空闲时间都是在牛博网上打发掉的,也认识了很多牛逼的作者,学习了很多。
”“房骏1985”则透露,“这是对我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一个网站,伤感。
大学时候还因为女友的问题给老罗写信,第二天就被老罗回复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牛博网都是我的政治兼语文老师。
谢谢老罗,谢谢牛博。
”网友“杜易桥”说道。
南都记者张东锋实习生张嘉
文章来源于:/article-19695-1.html。
罗胖、吴晓波、咪蒙…知识付费激荡三年,大江大河之下轻舟焉存?01.平地起惊雷2012年12月21日,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当天,罗振宇以《末日启示:向死而生》为题,携个人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登陆优酷。
大家都觉得这个胖子不仅会讲有趣的故事,还总能说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道理,由此迅速走红网络,获得大量粉丝的支持。
2013年8月9日,《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200元的发起会员,500个1200元的铁杆会员。
当所有人都认为罗振宇“疯了”的时候,全部会员6小时售罄。
《罗辑思维》通过社群付费,成功获取160万元。
这个结果让罗胖也觉得意外,他在一次演讲中感慨:“妈的,我要对社会负起点责任了。
”《罗辑思维》的成功,犹如一场惊雷,惊醒了那些在寻找方向的创业者们,一场新的风暴已经开始酝酿。
02.春笋满林生2016年,在清明时节纷纷细雨的浇灌下,值乎、问咖、分答、知乎Live、得到《李翔商业内参》、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等知识付费产品相继推出,恰如“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分答42天获1000万授权用户、100万付费用户;得到《李翔商业内参》10天突破4万用户订阅量,获800万销售额;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第一天就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吴晓波频道《每天听见吴晓波》5个月售出超10万份,获1800万营收;……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拉开了“知识付费元年”的序幕。
2017年1月12日,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公开课联合果壳网MOOC学院共同发布了《2016知识青年报告》,其中有几组数据值得我们注意:知识青年90后占比接近70%,成为绝对的主力人群。
2015年仅有26%的知识青年为在线学习付费,而2016年就高涨至70%。
超过四分之三的知识青年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
大多数的知识青年学习付费的动机是为了升职加薪,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知识青年为在线学习付费的数额相对平均,80后付费水平最高。
罗永浩演讲稿全文一 : 罗永浩演讲稿全文罗永浩,男,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
锤子科技创始人。
曾先后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并著有《我的奋斗》一书。
以下是我们整理了罗永浩演讲稿全文,供你参考。
)罗永浩演讲稿全文如下:谢谢大家,请就坐。
我本来在台上习惯把手背到后面,后来之后,网上有我在台上的照片,两个胳膊背到后面像无臂人。
现在正式开始,这个海报没什么,就是做一个噱头。
我还健在,而且没有得绝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从做手机以来到今天的创业历程,大家知道我前几次演讲都是讲英语培训,发现讲手机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跟手机相关的这块不能说的太多。
这个是跟我过去的创业经历完全不同,英语培训时代想说什么说什么,而且碰到不好的竞争者也充其量都是假流氓或者小流氓,进了制造业以后发现里面也有很多假流氓和小流氓,还有真流氓,使我们作为新人在这个里面不好讲,我准备汇总到我的回忆录里。
我挑一些能讲的和大家讲一些。
接下来就带来了我们今天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网上提前几天问的“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我们开了很多管理层的会,分析了很多,小问题我们肯定犯了很多,比较大一点的就是这两个:一个是供应链和生产方面出了问题,另外在网络和媒体舆论出的一些问题。
