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亚洲及欧洲(时区和分界线)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5
这篇关于初⼀下册地理知识点要点⼤全,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第⼀章认识⼤洲1.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出之地欧罗巴:西⽅⽇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陆部分连为⼀体,合成亚欧⼤陆。
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洲为邻,东隔⽩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积约4400万平⽅千⽶,是世界第⼀⼤洲。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洲相望。
⾼原⼭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特征:1. 地形以⾼原、⼭地为主,平均海拔⾼; 2.地⾯起伏⼤,⾼低悬殊。
3.地势中部⾼,四周低。
亚洲与欧洲的地形差异:亚洲欧洲平均海拔⾼(950⽶)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相对⾼度⼤,地⾯起伏⼤⾼低悬殊⼩主要地形⾼原、⼭地主要地形平原地形分布中部⾼,四周平原⼭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复杂多样的亚洲⽓候:复杂多样:⼤陆性特征显著;季风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
⼤河众多的亚洲:⼤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原⼭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海;内流区⾯积⼴⼤。
亚洲的⼈⼝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最多的⼤洲,2000年总⼈⼝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的60%。
世界上⼈⼝超过1亿的国家,⼤多数在亚洲亚洲欧洲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东半球,北半球36°N—71°N,9°W—66°E海陆位置北冰洋欧洲亚洲太平洋⾮洲印度洋北冰洋⼤西洋欧洲亚洲⾼原、⼭地平原地势特点中部⾼,四周低南北⾼,中间低⽓候特点①复杂多样性(缺少温带海洋性⽓候);②⼤陆性特征显著;③季风⽓候显著。
①以温带⽓候为主;②海洋性特征显著;③温带海洋性⽓候,地中海⽓候分布典型。
河流特征①发源于⾼原⼭地②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海洋③内流区⾯积⼴⼤①河稠密,⽔流平缓②河流短⼩,⽔量丰富③多外流河,航运价值⾼河流、湖泊亚洲第⼀长河:长江国际河流:湄公河(澜沧江)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低点:死海世界的湖泊:⾥海⼀半咸⽔⼀半淡⽔:巴尔喀什湖国际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欧洲第⼀长河:伏尔加河⼈⼝特点⼈⼝最多,增长快⼈⼝密度⼤,⾃然增长率最低国家民族1000多个民族众多的国家:中国、印度等民族单⼀的国家:⽇本、韩国等70多个民族复杂的国家:俄罗斯瑞⼠等民族单⼀的国家:德国、波兰等全球可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的经度是15度,每隔⼀个时区,时间相差1⼩时,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时间,⾃西向东越过国际⽇期变更线,⽇期要减去⼀天。
a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描述2、时区和日界线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③日界线在日界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西12区和东12区。
④日期的变更: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时刻不变;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即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时刻不变。
3、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地面的起伏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度小。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4、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亚洲、、亚洲之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7、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亚洲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了1亿。
它们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8、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
1、.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
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2、北京时间1月5日20点,小红在哈尔滨给在纽约的父亲打电话,表达正确的是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3、读下列材料,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7分)材料: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某国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的火山再度爆发,火山灰云随着气流扩散到欧洲北部,欧洲许多国家航班停飞,连美国的跨大西洋航班也为了安全考虑暂停。
据国际空运协会估计,停飞令业界每日损失亿美元。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包括时区教案湘教版亚洲与欧洲(教案)第1节教学设计理念这一节“亚洲与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学的第一节,也是大陆地理学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比较多,分为6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节课学习亚欧的地理位置,第二节课学习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第三节课学习亚欧的地形特征,第四节课学习亚欧的气候特征,第五节课学习亚欧的河流,第六节课了解亚欧的人口和国家这一部分的教材编排特点是“向亚洲学习,在欧洲实践”。
至于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这一部分只需要理解,而不是掌握至于“西欧气候的原因”,这一节只需要理解,而不是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
对大陆的初步了解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使用地图来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纬度和经度位置以及陆地和海洋位置 2.通过引入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线,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能力3.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学生可以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欧洲气候的特征。
4。
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的特征,并通过地形图找到亚洲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欧洲河流的特点,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
阅读“亚欧人口分布图”来解释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并学会阅读亚欧政治区划图。
(2)过程和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以学到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复杂多样气候的原因和表现。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气候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欧洲气候的思维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总结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亚洲大陆的美好感情,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地图来告诉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3.亚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2)教学困难1。
了解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和原因3.亚欧河流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图表阅读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教学媒体图集、多媒体课件●6课时●教学结构和过程1班(课堂介绍)请观看视频,猜猜电影中的风景在哪里。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学习重点描述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区时和日期换算。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读书本6-2“亚欧大陆轮廓图”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亚洲的海陆位置读课本图6-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完成课本P3活动。
