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39)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1
液体压强的计算【解题技巧分析】1.公式P=ρ液gh,这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其中深度h是指液体自由面(水面)到计算处的竖直距离.而不是某处到容器底部的高度.此外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跟液体重力、体积、容器底面积等无关.2.在计算液体压力、压强时,通常先算压强,后算压力.不能把容器内装的液体的重力当作压力,因为由于各种容器是不同形式的,只有当容器是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形等柱形时,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3.利用公式解题时,一定要统一单位(国际单位),即ρ用kg/m3作单位,g的单位是N/kg,h用m作单位,防止单位不统一造成的计算失误.【典型例题】例 1.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水面相平,比较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A .乙甲F F =,乙甲p p =B .乙甲F F <,乙甲p p =C .乙甲F F <,乙甲p p <D .乙甲F F <,乙甲p p > 例2.如下图所示,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液体在A 、B 、C 三点产生的压强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例3.如下图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 )A.p A >p B >p CB.p A =p B =p CC.p A <p B <p CD.无法判定. 例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重力为G 、密度为ρ的液体,A 点所受压强为=A p ________,若底面积为S ,则容器底受液体压力=B F ________.例5.游泳池中水深3米,在离池底1米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帕.例6. 在下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例7.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装有1kg 水,如下图所示,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将(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压强增加,压力增大D.压强增加,压力减小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例8.如图所示的盛水容器,在A 、B两处水的压强分别为A p 、Bp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B A p p 2= B .B A p p 3=C .B A p p 21= D .B A p p 31=例9.如图所示,甲、乙两试管相同,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竖直,乙斜放,此时它们深度相同.比较两液体密度甲ρ________乙ρ,比较两试管底部所受压强甲p________乙p.例10.如下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有酒精和水,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求在两容器内某一深处且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受到的压强哪个大60cm的杯中装有高9cm的水.杯重2N,水重3N,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1p和压力1F.(2)杯对桌面的压强2p和压力2F.例12.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 2,高10cm 的柱形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 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倾斜管子,如下图所示,从顶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 1=20cm 处,则水对容器顶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压力为_______________.例13.在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量筒和量杯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则水对量筒和量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A .杯筒p p <,杯筒F F <B .杯筒p p >,杯筒F F >C .杯筒p p >,杯筒F F <D .杯筒p p <,杯筒F F > 例14.木块下用细绳吊一铁块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若细绳断了,待木块重新静止且铁块沉底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A .都变大B .都不变C .都变小D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例15.如图所示,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瓶内装有重为G 的水,水对瓶底的压力、压强分别为1F 、1p .瓶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2F 、2p .不计瓶重,则( )A .G F =1B .12F F >C .21p p >D .21p p = 例16.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的重力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相同深度的同种液体,放于水平桌面上,(1)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甲p _____乙p ,压力甲F _____乙F ;(2)比较杯子对桌面压强甲p '______乙p ',压力甲F '______乙F ';例1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 、N 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M p 和Np 的大小关系是() A .N M p p> B .N M p p < C .N Mp p = D .无法判断例1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面积为2500cm ,内盛一定量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1000Pa ,当放入一正方体铝块时,(放入铝块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1529.2Pa ,求:(1)铝块重力是多少?(2)水对容器底压强增加了多少?(33kg/m 102.7⨯=铝ρ)例1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两个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投入两容器中都浸没,且两容器均没有液体溢出,这时甲、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甲p 和乙p 的关系是( )A .乙甲p p> B .乙甲p p < C .乙甲p p = D .无法比较例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 、b 、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 .丙乙甲ρρρ>> 丙乙甲p p p >> B .丙乙甲ρρρ>> 丙乙甲P P P == C .丙乙甲ρρρ<< 丙乙甲P P P == D .丙乙甲ρρρ<< 丙乙甲P P P <<参考答案:1.B 2.PB>PA>PC 3.A 4.ρgh1 ρg(h1+h2)S5.1.96×104Pa6.C7.D8.D9.> > 10.甲 11.882Pa 529.2N 5N 833.3Pa 12. 1.96×103Pa7.84N 13.B 14.C 15.C 16.= = > > 17.B 18.264.6N 1.96×103Pa 19.A 20.D。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3.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的大小●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p——压强——帕斯卡(Pa);ρ——液体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h——液体深度——米(m)●液体的深度指从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左下三幅图中h都是液体的深度,a都是自由液面。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
此时液体压强只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
并且要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形状不规则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力的大小,等于以容器的底面积为底,液体深度为高的柱体体积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如果容器的形状是规则的(长方体、圆柱形),并且放在水平面上,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受到的重力。
这时可以先求出压力,然后算出压强。
5.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原理:如果容器内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茶壶的壶嘴与壶身、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都构成了连通器;船闸、洗手间的下水管弯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1.液体由于受作用,因而对容器底有力,当然也就有压强;液体具有性,容器壁要阻碍它,因而液体对容器壁要产生力,也要产生。
*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是。
这种仪器上的金属盒(盒面是橡皮膜)放到液体中时,收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使它发生形变,_______(向内凹、向外凸),它的U形玻璃管两边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被测的液体中某处的压强大小就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显示出来的。
