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一、教学模式改革方案1、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
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汽车修理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
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3门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
并确定为为优质核心课。
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
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襄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程内容的课时安排上,紧紧遵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以及理实一体教学的比例,符合条件的课程单元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我校汽车修理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必须掌握必备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基本知识及理论,能从事汽车维修、保养和维护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适应技术为主旨的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1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2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3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4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5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6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7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8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9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0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1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2 教案续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设定学生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并要与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匹配。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在教学中,对于课程内容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发展迅速,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
因此,要梳理课程内容,加入新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使之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相吻合。
同时,还要加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
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课、实习、设计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各种技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大量投入,包括招聘优秀的教师、培训现有教师和与企业合作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只有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体系的完善评价体系的完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评价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通过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与企业合作的深化与企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实际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材的编写等合作项目,实现共赢发展。
总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努力。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贡献与示范一、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情况概述人社部在2009年发布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全国30所技工院校率先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至此打开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之路,之后在2010年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2年人社部又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厅发[2012]30号)和《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97号),新增加了94所技工院校参与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我院电气专业2012年起作为人社部试点专业,2018年立项四川省首批示范专业后,通过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建设的经验值得兄弟学校借鉴,特此成文。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取得的成效I.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硬件设施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
包括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实训室、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CB实训室、P1.C实训室、SMT实训室、工业自动化实训室等16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拥有200余台套设备,能同时满足400人以上的培训要求。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具备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和齐备的专业配套培训设备,拥有满足上述培训规模的实训设备,主要包含照明线路工作台20套、电气控制安装柜20套、机床控制实训台20套、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1套、印刷电路板生产线I条、传感系统综合实验装置1套、过程控制工程实训装置1套、光机电一体化系统10套、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30套、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系统30套,专业仪器仪表300余台套。
专业设备配置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主要培训设备已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至学年第学期第周授课顺序资讯采用PPT课件讲解一、蓄电池的作用及工作原理1. 功用2.蓄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PbO2+Pb+2H2SO4=PbSO4+PbSO4+2HO2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板反应是负极板反应的1.67倍。
根据双极硫酸盐化理论,蓄电池中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正极板上是PbO2,负极板上是Ph,电解液是H2SO4的水溶液。
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都变成PbSO4,电解液中的H2SO4减少,密度下降。
蓄电池充电时,则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正极板上的PbSO4恢复成PbO2,负极板上的PbSO4恢复成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加,密度增大。
二、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测引导文法到故障部位,将发电机修复。
资讯采用PPT课件讲解一、硅整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汽车用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由三相同步发电机和硅二极管整流器两大部分组成。
其工作过程是: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感应出交变电动势,再经硅二极管整流器整流,输出直流电。
普通交流发电机一般由转子、定子、整流器、前后端盖、风扇、带轮等组成。
如图所示为JF132型6管普通交流发电机解体图(1)转子转子的功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由爪极、磁轭、磁场绕组、集电环、转子轴组成,如图所示。
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2)定子定子的功用是产生交流电,其结构如图所示,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两部分组成。
(3)整流器整流器的功用是将三相绕组产生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其整流二极管的特点是工作电流大、反向电压高。
如图所示,整流器由正、负整流板组成。
(4)端盖及电刷组件端盖一般分两部分(前端盖和后端盖),起支撑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电刷组件的作用。
端盖一般用铝合金铸造,一是可有效地防止漏磁,二是铝合金散热性能好。
后端盖上装有电刷组件。
电刷组件由电刷、电刷架和电刷弹簧组成电刷的作用是将电源通过集电环引入励磁绕组。
课程思政在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中的探索与研究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是培养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师院校中,汽车维修专业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选择的专业之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思政素质的灌输,难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当中。
因此,本文对课程思政在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中的实施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培养策略引言:技师院校是帮助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领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有本领、有理想、有责任的人才是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推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人才,把民族复兴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情、社会发展,鼓励学生将个人的追求与理想,融入到民族事业当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汽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背景课程思政是保障技师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的基础工程,也是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课堂的建设。
