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48.50 KB
- 文档页数:6
小班号:小班面积:权属: 一、小班调查:坡向坡度:海拔高:立地类型:合计工资苗木工具暗红壤土层厚度土质类型腐殖层厚度平均高覆盖度平均高度亩株数亩株数结实情况 二、更新造林设计原 有 地 类造林类型经营类型更新造林面积更新方法更新造林时间
林种树种混交比例初植密度
整地规格
种苗量
工资工具材料
调查时间:更 新 造 林 小 班 调 查 设 计 卡
工区:国 有
五、栽植作业费用预算:( 2013 年度 )工 序质 量 要 求单位作 业量定额00000土壤: 种类需工作 业 费 用 ( 元 )栽 植亩0.50000植被: 种类补 植亩0.5000幼树更新情况:主要树种合 计亩00.500母树情况:树种六、造林更新实测图:0(二).栽植:
种 苗 规 格(三).其它设计要求:
(一).林地准备:
整 地 方 式作 业 费 用 ( 元 )
合计劈 草
(四).林地准备作业费用预算:( 年度)
工 序质量要求单 位作 业
量定 额需 工挖穴整地
合 计调查设计人: 年 月 日开防火路
炼 山
清杂烧炼。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年月日1.省:小班调查原始记录表中填写实际名称,数据库中按代码输入。
11-北京 12-天津 13-河北 14-山西 15-内蒙古 21-辽宁 22-吉林 23-黑龙江 31-上海 32-江苏 33-浙江 34-安徽 35-福建 36-江西 37-山东 41-河南 42-湖北 43-湖南 44-广东 45-广西 46-海南 50-重庆 51-四川 52-贵州 53-云南 54-西藏 61-陕西 62-甘肃 63-青海 64-宁夏 65-新疆 81-内蒙古森工 82-吉林森工 83-龙江集团 84-大兴安岭林业公司 8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县、乡、村:填写实际完整名称,如**县、**乡;3.地区类别:1-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区2-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 3-干旱半干旱地区 4-干热干旱河谷地区;4. 兑现流域类型:1-长江流域 2-黄河流域;5.原小班号:填写被验收单位原上报小班号;6.图幅号:填写验收图所编图幅号;7.坡度级:1-≤15° 2-16~25° 3->25°;8.计划年度:填写小班完成计划的年度,如1999;9.作业年度:填写小班实际造林年度,如2000;10.林地权属:1-国有 2-集体;11.林木权属:1-国有 2-集体 3-个人 4-其他;12.原兑现林种、省级全面验收核实林种、重点核查验收核实林种:1-生态林2-经济林;13.树种:按修改后的树种(组)及其代码表填写代码; 13.植被配置类型:1-乔木林 2-灌木林 3-乔灌混交林;13.上报面积:全面验收填写原计划完成上报面积,重点核查验收填写全面验收后上报的保存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4.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5、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基本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6.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未达到保存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7.不核实面积:指上报面积中不存在的面积;18.损失面积:指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复耕已全部变为耕地等造成原退耕地块已损失的面积;19.郁闭度:植被配置类型为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小数填记实际值,保留2位小数(乔灌混交林填写乔木的实际郁闭度);20.覆盖度:植被配置类型为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乔灌混交林填写灌木的实际覆盖度);21.株数保存率: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在郁闭度(覆盖度)达不到保存标准的小班填写,其中保存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以株数保存率确定的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保存基本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未达到保存标准栏株数保存率对应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株数保存率均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22.新造林成活率:指原退耕地因各种原因在近三年(含核查当年和核查年度前2年)新造林的株数成活率;23.未达到保存标准原因:存在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的小班填写。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填表说明:
1、林班号(村名)、林地落界小班号、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林种、起源:抄录林地“一张图”相关因子记录。
2、使用林地地块(小班)序号:指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内的林地地块自行编排的序号。
3、地类:分别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他林地填写。
4、森林类别:填写国家级一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二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三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市县级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
对于地方公益林地没有划分省级公益林地与县级公益林地的,可直接填写地方公益林地。
5、使用林地类型分为: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和其他林地。
其中,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均包含其采伐迹地。
6、重点生态区域:对于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林地的,填写相应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具体名称,并注明国家级、省级等级别。
有重叠的,可以增加一栏。
7、使用林地性质:包括永久性使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不包括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使用林地。
8、建设内容:根据不同建设项目填写具体建设内容。
9、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调查,应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生成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10、各省可根据本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需要,自行增加其他调查因子,细化调查因子数据库结构。
林业小班调查表
