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4
基于新浪微博谈微博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摘要: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其中微博也被应用于英语教学。
本文基于新浪微博来研究微博英语教学的策略。
经过对一些活跃于微博上的个人和组织用户进行研究与分析,试着提出微博用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新浪微博英语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86-0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也试着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但是对于微博应用于教学领域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微博应用的研究主要在市场营销和新闻学及图书馆等方面。
本文主要对新浪微博在英语教学层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试着给正在研究怎样实施基于微博教学的英语老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教学策略以及不能忽视的问题。
1 文献综述微博是属于自媒体平台,传授者与接受者分得不是清楚,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核心的传播方式。
但是只要具有分享意愿的人就可以经过微博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
就微博传播的内容来讲,它虽然传递的是微内容,但是可以容文字、音频等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能力。
就微博传播的方向来讲,小范围内的有清楚的指向,大范围的方向就比较的广阔;微博开始时,用于朋友之间的信息传播,假如某个信息被人们关注之后,就会出现裂变式的传播效应。
也就是微博的这些特点,使得微博成为英语教学媒介的可能。
第一,微博传播的为内容使得信息传递比较有效。
一篇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使得微博发布者更加重视语言的精练与措词。
这样使微博传递的信息更加的简洁明了,便于学生是对于内容的驾驭。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致使信息泛滥,阅读也变得破碎化,学生处理信息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然而简单明了的信息可以作为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表明了微博在青年人中流行的原因。
第二,微博的多模态性决定了由它传递的教学内容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微博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包括图片、音频、超链接等,这些有益于刺激学生的多感官以及肢体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微博给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38-02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手机、及时通讯软件(msn、qq等)及外部api接口等多种渠道发布140字以内的信息[1]。
微博让人随时随地体验发布和分享信息的乐趣,满足用户社会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使整个网络变成一个可写、可交互的媒体。
在人数众多的课堂里,教师难于对每个学生都投以较多的关注。
学生普遍存在怕出错、害怕回答的心理,教师不提问,学生不主动回答。
另一方面,现代学生热衷于玩qq、发短信、上微博,对各种新技术有无穷的探索欲望。
笔者针对这些情况将微博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期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效率,探索微博应用于教学的规律,总结经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微博应用的日常化。
一、微博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微博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特性与建构主义理念相吻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协作性的发展需求。
1.微博“去中心化”特征,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师带领下的传统课堂,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
微博倡导“去中心”的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发布微博信息、参与微博讨论、分享作品成果,多样化的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2.微博“开放性”特征,有利于信息共享。
微博不仅能发布文字,还可以发布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
”微博不受时空和对象的限制。
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贡献者,通过主体间的联系实现信息的分享。
3.微博“即时性”特征,有利于教学反馈。
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互联网客户端,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开展教学活动。
微博的关注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信息。
论微博平台下的英语学习方法作者:张灿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8期摘要:现在有很多学生都对学习英语感到头疼,究其原因,答案便是:不得法。
其实英语与汉语都是属于语言的一种,那为什么我们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英语却不行呢?这是因为与我们本身的语言环境有关,假如把我们置身于伦敦呆上半年,那么我们肯定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英语环境,那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相对较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做到“多说”、“多听”、“多读”、“多写”,相信不久我们的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微博英语学习网络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25一般微博都是三言两语地完成现场记录,最早的Twitter网站使移动通信网络与Internet紧密结合起来。
但是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平台,字符发送上限为140个。
微博对字符数的限制,使微博用户更加容易成为一个多产的博客发布者,根据有效统计显示,Twitter平均每天的访问人次达到2000万,这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网站排名均在前15名。
我们都知道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将现在流行的微博沟通方式与英语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论证一下微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
1 微博的特点开放化和集成化是微博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各种方式在微博中发布消息。
“微”字是微博平台的另一个特点,在其平台发布消息一般只是几句话,能表达一下当时的心情即可,此特性与博客对版面布置的要求来讲,门槛降低了很多。
不需要长篇大论,更新起来也更加快捷和方便,较博客字数也有所限制。
其次,微博使用时的成本很低。
一方面,信息发布成本低,用手机发布微博,则只需支付流量费。
另一方面,信息接收成本低,相互添加微博“关注”,就可以彼此成为粉丝,每个学生发布的微博会自动出现在其他学生的微博页面上,人数再多也不会增加微博的接收成本。
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微课模式探究主题词:会话教学微课教学模式【第一部分】成果介绍这是一节“微课例”,讲述英语图形的认识和相关语言的交际运用。
包括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尽管本节“微课”只有短短十分钟时间,但是包括故事表演,内化语言;师生会话,建构语言;师生互动,运用语言,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新授、巩固、拓展等学习步骤,重点讲解详实。
另外教师在本节微课中运用了:谈话法、练习法、表演法、演示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标》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儿童的注意时间相对短,如何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的每一分钟就成为教师思索的问题。