由于不同学科实施课程思政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汽车专业学科本身特征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关注学生掌握汽车技术的能力,注重思想政治内容偏少,因此,注重传授汽车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又想发挥思政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这是院校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研展示的数据,能更加客观的了解汽车专业实施课程的真实情况,数据显示,在汽车专业实施课堂思政,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汽车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也在明显的丰富起来,学生更容易根据身边的案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容易感受到教师教学的个人魅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1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2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3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4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5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6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7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8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09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0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1 教案续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案
编号:12 教案续页。
852023/04·汽车维修与保养
栏目编辑:刘玺 *****************◆文/广东 冯津冯津(本刊编委会委员)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先进个人、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创业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汽车虚拟仿真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广东省教育厅特聘技能大师、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机械工业出版社优秀作者、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数所学校特聘教授。
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谈理想,理想美国上市;聊未来,蔚来乘风而来;交朋友,小鹏高鹏满座;说哪吒,哪吒叱咤风云;写传奇,传祺再造埃安;赞华为,华为造车有为。一刹那,车市风云变幻,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特斯拉和比亚迪更是光彩夺目,同时大众、宝马、通用、丰田、奇瑞、荣威、红旗等传统车企也不甘落后,纷纷转型量产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来高速发展,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图1)。2023年,在特斯拉降价潮的推动下,预计新能源汽车销售会更加火爆。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爆增长,将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才需求井喷式爆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要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和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水平及课程设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和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不完善也存在直接的关联。具体表现有:实训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能力水平不足,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需求脱节,部分学校热衷于技能大赛导致资源配置失衡,专业负责人对“岗课赛证”融通缺乏深刻理解,还有教育装备公司对一体化教学内在机理认识不到位导致大多实训设备只能满足科普教学,以及课程资源配套不齐全导致不能满足一体化课堂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其核心是以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围绕“岗课赛证”融通要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练、考、评、赛于一体的实训环境,开发软硬配套的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李发船
来源:《职业·下旬》2014年第09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目标及课程特点,结合实际教学,针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改革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课程内容时,以陈旧的教材为基础,借助大量的教具和教学模型,努力讲解课程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听懂,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无法真正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技能。
为了让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1.培养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培养目标,忽视了技能教育实用性较强的特点,没有紧跟市场、注重企业对维修人才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技能的要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岗位。
2.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先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在实训室进行实操技能训练的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中没有经过深入思考,不能将理论学习和实操技能训练有效结合,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3.教材内容陈旧
第一,教材内容与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的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存在着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却在实际工作中不会使用所学知识来检测、排除电气设备故障的问题。
第二,教材内容已形成固有体系,没有紧跟市场技术的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实时更新。
例如汽车无钥匙启动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而在传统的教材中只有传统的钥匙点火内容,鲜
有新技术内容的加入。
因此,教材内容的陈旧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新技术,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实训设施落后
汽车电气设备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而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大多落后于企业,或新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市场新技术发展对技能训练的要求。
5.评价模式不全面
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但目前职业学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几乎没有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进行评价的内容。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
1.满足企业岗位人才需求
学校人才培养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
因此,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应组织专业教师赴维修企业调研机电维修工作岗位中电气设备维修工作经常进行的维修任务与技术要求,了解企业需求,以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为基础,开展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
2.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即在真实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者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具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热情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本着对人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行事的热情与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所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满足职业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
1.开展一体化课程调研
职业教育应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中,为了满足企业对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人才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需要针对汽车维修企业机电岗位进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调研,确定企业维修工作任务,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
2.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在课程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项目、专业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科学性、实用性的一体化课程标准。
在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的设计对学生技能掌握、教学效果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必须依据调研结果,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设计。
右表是依据调研河源地区部分维修企业的机电岗位汽车电气设备维修项目制定的。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媒介,是教学改革的结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要突破原来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新型知识框架。
在教材开发中,我们以课程标准中的项目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通过教材能够了解完成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技术要求,找到完成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条件。
4.建设一体化实训场所
一体化教学需要特定的教学场所,在实训场所的建设中,我们应当根据学习任务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过程,不能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人为地进行区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实训场所建设,要根据学习任务要求的需要,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放在一个场所,不再明确区分,并配备必要的资料查询区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通过收集教学系统各个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
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宗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及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实现教学评价的改革。
四、小结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要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汽修人才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场所、评价机制各个环节入手,按照一体化的要求进行设计与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满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鑫.中职汽修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2013(22).
[2]王韶琦.对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3(24).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