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园林工程》学习手册-项目7子项目1假山和置石设计2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6
1.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一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2.功能作用: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3.品类:太湖石(主产于太湖,由于风浪或地下水的熔融作用,石面上沟缝坳坎、纹理纵横,很自然地形成沟、缝、穴、洞,玲珑剔透,蔚为奇观。
具有较大的皴纹与又少又细的皴摺,产于土中的湖石于灰色中带青灰,性质比较枯涩而少有光泽。
)黄石(带橙黄颜色的细沙石,形体顽劣,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雄浑沉实,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4.置石: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因材料不同分为(自然石材)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
塑石假山。
5.特置:孤植山石、孤赏山石,有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
6.对置:沿建筑中轴线两侧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
7.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地比特置要低一些,布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序、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
8.山石器设9.抱角和镶隅10.“尺幅窗”和“无心画”:清代李渔首创。
11.云梯12.“掇山莫知山假”、“作假成真”手法:1、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符合自然整体效果;2、相地合宜,造山得体,结合相地、选址因地制宜地把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把所有的园林组成因素作统筹的安排;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造山,在“真山”附近造假山;4、独立端严,次相辅弼,主次分明;5、三远变化,移步换景,处理主次关系的同时还必须结合“三远”的理论来安排;6、远观山势,近看石质,强调了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又重视细部处理;7、寓情于石,情景交融,重视内涵与外表的统一,常运用象形、比拟、和激发联想的手法造景。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设计制定人:蔡莹 制定时间:2017年06月所属院部: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批准人: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林工程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前导课程:园林制图、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后续课程: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授课对象: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制)二、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为园林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与课程设计实训,来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掌握园林工程的兴建程序与造园工艺。
为在今后的园林工程建设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
(1)课程能力目标① 能进行园林工程设计图、施工图的识图和绘制;②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能对各个要素、单体进行定点放线;③ 掌握园林工程实践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④ 掌握主要园林工程(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道路工程、砌体假山工程)的操作技术要点。
(2)课程知识技能目标① 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② 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③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术知识;④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后期养护的技术知识。
(3)课程素质目标① 具有良好的计划组织和团队协助能力;② 具③ 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④ 具⑤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4.课程学习任务设计见后附有《课程学习任务单》5.课程考核设计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办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其中实训任务分值分配情况如下:课程考核总成绩= 学习素养(20%)+ 学习能力(40%)+ 学习效果(40%)= 100%四、课程整体导入设计(第一堂课设计)第一次课必须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展示一些园林工程施工的视频,学生从感观上认知,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一定要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体安排、教学内容、上课方式等,告知学生有一个能力训练项目贯穿本课程,强调每次课的重要性和连贯性,告知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等。
经典园林假山设计案例说明第一篇:经典园林假山设计案例说明御鑫造景为您提供关于假山设计方面的信息。
中国传统园林中以苏州留园中部的山水园为例,其假山的设计采用了“主山横者客山侧”的侧旁布局手法,将其主山女排在水池北,山势横向而立,山峦起伏,呈远山之势;副山(亦称辅山)则利用池西大型土石假山的局部(陡坡)列于主山之侧,并用云墙作隔景,以控制其体量,使山势显得险要高峻,山岩节理分明。
既得近山之质,又具侧峰之势,堪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体意趣。
游人从池西副山上俯视,觉得山高水深;而山主山南的池岸蹬道上观赏水而,又觉得水而近在眼前,具有水宽弥漫之感。
这是在假山的山体造型上有意采用了错觉的手法,以达到山高水近的意境。
人行其中,犹如置身于群山间,情趣盎然,其乐无穷。
复杂的假山组介则可有若十个副山和余脉,在平而布局上以求均衡。
藕园是以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
主景以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
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卜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自削而下,临于水池,假山体量与池而宽度配介适当,空间相称。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得经常游览。
假山布置在民居附近,作为艺术作品,比真山更为概括、更为精炼,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
狮子林中湖石石峰多像狮子形状,故命名此园林为狮子林。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狡倪狮子)者”;狮子林园以湖石假山奇秀幽趣著称。
其洞堑幽深,曲折盘旋,内如迷阵,被誉为“假山土国”。
环秀山庄更是我国以假山艺术著称的清代名园。
其叠山手法为苏州古典园林湖石假山之冠,为独步江南之天然本。
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
其园之布局,以山为主体,以水为辅。
第1篇一、概述园林假山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环境、丰富文化内涵、提升生态价值等功能。
为规范园林工程施工假山,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设计图纸:施工前,应确保设计图纸完整、准确,包括假山的形状、尺寸、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等。
2.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3. 材料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山石、水泥、钢筋、木材等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4. 施工队伍: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假山重量要求。
基础施工应包括垫层、垫石、基础等部分。
2. 垒石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按顺序进行山石的垒砌。
垒石应平整、牢固,确保假山整体稳定性。
3. 结构施工:在山石垒砌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施工,包括洞口、蹬道、桥梁等。
结构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结构安全。
4. 面层施工:在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面层施工,包括抹灰、贴面等。
面层施工应平整、美观,满足设计要求。
5. 雕刻施工:对假山进行雕刻,包括山石纹理、动物、植物等。
雕刻应精细、生动,与整体景观相协调。
6. 颜色处理:对假山进行颜色处理,包括涂装、喷漆等。
颜色处理应自然、协调,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验收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假山质量。
五、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隔离设施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 机械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确保机械安全。
4. 临时用电:确保临时用电安全,避免触电事故。
六、施工进度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