我想把书中知识点可以做成微课的模式,供学生和教师有选择的运用到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推广实施或操作办模式或办法《课标》指出: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如何在网络时代,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英语就成为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构建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摘要:微博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增强情感交流、碎片化、即时性和原创性等特点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运转,使学习共同体发挥最大效应,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博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交互性归属感一、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概念始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和社会》,强调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
国外教育领域,教育家博耶尔1995年首先提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概念,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2]。
我国教育领域,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学习社区”。
学习共同体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3]。
该定义强调了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在构建知识过程中的相互分享,学习者能够有归属感;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不仅仅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学习共同体以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的建构性出发,重视知识意义的合作建构,鼓励学习者之间的经验交互,关注社会文化的学习情境。
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互活动,对其认知产生促进作用;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动力[4]。
因此,依托网络建立英语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虚拟的共同学习环境,共同交流和参与探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不断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然而微博的出现为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全新模式。
二、微博应用于教学现状微博是web2.0时代网络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人类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美国社交网站twitter是最早的微博网站,用户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断更新140个字符以内的消息。
微格教学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格教学新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微格教学是指通过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学习资源、考试资料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实现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教学效果。
微格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微格教学新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以期帮助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微格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新模式的特点1. 个性化定制微格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推送适合其水平和兴趣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2. 互动性强微格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向教师提问、反馈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
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3. 多样化教学资源1. 提高教学效率微格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学习,而不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和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2. 促进教学创新微格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微格教学平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创新。
3. 提升教学体验1.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格教学模式将更多地融合这些科技手段,实现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效果。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对学生进行智能化辅导和推荐学习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2. 教学模式的差异化发展微格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学习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教学。
国内微博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不少研究探索工作,本文对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梳理,从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今后研究工作。
关键词:微博英语教学,研究综述Abstract: Microblog, as a new learning recourse and learning tool,has been applied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ch has aroused important effection. Domestic scholars have made a lot of research work in the field, this paper analysizes research results systematicly, from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Key words: microblog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Review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 )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以2006 年出现的以Twitter 为代表。
微博有效整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超链接等多媒体资源,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多种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与更新信息。
微博被应用于众多行业和领域,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也开始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国外许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利用它进行教育研究工作,也有学校开始把它作为学习资源引入到学科教学中。
2009年5 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Monica Rankin 在YouTube 上发布了在课堂上使用Twitter微博平台的视频,结果表明:将微博引入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踊跃参与教学互动,并产生创新想法。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水平和文化素质摘要:文章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手段;大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引言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是学习大学英语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
这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人口文化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教育与培训,教育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2.2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以电化教育,电教媒体正在走向课堂,新技术、新媒体也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实际上的应用,它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情、声、色、艺俱在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而这一特点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
