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全套课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40
高中生物选修3习题大全专题一、基因工程1.答案:C。
解析: 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的有关知识。
这道题目可以转化为单纯的数字计算题。
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位点被该酶切断,可以切得的种类有:a、b、c、d、ab、bc、cd、abc、bcd九种。
2.答案:D。
解析: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知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一共采取了三种育种手段: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过程①是多次自交和筛选,使得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提高;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采用任一株F1的花药均可;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筛选纯和高蔓抗病支柱的过程实质就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过程,即使得高蔓抗病基因的频率升高。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
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
单倍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
4.答案: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导入酿酒酵母菌⑵DNA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说明淀粉酶基因已成功导入工程菌并能够稳定地表达淀粉酶⑶略⑷基因的克隆、基因的人工改造等分子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微生物作为重要的宿主。
很多基因工程产品都需要在微生物中产生,如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各种细菌,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酵母。
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实践中,所需要的载体都是从微生物中首先构建成功的。
(言之有理即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
将基因切割下来的工具是限制酶,将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在一起的是DNA 连接酶。
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表达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包括分子水平的检测,如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基因或对应的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蛋白质,也包括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回归课本--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一.带着问题去看书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限制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平末端。
4.DNA连接酶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 E.coli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另一类是从 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 T4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5.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6.质粒作为运载体所具有的特点:①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其中;②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③具有标记基因,共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7.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8.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9.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10.基因文库的概念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为基因分库。
11.基因文库分为两类,分别是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12.如何从基因文库中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 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转录产物mRNA,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13.PCR的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原理是 DNA双链复制。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14.将一个DNA分子在体外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循环n次,需要 2n-2 个引物。
第38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考点命题分析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酶的研究和应用属于高频考点。
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1.考查从实验的角度剖析微生物培养和利用及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每项技术,把握原理、材料、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2.多从实验细节入手进行考查,题目的综合性和难度适中;3.物质的提取、分离常以新科学技术为命题背景考查考生对生物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年全国乙卷第38题2019年全国1卷第38题2020年全国3卷第38题★★★DNA的提取和分离及PCR技术2021年全国甲卷第38题2019年全国1卷第38题★★植物细胞工程2019年全国2卷第38题2019年全国3卷第38题★★动物细胞工程2020年全国1卷第38题★胚胎工程2020年全国3卷第38题★生态工程2020年全国2卷第38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无例题(2021年全国乙卷)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 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上图中______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 片段可以用E. coli DNA连接酶连接。
上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
(2)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粒DNA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利用抗生素可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题答案和提示专题一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思考与探究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1) …CTGCA (2) …AC (3) GC……G …TG CG…(4)…G (5) G… (6) …GC…CTTAA ACGTC……CG(7) GT…(8)AATTC…CA… G…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答:2和7能连接形成…ACGT……TGCA…;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CTTAAG…;3和6能连接形成…GCGC……CGCG…;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
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处染色体DNA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的DNA分子。
是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去。
这些供目的基因插入的限制酶的切点所处的位置,还必须是在质粒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题答案和提示专题一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思考与探究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下列是四种不一致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1) …CTGCA (2) …AC (3) GC……G …TG CG…(4)…G (5) G… (6) …GC…CTTAA ACGTC……CG(7) GT…(8)AATTC…CA… G…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答:2与7能连接形成…ACGT……TGCA…;4与8能连接形成…GAATTC……CTTAAG…;3与6能连接形成…GCGC……CGCG…;1与5能连接形成…CTGCAG……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者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能够识别与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细菌中限制酶之因此不切断自身DNA,是由于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关于外源入侵的DNA能够降解掉。
