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投影的变形》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27
结合正轴方位投影,正轴圆锥投影和正轴圆柱
投影的投影变形规律
投影变形规律是指在正轴方位投影、正轴圆锥投影和正轴圆柱投
影中,对象在投影过程中所产生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规律。
这三种投
影方法都是常见的地图制图投影方式,它们在保持地球表面特征的同时,将地球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平面上。
在正轴方位投影中,地球表面的形状在投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但尺寸存在变形。
距离地心越远的区域,其投影尺寸越小,而靠近地
心的区域其投影尺寸则越大。
在正轴圆锥投影中,地球表面被切割成锥形,然后在投影过程中
展开到一个平面上。
由于单个圆锥无法包含整个地球表面,使得南北
极附近的地区发生大幅度变形。
距离锥顶越远的地区,其投影尺寸越大,而靠近锥顶的地区则投影尺寸越小。
在正轴圆柱投影中,地球表面被展开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将圆
柱体展开到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纬度线和经度线在投影过程中形成平
行线和垂直线。
由于圆柱体不能完全包容整个地球表面,使得地球的
南北极地区有较大的变形,而赤道地区的变形相对较小。
综合来看,正轴圆锥投影在赤道地区变形最小,但在极地附近变
形较大。
正轴圆柱投影在赤道地区变形较小,但极地附近也存在变形。
而正轴方位投影对于小范围地图制作效果较好,但对于大范围地区存
在较大的投影变形。
因此,在选择投影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及地
图范围进行合理选择,以尽可能减小地图变形的影响。
地图投影分类与变换1.地图投影的分类投影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不尽相同,通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变形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承影面不同(或正轴投影的经纬网形状)进行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一般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等角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的投影叫等角投影。
等角投影地图上两微分线段的夹角与地面上的相应两线段的夹角相等,能保持无限小图形的相似,但面积变化很大。
要求角度正确的投影常采用此类投影。
这类投影又叫正形投影。
等积投影:是一种保持面积大小不变的投影,这种投影使梯形的经纬线网变成正方形、矩形、四边形等形状,虽然角度和形状变形较大,但都保持投影面积与实地相等,在该类型投影上便于进行面积的比较和量算。
因此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常用此类投影。
任意投影:是指长度、面积和角度都存在变形的投影,但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
要求面积、角度变形都较小的地图,常采用任意投影。
(2)按承影面不同分类按承影面不同,地图投影分为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方位投影等(图1)。
图1 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示意图①圆柱投影它是以圆柱作为投影面,将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
根据圆柱轴与地轴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正轴、横轴和斜轴三种不同的圆柱投影,圆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可以相切,也可以相割(图2a)。
其中,广泛使用的是正轴、横轴切或割圆柱投影。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线表现为等间隔的平行直线(与经差相应),纬线为垂直于经线的另一组平行直线(图2b)。
图2 圆柱投影的类型及其投影图形②圆锥投影它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将圆锥面与地球相切或相割,将其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把圆锥面展开成平面而成。
这时圆锥面又有正位、横位及斜位几种不同位置的区别,制图中广泛采用正轴圆锥投影(图3)。
在正轴圆锥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经线为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经差成正比。
《地图投影与变换》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A)1.在球心投影中A.大圆投影为直线B.经线投影为圆C.小圆投影为圆D.等高圈投影为直线(B)2.在墨卡托投影中,满足A.n=1B.等角性质C.m=1D.经线为椭圆经线(A)3.在彭纳投影中,满足A.极点投影为点B.等距离C.经线为直线D.纬线投影为同心圆(B)4.在等面积圆柱投影中A.极点投影为圆弧B.经线投影为直线C.等角航行投影为直线D.纬线投影为圆(C)5.高斯-克吕格投影用于地图投影。
A.世界地图B.沿纬线延伸区域C.1:5千至1:50万地形图系列D.亚洲地图(D)6.在球面投影中,满足A.等高圈投影为直线B.大圆投影为直线C.大圆、小圆投影直线D.等角性质(D)7.伪方位投影存在性质的投影A.等距离B.等角C.等面积D.任意(A)8.爱凯特投影满足A.等面积B.纬线投影为圆C.经线投影为直线D.经线投影为椭圆(A)9.等角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A.a=bB.m某n=1C.m=nD.m=1(C)10.等距离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A.a=bB.θ=90°,m=nC.a=1或b=1D.n=1(B)11.墨卡托投影纬线线上的变形椭圆是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椭圆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D.m=1的圆或椭圆(B)12.高斯投影中央经线上的变形椭圆为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椭圆C.n=1的圆或椭圆D.m=1的圆或椭圆(C)13.等角圆锥投影中央经线上变形椭圆是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椭圆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D.m=1的圆或椭圆(C)14.标准纬线上的变形椭圆是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椭圆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D.m=1的圆或椭圆(D)15.任意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椭圆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D.大小形状均变化的微分椭圆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空白内处。
