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医用耗材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1. 引言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常用且价值较高的医疗耗材,如手术器械、植入物和介入设备等。
高值医用耗材在临床诊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确保高值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制定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建立一套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存储、使用、报废等过程,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介入室、麻醉科、放射科等相关部门。
3. 采购管理3.1 采购计划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求和经济条件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高值医用耗材的种类、数量和采购时间等信息,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后进行采购。
3.2 供应商选择医疗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供应商应提供具备合法资质且质量可靠的高值医用耗材,并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文件。
3.3 采购合同医疗机构与供应商之间应签订书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采购合同应包括高值医用耗材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要求等内容,同时对违约责任和索赔方式进行规定。
3.4 验收和入库医疗机构应对采购到的高值医用耗材进行验收,并核对与采购合同一致性。
验收结果应记录在相应的验收单上,并及时进行入库操作。
入库时应注意分类存放,确保高值医用耗材的安全。
4. 存储管理4.1 存储条件医疗机构应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高值医用耗材存储区域,保证其干净整洁、通风干燥、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等。
4.2 库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盘点和清点高值医用耗材的制度,确保库存数量准确。
同时,及时补充不足和处理过期、损坏等问题,以防止高值医用耗材的过度积压或浪费。
4.3 防盗管理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安保措施,确保高值医用耗材不被盗窃。
可以通过安装监控设备、限制存取权限等方式来加强防盗管理。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1. 绪论高值医用耗材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和有效利用,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临床科室和相关人员。
2. 定义2.1 高值医用耗材:指价格偏高、使用寿命较长、具有肯定经济价值的医疗器械和耗材,包含但不限于手术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和高价药品等。
2.2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指对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入库、分发、使用、报废等环节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的管理。
3. 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管理3.1 采购流程:—临床科室依据临床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认真描述所需医用耗材的名称、规格、用途等信息。
—采购部门进行供应商调研,并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合同签订等工作。
—采购部门依据采购计划进行统一采购,确保采购数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采购部门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跟踪采购进度,确保供货及时、质量可靠。
3.2 采购合同管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义务和权责。
—采购合同中应认真记录高值医用耗材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质量要求等信息,并注明供应商应供应的技术、售后服务等内容。
—采购合同应按规定归档并定期进行复核与更新。
4. 高值医用耗材入库管理4.1 入库验收:—采购部门负责对所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进行验收,比对采购合同与实际商品的规格、数量、质量等是否全都。
—验收后应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并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入库记录。
4.2 入库存储:—采购部门将验收合格的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分类标识并妥当存放在指定的库房。
—库房应具备相应的防尘、防潮、防火、防盗等设施与环境,并定期进行清理、整理与消毒。
5. 高值医用耗材分发管理5.1 分发审批:—临床科室向高值医用耗材管理部门提出分发申请,明确所需医用耗材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经相应负责人批准。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部门对分发申请进行审批,确保分发合理性和合规性。
5.2 分发核对:—高值医用耗材管理部门依照临床科室的分发申请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含医用耗材的名称、规格、数量等。
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的分类文件在医疗行业中,医用耗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包括从一次性手术用具到医用敷料等各种产品。
根据使用频率和价值,医用耗材通常被分类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分类文件,并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高值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通常指价格昂贵、重复使用次数较少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这些耗材可能是相对高端的设备,如手术器械、植入物和内窥镜等。
由于其高价值和复杂性,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和管理通常需要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高值医用耗材常常用于重大手术、复杂治疗或特殊检查。
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和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都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的范畴。
它们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或疾病诊断,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2. 低值医用耗材与高值医用耗材相对应的是低值医用耗材。
这类耗材通常指价格较低、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如纱布、消毒棉和一次性输液器等。
虽然单个产品的价值较低,但在临床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值医用耗材在医疗过程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常常用于伤口处理、输液、注射等基础医疗操作。
尽管它们在单次使用后即被丢弃,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由于低值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大,其采购和库存管理也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3. 个人观点与总结对我来说,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都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各自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共同为患者的诊疗服务提供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应该根据临床需求和质量标准来科学选用医用耗材,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的分类文件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这两类耗材的深入了解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我相信医用耗材的分类与管理是医疗行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的分类文件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相信您已经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值医用耗材一般是指专科使用且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骨科植入耗材: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替代、支撑定位或者修复骨骼、关节和软骨等组织的器件和材料。
