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市中考思品、历史与社会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8
2011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台州市卷)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0年12月23日,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A.韩国B.印度尼西亚C.南非D.利比亚2.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大经济体。
A.一B.二C.三D.四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请回答3-4题。
3.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正案》,加大了对飙车、醉驾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A.民法B.刑法C.经济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4.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进行修改,这表明宪法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C.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D.是“母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5.读图,A点地处A.东半球、北温带 B.西半球、中纬度C.西半球、北温带 D.东半球、高纬度(第5题图)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
请回答6-7题。
6.西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是A .甘肃省B .山西省C .河北省D .陕西省 7.下列有关西安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②属于西部地区 ③位于我国季风区 ④属于南方地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对①②③④四个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国人口密集,生产力水平低 B .②国的牧民们逐水草而居 C . ③地区有“石油宝库”的美称 D .④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小麦产区 9.小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B .飞机和坦克在一战中投入使用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D .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10.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A. 氢气有还原性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2.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
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3.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下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4.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B.观察桃花结构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5.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A.向甲运动B.向乙运动C.静止不动D.在原位置转动6.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
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
冲击钻在工作的过程中A.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B.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C.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8.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9.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概况1、试卷结构从考试的内容来看,知识范围仍然是社会知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与去年相同。
从考试水平来看,根据对26017分试卷的统计数据,平均分为29.12分,选择题平均分为16.67分,综合题平均分为12.36分,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综合题。
从分数分布来看,总分与往年相同,50分,今年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分值仍然分别为24分、26分。
其中社会知识占10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10分,中国近现史的内容占14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占2分,世界近现史的内容占14分,考试的内容分布比较平衡。
从题型结构来看,可以说是“稳中有变”。
“稳”体现在:今年试题的题型仍然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
综合题包括了3个材料题,材料题中又有填空题,例如14题的第3问,这保留了去年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的优点。
“变”体现在选择题由去年的16题减少为12题,每小题由去年的1.5分变为2分,这有利于控制题量和阅卷统计分数,这是今年试题在题型结构方面的一项重要优化。
2、试题的基本特点(1)依托教材,紧扣考纲。
这是今年试卷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一、试卷中的图片基本上来源于教材。
例如,第3题、第8题、第14题、第15题中的图片,都出自于教材;只有13题的图片不是教材中的。
第二、6道选择题的答案在教材中能够找到原话,例如第3题题干的表述、基本上和教材中的习题一样;第4题“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第5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6题题干中的引文出自于教材中的材料;第7题“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第9题“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希腊罗马”。
第三、除了13题第4问外,主观题的答案都能在教材中找到。
总之,整张试卷的试题与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超出考试大纲。
(2)测试点分布合理。
从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可以知:考试内容包括了三大部分,即中国史、世界史、社会知识,所占分数分别为22分、16分、12分。
可见,考试内容覆盖全面,又有侧重点。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真题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勿以恶小而为之”,这警示我们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3.“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5.夏季高温来袭,空调销量增加,这主要是政府科学宏观调控的结果。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杭杭前往某遗址公园(如图),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神韵。
回答小题。
7.杭杭通过电子地图查阅该遗址公园时观察到:随着比例尺变大()①地图显示的范围变大②地图显示的范围缩小③查阅到的内容更详细④查阅到的内容更简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杭杭到达游客中心,准备去地下一层参观,图中离他直线距离最近的安全梯位于他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图1为“马赛人的游牧路线”示意图,图2为非洲热带草原风光。
读图回答小题。
9.沿着图1中马赛人的游牧路线,可能看到()A.冰雪广布的“世界屋脊”B.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D.气势磅礴的动物迁徙10.影响图2中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低D.季风气候“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读“我国2019-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变化(含预测)”示意图,回答小题。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滑稽(jī)佝偻(ɡōu)越俎代庖(bāo)B.酝酿(niàng) 藩篱(fān)鸿鹄之志(hú)C.行辈(háng) 蟾蜍(zhān)觥筹交错(gōng)D.曝晒(bào) 告罄(qìng)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混淆恻隐孤漏寡闻山崩地裂B.销毁揣摹冥思遐想味同嚼蜡C.呵责稀疏不容置疑百费待兴D.炫耀挑衅锋芒毕露黯然失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再干净,也总会有证据让骗子在事实面前显露出原型。
B.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在南海侵犯我国领土、妄图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
