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简_爱_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 格式:pdf
- 大小:203.63 KB
- 文档页数:6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权主义思想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19世纪初期的一部小说,它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不仅是当时的一大突破,更是对后世女权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主人公简·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与男性角色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解读,分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简·爱对于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婚姻问题持有坚定的态度。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婚姻往往是由家庭和社会来安排,而女性本身的意见和情感被很少考虑。
简·爱拒绝了即将与她结婚的罗彻斯特爵士,因为她发现他隐藏的秘密,她拒绝了放弃自己尊严和原则的诱惑。
在离开罗彻斯特爵士之后,她选择了一个小镇的小学校做教师,这是一个完全靠自己谋生的工作,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她并不后悔。
她宁可在社会底层做一名普通的老师,也不愿意做一个受男性支配和妥协的妻子。
这种对于婚姻和感情自由选择的态度,展现了简·爱的女权主义观念,她宁可牺牲物质生活的舒适,也要争取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简·爱在处理与男性角色的关系时展现了女权主义思想。
在小说中,简·爱与罗彻斯特爵士的关系尤为复杂,她并不是一个完全听命于男性的女性形象。
在与罗彻斯特爵士交往的过程中,简·爱不断地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进行抗争和争取,她坚持要求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当她发现罗彻斯特爵士隐藏的秘密后,她采取了果断的离开并且坚决不回头,她不愿意成为一个由男性支配和妥协的妻子。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当她与罗彻斯特爵士重新相遇时,她展现了坚强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她不愿意成为罗彻斯特爵士的附庸和依赖,而是希望得到平等和尊重。
她在与罗彻斯特爵士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自立和自主,展示了女权主义的核心精神。
通过对《简·爱》中简·爱这一女性形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小说讲述了女主角简·爱从小孤儿院长大成人,经历种种困境后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简·爱》被普遍认为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展示了作者对于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关注。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展现了坚强、独立和追求自由的特质。
简·爱自小丧失了双亲,被送到冷酷无情的津巴布韦学校,在那里她受尽了欺凌和虐待。
她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她直面困难,奋斗争取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例如在田园庄园时,明知自己并非贵族出身,但她坚持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不愿成为他的情人,表现出她坚守自尊和自主选择权的意志。
小说中描绘了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不公正待遇,例如巴洛内斯夫人在盛装舞会上被歧视以及简·爱在学校受尽欺凌。
作者通过刻画女性角色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从而呼吁对女性权益的重视和改变。
勃朗特通过简·爱的经历,以及其他女性角色的命运,表达了对女性地位的强烈关切,并提倡女性的平等和自由。
小说中凸显了婚姻中女性权益的问题。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婚姻是女性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女性在婚姻中常常处于劣势,缺乏选择权和自主权。
而简·爱通过她自己的婚姻经历,展示了她作为女性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和尊严的努力。
她拒绝了罗切斯特先生的不公正的婚姻提议,直到条件变得更加平等后才答应与他结婚,体现了她要求平等和尊重的自主意识。
小说中还探讨了女性独立和自主的重要性。
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往往需要依靠男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才能生存和获得认可。
在小说中,简·爱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愿沦为依赖。
她拒绝了其他男性的追求,选择了自己真正爱的人,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一部关于女性自我拯救与自我解放的经典小说,也是以女性视角讲述自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这本小说的女权主义意味着作者通过简·爱这个女性角色,探讨了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权益,以及女性如何在社会和婚姻关系中获得自由与平等。
首先,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是一个极其独立并且坚毅的女性,她拥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并且敢于为自己争取权益。
她曾经在感情中屈从于男性的决定,但是后来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在于婚姻,而是在于自我追求和独立自主的生活。
她勇敢地追求自由,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自我价值的渴望。
作者用简·爱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女性应该追求自我解放,树立自信,拥有自己的意见和生活。
其次,小说中展示了男女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和性别歧视。
主人公简·爱由于出身贫寒,受到了许多嘲讽和歧视。
而且,她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接受了少女教育的影响,强调女性的被动与服从。
作者希望读者能够看到女性所受到的社会压力和歧视,并发掘出其中的问题,为女性争取更多的平等和尊重。
最后,小说中展示了男女关系中的协商与平等的重要性。
小说主角罗切斯特先生对简·爱表现出了不寻常的热情和同情。
在他们第一次约会中,简·爱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对男女关系的看法。