1、创伤类: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固定支架等;2、脊柱类:钛网、椎体植入物、融合器等;3、关节类: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肘关节等;4、其他:骨修复材料、运动医学产品等。
二、血管介入器械: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医用耗材经血管途径将特定的医用耗材导入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操作技术。
而这些用于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用耗材就是血管介入器械。
1、心血管介入:冠脉支架、PTCA 球囊扩张导管、导引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丝等;2、脑血管介入:颈动脉支架、锥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支架、微导管、微导丝、远端保护器械、弹簧圈、液态栓塞材料等;3、外周血管介入:大动脉覆膜支架、髂股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及肾动脉支架等。
三、神经外科高值耗材: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
而用于这些疾病治疗的高值医用耗材就归于神经外科高值医用耗材。
1、颅骨材料:颅骨钛板、颅骨锁、颅骨钛网、螺钉、连接片、骨填充物等;2、脑膜材料:人工硬脑(脊)膜、神经补片等;3、引流材料:脑室-腹腔分流管系统、脑脊液引流管系统等;4、缝合材料:脑动脉瘤夹等;5、神经刺激材料:神经刺激电极、神经刺激电极导线等;6、脑电监测材料:脑电监测电极、脑电监测电极导线等;7、辅助工具:开颅钻头、开颅铣刀头、磨钻头、电凝镊等。
四、眼科高值医用耗材:眼科疾病治疗的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人工视网膜、人工玻璃体、人工泪管、人工角膜、硬性角膜接触镜等。
1、眼内用耗材:人工晶状体、眼用硅油、眼用重水、粘弹剂、人工视网膜、人工玻璃体、人工泪管等;2、眼表用耗材:人工角膜、角膜保护剂、隐形眼镜润眼液等;3、其他耗材:硬性角膜接触镜、泪点塞、义眼台等。
国家对高值医用耗材的定义
国家对高值医用耗材的定义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
高值医用耗材通常用于一些重要的医疗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血管介入类(如冠状动脉支架)、非血管介入类(如心脏瓣膜)、骨科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神经外科用品(如脑动脉瘤夹)、电生理类器械(如心脏复律器)和起搏器类。
由于这些产品通常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它们必须满足极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同时,由于其生产成本和技术复杂性,这些耗材的价格相对较高,加之在医疗过程中频繁使用,因此构成了患者的重大经济负担。
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合理使用并降低医疗费用,中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招标采购平台,推动集中采购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价格。
此外,政府也鼓励国产替代,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财务压力。
高值耗材管理制度一、引言高值耗材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单价较高、对医疗安全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医用耗材。
为了加强高值耗材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高值耗材的定义与分类(一)定义高值耗材是指单价相对较高、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用耗材。
(二)分类1、心血管介入类,如心脏支架、起搏器等。
2、骨科植入类,如人工关节、脊柱内固定器材等。
3、眼科材料类,如人工晶体等。
4、口腔科材料类,如种植体等。
5、其他,如吻合器、超声刀头等。
三、高值耗材的采购管理(一)采购计划各临床科室根据医疗需求,提出高值耗材采购计划,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后报设备科。
(二)供应商选择设备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三)采购合同设备科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
四、高值耗材的入库管理(一)验收高值耗材到货后,由设备科、库房管理人员、临床科室人员共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包装、有效期、注册证号等。
(二)入库登记验收合格的高值耗材,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入库登记,建立库存台账,记录产品的相关信息。
(三)存放高值耗材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存放,确保产品质量。
五、高值耗材的领用管理(一)领用申请临床科室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填写高值耗材领用申请单,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后到库房领取。
(二)出库登记库房管理人员根据领用申请单,办理出库手续,进行出库登记,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三)追踪管理对领用的高值耗材进行追踪管理,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效果。
六、高值耗材的使用管理(一)术前评估在使用高值耗材前,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确定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知情同意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使用高值耗材的名称、价格、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等,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办法为加强对高值耗材采购、保管、发放、使用、效果评价、不良事件报告等环节的控制,鼓励临床合理使用高值耗材,形成高值医用耗材从准入直至临床安全使用的可追溯性全过程综合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医用高值耗材管理范围1、医用高值耗材定义: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型医用器械。
2、医用高值耗材类别: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神经内科介入类、电生理类、心外科类、骨科材料及器械类、人工器官、消化材料类、眼科材料类(人工晶体等)、神经外科类(硬脑膜、钛网等)、胃肠外科类(吻合器等)等。
二、高值耗材申购高值耗材采购遵循原则:以满足临床要求、保证质量为前提,选择技术先进、价格优惠、注重服务、讲究信誉的产品和供应商,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和患者利益。
1、高值耗材采购申请(1)通用高值耗材申请实行手术室、介入导管室二级库房管理,二级库房预存一定量的基数,临床使用时到手术室、介入导管室请领,手术室、介入导管室根据消耗基数批量申请。
(2)择期、跟台高值耗材申请使用科室单一申请,手术确定前3-7天向器材设备管理处申请。
(3)急症高值耗材申请急症可由器材设备管理处按程序实施紧急采购。
2、采购流程(1)手术医生手术前3-7天向器材设备管理处提出购置申请,同时填写《济南市中心医院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申请表》,列明该产品的需求原因、临床用途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并由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提交医务处。
(2)医务处从医疗角度对项目开展可行性进行论证审批。
(3)器材设备管理处收集产品信息,审核产品、供应商资质,报分管院长审批。
(4)济南市卫生局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执行招标结果;济南市卫生局未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临床科室提出的购置申请,组织手术医生、使用科室负责人和审计、财务、纪检监察按高值耗材采购遵循原则进行议价谈判,执行谈判结果。
医用高值耗材情况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
主要有心脏介入类、人工关节类、外周血管介入类、消化材料类及其他类。
一、高值耗材现状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愿意支付的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医学装备费用支出增长速度往往要高于医药市场增长速度,根据欧盟医学装备委员会数据显示,2002-2012年全球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5%,高于医药市场的9.2%。