我们今天的大学英语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加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独到的功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3.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3.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教师通过制作ppt课件,辅助以声音录制和图片应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感受。
浅析微博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罗开琴张贯之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微博与教学的结合是教育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革新的必然结果。
本文主要根据微博的特点探讨微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指出了微博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博;网络开放式教学;大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6-011.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必然改变人们学习、生活的背景和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广泛的关注。
革新教学模式,发展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
开放式教学模式力求把教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开放式教学战略、开放式教材建设以及开放式授课法等方面入手。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才能顺应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培养出具备相应的外语素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我国学生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0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根据要求,开放式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向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的体现。
并且,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协作化、自主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2012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10期)Total No .310收稿日期:2012—08—05作者简介:王霞(1967—),女,河南济源人。
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微博”与大学英语教学王霞(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济源454650)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也将成为英语辅助教学的崭新手段。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也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和优势,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影响,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微博”;英语教学;影响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3—02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最新信息交流平台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新贵。
“微博”作为新型交流形式,正在改变着英语教学的性质,影响着传统的授课方式,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着极大的优势。
教师把“微博”运用到大学英语辅助教学,可以增加同行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扩展学习领域,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微博”的概念及特点“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 )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 、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简言之,“微博”就是一个人的点滴感想,小日记,简短的随笔,是一种日益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
“微博”以计算机为媒介,电子信息为基础,具有快速回复、更新快和经济实用等特点。
基于“微博”传播信息的简洁性、便捷性、信息更新的快捷性以及信息传输中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在大学英语辅助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微博”应用于英语辅助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活动的“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认为学习是不断重复的建构过程。
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摘要]为了增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微博英语班级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通过建立微博英语班级,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际需求和情境,形成一个课内外学习有机联动、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运用紧密结合的师生、生生多元互动平台。
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关键词]微博;大学英语教学;英语班级;教学模式一引言随着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型,需要大量具备较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偏重语法、词汇为主的语言基础知识传授,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不少学生尽管能在考试中应付自如,但在运用英语交流时却捉襟见肘。
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式教学法等语言习得理论表明,学好外语存在一些必要条件,包括真实语境的体验、交际需求的驱动、积极的情感配合、大量的交流互动及训练。
因而如何创造真实的语境及交际需求,开展新颖、形式多样的互动会话,加大英语的使用机会,并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际运用有机结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006年出现的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型博客(microblog,简称“微博”)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
微博有效整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超链接等多媒体资源,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可随时随地发布即时信息。
与email、bbs、论坛、博客、实时聊天工具等传统互联网交互工具相比,微博具有短小精悍、交互性强、话题汇聚、信息同步、多模态性等显著优势,一经推出旋即掀起了互联网领域的新浪潮。
国内的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平台,其中尤以新浪微博人气最旺,注册用户突破2亿,月均新增用户2000万,日均发布微博7500万条。
根据李开复对新浪微博用户的抽样调查,中国微博用户平均年龄为25.4岁,是青年人的新宠。
微博具有丰富的媒体承载能力、自如的沟通互动与协作分享功能、高效的信息传播与反馈速度、适度的博友关系与交互距离,因而是极佳的语言教学及师生互动平台。
国外已开展了基于微博的外语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微博具有强大的语言教学潜能。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现有的少量研究论文仅限于微博特性和外语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策略探讨。
