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 格式:pptx
- 大小:455.53 KB
- 文档页数:21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11.21 限时:45分钟★课前预习案★【考纲呈现】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主预习】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本40-41页)二、能源基地建设(自主记忆)1.能源基地建设措施(课本42-43页)2.能源的综合利用原因、模式、好处、结果(课本44-45页)3.建设成就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课本46-47页、自主学习课程176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预习检测】(A层)一、选择题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5~6题。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选D,2选D。
第1题,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就地建设坑口电站等。
(2019·湖南学考)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资源量约有5 000亿吨,有“南方的煤海”之称。
几十年来,六盘水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植被破坏、采煤区沉陷等诸多“后遗症”。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六盘水市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大气污染D.土地沙漠化4.20世纪的德国鲁尔区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后经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新的绿色鲁尔。
其综合治理经验对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 )A.加大采煤力度B.减少环保投入C.关停所有煤矿D.调整产业结构【解析】3选A,4选D。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4题,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包括减小采煤力度,增加环保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
【补偿训练】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以矿石开采、加工、冶炼为主导产业的矿业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是( )A.玉门B.大庆C.攀枝花D.大同(2)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绿地面积减小C.地质灾害频发D.水土流失加剧(3)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 )A.严格禁止资源开采B.倡导实施清洁生产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D.建立资源产业园区【解析】(1)选D,(2)选A,(3)选C。
【高三地理学案】——36 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纲解读】1、掌握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情上线】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综合利用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材料来呈现。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综合判读能力。
【基础回顾】一、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资源开发条件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