随着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医改政策消化和新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全球医学装备销售增速将达到10-15%。
政府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指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就医疗以来,上升幅度明显加快。
根据财政数据,2009年3994亿元增长到2012年7348亿元,4年全国财政医疗指出增速年平均为22%。
人口老龄化支撑市场增长人类疾病发病率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提高,老龄化推动高值耗材需求上升。
英国的统计数据显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平均年龄为72岁,而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平均年龄为70岁。
根据中国统计局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9亿人,约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
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格局加剧趋势确定,预计到2025年和2050年,65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6%和19.6%。
根据上海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提高1.54%。
人口老龄化将有力支撑高值耗材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健康意识和支付能力提高《中国个人健康体检情况调查白皮书》显示人们的健康意识强烈。
83%的调查对象认为“体检是必须的”,体检的重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熟识;52%的调查者认为感觉健康情况下也需要定期体检,“未病先防”观念深入人心;超过70%的调查对象赞成应该一年进行一次或以上的体检,科学体检理念广为人知;而对于常人来说一知半解的体检套餐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妇科、男科等),人们会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报纸、杂志、网络、医生等)来了解,对于体检的认知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高质耗材是国家药品监督部门重点监控的医疗器械,是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的需要对高值耗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一、高值耗材指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输血器、采血器等)、骨科植入物及充填材料(植入的关节、异型接骨板、髓内针及骨针脊柱内固定器、乳房、人工晶体、等)、心内植入医疗器械(人工瓣膜、心脏起博器、血管内导管、支架等)。
二、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需要,由医学保障部与审计处实施招标计划,签定招标供货合同。
凡参加招标的厂家或商家都要投标书,必须具有下列有效证件:1、企业红色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2、加盖本企业红色印章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复印件。
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要有加盖企业红色印章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复印件。
《出厂检验报告》复印件。
3、加盖本企业印章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明确授权范围。
4、销售员身份证复印件。
5、对进口高值耗材要有《授权书》、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要有当地药品监督管理局盖章的登记备案复印件。
所有有效证件及验收记录必须妥善保存到产品期满后两年。
三、中招标厂家或商家将按合同的规定执行,保证产品质量,因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后果,一切由供货商负责。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2)是医疗机构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计量、库存、退还等环节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采购管理:医疗机构应根据需求量和质量要求,进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并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价制度。
采购过程需要进行招标、比价等程序,并注重合同的签订和审核。
2. 使用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高值医用耗材的领用、使用、追溯和报废制度,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其使用操作。
同时,加强对耗材消耗量的监控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库存。
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计算公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医疗机构中,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占比是评估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价格较高、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和耗材,如心脏起博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等。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合理评估和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占比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计算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一、定义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是指医疗机构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的总数量与其总耗材使用量之比。
即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 = 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 / 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其中,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使用的各类高值医用耗材的数量之和;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医疗机构使用的所有医用耗材的数量之和。
二、使用占比的计算方法计算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直接计算法和加权计算法。
1. 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指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和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进行简单的相除。
计算公式为: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 = 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 / 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直接计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容易理解。
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差异较大,直接计算法在评估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时存在局限性。
2. 加权计算法加权计算法是指在直接计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和使用频次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 Σ(各类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 各类高值医用耗材价格)/ Σ(各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 各类医用耗材价格)在加权计算法中,将各类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数量与其价格相乘,然后再除以总医用耗材的使用数量与其价格之和,从而得到最终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占比。
加权计算法综合考虑了各类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和使用频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