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6
混凝土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一.范围本细则规定了普通混凝土抗压、抗折、劈裂抗拉、轴心、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抗渗的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等。
二、引用文件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三.试验1、砼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1仪器设备1.1.1钢直尺:规格300 mm,分度值1mm.1.1.2压力试验机1.1.2.1压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其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不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1.1.1.2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的加荷。
1.1.1.3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
1.2试验步骤1.2.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试验,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
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
如实测值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1.2.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避免偏心。
1.2.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取每秒0.3~0.5兆帕;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0.5~0.8兆帕;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1.2.4当试件破坏,读数不再增加时,则表示试件已压至强度极限,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1.2.5试验完毕,关掉电源,填写设备使用记录,整理现场。
1.3数据处理1.3.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c =F/A式中:fcc—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F—破坏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1.3.2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 MPa。
1.3.3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改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钢直尺。
三、试验操作
1、检查试件的外形尺寸,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偏差不得超过0.5mm。
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
试件受力载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计算。
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试验前三天用浓水泥浆填补平整,并在报告中说明,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称出其质量。
2、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压力机中心,几何对中(指试件或球座偏离机台中心在5mm以内,下同),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四、结果分析
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R按下式计算:
R=P/A
式中:R——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任一个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水泥砼圆柱试件和现场芯样的劈裂抗拉强度。
2.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2)劈裂夹具、木质三合扳垫层、钢垫条。
钢垫条为平面,厚度不小于10mm,长度不短于试件边长。
木质三合板或硬质纤维板垫层的宽度为20mm,厚为3mm ~4mm。
长度不小于试件长度,垫层不得重复使用。
支架为钢支架。
(3)钢尺:分度值为lmm。
3.试件制备与养护3.1试件尺寸符合下表规定寸大于公称最大粒径4倍。
3.2本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砼试件。
3.3对于现场芯样,长径比大于等于1。
适宜的长径比在1.9~2.1之间,最大长径比不能超过2.1。
芯样最小直径为100mm,直径至少是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
芯样在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调湿,一般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4h。
T 0901-2008 现场取样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适用于路面取芯钻机在现场钻取路面的代表性试样。
1.2适用于对水泥砼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取样,以测定其密度或其他物理力学性质。
1.3本方法钻孔采取芯样的直径不宜小于最大集料粒径的3倍。
2.仪俱与材料技术要求(1)路面取芯钻机:牵引式(可用手推)或车载式,钻机由发动机或电力驱动。
钻头直径根据需要决定,选用Φ100mm或Φ150mm钻头,均有淋水冷却装置。
(2)台秤。
(3)盛样器(袋)或铁盘等。
(4)干冰(固体CO2)。
(5)试样标签。
(6)其他:镐、铁锹、量尺(绳)、毛刷、硬纸、棉纱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确定路段。
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一定长度的检查路段。
(2)将取样位置清扫干净。
3.2取样步骤(1)在选取采样地点的路面上,先用封笔对钻孔位置作出标记或画出切割路面的大致面积。
切割路面的面积根据目的和需要确定。
(2)用钻机在取样地点垂直对准路面放下钻头,牢固安放钻机,使其在运转过程中不得移动。
劈裂强度作业指导书
1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劈裂承压面和劈裂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圆弧形垫块及垫条各一条,垫块与垫条应与试件上、下面的中心线对准并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宜把垫条及试件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圆弧形垫块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加荷应连续均匀,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02〜O.O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 <C60时,取每秒钟0.05〜0.08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08〜0.10MPa ,至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8.0. 5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 行: 1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2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 确至0.01MPa 。