D.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吴鹏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屡创佳绩。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2012年全国各省各地区中考时间汇总表江苏宿迁 6月中旬详细无锡 6月16日-17日详细苏州 6月17日-19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体育详细盐城 6月16日-17日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详细扬州 6月16日-18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体育、思想品德详细泰州 6月15-17日详细连云港6月15-17日“6门学业考试科目+2门考查科目+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品与历史、地理与生物详细浙江台州 6月13日-15日详细衢州 6月11日-12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与历史详细杭州 6月16日-17日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科学、英语详细宁波6月11日-13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政治、体育详细湖州 6月16日-17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思品详细嘉兴 3月底-4月上旬详细丽水市云和县第一次:2011年11月8日-10日第二次:2012年3月中旬详细内蒙古呼和浩特 6月16日-18日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体育详细湖北孝感 6月20日-21日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详细随州 6月20日-21日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详细襄阳 6月20日-22日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详细十堰 6月20日-22日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体育详细广东珠海 6月20日-22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思想品德与历史详细清远 6月20日-22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物理、化学详细云浮 6月20日-22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详细江门 6月19-22日地理、生物、语文、思想品德、历史、数学、物理、英语、化学详细广西南宁 6月24日-26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与历史详细陕西 6月23日-24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详细贵州贵阳 6月15日-17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科(理化合卷)、综合文科(政史合卷)、地理生物(合卷)、体育详细黔南 6月15日-17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科(理化合卷)、综合文科(政〔含2—3%民族团结教育〕史合卷)、体育详细云南昆明 2012年开始不再进行统一中考详细辽宁锦州 6月28日-30日详细丹东 6月30日-7月2日语文、数学、外语、理化、政史和体育详细安徽合肥 6月14日-16日详细淮北 6月14日-16日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详细山东潍坊 6月12日-15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详细青岛 6月11日-13日详细济宁 6月11日-13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详细济南 6月12日-14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详细聊城 6月11日-14日地理、生物、语文、英语、数学、政史、物理、化学详细威海 6月12-13日信息技术、地理、历史、生物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详细海南 6月28日至30日详细河南 6月25日-26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详细宁夏银川 6月28日-30日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合卷)、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合卷)。
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三年以来:1.中原。
2.战略反攻。
3.辽沈、淮海、平津。
5.渡江。
三十年以来: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
3.反帝反封建。
4.黄埔,北伐。
5.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抗日战争。
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1.独立自主,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史。
2.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
5.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6.新文化运动。
二、广大民众。
基础。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①社会主义;②美国;③苏联;④美苏,意识形态。
2.政治上:①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1947,杜鲁门,战时同盟,冷战。
③德国。
经济上:①1947,马歇尔(或欧洲复兴)。
军事上:①北约、华约。
②军备。
古巴导弹危机。
③太空。
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文化上:奥运会。
二、1.①1949,北约。
②1955,华约。
填图:A北约;B华约。
C苏联;D波兰; E捷克斯洛伐克;F罗马尼亚。
G英国;H法国;I西班牙;J意大利。
2.美苏、两极。
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第一框巩固新生政权■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西藏、台湾。
2.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1951。
③和平解放。
3.中国大陆。
二、1.1950、19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3.新解放。
4.①阶级;③土地证。
5.①新解放;②地主、地租。
6.封建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
三、1.1950、1953。
2.保家卫国。
3.上甘岭战役(黄继光)。
4.朝鲜停战协定。
5.反侵略。
6.美苏冷战,新生政权。
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大机器。
2.1953、1957。
3.①重工业;②交通运输。
2012年台州中考时间:2012年6月13日-15日考试(一)考试科目、分值、时间: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考试25分)、科学200分、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100分、体育40分,总分760分。
考试时间安排如下:台州2012年中考时间为6月13日-15日。
日期六月十三日(星期三)六月十四日(星期四)六月十五日(星期五)上午9:00-11:00语文9:00-11:00数学9:00-10:40英语(含听力)下午2:00-4:00科学2:00-3:40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二)学科考试命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省教研室编制的《201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容标准和要求命题。
试卷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强化能力运用。
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应用、注重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命题质量。
试题结构合理、清晰明确。
避免设置偏题、怪题。
整体难易系数控制在0.7左右。
(三)考试形式与要求: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所带资料限于纸质),其他学科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各学科统一使用答题纸答题并禁止使用计算器。
英语科先进行听力考试,再进行笔试。
听力考试以考点为单位采取有线放音或录音机播放的办法。
要加强对考试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听力考试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今后将择机在全市开展以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实施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
各地应及早作好准备。
(四)体育考试项目与分值:1.2012年体育考试继续采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与学生运动技能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总分满分为40分。
其中体质健康标准20分;运动技能20分。
体质健康标准考试项目为肺活量体重指数、身高标准体重、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考试标准按20分、18分、16分、14分、8分五档记分(体质健康标准考试原始分与分档成绩换算办法见下表)。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合1224 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 m/s(即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6.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7.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 1 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8.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9.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
10.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1.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知识网络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共31页)》一文来自网络收集,目的是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免费资源的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365教育网将在最短的时间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