课堂检测1.亚洲东临的大洋和北临的大洋分别是()A.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2.关于亚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亚洲的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C.亚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D.赤道经过亚洲的中部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B.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16°的地方时C.北京时间就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D.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4.当北京时间是2009年1月1日13点时,日本(东九区)是几点()A.14点B.12点C.10点D.8点5.当你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你的手表上的时间应该作如下调整()A.钟点不变日期减去一天B.日期不变钟点拨慢一小时C.钟点不变日期加上一天D.日期不变钟点拨快一小时6.当北京时间是3月3日8:00点时,纽约(西五区)是几点()A.3月3日9:00B.3月3日21:00C.3月2日19:00D.3月2日21:00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A2.B3.C4.A5.A6.C。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亚洲的概述》亚洲,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风情。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亚洲大陆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与城市的特点。
1.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濒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邻太平洋,西抵欧洲和非洲。
地跨东经20度~170度,北纬70度~0度之间,是世界上最绚丽多彩的大陆之一。
2. 亚洲的自然资源亚洲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
西伯利亚平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藏资源,中东地区富集石油和天然气,亚马逊河流域则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
3.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约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其中,印度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人口数量庞大。
亚洲还拥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4. 亚洲主要国家与城市的特点亚洲国家众多,文化多元。
日本以其传统文化和高科技而闻名,韩国则以流行文化与经济发达而吸引人。
印度则以宗教多样和人口众多而著称。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
亚洲的城市也不乏特色,例如首尔、东京、北京等国际大都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总结与回顾亚洲作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洲,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地域风情。
在这一章中,我们对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与城市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探讨,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神奇的大洲。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亚洲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多样文化和地理景观的大洲,有着无穷无尽的探索之旅。
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亲临亚洲各个国家,亲身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亚洲,欢迎探讨交流。
亚洲是一个拥有古老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的风景和景观,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亚洲的美丽与神奇吧!我们来说说亚洲最著名的一些国家。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考点集锦——易学地理工作室制作(特点:按照选择题方式编写;易于识记、互助交流)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欧大陆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的经度范围是25°E~170°W,纬度范围是10°S~80°N,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2、亚洲的海陆位置为: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欧洲。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3、描述大洲的位置特点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分析。
4、地球表面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四季的更替主要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
5、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中时区的中间经线。
中时区的范围是7.5°W~7.5°E,也可以写成7°30'W~7°30'E;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正好是该时区序数与15°的乘积,东12区与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区时相同,但是日期相差一天。
东12区的范围是172°30'E~180°,西12区的范围是172°30'W~180°。
日界线东侧时区日期比西侧时区日期晚一天。
6、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平均海拔最高,亚洲拥有陆地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和最低的地方死海,中部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亚欧大陆的东部和东南部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链。
7、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但是欧洲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
南部有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
8、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状况、海拔和相对高度几方面着手。
9、亚洲纬度最广,拥有11种气候类型,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说明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差异,即亚洲位于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明显。
亚洲及欧洲复习提纲课题 1.1亚洲及欧洲课型新授课备课书册教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能力目标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
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3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2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河流情况,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法选择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补充修改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堂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中国在哪个大陆?生:亚欧大陆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亚欧大陆。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亚洲和欧洲这两个大洲名字的由来?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相信能从中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七年级下册亚洲欧洲的知识点亚洲欧洲的知识点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亚洲欧洲的基本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包括中东、东北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等地区。
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位于亚洲西面,包括北欧、南欧和中欧等地区。
下面是亚洲欧洲的知识点: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靠印度洋和大洋洲,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欧洲和北极相邻。
欧洲位于西半球,北部由北冰洋环绕,南部以地中海和黑海为主要界线,东部和亚洲相接,西部则被大西洋所包围。
2.国家和地区亚洲拥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地理面积较大,人口众多;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则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欧洲拥有5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较大国家和冰岛、列支敦士登等较小国家。
欧洲因为曾经是殖民者,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3.气候和自然地理亚洲气候各异,北部气候寒冷,南部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拥有数不清的山脉,其中著名的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高加索山脉等。
同时,亚洲也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恒河、底格里斯河等。
欧洲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也有地中海气候和西伯利亚气候等。
欧洲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同时也有著名的河流,如多瑙河、伏尔加河等。
4.文化和历史亚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等。
同时,亚洲也经历了很多战争和政治危机,如中国的战国时代、日本的战国时代和甲午海战等。
欧洲在历史上也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如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欧洲的文化也非常丰富,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和建筑等。
同时,欧洲也是现代科学和发明的摇篮,如法国的太空旅行、英国的蒸汽机发明等。
5.经济和政治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经济相对发达,另外一些国家则经济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