林业小班调查表是一份用于收集有关林业小班数据的表格。
以下是林业小班调查表的基本结构和示例数据。
表头:
小班编号
小班名称
地理位置
面积
优势树种
生长状况
郁闭度
林龄
森林类型
森林状态
土壤类型
海拔
坡度
坡向
灾害情况
管理措施
建议措施
示例数据:
小班编号小班名称地理位置面积优势树种生长状况郁闭度林龄森林类型森林状态土壤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灾害情况管理措施建议措施
S1 红松小班1 XX林场 50公顷红松良好 50年针叶林成熟林黄壤土 1200米 30度南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更新造林
S2 红松小班2 XX林场 30公顷红松、云杉一般 30年针叶林中龄林黄棕壤土 1300米 40度西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加强抚育管理
S3 杨树小班1 XX林场 20公顷杨树、柳树、桦树等混交林种。
一般以下以下 15年以下阔叶林幼龄林砂质壤土 1100米以下 25度以下北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促进生长。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林业小班调查表可能包含更多的细节和信息,具体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表1标准地调查表标准地号:____________________林业局 ________林场__________林班 ________小班树种起源平均年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优势木高地位指数树种组成郁闭度蓄积量材种出材量材积生长活立木枯立木标准地详细位置(GPS定位):东经:北纬:标准地略图:(在图上注明各边之方位角及边长(m),指北方向)标准地面积:_______________公顷环境因子调查记录项目分级实测值土壤名称土壤厚度(cm)<30、30-50、50-80、>80A层厚度(cm)<15、15-25、>25石砾含量(%)(>0.5m)<25、25-50、>50坡度<5°、5-15°、16-25°、>25°坡向阴、阳、半阴、半阳坡位脊、上、中、下、平地形山坡、山脊、平地、谷底海拔其他郁闭度测定对角线总长或对角线上树冠冠幅总长调查者:调查日期:年月表2 每木检尺及测高记录表标准地号树号树种状态直径(cm)树高(m)枝下高(m)冠幅(m)坐标(m)死枝活枝东南西北X轴Y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者:。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年月日1.省:小班调查原始记录表中填写实际名称,数据库中按代码输入。
11-北京 12-天津 13-河北 14-山西 15-内蒙古 21-辽宁 22-吉林 23-黑龙江 31-上海 32-江苏 33-浙江 34-安徽 35-福建 36-江西 37-山东 41-河南 42-湖北 43-湖南 44-广东 45-广西 46-海南 50-重庆 51-四川 52-贵州 53-云南 54-西藏 61-陕西 62-甘肃 63-青海 64-宁夏 65-新疆 81-内蒙古森工 82-吉林森工 83-龙江集团 84-大兴安岭林业公司 8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县、乡、村:填写实际完整名称,如**县、**乡;3.地区类别:1-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区2-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 3-干旱半干旱地区 4-干热干旱河谷地区;4. 兑现流域类型:1-长江流域 2-黄河流域;5.原小班号:填写被验收单位原上报小班号;6.图幅号:填写验收图所编图幅号;7.坡度级:1-≤15° 2-16~25° 3->25°;8.计划年度:填写小班完成计划的年度,如1999;9.作业年度:填写小班实际造林年度,如2000;10.林地权属:1-国有 2-集体;11.林木权属:1-国有 2-集体 3-个人 4-其他;12.原兑现林种、省级全面验收核实林种、重点核查验收核实林种:1-生态林2-经济林;13.树种:按修改后的树种(组)及其代码表填写代码; 13.植被配置类型:1-乔木林 2-灌木林 3-乔灌混交林;13.上报面积:全面验收填写原计划完成上报面积,重点核查验收填写全面验收后上报的保存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4.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5、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基本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6.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未达到保存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7.不核实面积:指上报面积中不存在的面积;18.损失面积:指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复耕已全部变为耕地等造成原退耕地块已损失的面积;19.郁闭度:植被配置类型为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小数填记实际值,保留2位小数(乔灌混交林填写乔木的实际郁闭度);20.覆盖度:植被配置类型为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乔灌混交林填写灌木的实际覆盖度);21.株数保存率: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在郁闭度(覆盖度)达不到保存标准的小班填写,其中保存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以株数保存率确定的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保存基本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未达到保存标准栏株数保存率对应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株数保存率均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22.新造林成活率:指原退耕地因各种原因在近三年(含核查当年和核查年度前2年)新造林的株数成活率;23.未达到保存标准原因:存在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的小班填写。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年月日1.省:小班调查原始记录表中填写实际名称,数据库中按代码输入。