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如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采用100mm*lOOmm*l00mm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劈裂抗拉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时,宜采用标准试件f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
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试件为0.95。
混凝土抗劈裂试验规范
以下是混凝土抗劈裂试验规范的相关参考内容:
1.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测定混凝土在拉应力下的抗裂性能,
评价混凝土的质量。
2.试验样品准备:样品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试验前应进行保养,在试验前至少应保持24小时。
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试验机、板子和夹具。
4.试验步骤:
(1)在试验机上设置力传感器,并通过控制系统平衡荷载,使
试样处于平衡状态。
(2)用钢板或塑料板保护试样两侧面并将其夹紧在板子中央的
夹具上。
(3)在试样中央的上表面施加荷载直到试样破裂,荷载强度即
为抗劈裂强度。
(4)重复3次试验并记录结果。
5.试验结果处理:按试验结果计算平均抗劈裂强度,并进行数
据分析。
6.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样品准备、试验
设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和分析、结论等内容。
7.试验注意事项:试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试样破裂时的伤害。
同时,应在试验前清洁试样表面,并避免试样表面存在油污、灰尘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混凝土劈裂试验混凝土劈裂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该试验通过施加拉力,将混凝土试件分裂为两个部分,以评估其抗拉强度和韧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劈裂试验的步骤、设备以及测试结果的解读,提供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首先,混凝土劈裂试验的步骤如下:1. 制备试件:根据相关标准,制备一定尺寸的混凝土试件,通常为长方形或圆柱形。
试件应具有规定的配合比和充实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劈裂试验机的夹具上,并确保试件与夹具接触紧密,以避免试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滑动或移位。
3. 施加力:根据试验要求,在试件的两端施加拉力,逐渐增加到试件破裂为止。
在施加拉力的过程中,应记录下拉力与试件的位移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4. 记录试验数据:在试验过程中,应记录下试件的破裂负荷、位移和应变等数据。
这些数据将在后续的分析和解读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数据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
同时,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态,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材料性质的信息。
接下来,介绍混凝土劈裂试验的设备:混凝土劈裂试验机是进行这一试验的关键设备,一般由主机、夹具、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
主机通过电动机提供拉力,夹具用于稳定试件,传感器则用于测量试件的位移、应变和负荷等。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这些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功能。
最后,是混凝土劈裂试验结果的解读:混凝土劈裂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以及其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适用性。
通过分析试验中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可以判断混凝土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等。
同时,研究试件的破裂负荷和位移数据,可以计算出混凝土试件的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等重要参数。
混凝土劈裂试验可以为工程师们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混凝土的劈裂性能,工程师可以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优化结构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试验结果还可以用于评估材料使用寿命、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拉伸条件下的抗裂能力。
本试验通过将试样沿其厚度方向切割成两半,然后施加拉伸载荷,观察材料抗裂能力的指标。
下面将从试验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详细介绍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原理: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基于材料的裂纹扩展行为和断裂韧性理论。
试样上所施加的拉伸力会引起试样内部发生裂纹,而这些裂纹最终会导致试样破裂。
通过观察裂纹的扩展和试样破裂的情况,可以评估材料的抗裂能力和断裂韧性。
二、设备和操作步骤:1. 设备: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机、试样制备设备、光学显微镜等。
2. 操作步骤:a. 材料试样的制备:首先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尺寸和几何形状,然后使用试样制备设备将试样制备成所需的形状。
b.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到试验机上,确保试样的握持夹具均匀施加力。
c. 施加载荷:按照预定的加载速率施加拉伸力,记录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值。
d. 观察裂纹扩展:在试验过程中,使用光学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观察设备,观察并记录试样上裂纹的扩展情况。
e. 试样破裂:当试样破裂时,记录破裂位置和形态,取下试样用于后续分析。
三、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可通过测量试样的最大应力和断口形貌等来评估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
最大应力表征了试样在破裂前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力,而断口形貌则可以提供有关试样破裂方式和裂纹扩展路径的信息。