罗切斯特也非常尊重她的想法,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结果。
这种肯定女性价值和平等协商的男女关系形式,强调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并希望男女之间能够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关系。
综上所述,作为女权主义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简·爱》通过女主角简·爱的形象,探讨了女性对自我独立和自我价值追求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展现社会和婚姻中的性别歧视和男女关系的平等协商,强调了女性应该争取平等和尊重。
这些主题不仅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对《简·爱》中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地位进行解读,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精神和价值观。
我们来看一下《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
简·爱是一个坚强、独立、聪明的女性,她在小说中展现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从小被遗弃的她经历了孤儿院的苦难,但并没有因此麻痹自己的心。
她拒绝成为依附于他人的受害者,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的生活。
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让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也正是女性主义者所推崇的女性价值观。
在小说中,简·爱对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也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精神。
她拒绝了一个并没有真正爱她的男人的求婚,因为她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她追求平等和尊重的婚姻关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种拒绝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来维持婚姻的态度,体现了女权主义者对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重新思考,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尊严。
《简·爱》中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束缚和歧视。
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受到男权社会的歧视和压迫。
而简·爱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追求自由和独立,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反叛,也是对女权主义立场的表达。
她在逆境中保持独立的性格,不向社会的偏见屈服,成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小说中,简·爱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自由,同时也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坚持真我。
她是一个独立自由、有尊严的女性,这种自尊和自爱的态度体现了女性主义者对自己权利和尊严的追求。
在《简·爱》中,女性主义的精神被塑造成了一个正面、积极、勇敢的形象,这种性格也是对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批判和追求。
《简·爱》在女性形象塑造和社会地位体现上,体现了女权主义者对自由、独立、平等的追求,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抗和追求。
浅谈《简·爱》里的女权主义摘要:19世纪的英国,男权主义仍然占绝对主导,女人是弱者,男人发号施令,女人必须服从,此时萌生了不符社会普遍现象,具有反抗精神和不屈服于命运的女权主义。
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是一个知识妇女,她敢于反抗压迫,执着地捍卫女权,追求平等、自由和真爱的精神,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她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然而,也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强者,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实际上成了女权主义兴起的标志。
关键词:抗挣;权利;女权主义1理性的抗挣.(1)离开舅舅家去罗伍德寄宿制学校。
幼年时的简.爱由于父母双双染病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赫德庄园,寄居在舅舅家中。
可雪上加霜的是盖茨赫德的原主人里德先生也过早的弃她而去。
舅妈觉得她是一个“天性恶毒、想法卑劣、特别爱撒谎”的人,于是把她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百般刁难。
表弟约翰.里德蛮不讲理,咒骂和毒打犹如家常便饭。
最终还把她关进了红房子,在这个舅舅逝去的房间里,简.. ·爱禁不住怀疑:“要是里德先生还在的话,他一定会待我很好的”。
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得简开始对盖茨赫德绝望,从此放弃了习惯的忍受,开始反叛思考着挑战和抗争,最终选择去了罗伍德学校。
..(2)离开桑菲尔德。
在桑菲尔德,简找到了家的感觉,这里有慈祥热心的费尔法克斯太太,活泼可爱的阿黛勒,最重要的是有她深爱的罗彻斯特。
她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她改变了生活环境,开始了自我价值的肯定。
在与罗切斯特相处的过程中,简.爱始终表现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说出了千古绝唱:“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 —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终于也赢得了这一生的至爱。