11-北京 12-天津 13-河北 14-山西 15-内蒙古 21-辽宁 22-吉林 23-黑龙江 31-上海 32-江苏 33-浙江 34-安徽 35-福建 36-江西 37-山东 41-河南 42-湖北 43-湖南 44-广东 45-广西 46-海南 50-重庆 51-四川 52-贵州 53-云南 54-西藏 61-陕西 62-甘肃 63-青海 64-宁夏 65-新疆 81-内蒙古森工 82-吉林森工 83-龙江集团 84-大兴安岭林业公司 8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县、乡、村:填写实际完整名称,如**县、**乡;3.地区类别:1-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区2-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 3-干旱半干旱地区 4-干热干旱河谷地区;4. 兑现流域类型:1-长江流域 2-黄河流域;5.原小班号:填写被验收单位原上报小班号;6.图幅号:填写验收图所编图幅号;7.坡度级:1-≤15° 2-16~25° 3->25°;8.计划年度:填写小班完成计划的年度,如1999;9.作业年度:填写小班实际造林年度,如2000;10.林地权属:1-国有 2-集体;11.林木权属:1-国有 2-集体 3-个人 4-其他;12.原兑现林种、省级全面验收核实林种、重点核查验收核实林种:1-生态林2-经济林;13.树种:按修改后的树种(组)及其代码表填写代码; 13.植被配置类型:1-乔木林 2-灌木林 3-乔灌混交林;13.上报面积:全面验收填写原计划完成上报面积,重点核查验收填写全面验收后上报的保存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4.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5、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基本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6.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未达到保存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7.不核实面积:指上报面积中不存在的面积;18.损失面积:指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复耕已全部变为耕地等造成原退耕地块已损失的面积;19.郁闭度:植被配置类型为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小数填记实际值,保留2位小数(乔灌混交林填写乔木的实际郁闭度);20.覆盖度:植被配置类型为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乔灌混交林填写灌木的实际覆盖度);21.株数保存率: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在郁闭度(覆盖度)达不到保存标准的小班填写,其中保存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以株数保存率确定的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保存基本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未达到保存标准栏株数保存率对应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株数保存率均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22.新造林成活率:指原退耕地因各种原因在近三年(含核查当年和核查年度前2年)新造林的株数成活率;23.未达到保存标准原因:存在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的小班填写。
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⑴本表适用于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桉树、杨树、针阔混和其它7个主要树种(组)分龄组的21个调查类型⑵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⑶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⑷“34.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⑸“35.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⑹“36.现发生的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⑺面积单位为亩,蓄积单位为立方米,均保留1位小数。
⑻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正面)标准地林木记录表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表2 竹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⑶“31.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填写因受灾株数密度达不到竹林标准而损失的竹林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2.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3.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⑹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竹林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⑵竹种按“1-毛竹、2-其它竹”代码填写⑶标准地如混有林木,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附:标准地位置图表3 经济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注:(1)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附二:(《四川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规定》摘录)第54条各小班林况地况的调查因子,应记入“小班调查卡片”内。
各小班应调查的项目和记载要求如下:(Detailed for the Major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一、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经济(灌木)林和薪炭(乔林)林小班,应调查以下各项:(填写小班卡片应注意的事项)(一)调查点或调查段号:采用调查点法时,记载调查点号。
调查点号可以林班为单位,按调查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也可以小班为单位,用小班号加角号如21、22表示。
采用调查段法时,则记载调查段和调查段起止点距离。
(二)权属:按国有、集体、个人记载。
(三)土地种类、林分起源、林种:均调查到最细一级。
(四)林层:单林层可不记载林层,复林层应分别林层调查记载。
主林层记I层,次林层记Ⅱ,Ⅲ层,一般情况可只分两层。
(五)树种组成和年龄:分别林层调查树种、组成系数和年龄及其他测树因子。
各树种名称后面以园括弧记载其平均年龄。
平均年龄的记载精度:人工林为1年(如系人工植苗,不能把从造林开始到调查时为止的年数作为平均年龄,而应把苗龄包括在内),天然林为半个龄级期。
调查时不认识的树种,应记载代号并采集标本,待正式鉴定后,再填写树种名称。
记载时分别林层,先记主林层,后记次林层。
在一个林层内优势树种列首行,其他树种按组成系数大小顺序排列,各占一行。
(六)龄级:根据林层各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记载其龄级。
经济林记产期(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朗、减产期、衰产期)。
龄级以中文数字一、二、三……记载。
(七)平均胸径:分别林层调查各组成树种的平均胸径。
平均高度≤2米的林分,调查平均地径。
平均胸径记载精度:10厘米以上记至2厘米,10厘米以下记至1厘米。
平均地径记至0.5厘米。
(八)平均高度:分别林层调查各组成树种平均高度。
记载精度:5米以上为1米,5米以下为0.5米,新造幼林可记至0.1米。
第五章森林调查(复习题)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1、地形图2、等高线3、林分4、单纯林和混交林5、林相6、密度7、郁闭度8、疏密度9、标准木10、行数和行率11、树木生长量12、树木生长率二、填空题1、罗盘仪导线测量适用于测量及测量,导线种类可分为导线和导线,无论那种类型导线的罗盘仪测量,都是依次测定各导线的及,用测距离。
