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76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首次病程录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多数年青患者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酮症倾向,往往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临床表现,胰岛素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常阳性,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多见成年人起病,起病常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不需胰岛素治疗,但很快进展到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糖尿病主治医师查房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多数年青患者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酮症倾向,往往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临床表现,胰岛素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常阳性,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多见成年人起病,起病常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不需胰岛素治疗,但很快进展到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3.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临床特点为:有明显家族史,发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起病数月或数年后可不需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不及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
糖尿病主任医生查房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多数年青患者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酮症倾向,往往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临床表现,胰岛素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常阳性,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多见成年人起病,起病常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不需胰岛素治疗,但很快进展到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3.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临床特点为:有明显家族史,发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起病数月或数年后可不需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不及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
糖尿病专项护理(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1、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视网膜病变B. 大血管并发症(正确答案)C.微血管并发症D. 糖尿病肾病2、I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胰岛素缺乏(正确答案)B. 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C.胰岛素抵抗D. 胰岛素分泌延迟3、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A .空腹血糖B .餐后血糖C.尿糖D .糖化血红蛋白(正确答案)4、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mmol/L : ()A.5.0-7.0B.3.6-6.1(正确答案)C.2.0-3.6D.6.1-8.05、下面哪项不是 1 型糖尿病的特点()A. 发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明B.必须用胰岛素治疗C.可以用口服药治疗(正确答案)D. 发病早,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6、2 型糖尿病发病趋势() [单选题]A.年轻化(正确答案)B.老年化C.儿童化D.没变化7、关于 2 型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A. 常在 40 岁以后发病B.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C.胰岛素绝对缺乏(正确答案)D.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8、若血糖高于正常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为确诊糖尿病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单选题]A.血糖B.OGTT(正确答案)C.糖化血红蛋白 A1D.糖化血红蛋白9、下列哪项不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A. 血糖多> 33.3 mmol/L(正确答案)B.血酮体> 1.0 mmol/LC. pH <7.35D.血白细胞> 10 ×109/L10、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应注意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钠血症B高钠血症C.高钾血症D.低钾血症(正确答案)11、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注意补充: ()A. B 族维生素(正确答案)B. 钙C. 铁D. 胡萝卜素12、女性患者,糖尿病病史 10 年,近 2个月感足趾端麻木,下肢皮肤针刺样疼痛伴尿失禁,无汗就诊。
二度一型和二度二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度一型和二度二型,听上去像是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其实它们都是关于糖尿病的名词。
就像两个兄弟,各有各的性格,但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咱们聊聊它们的共同点吧。
二度一型和二度二型,都是和胰岛素有关系的,没错,胰岛素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门卫”,负责控制血糖的进出。
这两种类型糖尿病都会让人感到口渴,常常想上厕所,乍一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体验。
它们还都是慢性病,可能伴随我们一辈子,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对待。
我们再看看它们的不同点。
二度一型糖尿病通常是年轻人的“专利”,像个青春期的少年,发作得比较急,胰岛素的“门卫”根本不够用,身体的免疫系统还会误伤自己的胰岛细胞。
想象一下,这就像家里闹腾的孩子,一下子把门卫给打趴下了。
而二度二型糖尿病则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那些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的人,像个懒洋洋的中年人,胰岛素还在,但它的反应变得迟钝,血糖也就高高在上。
再说说它们的症状,二度一型的症状来得快且猛,真是“猛如虎”,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而二度二型则是“慢慢来”的风格,血糖在不断上升,却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携带了这颗“定时炸弹”。
至于治疗方法,这两者也大相径庭。
二度一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上要终生依赖胰岛素,像是永远需要给他们的生活加油。
而二度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来控制,有些人甚至可以通过减肥、改善生活方式来逆转病情,简直就像“瘦身成功”的励志故事。
生活中,二度一型糖尿病患者得更加注意饮食,时刻关注血糖,就像时刻盯着正在煮沸的水,生怕它溢出来。
而二度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选择相对宽松的生活方式,但也不能太过于放纵,毕竟“贪吃”可不是个好主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应对这两种糖尿病的最佳“攻略”。
说到心理状态,这两种糖尿病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二度一型糖尿病患者有时会感到无奈,毕竟从小就要和病魔抗争。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一、临床基础1.糖尿病的分型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胰岛b细胞损伤,胰岛素绝对缺乏)②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往往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
③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④妊娠期糖尿病2.临床表现与主要并发症主要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中华医学学习网搜集整理此处易出1分A型题或多选题)(1)Ⅰ型糖尿病症状特点①主要发病原因是胰岛β细胞破坏②起病急,病情重,典型“三多一少”症状③血中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代谢产物)水平很低④容易发生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Ⅱ型糖尿病症状特点(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①一般有家族遗传史②起病慢,病情相对平稳③多体检时发现④多数人肥胖、食欲好⑤随着病程延长,血糖逐渐升高,可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糖尿病主要并发症①靶器官损伤: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病。
(心、血、肾、眼、足)②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病、脑血管疾病)。
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体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