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该公式的物理含义:①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②对不同液体,深度一定时,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ρ大的p大。
③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2)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时,一定要统一单位,即ρ用千克/米3,h用米,g的单位是牛/千克,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
(3)要理解公式中的h是深度,即液体内某处到自由液面的距离,而不是该处到底部的距离。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1.连通器原理(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我们就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篇1[设计理念]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液体压强:原因,特点和计算公式产生原因①液体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了压力和压强②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对限制它流动的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力和压强③液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间互相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产生了压强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就越大计算公式Р=ρgh 压强单位:帕(帕斯卡),千帕,兆帕说明:液体压强是有重力产生的,但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都与重力无直接关系,在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压强时,不管容器的形状如何,应用公式Р=ρgh计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用公式F=PS(S为容器底部面积)计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例1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了15L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2)担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解析:题中已给出水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便可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要求手受到的压强,受力面积已知,应先求手受到的压力,根据题意可知,该压力大小应等于水与桶受到的总重力,总重力可由水与桶的总质量求出。
解:(1)水深h=30cm=0.3m水对桶底的压强:P1 =ρ水gh =1.0×103kg/m3×10N/kg×0.3m =3000Pa(2)水的体积V=15L=0.015m3水的质量m水 =ρ水V=103kg/m3×0.015m3 =15kg水与桶的总重力G总=(m水+ m桶)g=(15kg+1kg)×10N/kg=160N手受到的压强5 2321601.610a10mGF Np P S S-====⨯总分析:此题考查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有关计算,它们在求解顺序上有所不同。
《液体的压强》选择题1.如图所示,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盐水,林红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图中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观察①②③可以看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B.观察③④可以知道水越深产生的压强就越大C.观察④⑤可以知道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表明橡皮膜所处位置的压强就越大2.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B.液体的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3.如图10-K-2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的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 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图10-K-2 图10-K-3 图10-K-44.2018·柳州二模如图10-K-3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5.如图10-K-4所示,容器内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6.[2017·温州] 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10-K-5所示),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6题)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 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第7题) (第8题)A. B. C. D.8. 如图所示,在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管竖直放置,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是A. 压强一样大B. 管底压强大C. 管底压强大D. 无法判断9.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用橡皮膜蒙住容器的底部和侧壁开口,装入液体后,图a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图b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图c中用微小压强计来测量液体压强,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高度差也越大。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液体中相同深度处,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压强计液面差相同,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液体中更深处,压强计液面差变大,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改用不同密度液体多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不同液体内部,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
(1)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如图d,设液面下深度为h处有水平液片S,此面积上受到的向下的压强p= ,压力F由S上方液柱的重力引起。
①液柱的体积:v=Sh;②液柱质量:m=ρv=ρSh;③液柱的重力:G=mg=ρShg ;④液柱对液片的压力:F=G=ρShg;⑤液柱对液片的压强:p=;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 h,p为液体内部某位置的压强;ρ为该液体的密度;h 为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垂直高度;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液体内部相同深度的向各个方向压强的是相等的,同样用p=可以计算出该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物理意义: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容器形状、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公式中不包含S,所以液体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3)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柱状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gh,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来计算。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某某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液体的压强基本要求:1.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 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 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二. 重点、难点:重点内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与计算。
难点内容: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
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
倒水前,我们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我们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同学们又观察到什么现象呢?----橡皮膜向外凸出。
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叫做压强计(如下图所示):当我们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时,会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这就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将水倒入烧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水的内部的确存在压强。
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例如保持在水面下3 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如图),分别记下U形管两边的液面位置,并求出液面高度差,填入下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