先说供应链和生产的问题,我们起初开局很不错。
发布两个月不到,官网预定10万,最初逃单只有2%,接下来早期发货之后好评率在90%,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从第三方调研机构获得信息,在网上的舆情监控,我们也给初期4万名用户发过调查问卷,好评率始终在90%多,开局非常好。
手机圈里的人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老罗可以搞定供应链的问题基本上锤子手机就成了,但我们那时候真不知道等着我们的是6个月的噩梦。
我们CTO反复警告我说能做出来和能量产是两个概念,你要做的话,什么都可以给你做出来,如果量产的话要评估它的风险。
我们做的很多东西非常冒险,这个小小的USB看起来不起眼,这个东西不起眼,你很难找到一堆供应商,这一家两家如果掉链子,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使得你的机器没法出货。
中国域名产业发展史话作者:许泽玮苏毅来源:《互联网经济》2017年第01期互联网域名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应用,域名是互联网公司的无形资产,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域名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扩展,产业模式、管理机制等也日趋完善。
引入期:域名的引入及产业形成(1998年以前)关键词:DNS、商业化产业起源:发端于美国,域名体系初步形成域名(Domain Name)是一串用点分隔的字符,它与IP 地址相互映射,从而标志了互联网上的主机设备的电子方位。
用户不必记忆主机的IP 地址,通过域名的解析就能更便捷地访问互联网服务。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现代Internet的基础—阿帕网(ARPANET)。
此时,人们采用八进制和十进制数字地址表作为计算机的标识符,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此时并不存在。
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运用数字地址表作标识符不再方便,佩吉·卡普(Peggy Karp)于1971年提出了“互联网名字”的概念,形成了DNS 的雏形。
1983 年,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提出了分布式DNS 的概念和组成架构,明确了“代理”与“授权”的概念。
1985年初,第一个.COM域名被注册,开启了域名商业化的进程。
1990年9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钱天白任行政联络员,域名服务器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在1993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出现之前,域名注册的申请者寥寥无几,WWW协议出现之后,人们才逐步认识了域名。
同年,Network Solutions Inc(NSI)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下5年合同,独家代理“.COM”、“.ORG”、“.NET”三个通用顶级域名注册权。
从1993年到1998年初,域名注册总量从7000个左右增长到120多万个,而其中90%使用“.COM”后缀。
话说“sina”这个词由来得追溯至13年前,1998年,新浪网前身系四通利方和华渊网(海外最大的华文网站)并购重组后成立,当时华渊网网站域名系,“sina”一词源于sino印度语“中国”,“sino”在英语书面语中也经常应用,比如sino-american系中美关系的意思,“sina”系sino和china合拼,这便是新浪“sina”的由来。
既然是互联网企业,当然在域名上是有下功夫的得了,1998年,新浪网保护注册/两域名,但是新浪网却选择了这个后缀,当时后缀域名在国内还未开放,但因代表国家地区性,新浪选择了这个CN域名,算是较早CN 域名应用案例,国人了因此认识了.CN域名。
另外,“sina”这个词的中文名称“新浪”,是新浪当时的总裁王志东起的,选择 域名能很好地表达出新浪网希望成为中华区最大门户的决心,更是体现了新浪网选择 后缀目的性。
新浪取名“sina”这个词曾在业内引起舆论,早前有用户认为“sina”读音和日本“支那”发音“西纳”相近,曾被诟病应换个好域名,对此,新浪资深副总裁陈彤曾表态,因和“支那”发音相近就应改名也没道理。
“手纸”在中文里一般是指厕纸,但在日语里是“信”的意思。
难道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就要把'信'的称谓改变吗?强劲有力的证据来反证,新浪用之无愧。
也还好新浪坚持了,13年来的发展奠定了“sina”这个品牌,13年的发展历程,也使得新浪不断完善域名品牌保护,今已齐集了/.cn//.net域名,而在13年发展道路上,新浪版图扩张,每一步的发展都走在前沿,每一步都和域名有关。