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可能使自身的DNA 被切断,同时能够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3.天然的DNA分子能够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处染色体DNA 之外的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的DNA分子。
是否任何质粒都能够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事实上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下列条件。
(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者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能够插入到载体上去。
这些供目的基因插入的限制酶的切点所处的位置,还务必是在质粒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
2019年精选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2 动物细胞工程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试管牛所采用的技术是( )①胚胎移植②基因工程③细胞工程④体外受精⑤克隆技术Aâ‘ â‘£B、②④C、①③D、①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和应用,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可制成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B、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C、对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以获取所需的T细胞D、“生物导弹”在原位杀死癌细胞,不损伤正常细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科学家们用小鼠骨髓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B、未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D、未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D、过程③、④所用的培养基都含有聚乙二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在体外生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生物导弹”是指( )A、单克隆抗体B、带有特定药物的单克隆抗体C、杂交细胞D、B淋巴细胞【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动物是无性繁殖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新兴生物工程能使免疫学在应用方面更上一层楼,为人类带来福音.一方面新兴生物工程可以为免疫活性物质及疫苗的制备开辟新途径,解决免疫治疗及免疫预防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新兴生物工程还可以为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难题提供可能.(1)利用______技术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与传统方法获取的同类产品相比,它的显著优点是______(2)干扰素及部分疫苗都可以通过______技术制造的工程菌来大规模生产,如国内应用较普遍的重组CHO乙肝疫苗;(3)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______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4)通过向供体动物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______的表达,或设法将之去除,再结合______技术,可培育出无免疫排斥的转基因猪器官;(5)______的分离和培养成功也为解决上述难题开辟了新途径,因其具有______性,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产生各种人造组织器官.【答案】:【解析】:第10题【综合题】下图为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名称选修三2013-2017 高考真题汇编(2)年级/ 级部高二学科生物适用层次AB拟题人张兴普审核人吕旭艳使用日期04.181、(2013 全国课标卷Ⅰ)阅读如下材料: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 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 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 溶菌酶的第 3 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 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 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1 )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和。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常用农杆菌转化发,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
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 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
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2、(2013 全国课标卷Ⅱ)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 的新型药用植物。
(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 __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 ____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 。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 。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题答案和提示专题一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思索与探求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构成的DNA片段:(1) …CTGCA (2) …AC (3) GC……G …TG CG…〔4〕…G (5) G… (6) …GC…CTTAA ACGTC……CG(7) GT…(8)AATTC…CA… G…你能否能用DNA衔接酶将它们衔接起来?答:2和7能衔接构成…ACGT……TGCA…;4和8能衔接构成…GAATTC……CTTAAG…;3和6能衔接构成…GCGC……CGCG…;1和5能衔接构成…CTGCAG……GACGTC…。
2.联络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自身的DNA?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运用的限制酶绝大局部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由于微生物在临时的退化进程中构成了一套完善的进攻机制,关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
生物在临时演化进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许不具有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许经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这样,虽然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3.自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运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处染色体DNA 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暴露的DNA分子。
能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运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运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拔出到载体上去。
这些供目的基因拔出的限制酶的切点所处的位置,还必需是在质粒自身需求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拔出而失活。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练习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B、地力减退C、水土流失D、光、热等资源缺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统一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草莓新品系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无废气物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 )A、物种多样性原则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洪.