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高劈裂抗拉强度表示材料在拉伸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适用于各种承受拉伸力的工程应用。
2. 断口的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断裂韧性。
光滑的断裂面和呈弓形的裂纹扩展路径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适用于受冲击载荷的应用。
3. 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等数据得出材料的拉伸模量、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简言之,劈裂抗拉强度试验通过切割试样并施加拉伸力,用于评估材料抗裂能力的试验。
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 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 试件为0.95。
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水泥砼圆柱试件和现场芯样的劈裂抗拉强度。
2.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2)劈裂夹具、木质三合扳垫层、钢垫条。
钢垫条为平面,厚度不小于10mm,长度不短于试件边长。
木质三合板或硬质纤维板垫层的宽度为20mm,厚为3mm ~4mm。
长度不小于试件长度,垫层不得重复使用。
支架为钢支架。
(3)钢尺:分度值为lmm。
3.试件制备与养护3.1试件尺寸符合下表规定注:括号中数字为试件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单位:mm。
标准试件的最短尺寸大于公称最大粒径4倍。
3.2本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砼试件。
3.3对于现场芯样,长径比大于等于1。
适宜的长径比在1.9~2.1之间,最大长径比不能超过2.1。
芯样最小直径为100mm,直径至少是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
芯样在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调湿,一般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4h。
T 0901-2008 现场取样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适用于路面取芯钻机在现场钻取路面的代表性试样。
1.2适用于对水泥砼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取样,以测定其密度或其他物理力学性质。
1.3本方法钻孔采取芯样的直径不宜小于最大集料粒径的3倍。
2.仪俱与材料技术要求(1)路面取芯钻机:牵引式(可用手推)或车载式,钻机由发动机或电力驱动。
钻头直径根据需要决定,选用Φ100mm或Φ150mm钻头,均有淋水冷却装置。
(2)台秤。
(3)盛样器(袋)或铁盘等。
(4)干冰(固体CO2)。
(5)试样标签。
(6)其他:镐、铁锹、量尺(绳)、毛刷、硬纸、棉纱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确定路段。
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一定长度的检查路段。
(2)将取样位置清扫干净。
3.2取样步骤(1)在选取采样地点的路面上,先用封笔对钻孔位置作出标记或画出切割路面的大致面积。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作业指导书6.4.1 试验目的:测得混凝土的抗折(既弯曲抗拉)强度,检验其是否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9.2 依据标准:《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T 0558-2005)6.4.3 仪器设备:抗折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
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加荷。
加压头试验装置:应能使两个相等的荷载同时作用在小梁中间两个三分之一跨度处。
与试件接触的两个支座和两个加压头,应具有直径约为15mm的弧形表面,其中的三个(一个支座及两个加压头)宜做到能滚动并前后倾斜;试模:150mm ×150mm×600(550)mm或100mm×100mm×400mm;钢尺:量长300mm,最小刻度1mm。
6.4.4 试验步骤:1、混凝土抗折强度采用150mm×150mm×600(550)mm小梁作为标准试件。
如确有必要,也可采用100mm×100mm×400mm的试件。
以三个为一组。
2、混凝土的拌和、成型和养护应按规定执行。
3、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避免试件的温度和湿度发生显著变化。
4、试件在试验前应先擦拭干净,测量截面尺寸并检查其外观。
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进行强度计算。
试件不得有明显缺陷,在跨中三分之一梁长的受拉区内,不得有表面直径超过7mm并且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试件承压面和支承面的不平度不应大于试件边长的0.05%,承压面和支承区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5、按要求调整支座及压头位置,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mm。
6、将试件在试验机的支座上放稳对中,承压面应选择试件成型的侧面。
开动试验机,当加压头与试件将接触时,调整加压头和支座,使接触均衡,加压头和支座均不得前后倾斜,各接触不良处,均应用胶皮等物垫平。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试验人员对有关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的检验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
三、执行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四、人员检测人员必须经省建设厅培训考核并获取相应岗位合格证书。
五、检验仪器设备1.压力实验机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所采取的试验机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3.垫块、垫条、支架六、操作步骤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用干毛巾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将试件放在实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劈裂承压面和劈裂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圆弧形垫块及垫条各一条,垫块与垫条应与上、下面的中心线对准并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宜把垫条及试件安装在定位架适合使用。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4、应连续均匀地加荷,不得有冲击。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02~0.05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05~0.08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08~0.10MPa。
5、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七、计算与评定混凝土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AFA F fts637.02==л 式中: tsf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 ;F-------试件破坏荷载,N ; A-------试件劈裂面面积,mm 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计算值应精确至0.1MPa 。