地图投影的概念方法和变形及分类依据地图投影变形是球面转化成平面的必然结果,没有变形的投影是不存在的。
对某一地图投影来讲,不存在这种变形,就必然存在另一种或两种变形。
但制图时可做到:在有些投影图上没有角度或面积变形;在有些投影图上沿某一方向无长度变形。
一、地图投影的概念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曲面,而地图通常是二维平面,因此在地图制图时首先要考虑把曲面转化成平面。
然而,从几何意义上来说,球面是不可展平的曲面。
要把它展成平面,势必会产生破裂与褶皱。
这种不连续的、破裂的平面是不适合制作地图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来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化。
球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取决于它的经纬度,所以实际投影时首先将一些经纬线交点展绘在平面上,并把经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为经线,纬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为纬线,构成经纬网。
然后将球面上的点按其经纬度转绘在平面上相应的位置。
由此可见,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其数学公式表达为:χ=f1(λ,φ)y=f2(λ,φ)(2-1)根据地图投影的一般公式,只要知道地面点的经纬度(λ,φ),便可以在投影平面上找到相对应的平面位置(χ,у),这样就可按一定的制图需要,将一定间隔的经纬网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计算出来,并展绘成经纬网,构成地图的"骨架"。
经纬网是制作地图的"基础",是地图的主要数学要素。
二、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地图投影的方法,可归纳为几何透视法和数学解析法两种。
1.几何透视法几何透视法是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借助的几何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
如假设地球按比例缩小成一个透明的地球仪般的球体,在其球心或球面、球外安置一个光源,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球外的一个投影平面上,即将球面经纬线转换成了平面上的经纬线。
几何透视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于纠正投影变形,精度较低。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地图投影变形分析一、引言地图作为人类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信息。
然而,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通常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为了将球面上的地理信息转化为平面上的图像,地图投影技术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必然会引起投影变形,地图上的各种形状、方位和距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真。
因此,地图投影变形分析成为了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三维地理信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它通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通过将球体的表面点映射到平面上,形成一个二维坐标系。
地图投影可以分为等角和等距两类。
等角投影保持角度的相对大小,但会引起形状和面积的变形;而等距投影保持距离的比例关系,但会引起角度和形状的变形。
三、地图投影的常见变形类型1. 面积变形地球的表面是一个光滑的球体,但在地图上,由于需要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地球上的面积会发生变形。
通常情况下,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在平面上会比实际大,而低纬度地区则相对较小。
2. 方向变形地图投影也会引起方向的变形。
在等距投影中,方向会被保留,但等角投影中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地图上显示的方向和实际地球上的方向可能存在差异。
3. 形状变形球面到平面的投影过程会导致地图上的形状发生变形。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地图的中心地区,形状变形越小,而远离中心地区的地方形状变形越大。
4. 距离变形地图投影还会引起距离的变形。
在等角投影中,中心地区的距离会被保留,但远离中心地区的距离会被拉伸或压缩。
而在等距投影中,中心地区的距离会被拉伸或压缩,但远离中心地区的距离会被保留。
四、地图投影变形的影响地图投影变形对于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地图投影的面积变形对于地理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面积比较时,需要注意不同地图投影所引起的面积变形,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方向变形对于导航和测量等应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解决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变形问题地图投影变形在测绘技术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由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为了将地球上的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必然会引发各种投影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导致地图上的距离、面积和形状的失真,对于测绘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那么,如何解决地图投影变形问题呢?本文将从合理选择投影方法、采用差值方法和使用变形网格等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为了解决地图投影变形问题,合理选择投影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有等距柱面投影、圆锥投影和平面投影等多种。