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伦理性问题和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污染面广、难以防治等特点B、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增强从而威胁人体健康C、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D、草原开发利用应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体现了整体性原理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中,是1+1>2的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系统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Craig Venter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然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头支原体的细胞里,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植入的基因组能调控这一细胞,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B、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D、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Craig Venter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然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头支原体的细胞里,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植入的基因组能调控这一细胞,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B、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D、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可连接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代替DNA连接酶来进行连接B、基因运载体上的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耐热性C、运载体的作用是可以完成目的基因的转运、扩增、表达、确定在染色体上基因间的排列顺序D、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充分体现了酶的专一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C、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性状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枯萎病基因【答案】:【解析】:。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础识记专题一基因工程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
请回答:1.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 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2.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
这一发现对基因工程的建立有什么作用: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
3.多种工具酶的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其中限制酶的作用是精确切割DNA片段;逆转录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4.DNA合成仪为探针、引物和小分子量DNA基因的获得提供了方便。
博耶(H.Boyer)和科恩(S.Coh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
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外,还证明了重组DNA可以进入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实现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答出两点即可)二.基因工程要实现精确的操作过程,需要利用到多种工具。
请回答:1.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限制酶是“分子手术刀”,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如EcoR I的识别序列是GAATTC,能使G和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是AATT。
2.DNA连接酶是“分子缝合针”。
E·coli DNA连接酶与T4DNA连接酶是来源不同的两种连接酶,其中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的是T4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的效率更高,推测原因是相同黏性末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中,作用过程需要模板的是DNA聚合酶;用DNA连接酶而不用DNA聚合酶“缝合”DNA双链的原因是DNA连接酶连接双链DNA片段,而DNA聚合酶连接脱氧核苷酸。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不会形成羊膜的动物是( )A、蛇B、猫C、蟾蜍D、家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对夫妇基因型均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图为该夫妇产生一对双胞胎后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过程Y中B、甲胎儿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有误C、若该女士的卵原细胞中,某一DNA分子复制出现差错,则胎儿甲和乙不一定出现突变性状D、该女士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只有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细胞中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共同提供D、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移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过程均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过程实现的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两极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和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工程中所运用的技术都体现了细胞全能性原理B、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都要利用细胞培养C、用于制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D、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能大量繁殖,产生专一抗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 )A、减数分裂更容易产生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更容易发生染色体变异C、有性生殖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D、有性生殖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图解。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基因工程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思考与探究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1) …CTGCA (2) …AC (3) GC……G …TG CG…(4)…G (5) G… (6) …GC…CTTAA ACGTC……CG(7) GT… (8)AATTC…CA… G…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答:2和7能连接形成…ACGT……TGCA…;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CTTAAG…;3和6能连接形成…GCGC……CGCG…;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
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本题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完全,教师可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提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上述原则也应适用于其他章节中有关问题的回答。
)。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处染色体DNA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的DNA分子。
是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去。
这些供目的基因插入的限制酶的切点所处的位置,还必须是在质粒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
(2)载体DNA必需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3)载体DNA必需带有标记基因,以便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
(4)载体DNA必需是安全的,不会对受体细胞有害,或不能进入到除受体细胞外的其他生物细胞中去。
(5)载体DNA分子大小应适合,以便提取和在体外进行操作,太大就不便操作。
实际上自然存在的质粒DNA分子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都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4.网上查询:DNA连接酶有连接单链DNA的本领吗?提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DNA连接酶都不具有连接单链DNA的能力,至于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也许将来会发现可以连接单链DNA的酶。
(二)寻根问底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能分析出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吗?提示: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以防止外来病原物的侵害。
限制酶就是细菌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会利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所以,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主要起到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2.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答:不是一回事。
