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在岭南时,苏东坡发明了真一酒。原料十分简单,用米、麦、水即可,喝起来”三杯俨如侍君 王”,令苏东坡想起自己在黄州所酿的美酒。被贬到海南后,两位潮州友人请苏东坡喝他们限 的米酒,东坡为了表达谢意,写下了《稚酒赋》,记录了潮州的酿酒古法:“南方酿酒,未大熟, 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酶中。酒质甘滑,喝起来的味道和效果是层递 进的美妙。
• 绍圣元年(公元l094年)章恬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对新法的苏轼便以 “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惠州.在越中为官的几 年,苏东坡结识了一批酒友,如潮 州人王介石,泉州人许珏.酒友与常人 确实有些不同.当时越中之地如遇 歉收之 年,粮食不够,就连苏轼这样 的节度使尚有“空肠转雷”之忧,而 这二位为了奉酒酬 问远道而来的东 坡先生,不惜省下自己的口粮,选出 最好的米拿来酿酒.虽说原 料不够, 酿出的酒略显漓薄,如同未长成的 稚子,但苏轼已经感动得无以为报, 饱 含感情地作出一篇《稚酒赋》,以 酢二子.今日看来,一醅薄酒换一篇 琼瑰美文, 实在值得。
作品赏析
•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子瞻在黄州,作蜜酒不甚佳,饮者辄暴下, 蜜水腐败者尔。尝试之,后不复作。 ”在《饮酒说》中苏东坡自言 :“然用酸甘 苦,忽然过口何足通计?取能醉人,则吾酒何以佳为?但客不喜尔,然客之喜 然,办何与香事哉!”也就是说,这酒是给自己酿的,能符合我的审酒取向就好, 至于客人喜欢不喜欢,又关我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