这些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测绘需求。
在选择投影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地理区域的大小、纬度范围以及需要表达的地理特征等因素。
例如,在极地地区使用极圆投影可以减小南北方向的变形,而在大范围区域测绘时,兰勃特投影可以保持面积的相对准确性。
因此,通过合理选择投影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地图投影变形。
其次,采用差值方法也是解决地图投影变形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差值方法基于地图上的变形检测点和真实坐标点之间的坐标差值,通过差值计算来获得真实且准确的坐标。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投影变形的特点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目的的测绘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变形检测点进行差值计算,以提高测绘精度和减小投影变形。
通过采用差值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地图投影变形问题。
最后,使用变形网格是另一种应对地图投影变形问题的方式。
变形网格是在地图上引入一种网格结构,通过对网格节点的调整来消除地图上的投影变形。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需要通过反投影计算将地图上的点返回到椭球面上,然后根据地图的实际变形情况,调整网格节点的坐标,最终通过新的节点坐标重新生成地图。
这样,就可以实现地图上各个点的等角或等距布置,从而消除或减小地图投影变形。
尽管使用变形网格会增加计算的复杂度和工作量,但它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真实的测绘结果。
总结起来,解决地图投影变形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采用差值方法和使用变形网格等多种手段。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掌握地图投影的变形特征,分析不同投影方式对地图变形的影响,提高对地图投影变形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地球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
在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描绘成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变形。
这些变形主要包括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
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如何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准确地描绘到平面上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地球仪2. 白纸3. 铅笔4. 剪刀5. 比例尺6. 地图投影软件(如Google Earth)四、实验步骤1. 将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地球仪的大致轮廓。
2. 使用剪刀将白纸沿地球仪轮廓剪下,得到一个近似球面的平面。
3. 在地球仪上选取一个经纬度点,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该点的位置。
4. 将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描绘到白纸上,注意保持经纬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5. 使用比例尺测量白纸上的经纬线长度,并与地球仪上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分析长度变形。
6. 在白纸上选择一个点,测量该点所在经线的角度,并与地球仪上的实际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角度变形。
7. 使用地图投影软件,将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平面地图上,比较不同投影方式下的地图变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长度变形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白纸上的经纬线长度与地球仪上的实际长度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而白纸是一个平面。
在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描绘到白纸上时,必然会发生长度变形。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地球仪的赤道附近,长度变形较小;而在两极附近,长度变形较大。
2. 角度变形实验结果表明,白纸上的经纬线角度与地球仪上的实际角度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而在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描绘到白纸上时,角度变形不可避免。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地球仪的赤道附近,角度变形较小;而在两极附近,角度变形较大。
罗宾逊投影变形特征
罗宾逊投影是一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其变形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等面积变形:罗宾逊投影可以保持地图上各区域的面积比例不变,这使得该投影在
表示地区分布和面积对比方面具有优势。
2.低纬度地区变形较大:在低纬度地区,罗宾逊投影的变形较大,这可能导致地图上
的形状和方向出现较大的误差。
随着纬度的升高,变形逐渐减小。
3.保持赤道和经线真实:在赤道和中央经线附近,罗宾逊投影能够保持形状和方向的
准确性,因此对于表示赤道附近地区的地图非常适用。
4.连续性强:罗宾逊投影的连续性强,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这使得地图上的轮廓线
更加平滑,便于阅读和使用。
总的来说,罗宾逊投影在保持等面积、保持赤道和经线真实以及连续性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地图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变形较大可能会影响地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