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连接酶有两种:一种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之为E·coli 连接酶。
另一种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称为T4连接酶。
这两种连接酶催化反应基本相同,都是连接双链DNA的缺口(nick),而不能连接单链DNA。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是形成磷酸二酯键(在相邻核苷酸的3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5位碳原子上所连磷酸基团的羟基之间形成),那么,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
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此外,二者虽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酶,但组成和性质各不相同。
(三)模拟制作讨论题1. 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段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提示:不能。
因为一般基因有上千个碱基对。
2. 如果你操作失误,碱基不能配对。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提示:可能是剪切位点或连接位点选得不对(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四)旁栏思考题想一想,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充当“分子运输车”?提示: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位点及对受体细胞无害等。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思考与探究1.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只需含有目的基因就可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目的基因在表达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其他控制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必须构建上述元件的主要理由是:(1)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交流,只有使用受体生物自身基因的启动子才能比较有利于基因的表达;(2)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只将编码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无法转录;(3)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生物中需要有筛选标记;(4)为了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还要增加一些其他调控元件,如增强子等;(5)有时需要确定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往往要加上可以标识存在部位的基因(或做成目的基因与标识基因的融合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
2.根据农杆菌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的机理,你能分析出农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的原因吗?若想将一个抗病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如小麦,从理论上说,你应该如何做?提示:农杆菌可分为根瘤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以根瘤农杆菌的Ti质粒介导的遗传转化最多。
根瘤农杆菌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93属643种双子叶植物对根瘤农杆菌敏感。
裸子植物对该菌也敏感。
当这些植物被该菌侵染后会诱发肿瘤。
近年来,也有报道该菌对单子叶植物也有侵染能力。
根瘤农杆菌侵染植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根瘤农杆菌具有趋化性,即植物的受伤组织会产生一些糖类和酚类物质吸引根瘤农杆菌向受伤组织集中。
研究证明,主要酚类诱导物为乙酰丁香酮和羧基乙酰丁香酮,这些物质主要在双子叶植物细胞壁中合成,通常不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这也是单子叶植物不易被根瘤农杆菌侵染的原因。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中性糖,如L-阿拉伯糖、D-木糖等也有诱导作用。
酚类物质和糖类物质既可以作为根瘤农杆菌的趋化物,又可以作为农杆菌中Ti质粒上Vir区(毒性区)基因的诱导物,使Vir区基因活化,导致T-DNA的加工和转移,从而侵染植物细胞。
需要注意的是农杆菌中不同的菌株,侵染能力有差别,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加以选择使用。
利用农杆菌侵染单子叶植物进行遗传转化时,是需要加上述酚类物质的,同时单子叶植物种类不同,农杆菌侵染进行遗传转化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想将一个抗病毒基因转入小麦,也可以用农杆菌,但要注意两点:①要选择合适的农杆菌菌株,因为不是所有的农杆菌菌株都可以侵染单子叶植物;②要加趋化和诱导的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等,目的是使农杆菌向植物组织的受伤部位靠拢(趋化性)和激活农杆菌的Vir区(诱导)的基因,使T-DNA转移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上。
3.利用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联系前面有关细胞器功能的知识,结合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思考一下,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可以用大肠杆菌吗?提示:有些蛋白质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上加工完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不存在这两种细胞器,因此,在大肠杆菌中生产这种糖蛋白是不可能的。
4.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
当它的成分异常时,动物有可能患某种疾病,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假如让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生产出鼠的β-珠蛋白,想一想,应如何进行设计?提示:基本操作如下:(1)从小鼠中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cDNA)。
(2)将cDNA前接上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适用的启动子,另外加上抗四环素的基因,构建成一个表达载体。
(3)将表达载体导入无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然后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
如果表达载体未进入大肠杆菌中,大肠杆菌会因不含有抗四环素基因而死掉;如果培养基上长出大肠杆菌菌落,则表明β-珠蛋白基因已进入其中。
(4)培养进入了β-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收集菌体,破碎后从中提取β-珠蛋白。
(二)求异思维你能推测出由mRNA反转录形成cDNA的过程大致分为哪些步骤吗?提示:1970年,特明(H.M. Temin)和巴尔的摩(D. Baltimore)证实了RNA病毒中含有一种能将RNA转录成DNA的酶,这种酶被称为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由于与中心法则中的从DNA到RNA的转录是反向的,所以称为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反转录酶既可以利用DNA又可以利用RNA作为模板合成与之互补的DNA链。
像其他DNA聚合酶一样,反转录酶也以5′→3′方向合成DNA(图1-3)。
图1-3 由mRNA反转录形成cDNA的过程cDNA合成过程是:第一步,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与RNA互补的DNA单链,形成RNA-DNA 杂交分子。
第二步,核酸酶H使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链降解,使之变成单链的DNA。
第三步,以单链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链,形成双链DNA分子。
(三)寻根问底1.为什么要构建基因文库?直接从含有目的基因的生物体内提取不行吗?提示:构建基因文库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并不是惟一的方式。
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就可以通过PCR方式从含有该基因的生物的DNA中,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反转录,用PCR方式从mRNA中获得,不一定要构建基因文库。
但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不知,或只知道目的基因序列的一段,或想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许多基因,或者想知道这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有多少基因不同,或者想知道一种生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得到一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往往就需要构建基因文库。
2.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不是更简便吗?如果这么做,结果会怎样?提示:有人采用总DNA注射法进行遗传转化,即将一个生物中的总DNA提取出来,通过注射或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植物,没有进行表达载体的构建,这种方法针对性差,完全靠运气,也无法确定什么基因导入了受体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