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自动光控路灯和报晓机器人_川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6.54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8了解机器人川教版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本节课要求先生经过学习能明白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知道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开展趋向以及人类鼎力开展机器人技术的目的。
2.情感目的:培育先生学迷信,爱迷信的情感。
3.才干目的:让先生自主学习,培育他们获取知识的才干和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2学情剖析六年级先生学习计算机四年了,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艺的掌握状况还比拟理想,但大局部先生在计算机的运用方面还是比拟狭窄,关于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许不规范,少局部先生正确运用计算机的习气还没构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过本课学习得出随着迷信技术的不时开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厚,人们一定能发明出更多、更好、更丰厚、更智能的机器人的结论。
教学难点:对搜集的信息停止有效的剖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教学进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说话引入同窗们,我们在电视里、旧事中经常听到〝机器人〞这个词语,那么机器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明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共同窗习究竟什么是机器人。
(板书课题)课前,各个小组曾经就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停止了一些调查,希望同窗们能各抒己见、就自己调查的效果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2【活动】分组讨论讨论目的:协作、讨论分享数据、得出结论、解释结论,并进一步改善项目战略。
讨论内容:对调查内容停止剖析进程中遇到的效果和依据效果失掉的结果。
讨论方式: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先生先在组内就调查的内容展开讨论,区分宣布自己的意见,重点说一说机器人的特点、人类制造机器人的缘由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开展方向,组长做好记载,做好归结总结,并代表组内在全班展开交流。
在先生讨论的时分,教员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先生的讨论,并留意引导先生的讨论内容要围绕调查的主题展开。
要求全班同窗们积极开动脑筋,对每个组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说一说他们的结论完整吗?有迷信依据吗?能否有需求补充的中央?请说出你的理由。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综合实践活动——机器人跨栏赛一、教学内容分析:六年级下册教材后半部分内容,为智能机器人部分,主要依托机器人活动,培养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循序渐进了解和掌握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机器人跨栏赛是通过机器人跨栏赛活动,训练学生对机器人传感器、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等部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加深计算机程序对机器人控制的理解。
同时,通过本节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对新奇的知识能够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这些特征为学习智能机器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大脑”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作用,初步认识了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初步理解了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来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完成需要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机器人的搭建、编程、下载、调试等操作,了解传感器、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等部件的作用,体会计算机程序对机器人的控制作用,从而加深对计算机程序的理解。
同时,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1)通过任务需求分析,设计解决问题方案;2)搭建机器人,编写、调试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为;3)小组合作,互相促进。
情感目标: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综合应用能力;3、培养动脑、动手探索求实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跨栏机器人任务解决方案(机器人的搭建和程序的编制)教学难点:程序设计思路和编程,有效组织参赛队的竞赛活动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协作、讨论法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智慧天下机器人套件10套,参赛用碱性电池,任务分工表、机器人搭建与调试记录表、记分表,记分笔,机器人跨栏赛场地,计算机网络环境,投影,ppt课件、秒表等。
第十二课《聪明的“光控路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十二课。
是在《认识机器人》《与机器人“对话”》《让机器人动起来》几课后,学生进入到实战设计、组装、编程控制机器人的一课。
机器人具有类人智力的关键是,它有能感知环境和环境变化的各种传感器,本课通过机器人套装组装自动光控路灯(即聪明的“光控路灯”),学习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功能,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LOGO语言,并会根据给定任务设计LOGO程序来完成任务,学生对机器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学习了智慧LOGO流程图界面以及仿真系统环境,了解基本的流程图程序。
本课我们将以通用机器人为例,通过“亮度传感器”把光线强弱转换为电信号,机器人根据安装在自己身上的亮度传感器感知光线的变化从而控制路灯的开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
2、初步掌握让程序循环运行的方法
3、初步掌握if语句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的思维方式与机器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尝试转换
2、了解亮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运用方式
3、感受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
2、初步掌握让程序循环运行的方法
3、初步掌握if语句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if语句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投影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第4课制作智能光控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智能光控灯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1 教师提前准备制作智能光控灯的材料,包括小灯泡、线路板、开关、电容、电阻、变压器、晶体管、电解电容、二极管等。
1.2 教师准备PPT或录制教学视频,介绍智能光控灯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1.3 学生准备好必备工具,包括剪刀、镊子、焊锡等。
2.理论知识讲解2.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讲解智能光控灯的工作原理和制作原理。
2.2 教师详细讲解每个元件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电路认知能力。
2.3 教师介绍智能光控灯的使用范围和优点,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将智能光控灯应用到不同的实际场景中。
3.实践操作3.1 分组制作智能光控灯,每组3~4人。
3.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如灯泡的连接方式、焊接的技巧等。
3.3 学生根据图纸和教师的指导进行组装和焊接,慢慢理解了电路原理,不断发现错误和解决问题,并在完成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4.教学总结4.1 教师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检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
4.2 教师重点总结课程内容、关键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智能光控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4.3 教师鼓励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和机会,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总结。
三.课堂评价3.1 本次课堂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2 在制作智能光控灯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实践指导,了解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电路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借鉴、帮助并完成实验。
3.4 通过课后评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具体成果和能力水平,也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数据和反馈,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十二课自动光控路灯和报晓机器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乐高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以通用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教学难点]
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做好机器人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课件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和具体内容]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编写了程序,然后将它“植入”了机
器人的大脑,使机器人真正在我们身边动了起来。
但机器人的功能仅仅是在我们身边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需求。
一、自动光控路灯
利用准备好的乐高机器人器材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
1、所需器材:光电传感器一个、导线、RCX一个、灯泡一个、组件若干。
2、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乐高光电传感器被封装在两个2*4的积木块中,在传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两个灯,光电传感器工作时,红灯发出光线,照到物体表面,白灯接收反射
回来的光线,同时,在RCX上会显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
乐高光电传感器的光
值以0至100的数的形式返回,光线越亮,数值越大;光线越暗,数值越小。
(根据书上P91先完成试一试的内容)
3、自动光控路灯的设计
A、任务分析
白天马路边的路灯关着,天黑了,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变暗时,RCX 会自动打开路灯;天亮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又变亮时,这时RCX将自动关闭路灯。
这样通过自然光的变化便能实现自动光控路灯。
B、具体步骤
a、搭建自动光控路灯(看老师演示);
b、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c、下传程序(RCX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塔);
d、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e、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二、报晓机器人
再以通用机器人为例,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1、所需器材:利用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
2、通用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通用机器人有16个双向I/O(输入/输出)端口,打开和关闭不同的I/O 端口,机器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分别位于车
身前端下面的左、右两侧,端口分别是PIN14和PIN15[可理解为14号、15号(输入/输出)端口]。
通用机器人的光敏感器只能分辨浅色和深色,其默认值为:
功能照在浅色(白色)时
照在深色(黑色)时
左光敏传感器
:PIN14=0
:PIN14=1
右光敏传感器
:PIN15=0:PIN15=1
3、制作报晓机器人
A、任务分析
晚上,地面是黑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为1,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也安静地睡觉。
天亮了,地面是白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
为0,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为我们唱歌,叫醒我们。
B、具体步骤
a、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b、下传程序(用机器人和计算机的连接方式完成);
c、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d、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四、探究活动
P99—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