新浪旗下平台域名,以注册和收购等方式来获得,多数均采用收购方式,如新浪微博产品上线之初启用系二级域名,之后通过收购方式买下了拼音域名/.cn/,并独立拆分和布局微博平台,更是重金买下CN短域名来作为微博短网址链接服务,新浪火星微社区,百万价收购所得,新浪旗下几大家居房产行业平台域名,新浪乐居(收购)、家居就就(收购),并注册了家居就三拼域名/.cn等等。
中国互联网20年:7个网站域名终成历史,昔日国内最大BT下载站“BTChina”的官网域名。
当时该域名以7314美金结拍,按当时的汇率来算,折合人民币约4.6万元。
BT中国联盟网(),通过搜索聚合影视、音乐、软件等BT种子,为用户提供下载服务,网站日均访问人数为25万人。
2009年,在全球BT 领头羊“海盗湾”大旗倒下之后,BT中国联盟网站也被关闭,站长解释称,广电总局以该网站不具备视听许可证为由,取消网站在工信部备案,域名从当年12月4日起就无法正常访问,后因未能及时续费,被删除后公开竞拍,无怪乎会出现上述一幕。
牛博网域名被封罗永浩闹乌龙罗永浩和黄斌在2006年创建的“牛博网”,博主包括王小山、韩寒、梁文道、柴静等名人,日访问量更是过百万。
2009年1月,牛博网因“大量登载时政类有害信息”,官网域名被域名注册商万网停止解析。
2012年7月,罗永浩意外发现,域名被封锁的牛博网()变成了“天猫网”,但他未收到万网关于域名解封的通知,被逼急的他扬言“将采用一切合法而凶残的方式,无情报复这起丧尽天良的伤口撒盐事件的直接责任人。
”据了解,在域名快到期时,万网曾发邮件提醒持有者进行域名续费,但罗永浩的合伙人李笑来因没有及时查收邮件,最终酿成了这样一场闹剧。
据域名的所有人“晴天”表示,该域名是他花费6100元竞拍来的,要用做商业淘宝广告推广。
此外,在牛博网被要求整改后,2009年1月底,服务器设在美国的牛博国际,启用新域名重新开张,不过仅40个小时后,该网站在中国大陆被防火长城屏蔽,禁止访问。
同年6月,牛博网的去政治内容版本“嫣牛博”,启用域名上线运行。
2012年7月,“嫣牛博”做内部维修,一年后罗永浩宣布关闭牛博网国际站。
博客中国等3个China网的浮沉博客教父方兴东于2002年8月创立的博客中国(),曾被视为Web2.0时代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站之一,但创始人方兴东是一个文艺青年,缺乏商业嗅觉,不懂赚钱,花钱却大手大脚,造成博客中国的资金链断裂,在面临危机时也未能表现出魄力,失去掌控权。
正是锤子的火,激发了我们产品8群童鞋的讨论。
为什么锤子瞬间成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为此给这次话题起了个洋气的名字——《锤子的营销策略》,我们围绕着锤子的1小时42分的发布会进行了讨论。
由于rom还没有问世,小编跟8群的童鞋们理解会有不足。
在此还请大家纠正、指教:小编之前碰到很多人说这样的话:老罗!?就那个新东方的老罗?他做手机?貌似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很吃惊。
是的,从事教育的人跨界做手机本身就足够颠覆。
还能吸引很多业内人来关注传播,就更容易让更多人注视到。
老罗自己搞演讲,怒骂新东方。
如果太正常就不会引起大量围观,所以要有引爆点、有炒作价值。
他本身口才好、有个性,善于吸引人的目光,保持稳定的曝光率,足够有人气。
同时作为公众人物敢愤青,幽默感很重要。
中国太缺少有幽默感、一针见血的演讲者了(他英语培训学校的时候就特受学生欢迎)。
有这种刺头的演讲,大家一定喜欢。
而且这群观众正好是个性化智能手机最大的潜在用户。
以下是8群讨论时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有意思观点(大家还是很用心地在思考):1.比起锤子,我觉得老罗才是更具影响的。
没有老罗就没有锤子。
整个锤子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
老罗他的前期营销很强,锤子本身营销就是靠老罗自营销。
如果不是他自己有人气、经常制造事件曝光率高,锤子不会有那么都人关注的。
自营销的效果就是关注他的人必定会关注锤子:喜欢他的人会很容易接受尝试,讨厌他的人也会各种喷锤子。
通过人气吸引目光,他做的很成功。
2.我们讨论是营销。
老罗的做法是正确的:吹牛X也是营销手段的一种,而且看起来效果很不错。
但是他的营销很大一部分是在营销自己,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无论做什么都能聚集人气。
哪怕你比他更有能力结果也不一定比他好,他只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而已。
他还吹他公司的未来比Google还牛掰。
这就是营销技巧啊。
不管正面负面的新闻,让更多人知道才是关键。
3.说的话挺粗挺逗的。
吹牛逼一般地推销产品跟说相声一样。
4.不得不说,老罗真的很会做广告。
关于域名,有许多经典语录,以下是一些例子:1. "域名,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代表了一个企业的身份和形象。
选择一个好的域名,就如同选择一个好的名字一样重要。