每个测点要设,在桩上标记测点号。
为提高测角精度,常使用法。
2、树木直径测定常用的工具有和等,林木调查规定,以树基以上处的直径作为胸径。
3、测定立木高度的方法分为和法,测定树高的工具和仪器也很多,常用的有、克里斯顿测高器、望远测高仪以及用测出仰角后计算等。
4、标准地测量一般用罗盘仪测量,用量距,当林地的坡度大于5°时,斜距要换算成水平距离,侧线的闭合差不超过。
如为固定标准地,在四角要埋设,标桩上标明标准地号、,标准地的一个角和附近某一明显地物连接。
5、角规可直接用于测定林分,也可间接测定蓄积量、、及林分平均高等因子。
6、标准林分是指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地利用了所占空间的林分,这样的林分疏度密度等于。
7、树木的高生长与胸径生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规律为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
8、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为林分条件平均高。
9、根据林木树干材积与其()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立木材积表,称为一元材积表。
10、根据林木树干材积与其胸径及()两个因子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立木材积表,称作二元材积表。
11、地位指数是指在某一立地上特定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年龄和平均高查相应的地位指数表来确定)。
12、林分蓄积测定,应包括林分面积测定和林木(平均高)测定。
13、根据我国规定的标准,用材部分长度占全树干长度( 40% )以上的树为用材树。
五、简答论述题1、简述罗盘仪导线的测量方法。
2、测定树木直径的工具有哪些,如何使用?3、勃鲁莱测高器怎样使用?4、单株木材积测定公式。
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⑴本表适用于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桉树、杨树、针阔混和其它7个主要树种(组)分龄组的21个调查类型
⑵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⑶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⑷“34.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⑸“35.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⑹“36.现发生的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⑺面积单位为亩,蓄积单位为立方米,均保留1位小数。
⑻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正面)
标准地林木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表2 竹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⑶“31.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填写因受灾株数密度达不到竹林标准而损失的竹林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2.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3.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⑹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竹林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⑵竹种按“1-毛竹、2-其它竹”代码填写
⑶标准地如混有林木,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3 经济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1)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2)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3)“30.调查地块经济林减产比例”等于小班株数损失比例。
(4)“33.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或株数达不到经济林林分标准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5)“34.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保留整数。
(6)“35.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7)小班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8)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经济林标准地林木记录表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生产期按“1-产前期;2-初产期;3-盛产期;4-衰产期”代码填写
⑵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⑶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⑷标准地如混有非经济林树种,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4 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方案。
⑶“30.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林(苗)木保存株数下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1.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2.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⑹小班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未成林造林地标准地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⑵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5 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调查地块受损类型、灾害损失程度等级、调查地块损失株数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方案。
⑵“3.调查类型”按“1-苗圃”代码填写
⑶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苗圃标准地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1)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2)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附:标准地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