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值。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值。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能参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设计:开始教学内容: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垫块(半径为75mm的钢质弧形垫块,如图4-6所示,长度与试件相同)、垫条(三层胶合板制成,宽度为2021,厚度为3~4mm,长度不小于试件长度,垫条不得重复使用)及支架。
图示如下:202175mm垫块示意图123图4-6 垫块(1)、垫条(2)、支架(3)示意图2 试验步骤: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②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劈裂承压面和劈裂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圆弧形垫块及垫条各一条,垫块与垫条应与试件上、下面的中心线对准并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宜把垫条及试件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如图4-2所示。
③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圆弧形垫块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加荷应连续均匀,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
至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3 试验结果: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AFA F f ts 637.02==π 式中:ts f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计算精确到(Mm 2)劈裂抗拉强度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1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采用非标准试件检测时,强度值应通过换算系数加以换算确定。
教学考核:请完成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试验。
抗压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试件为0.95。
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 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 试件为0.95。
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试件为0.95。
6 抗压强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
6.0.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现定。
6.0.3 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
2 混凝土强度等级≥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
6.0.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0.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l00mm×l00mm试件为0.95。
精心整理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水泥砼圆柱试件和现场芯样的劈裂抗拉强度。
注:括号中数字为试件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单位:mm。
标准试件的最短尺寸大于公称最大粒径4倍。
3.2本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砼试
件。
3.3对于现场芯样,长径比大于等于1。
适宜的长径比在1.9~2.1之间,最大长径比不能超过2.1。
芯样最小直径为100mm,直径至少是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
芯样在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调湿,一般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4h。
(2)台秤。
(3)盛样器(袋)或铁盘等。
(4)干冰(固体CO2)。
(5)试样标签。
(6)其他:镐、铁锹、量尺(绳)、毛刷、硬纸、棉纱等。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1)确定路段。
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一定长度的检查路段。
(
(5)将钻取的芯样妥善盛放于盛样器中,必要时用塑料袋封装。
(6)填写样品标签,一式两份。
一份粘贴在试样上,另一份作为记录备查。
(7)对钻孔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但取样时留下的水分应用棉纱等吸走,待干燥后再补坑。
4.圆柱试件的劈裂试验步骤
4.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测量出直径、高度并检査外形,尺寸量测至1mm。
4.2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圆柱体的母线公差为0.15mm。
这两条母线应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彼此相对,两条线的末端在试件的端面上相连,应为通过圆心的直径,以明确标明承压面。
将试件、劈裂夹具、垫条和垫层如图所示放在压力机上,借助夹具两侧杆,将试件对中。
开动压力机,当压力机压板与夹具垫条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压力均匀接触试件。
当压力到5kN时,将夹具的侧杆抽掉。
4.3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Pa/s-0.08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 (N)。
5.试验结果
5.1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f ct按下式计算
【f ct-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
【d m-圆柱体截面的平均直径(mm)、l m-圆柱体平均长度(mm)】
5.2劈裂抗拉强度测定值的计算及异常数据的取舍原则为: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如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
(7)要求说明的其他内容
7.条文说明
对于水泥砼路面而言,由于设计中采用抗弯拉强度,而在施工过程中却常常通过钻芯得到圆柱试件的劈裂强度,所以迫切需要得到抗弯拉强度
和劈裂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由于目前在试件尺寸、加载速率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还不统一,所以得到的抗弯拉强度和劈裂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还比较离散尚不能得出确信的换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