"2. "域名是互联网的入口,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好的域名,能够让企业在互联网上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3. "域名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独特的域名,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
"4. "域名是企业的名片,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选择一个易于记忆和拼写的域名,能够让企业在客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5. "域名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投资。
选择一个有价值的域名,就如同选择一个有潜力的投资项目一样,需要精心的选择和经营。
"6. "域名是企业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域名,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从而更好地拓展市场。
"7. "域名不仅是企业的标识,也是企业的宣传工具。
一个独特的域名,能够让企业在互联网上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商机。
"8. "在选择域名时,不要只考虑域名的短小和易记性,还需要考虑域名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一个好的域名应该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值。
"9. "域名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含义和影响力,更在于它能够为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
一个好的域名,应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广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些语录都强调了域名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和经营一个好的域名来帮助企业实现其商业目标。
当然,这些语录只是一些参考,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我的第一个域名是在2000年于万网注册的,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开始了和域名以及主机打交道 价格因素的影响在2000年之前,在中国注册域名价格比较高,每年几百元的费用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费用,相比之下,那时候国外的域名注册已经很便宜了。
当时我在万网注册域名的价格是60元/年,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后来域名续费涨到70元/年(要续费两年),之后价格逐年上涨,到了2005年左右涨到130元/年,考虑到性价比以及多方面的因素,我开始考虑将我的域名从万网迁移到了GoDaddy上。
从价格上看,当时万网的价格已经上涨到130元/年,而Godaddy当时注册和续费域名的价格只有7美元,Godaddy的价格优势明显,Godaddy是全世界最大的域名注册商,在ICANN的级别也很高,条件看起来比万网要好。
除了价格之外,当时我对万网的最大担忧是个人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的担忧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所谓的网站备案,域名注册的个人隐私主要是针对域名注册商和Whois两方面。
域名注册Whois是一个用来查询注册域名的详细信息的数据库(如域名所有人、域名注册商),Whois 服务是对所有用户开放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注册一个域名,那么你的隐私就因为Whois被没有必要地泄露出去,这对于个人隐私来说是一场灾难。
注册域名时候所填写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会通过Whois被所有人看到,垃圾邮件发送者、垃圾短信发送者、诈骗者以及各式各样的恶意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这些信息。
对于网站管理员来说,最开始的结果是你的垃圾邮件和垃圾短信的数量增加了,然而,谁会知道更糟糕的事情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如何解决Whois的这个隐私问题呢,一种方法是录入虚假住址和虚假电话等信息,但电子邮件除外,因为电子邮件是管理域名的最基本手段,错误的邮件可能会让用户失去域名。