④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生几率高,血糖控制不好或受外伤时更易发生,感染可见全身各个系统;老年人更易发生,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感染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3.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实验室检查):(1-3分A型题或B型题)①尿糖测定:初筛②空腹血糖3.9~6.2mmol/L③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④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⑤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过去3~4周血糖水平⑥血浆胰岛素测定: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⑦血清C肽测定: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四、糖尿病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运动、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调整心态、自我保护(二)药物治疗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优势不同,在选药上宜依据糖尿病的分型、体重、肥胖、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药物敏感或抗药性、药品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I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I型糖尿病症状,尤其是I型糖
尿病的早期症状,I型糖尿病有什么表现?得了I型糖尿病会怎样?以及I型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病症,I型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I型糖尿病常见症状:
多尿、乏力、视力障碍、体重减轻
*一、症状:
I型糖尿病3个特点
第一特点: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
第二个特点:1型糖尿病的是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
第三个特点:1型糖尿病的是最终将无一例外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1型糖尿病原来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以上是对于I型糖尿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
再看下I型糖尿病并发症,I型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I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一、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I型糖尿病症状,I型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I型糖尿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培训平台考试题库与答案(2023最新最全版)1、(单选题)SGLT—2i的主要不良反应为()AA.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及与血容量不足相关的不良反应B.胃肠道反应C.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D.低血糖和体重增加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AA.起病方式缓慢而隐匿B.起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C.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大D.治疗依赖外源性胰岛素3、(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气味是()DA.芳香味B.大蒜味C.氨臭味D.烂苹果味4、(单选题)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DA.1~3个月减轻体重2%~5%B.1~3个月减轻体重5%~10%C.3~6个月减轻体重2%~5%D.3~6个月减轻体重5%~10%5、(多选题)常见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针刺疗法包括()ABCDA.手针B.耳针C.电针D.耳穴贴压6、(多选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评估至少应包括()ABCDA.体格检查B.危险因素C.用药情况D.并发症及并存临床情况7、(单选题)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分层控制目标值建议为()BA.<6.5%B.<7.0%C.<8.0%D.<10.0%8、(单选题)以下哪种药品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物者应贯穿药物治疗的全程AA.二甲双胍B.胰岛素促泌剂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9、(单选题)糖尿病合并 ASCVD 者,建议使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BA.钙通道阻滞剂B.阿司匹林C.利尿剂D.他汀类药物10、(单选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包括()BA.疾病行为危险因素B.发病原因C.并发症及并存临床情况D.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信息11、(多选题)糖尿病治疗中需要控制的危险因素是()ABDA.血脂异常B.超重肥胖C.疲劳饥饿D.高凝状态12、(单选题)以下关于随机血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B.可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C.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D.也可用来了解患者目前血糖控制情况13、(单选题)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既往()的血糖控制状况BA.2-3周 B.2-3月 C.1-2月 D.2-4周14、(多选题)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ABCDA.在药物治疗前应根据药品说明书进行禁忌证审查B.不同类型的药物可联用。
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这些症状都无情的折磨着糖尿病患者,给众多的
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深,特别是对一型糖尿
病与二型糖尿病存在疑惑,糖尿病就糖尿病呗,还分那么详细干什么呢?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
使用。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
以前对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医学界弃之不用。
那么,除此之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哪些区别呢?
特点一: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
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
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
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
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
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
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
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
2型糖尿病。
特点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无论
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特点四:大量的临场试验表明,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
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
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
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
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
常见。
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
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特点五:专家建议,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
糖药一般无效。
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
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
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一型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下面是糖尿病治疗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
1、平衡膳食。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
单一
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
平
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赖的也
不要少吃。
2、炒菜宜用植物油(如红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忌用动物油(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
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等烹调方式。
3、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
患者有胆固醇若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三~四个
为原则。
4、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
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饮食不合缺少的食物。
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
(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中不可任
意食用,须按计划食用。
5、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
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
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