但也许是天意弄人,正怀揣着幸福,站在结婚的殿堂上时,简知道了伯莎梅森的存在,原来自己拼命喜欢的却是一个已婚的人,虽然痛不欲生,但她还是选择了放弃渴望已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悄悄离开了。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爱》解析作者:孙营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2期摘要: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出发点,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解析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经典文学作品《简·爱》,揭示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自然都遭到男性的残害和压迫的悲剧,探索了生态自然和女性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小说以颠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讲述了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统治和压迫,借以表达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解放自然和女性,唤醒女性自我意识,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理想。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简·爱》父权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是在生态自然环境江河日下、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属于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后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批判了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
生态女性主义探讨了父权制社会下自然和女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批判了包括种族主义、阶级压迫和生态破坏等在内的所有男性统治行为。
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被边缘化的自然和女性正式打破以往文学“缺席”状态。
1846年,由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世界经典作品《简·爱》正式问世。
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当时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审视,并通过对简·爱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主人公简·爱通过与大自然的融合获取强大力量,并公开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发出挑战,借以实现作者致力于拒绝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构建两性平台、和谐自然的社会理想。
一、《简爱》中的生态主义意识上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开始被正式提出,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自然和人类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历史和政治联系。
生态主义批评理论在文学实践方面主张通过寻求作品中自然的“缺席”,对自然的再现加以分析,并以此揭露物种歧视的问题,严厉批判人类对自然的忽视和迫害,进而唤起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认识和理解,重新树立人类环境保护意识。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深受世人的喜爱和赞誉。
而其中所蕴含的女权主义思想,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对《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解读,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女性角色及其对女权主义的影响。
在《简·爱》中,女主角简·爱被塑造成了一个坚强、独立和自主的女性形象。
她从小就饱受孤儿院的摧残和欺凌,却始终保持着对自我的坚持和尊严。
在故事中,简对自己的命运从不妥协,她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幸福,拒绝成为男性的附庸和陪衬。
这种对自我尊严和人格价值的坚持,体现了女性自主和平等的精神,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权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简·爱外,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其他女性形象,她们或坚强、或柔弱,或聪慧、或愚蠢,但无一例外地展现出了内心深处的执着和渴望。
无论是悲惨的小杰恩还是高傲的英格兰太太,她们在世俗的束缚下仍然寻求着自由和尊严,表现出了女性们对于自主权和平等权的无尽渴求。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男权和封建礼教的严重限制。
她们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权利参与社会和政治的决策,甚至连婚姻和生育都受到男性的控制。
在《简·爱》中,作者通过塑造简·爱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彰显了对当时社会伦理规范的质疑和挑战。
她以她的坚韧和勇敢,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呼吁女性应当获得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在小说中,简·爱不仅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表现出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她对希伯特的女友达琳以及亲生儿子阿黛尔都是无限的关怀和爱护。
这种女性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她们在小说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显然是作者对当时世道的不满和对女性赋予更多权利的呼吁。
在婚姻这一最核心的社会制度中,作者同样对女性地位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简·爱在婚姻问题上的态度明显地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文学作品,其中融入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和主题。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故事,以及对社会现状和妇女地位的思考,表达了对女性自由、平等和解放的呼吁。
本文将解读《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探讨小说中呈现的女性角色和女权主义主题。
《简·爱》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独立坚强。
作者勃朗特通过女主角简·爱的塑造,展现了一个独立、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
简·爱在小说中经历了家庭暴力的折磨、社会歧视的挫败,但她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她决心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不愿受制于男性的权力和社会的规范,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独立。
小说中呈现了女性对婚姻和爱情的独立选择。
在《简·爱》中,作者突出了女性对婚姻和爱情的自主选择,强调了女性在感情和婚姻中的平等地位。
简·爱在面对爱情与社会规范的矛盾时,敢于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立场,不轻易妥协,体现了对女性婚姻自由的追求。