录入虚假地址有可能会和ICANN的政策相违背,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额外的纠纷,例如2007年我在Godaddy的一次扣费纠纷。
除此之外,ICANN以及各个域名注册机构本身也推出了域名保护措施,可以官方隐藏Whois信息,但是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除了Whois之外,域名注册商会不会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个人信息呢?根据国内大量的案例显示,这不仅仅是有可能的,而且还大量存在,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2年,雅虎中国公司将其邮件用户(网络作家王某)的个人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做为关键证据,导致该网络作家入狱十年。
域名噩梦:clientHold随着网站备案的推进,在国内注册域名的用户开始遇到了最可怕的噩梦:clientHold,即停止域名解析,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域名的混乱管理。
从2009年初开始,万网等域名注册商就开始对很多中小网站进行封停域名,比较著名的有牛博网的CN域名被封,电玩巴士COM域名被封,2010年甚至发生了新网封停知名社交网站、知名IT资讯平台、知名博客托管服务的域名,2010年10月又发生了时光网和玩聚网域名被停止解析。
早先封停域名大多是域名注册商接到行政命令进行的操作,而2011年的“慧聪断网门”事件中,万网仅仅接到一个客户的投诉后,就自行封停知名电子商务网站慧聪网的域名,令业界震惊,域名封停的操作底线越来越低,操作频率越来越频繁。
要了解万网等域名注册商进行clientHold的行为是否违规,需要先了解几个专业名词:域名注册商:域名注册商是提供域名注册的公司。
并负责提供DNS解析、域名变更过户、域名续费等操作。
网络接入商: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广大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申请域名、租用虚拟主机空间、主机托管等业务。
在国外行业的常规,域名注册商只管理域名,不审查网站,例如,用户注册了一个包含Google的域名进行侵权行为,Google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交ICANN仲裁,胜诉后即可获得此域名管理权。
如果用户的域名没问题,但网站内容侵犯了Google的版权,那么Google的律师要联系该网站的网络接入商,要求该网站接入商删除侵权的内容。
针对上面“慧聪网断网门”事件进行分析,由于万网并没有对慧聪网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因此万网对于慧聪网的网站发布内容的合法性与非法性并不存在责任一说,遭到侵权的企业应该联系该慧聪网的网络接入服务商(主机提供商)去协调侵权内容的删除,而不是联系慧聪网的域名注册商进行投诉。
即使网站的网络接入商接到这个投诉,依照法律,也只能断开慧聪网该侵权页面的连接,让侵权的商铺页面无法访问,如果简单粗暴地封停整个慧聪网的域名,将导致慧聪网全部页面无法访问,这显然是侵犯了慧聪网的合法权利。
在具体技术实现上,断开侵权页面的连接通常由网络接入商(主机服务商)实现,而不是域名注册商实现,域名商难以实现断开某一网页链接的功能,而网络接入商可以通过防火墙断开单独网页的连接。
在管理方面,域名注册商只有几个,好管理,主机服务商相对数量较多,不易管理,国内一些监管部门为了管理方便,违规操作,将本来属于网络接入商的事情让域名注册商去做,最终导致用户不得不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更换服务商。
域名迁移的过程从性价比的比较来看,从万网选择到Godaddy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中国的域名注册价格高,不保护用户隐私,出卖客户资料,而使用美国的注册商来注册域名,价格低廉,并且美国是法制国家,域名注册商通常不会出卖客户的隐私信息,即使出卖客户资料,也会公开透明走法律程序,出卖给美国政府。
所以说,如果干一些侵犯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事情,用CN域名还是更可靠一些。
想当年从万网转出域名那可真叫麻烦,又是要身份证又是要传真,迁移过程用了好几个星期,中途还操作失败了几次,最为可笑的是,我将域名迁出后快两年后,万网的客服还打电话问我是否要给域名续费。
前面提到,当时可能万网的代理级别还不高,因此从万网转出域名还要先联系另外几个国际域名注册机构,我当时转两个域名分别联系了bulkregister和melbourneit,转出攻略参见这里,从bulkregister那里转出还算方便,来回邮件折腾了几个天就搞定了,melbourneit那里就麻烦了,总是提示锁定,操作几次都不成功,我不停地和melbourneit、万网、Godaddy三方来回联系,折腾了好几个星期才转成功。