本文拟对微博英语教学应用开展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微博英语班级,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际需求和交际情境,并借助微博提供的丰富交互手段,设计多元化的交互机制,形成一个全英文、课内外学习有机联动、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运用紧密结合的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平台,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基于微博的教育应用研究现状1.国外微博教育应用研究现状基于微博的教育应用研究和实践,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成果概述如下:(1)2009年5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monicarankin在youtube上发布了在课堂中使用twitter微博平台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要求学生通过手机参与微博线上讨论及互动,教室设有大屏幕,可以实时显示学生参与及互动情况,教师及助教实时回复及评论学生的疑问。
实验结果表明:将微博引入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踊跃参与教学互动,学生在畅所欲言、交流思想的同时,往往能产生创新的想法。
(2)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英语系教授mark sample经过探索研究认为微博是很好的教育承载平台,不仅可以使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还可以促进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他还提出了一个基于twitter的教育接受模型(twitter adoption matrix),设计了一系列涉及课后巩固、开放式讨论、教学反馈的微博教学活动。
(3)日本多摩大学教授cathrme-mette mork总结了twitter应用于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英语作为外国语)教学的四大优势,包括:传达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发送短小及时的信息、鼓励合作与反馈、促进写作语言精炼化,并整理了一系列基于微博的efl教学实例,如:写作方面的故事接龙、诗歌创作、微小说赏析,词汇教学方面的生词造句、追踪单词用法,听力教学方面的视频听写、摘要、评论等,并提出通过微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想,如:追踪时事、关注名人、知识竞赛等。
(4)美国现代教育技术网站emergingedtech建立了微博教育应用专栏,汇聚了大量的微博教育应用技术及方法,涉及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课内外微博教育应用案例,并还在不断补充与丰富。
(5)twitter针对教育应用需求,推出了多种特色服务,包括:twitpic、twtpoll、g-rouptweet、followerwonk等,以期提供更好的师生交流互动、知识分享、群组讨论等支持。
(6)美国高校信息技术协会educause也开设了微博技术专栏,专题介绍微博及其教育应用设想。
2.国内微博教育应用研究现状相对而言,国内微博教育应用研究起步晚,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微博教学应用探讨、教学策略研究层面,一些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郝兆杰将微博引入到教育技术专业的“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并对微博的使用效果、使用情景、阻碍因素、教育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微博在提升师生交流、知识点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效果显著。
(2)张艳琼在“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中使用了新浪微博,探讨了如何通过微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协作学习,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张婷婷、郝兆杰分别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微博后,如何设计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包括:设计学习活动、协调与课堂教学关系、引导学习共同体建设、发挥教师主导监督作用等。
总体而言,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微博网络平台适配的教学方法,目前尚未有定论。
同时,现有的微博英语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有教育意义的协作、讨论及教学反馈,急需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三微博英语班级教学模式设计1.微博英语班级设计理念微博服务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在冲击学生感官的同时,容易使其对信息的内容理解、阅读深度等流于表面,此外,由于时间碎片化、阅读非线性、跳跃性等特点,对信息整合及学习氛围营造提出了一定要求。
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及引导手段,将难以创建理想的学习场景及学习体验。
本文提出以微博英语班级为载体开展微博英语教学活动的理念。
微博英语班级是与课堂教学班级相对应的“网络化班级”,是置身于社会化网络群体中真实的师生交流及互动依托平台。
运用微博平台提供的丰富的社交工具,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如:师生答疑、师生互动、生生答疑、生生互评、生生互动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使他们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悉心指点和引导,同学的互助协作和分享,经过大量的训练与实践,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微博服务平台为依托,构建微博英语班级,在教学支撑手段辅助下,开展一系列与课堂教学互动的微博教学活动。
构成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分别阐述如下。
(1)微博服务平台微博服务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社交工具,可用于微博英语班级构建,并支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主要可分为三个类别的功能,具体如下:微博基本功能:包括标签设置、关注某人、账户管理、好友管理等;个体社交功能:包括发布微博、转发微博、评论、@某人、私信、聊天等;群体社交功能:包括话题讨论、微群活动、投票、微直播、微访谈、微电台、微视频等。
(2)微博班级组建微博英语班级组建主要包括班级组建筹备、班级创建及班级管理三个方面。
班级组建筹备:包括微博服务平台选型、学生信息化素养摸底、微博应用技术培训等;微博班级创建:包括邮箱注册、微博班级注册、好友分组、备注设置、相互关注等;微博班级管理:包括角色定义、权限分配、操作规范定义、班级粉丝管理、话题过滤,以及班级资源管理。
(3)微博班级教学活动微博班级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形成时间、空间、主体等多个维度的互动,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布置、检查任务)及课后(巩固)互动,课堂、寝室及户外训练互动,教师、学生及教材互动等。
课前预习活动:包括新课程预告、背景资料推荐、课程预习及难点聚焦等;课后巩固活动:包括课程内容答疑、难点交流、资料共享、任务发布等;教学反馈活动:包括私信交流、微博聊天、课程调查反馈、投票等;课外训练活动:包括话题讨论、口语活动视频、生生互评等。
(4)微博教学支撑开展微博英语班级教学活动需要一系列教学支撑手段,包括组织管理制度和激励评价方法两大类别。
组织管理制度:包括微博班级活动规范、微博活动反馈机制、微博活动隐私保护方法、微博教师团队组织及教学活动观摩等;激励评价方法:包括微博活跃度及贡献度评价、微博活动参与积分机制、微博活动形成性评价方法、教师工作量评估及考核方法、教学质量评价及分析方法等。
四微博英语班级构建实例根据上述微博英语班级教学模式,笔者构建了一个微博英语班级——@smart class,本节将对构建过程进行介绍。
1.微博服务平台选型笔者对国内微博平台,包括新浪、腾讯、网易等,从英文承载量、功能充实性、资源丰富度、易用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选型。
例如,英文承载量评估如下,新浪、腾讯、网易单条微博可容纳的字母数量分别为280、140和163个,按平均每个单词5个字母加1个空格计算,上述微博平台的英文承载量分别为47、23和27个单词,为避免语句碎片造成交流断续,新浪微博的英文承载量较合适。
综合上述因素,最终选用新浪微博作为微博英语班级教学实验平台。
2.教学实验对象筛选从本学院2011级2000余名新生中根据2011年高考英语成绩筛选出的四个英语实验班共120人,成为开展教学实验的对象。
笔者担任实验班的课程组长,全体实验班英语教师均受邀加入教学实验团队。
3.教学实验对象摸底2011年9月,笔者通过自制问卷对上述四个英语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英语水平自我评估与信息化素养现状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115份,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1)英语水平自我评估英语水平自我评估分为三个方面:英语技能重要性评价、英语水平自我评估、提高英语能力的愿望。
统计结果如下:90%的同学认为英语技能非常重要,10%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30%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英语水平“很好”或“较好”,70%的同学认为“一般”或“很差”:98%的同学提高英语能力的愿望“很迫切”或“较迫切”,很多同学表达了诸如“希望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听说能力”、“希望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学到的英语能运用到实际生活”等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