小说中的梅森小姐和黛安娜小姐等角色也都展现了对婚姻的独立选择和对自己命运的把握。
小说中对女性教育和职业的探讨也突出了女权主义的思想。
在《简·爱》中,作者探讨了女性教育和职业的问题,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教育和职业机会,赋予她们更多的自主权和经济独立。
在小说中,简·爱努力接受教育,追求独立的经济生活,展现了女性追求知识和追求职业成功的愿望。
而简·爱最终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主题体现在对女性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探讨上。
在小说中,作者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
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遭遇和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排斥,呼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状。
2008年4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 pr,2008第30卷第2期Journa l o f Y anan U niversity(Socia l Sc i ence)V ol130N o12 #外国文学研究#5简#爱6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王文惠,陈春生(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5简#爱6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
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
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完全弥补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父权制世界观;女性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08)02)0093)06近年来,生态女权主义的思想已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随之而起的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重读女权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已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
童年和少年时代约克郡山区的荒原生活经历对她产生了终身影响,化作她作品中对大自然充满生命力的描绘。
同时,夏洛蒂具有浓烈的性别意识,在其代表作5简#爱6中,自然和女性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是作品结构的两股支撑性力量。
本文试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视角重读5简#爱6,探索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权压迫和掠夺的悲剧。
解读作者希望解放女性与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追求一个两性完全平等的理想世界。
一、生态女权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权主义,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和女性性别视角对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其主要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
[1]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等人强调女性通过身体功能与自然接近,认为女性与自然的这种联系应当得到张扬,把建构和弘扬女性原则、女性精神、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和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
她们还认为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和自然都处于被贬抑的地位,男女在体验、理解和评价自然方面存在差异性,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
生态女权主义否认女性与自然低劣而男性与男性文化优越的观点,坚持认为自然与女性以及文化与男性是平等的。
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喻成母子关系,相信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生物学上的关联。
它还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妇女与大自然共语,,她能聆听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微风在她耳边吹拂,树向她喃喃低语。
0[2]175她认为自然和女性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收稿日期:2007)12)0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美现当代女权主义文学作品研究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Q049)作者简介:王文惠(1969)),女,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93自然的价值不能被简化为对文化的用处,女性的价值并非只相对于男性才具有。
美国生态女权主义者伊内斯特拉#金把生态女权主义定义为一场女性认同运动,她声称:/我们为了忠于未来的世界!忠于生命和忠于这个地球而向父权挑战。
我们通过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我们作为女性的经历对此有着深刻和独特的理解。
0[3]痛感于现今的生态危机和女性的边缘化,/生态女性主义者力图颠覆压迫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并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理念。
他们反对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大力宣扬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所在。
0[4]同时,/生态女性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这个当前社会的异质空间尊重差异,强调相互依存,以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的维护而非发展为终极目的。
显而易见,拥有浓重群体意识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向女性美学的复归,它彻底否定男性个人主义,倡导女性的-环境主义.(env ironm entality)。
继而,女性、自然以及她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抑性的概念指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
0[5]这也正是夏洛蒂#勃朗特在5简#爱6中要表达的观点。