不过,域名迁移困难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域名不容易被盗了。
铁墙下的Godaddy Godaddy算是一个知名的域名注册商,域名服务还算稳定,使用Godaddy的这几年,除了一些小意外,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不过令人郁闷的是,Godaddy的服务却越来越多无法在中国使用。
Godaddy的免费域名转发服务在当年就无法从中国使用,经过我查询,是因为转发域名服务的IP地址被封了,估计是早先有一些所谓的“有害网站”使用过这个服务,连累其IP被封。
之后Godaddy提供的免费虚拟主机也无法从中国访问,IP地址同样被封,估计原因也差不多。
再往后,Godaddy自己的官方网站也经常上不去了,没关系,我用代理还可以上Godaddy,并且这也不影响用户访问我的网站。
以上几个服务反正我也不常用,因此被封我也没什么感觉,但最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是,从2011年开始,Godaddy的DNS服务开始被一点点地屏蔽了,这个服务一旦被屏蔽,用户的域名就无法从中国解析出来,导致网站无法打开,这就让人无法淡定了。
一开始,我通过更换Godaddy的 DNS服务器地址来解决这个问题,Godaddy的DNS服务器非常多,有上百个,通常一个不能使用,换另一个就可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 Godaddy的DNS服务器被屏蔽,继续使用Godaddy 来做网站的DNS解析已经变成不现实的事情了。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将域名迁移回国内,使用国内域名商提供的DNS服务,经过仔细考虑,其风险太大,我否决了这个方案。
我选择了另一个方案,更换DNS服务商,使用第三方DNS服务,目前提供免费DNS服务的也比较多,国外有Z oneEdit、DNSMadeEasy、 DynDNS等一大批DNS解析服务商,国内也有免费和付费的DNS服务,除此之外,一些免费CDN服务商也提供DNS解析服务,因此,用户的选择还是很多的。
铁墙下的Godaddy,过的也不容易啊。
如何在Godaddy注册域名随着中国用户的增多,Godaddy也开始面对中国市场进行一些优化,例如在支付方面,支持支付宝使用人民币付款,这解决大部分中国人在支付上的头疼的问题,而在百度和谷歌,Godaddy也长期用中文做竞价广告排名,广告点击进去之后是一个中文的页面地址,介绍Godaddy的情况。
不过,如果你不懂英文的话,在Godaddy上注册域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地阐述了如果在Godaddy注册域名的方法,建议使用支付宝支付,不要绑定信用卡,如果有美元的话也可以用Paypal支付,购买成功后,最好修改一下DNS地址。
不使用优惠码的话,目前在Godaddy注册一个域名是13美元左右,使用优惠码的话,价格可以降低到7、8美元,优惠码通常有一定时间限制,最新的优惠码通常到网上搜索一下即可,Godaddy也会经常发送优惠码邮件给用户。
Godaddy的缺点Godaddy虽然价格具有一定优势,但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发现Godaddy的一些缺点。
最主要的可能是交流和沟通问题,Godaddy的客服都说英文,并且通常只支持邮件,时差正好和中国相反,这导致一个问题的交流往往要来回折腾几天时间。
一旦用户网站域名被盗,与其交涉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这里的一则故事就是一个中国站长在Godaddy域名被盗的真实经历。
另外的问题是安全性问题,上面的网友域名被盗也有一部分原因是Godaddy的安全策略有一些缺陷,我以前也偶然发现Godaddy的有些域名管理操作是通过http进行的,这很容易引起第三方嗅探监听窃取信息,导致用户的财产损失。
如何安全使用Godaddy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安全地使用Godaddy的域名服务,防止Godaddy域名被盗只要有两点:Godaddy 帐号和邮箱,Godaddy帐号使用单独的用户名(不要和其他网站用户名相同)和强密码,域名全部锁定(迁移解锁会发送邮件),邮箱使用安全的邮箱(建议使用Gmail,开启“两步验证”功能,全世界目前只有Gmail具有这种手机动态密码验证功能,这样除非Gmail用户密码和手机同时被盗,否则黑客很难攻破),邮箱要经常查看,不要漏掉Godaddy发的每一封通知。
总的来说,域名是网站最核心和宝贵的资源,它无形的外表和其内在的价值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的网站都要先从域名开始,好的域名就是一个企业的品牌,做好域名安全工作是每一个站长都应该关心的事情,否则一旦将来出了问题,再想补救就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