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的诗意
- 格式:docx
- 大小:24.13 KB
- 文档页数:2
浪淘沙刘禹锡意思 导语: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内容较丰富深刻,但是用语简单明快。
以下 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浪淘沙刘禹锡意思,欢迎借鉴!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②, 浪淘风簸自天涯③。
如今直上银河去④, 同到牵牛织女家⑤。
[注释] ①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
自天涯:从天边来, 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 诗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 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 织牛: 即牵牛星、 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 织女, 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来自天涯,奔腾万里,它携带的泥沙也经历浪淘风簸。
如今 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九天银河,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家中去做客。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二十二岁 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
随即与柳宗元 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 (今湖南常德) 司马。
十年后,相继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
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检校”是加官的名称),兼太子宾客,在洛阳常与白居易 唱和。
刘禹锡是中唐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诗文家。
他有不 少诗篇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 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 表现了要求改革的斗争精 神。
其诗风格雄浑、意境丰富,有些仿效民歌的作品更为清新活泼。
他积极支持 韩、柳的古文运动,反对写作“沉溺于浮华”。
他的散文 思路清晰,简洁晓畅,说理文论证周密,深入浅出。
著有《刘梦得文集》。
[浪淘沙译诗]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 来。
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 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浪淘沙其一的意思和注释
《浪淘沙·其一》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品,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淘沙·其一》全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翻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其一》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全文
浪淘沙-刘禹锡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十年来家国艰,
犹残射殺草原河。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时人纵使沧海变,
手版仍尔鄙薄鄙。
*注释:
1. 浪淘沙:指金石经过浪涛冲击沙砾,最终将金子暴露出来的景象,借用此景象来比喻经历艰辛后的成功。
2. 千淘万漉:形容反复淘汰、筛选一番的辛苦努力。
3. 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经过辛苦努力后才能获得成功。
4. 犹残射杀草原河:指边塞战事频繁,长期以来我国边疆地区的困境。
5. 边庭:边境。
6. 绝域:广阔无边的地方。
7. 若使沧海变:即使大海变成了陆地,广阔无边的地方仍然存在。
8. 手版:古代记事用的木板,刘禹锡认为我国边疆地区虽然艰苦,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解释
《浪淘沙》是唐代文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描写了海浪的宏伟壮观和其对大地的冲击力量,寄托了诗人对于个人志向的追求和对时代沧海桑田的感慨。
诗的内容描述了浪花在海岸冲击的情景,取景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了对海浪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浪淘沙·买臣有辞赋”指诗人官僚身份,并延伸到对于个人才能和志向的思考。
接下来的句子“买臣有辞赋,堪与世子论。
余知夏士才,而秩秩阴天倫。
黄岩飜石动,云水霏微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与世子相媲美。
同时也借用了自然景观,描绘了海浪拍击黄岩、石头飞溅的场景,以此来比拟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强调其雄心壮志。
接着,诗人使用了“詶”、“烂、疏”等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浪涛翻滚、云雾缭绕的情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并通过最后两句“曾不解投鞍,但见沙浪高”表达了对自己努力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态度。
整首诗结构简洁明快,语言运用精练,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海浪的敬畏和自己志向的追求,同时又与海浪的浩渺壮观进行了对比,从而寄托了大时代下个人的内心情感和追求。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 刘禹锡⼀阕《浪淘沙》,⽣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势。
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下⾯是⼩编整理的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欢迎来参考!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译⽂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蜿蜒奔腾⽽来,⼀路裹挟着万⾥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同到⽜郎和织⼥的家⾥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刘禹锡、⽩居易,其形式为七⾔绝句。
后⼜⽤为词牌名。
⑵九曲:⾃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很多。
⑶万⾥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天涯:来⾃天边。
李⽩有⼀⾸诗中说:“黄河之⽔天上来”。
然后古⼈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织⼥: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古相传,织⼥为天上仙⼥,然后下凡到⼈间,和⽜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七⽇的夜晚相会⼀次。
牵⽜:即传说中的⽜郎。
赏析: 这⾸绝句模仿淘⾦者的⼝吻,表明他们对淘⾦⽣涯的厌恶和对美好⽣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活,⽜郎织⼥⽣活的天河恬静⽽优美,黄河边的淘⾦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活。
直上银河,同访⽜郎织⼥,寄托了他们⼼底对宁静的⽥园牧歌⽣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然后以豪迈的⼝语倾吐出来,有⼀种朴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冲洗。
簸:摇动。
⾃:来⾃。
这两句⼤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直来到这⾥。
诗⼈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黄沙,然后赞扬它们冲风破浪,然后⼀往⽆前的顽强性格。
浪淘沙刘禹锡曲的赏析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及译文注释1.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也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4.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5.浪淘: 波浪淘洗6.簸: 掀翻,上下簸动。
7.自天涯: 来自天边。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8.如今: 到今天9.直: 径直10.去: 不是到什么地方去,而是离开此地。
11.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
牛郎夫妇被罚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九曲黄河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历经浪涛冲洗、狂风簸荡,从天涯一直蜿蜒奔腾来到这里。
你从天边来如今好像又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我扶摇直上,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鉴赏《浪淘沙九首》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一组七绝作品,本诗是其中第一首。
永贞元年,刘禹锡接连被贬,但他并未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表达了他的这种生活态度。
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黄河壮丽图景。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的曲曲折折。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汉武帝寻找河源及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了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人或事物。
这首绝句模仿了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浪淘沙其一的诗意译文
《浪淘沙·其一》的诗意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译文如下: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
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
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1导语:《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浪淘沙①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
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赏析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2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
以下是《浪淘沙·九曲黄
河万里沙》的全文及其赏析:
全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
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不得不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译文《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为是诗)。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浪淘沙古诗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翻译/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赏析/鉴赏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又称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旳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旳壮观场面。
悍湍旳潮头,昂扬着数丈高旳身躯,撞击着两岸旳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旳全过程,语气上旳急转,更衬托出潮势旳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三、四两句写退潮旳景象。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这里由开头旳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旳静态描写。
刘禹锡浪淘沙的诗意
刘禹锡浪淘沙的诗意
《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5、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
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着名诗篇。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
“黄河之水天上来”,着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
紧接着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
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