夏洛蒂在刻画女主人公简#爱时,正是将自然与女性密切关联,通过刺穿现实的表面以洞见遮蔽于这表面之下的某种情景,向我们全面展示了在男权社会倾轧下的女性与自然。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大自然的融合强大自身得以向父权挑战,实现作者致力于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等级制度观念,构建一个两性和谐的生态社会的理想。
二、文本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1.5简#爱6中的女性和自然。
作为5简#爱6中两个突出的意像)))女性和自然,她们间的联系成为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一开始便将冬日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眼前: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
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扫而过。
这一段有关自然景物的描写奠定了小简#爱在盖茨黑德府生活的基本色调。
每当简#爱受到欺侮,内心无法平静时,她就来到大自然中,/只见灌木丛中一片沉寂,虽然风和日丽,严霜却依然覆盖着大地。
,,沉寂的树木,掉下的杉果,以及那凝固了的秋天的遗物,被风吹成一堆,如今又冻结了的黄褐树叶,都没有给我带来愉快,,0[6]32大自然作为展现小简#爱心理潜意识活动的平台,揭示了她内心深处对男性权威压迫的不满和无奈。
一天清晨,同样的寒冷阴湿,简#爱踏上了独立生活的孤独旅程。
初到罗法沃德寄宿学校的简#爱/环顾左右,只见雨在下,风在刮。
0罗沃德的生活条件是严峻的,校长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个虚伪而冷酷的人。
与盖茨黑德府相比,这里多亏有海伦和谭普尔小姐,否则就没有一丝值得让人留念的地方了。
谭谱尔小姐离开后,简#爱打开窗,向外眺望,她看见了山峦起伏的地平线。
并不是说她以前就从未远眺过,只是谭普尔小姐的离去让她也开始向往新的生活。
/荒凉不堪岩石嶙峋的边界之内,仿佛是囚禁地,是放逐的极限。
0而真正充满希望与烦恼的世界无限广阔,简#爱这时祈求生活的变化与刺激,自我的实现。
她去登广告的时候天也在下雨,但当她去取信的时候,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小路风景如画,沿着小溪向前延伸,穿过弯弯曲曲秀色诱人的山谷。
0[6]77这样的景色就像达芬奇的名画5蒙娜丽莎6中飘渺神秘宛如仙境的背景。
这时在小说中出现给人一种虚幻的不真实的感觉,读者已经习惯于把凄风苦雨的场景和可怜的简#爱联系在一起了,对于忽然美好起来的景色不禁有些忧虑:家庭教师的生活又会怎样?梦幻般的景色似乎与现实的严酷格格不入。
应聘后的简#爱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受到真诚且平等待人的费尔法克斯太太的接待。
简#爱是在夜间到达桑菲尔德的,/楼梯和过道上弥漫着一种墓穴似的阴森气氛,给人一种空旷和孤寂的凄凉感。
0[6]87这一切似乎喑喻着简#爱在桑菲尔德即将遭遇的坎坷命运。
简#爱第二天清晨醒来时看到,秋日的阳光从鲜艳的蓝色印花布窗帘的缝隙中射了进来,房间里显得小巧而明亮。
阳光灿烂的景色使简#爱的精神为之一振,也许美好而愉快的生活在不确定的未来等着她吧。
桑菲尔德的草地土长着一排排巨大的老荆棘树丛,它们的存在一下子就说明了府第名称的来由。
远处的小山并不高耸,它们十分幽静地拥抱着桑菲尔德。
在这里,简#爱度过了一段平静安宁的时光,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Susan Griffi n)认为,女人与自然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都具有消极被动、逆来顺受和养育滋润等特性,这些特性同时又容易使他们受制于男人。
[7]她们强调女性通过身体功能与自然接近,认为女性与自然的这种联系应当得到张扬,把建构和弘扬女性原则、女性精神、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和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
她们还认为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和自然都处于被贬抑的地位,男女在体验、理解和评价自然方面存的差异性,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
否认女性和自然低劣而男性与文化优越,坚持自然与女性以及文化与男性是平等的。
它将人与自然的关94系比喻成母子关系,相信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生物学上的关联,认为月经使女性与自然过程(月亮圆缺)保持着有规律的联系,使得女性天生比男性更接近大自然,更能体验这种关系以及与女性经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怀。
其主要代表人物苏珊#格里芬(Susan G iffin)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妇女与大自然共语,,她能聆听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微风在她耳边吹拂,树向她喃喃低语。
0[2]175她认为自然和女性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自然的价值不能被简化为对文化的用处,女性的价值并非只相对于男性才具有。
夏洛蒂#勃朗特在5简#爱6中刻画女主人公简#爱时,正是将自然与女性密切关联,为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延伸,潜意识活动及人物关系分析提供了一个平台。
从简#爱的三幅水彩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简#爱的女性意识和大自然之间的息息相通。
第一幅画的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隐约可见一具沉溺的尸体,从那只美丽的胳膊和鸟儿咀里叼着的镶嵌了宝石的金手镯,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具女尸,整个画面黯淡无光。
从画的构思和创作可以看出,简#爱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和不公正对待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不满。
她的第二幅作品则展现了她内心希望打破男性权威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画面的/前景只有一座朦胧的山峰,,,一个女人的半身形体高耸天际,模糊的额头点缀着一颗星星,双目乌黑狂野,炯炯有神,,0[6]115第三幅作品中则更加鲜明地凸现了简#爱对男权统治的不满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画面背景是一座冰山的尖顶,刺破了北极冬季的天空,,。
/一个巨大无比的头,侧向冰山,枕在上面。
头部底下伸出一双手,支撑着它,拉起了一块黑色的面沙,罩住下半部。
额头毫无血色,苍白如骨。
0[6]115-116画中枕在冰山上的头颅显然是一男性,该躺倒的苍白的形象是简#爱心中对男性的不满与蔑视的写照,与现实中强权统治的男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天,心情沉重的简#爱登上桑菲尔德府的房顶,倚在城垛上,往下眺望,只见地面恰似一幅地图般展开,门口的教堂,道路和寂静的小山都安卧在秋阳里;地平线上详和的天空,蔚蓝中夹杂着大理石般的珠白色。
一切都显得赏心悦目。
同我兴致勃勃地俯瞰过,以桑菲尔德府为核心展开的阳光照耀下的树林,牧场和绿色小山的景致相比,这阁楼(桑菲尔德府)便犹如墓穴一般黑了。
[6]96显然是大自然给了简#爱勇气和力量,鼓舞着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男权思想做斗争,最终使高傲自大,处处以男主人自居的罗切斯特倾心爱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