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前沿课题讲座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6年5月修订)目录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1)附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期刊目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8)光学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24)软件工程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26)软件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26)涉密研究生进行“等效学术成果”认定的实施细则 (33)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第一条学位授予质量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是证明其学术水平,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提供其攻读学位期间以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等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所提供的学术论文必须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如本人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是其导师。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1、工学、军事学门类:(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1篇和在EI收录刊源或附件中本学科指定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至少2篇。
(2)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同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不论多少篇,在申请学位时只按1篇计算。
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附件中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期刊、A类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不含短文、摘要、报道、Workshop、Poster等),即视同满足本规定的论文数量要求。
注2: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附件中本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或在附件中本学科指定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可等同于发表在SCI收录刊源上的论文1篇。
003经济管理学院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3管理基础01电子商务与服务工程、网络产业与信息经济吕廷杰:吕廷杰教授,1955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汉族,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曾于1989-1991,1996-1997年两次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AT&T工商管理学校和贝尔实验室学习进修。
并曾借调到信息产业部担任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主席助理。
主要从事通信管理工程与网络经济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吕廷杰博士先后出版了《全球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与主题分析》等专著,翻译出版了《通信流量理论与多媒体通信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等译著。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并参加或主持了十几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发展我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对策研究”和国家863“ATM总体技术的研究”,世界银行“中国电子商务及其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研究”,国务院信息办“我国信息与网络安全战略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一些省部级重点课题。
1995年在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论文志》连载3期发表了研究成果“中国における情报通信基盘整备の现状と市场经济への影响”(中国通信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并获得1995年日本TELECOM科学奖。
该杂志自1999年10月号-12月号又连载了其新著“21世纪に向けての中国の情报通信网の构筑とその社会的インパク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通信网的建设及其社会影响)学术论文。
吕廷杰博士先后应邀参加了国务院信息办、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以及电信产业政策监管与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咨询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发布时间:2010-11-09 出处: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点击:7222次1、培养目标o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o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o掌握一门外国语2、学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教学时间0.5年,实践教学时间必须保证不少于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论文研究及撰写时间为1-1.5年。
3、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1 教学安排3.1.1 课程教学:各学院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此计划修满课程学分。
3.1.2 实践教学:各学院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2 指导方式:一般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且专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3.3: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工作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4、课程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非学位课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课。
必修环节为保证硕士研究生有必须的技能而设置,选修课则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设置。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手册二零一零年六月目录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师开设研究生课程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开题报告的结构要求(参考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阶段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阶段报告的结构要求(参考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7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前沿课题讲座听课登记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学位授予单位(盖章)名称:广州大学−−−−−−−−−−−−代码:11078名称及级别:旅游管理硕士申请专业学位−−−−−−−−−−−−代码:125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2017年5月31日填说明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
三、除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以及与本单位签署全职工作合同(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同尚在有效期内)的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兼职人员不计在内;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署名第一单位获得的成果。
四、本表中的专业学位领域(方向)参考《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中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方向)填写,填写数量由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领域(方向)数量来确定。
五、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2016年12月31日。
“近五年”的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六、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
七、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
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八、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本表复制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九、本专业学位类别获得学位授权后,本表格将做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材料之一。
Ⅰ专业学位简介I-1专业学位简介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简要介绍本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发展历程、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与行业或职业发展的衔接、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等有关内容。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 学科门类:理学0709 一级学科: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作风,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地学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方向1. 环境矿物学2.沉积岩及沉积矿产(含含油气盆地分析)3. 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课程设置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7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向而定。
跨一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3门。
五、培养要求与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在第一学期第四周前制定出每个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主修专业课程、研究方向、研究计划等。
以督促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学校及学院将第三学期内,按照每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教师指导工作进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作学位论文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主持,3名以上专家参加。
有关开题报告的要求必须列入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展以后,要求进行2次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必须由3~5名专家参加。
六、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是评价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学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
1、博士研究生在第2学年初,在导师指导下,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在本专业或科研小组内做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是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的课题,开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按计划进行。
在论文工作进行中,要及时写出阶段性科研报告。
2、学位论文完成后,应按规定送同行专家评审,以决定是否可以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工作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注、学术活动形式指:培养方案列出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前沿讲座等学术活动形式。
2、需写出覆盖10次学术活动的综述报告附后,导师审核签字后,一并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学术活动综述报告读研期间参加了很多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涉及的领域也比较的广,既有人文的,也有偏理工应用型的,从这些学术活动中我真正认识到了读研究生的意义所在,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为研究而生,是以做科研为最核心的,而在做科研当中我们需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毫无生命的知识理论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在参加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中逐渐的明白了研究生在做科研中所应该具有学术态度。
这对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我将大概的讲述一下我在参加的学术活动中一些比较典型的或者比较有意思的讲座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会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收获。
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暨主题讲座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吴晔副教授作为讲座的主讲人,同时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教授作了致开幕词。
学术论坛组委会代表就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对同学们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讲座主讲嘉宾吴晔副教授现场解读了如何明确研究方向,如何看文献,如何完成高水平论文,为同学们清除学术研究,论文发表过程中的种种迷雾,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之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与此同时,吴晔副教授还分享了他关于科研道路中能力与机遇的感悟。
从中我学到了,在科研的道路上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埋头真正的做一些研究,就一定能够做出一些成果来的,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同时在科研中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做科研的态度,决不能做一些虚假的成果,这样是违背学术道德的,是对学术的一种不负责任,是对学术的践踏。
IBM的数据挖掘技术讲座主要为我们普及了一些数据挖掘的知识,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建模算法,寻找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如趋势(Trend)、模式(Pattern)及相关性(Relationship),是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过程,运用电脑存储数据和数据库技术以及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工具。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精神,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第一条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作用。
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二条我校研究生教学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作为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宏观管理及全校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的协调和管理,并组织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各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估、检查工作。
各学院、研究院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开设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和开课要求第三条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充分贯彻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重视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方法类、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开设,鼓励教师合作开设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应针对其行业领域要求,开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较强的实用性的综合性课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鼓励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课程。
第四条课程设置应按照培养方案执行,杜绝因人设课。
研究生课程学分原则上为整数,1学分对应16学时,必修环节中的课程参照此学分、学时对应设置。
第五条需要新增的课程,须提前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研究院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并组织进行试讲考察。
学院、研究院审查通过后须将全部材料交至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提交校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学生选课结束后,学位课程3人(含)以下按照指导阅读方式开课;非学位课10人(不含)以下停开。
招生规模小于15人(含)的专业,适当降低停开课标准。
第七条在一个培养方案执行周期内(一般为三年),两次未能正常开课(不含指导阅读方式开课)的课程,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修订时应予以删除。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发布时间:2011-02-21 出处:学位与评估办公室点击:1977次第一条学位授予质量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证明其学术水平,是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提供其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期间,以北京邮电大学为署名单位,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等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o工学、理学、军事学门类:1、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EI收录刊源或EI收录的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身份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在EI收录刊源或附件1所列国际会议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在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1篇可以等同于在EI收录刊源或附件1所列国际会议上正式发表论文2篇;在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SPCU)(《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卷》)或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in China(FOC)(《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光电子学卷》)上正式发表论文可以等同于在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
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同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即使被SCI、EI收录)不论多少篇,在申请学位时分别只按1篇计。
2、除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外的其它学科:在重要刊物或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身份正式发表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论文:(1)在SCI、S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1篇;(2)在EI收录刊源或一级学会的学报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在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SPCU)(《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卷》)或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in China(FOC)(《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光电子学卷》)上正式发表论文可以等同于在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