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之植物生长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15.53 MB
- 文档页数:163
第9章植物生长生理一、单项选择题1.根和茎与重力的方向有关的生长是()。
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力性D.向地性【答案】C【解析】植物感受重力的刺激,在重力方向上发生生长反应的现象称为向重力性。
因此答案选C。
2.攀援植物如丝瓜、豌豆、葡萄等的卷须一边生长,一边回旋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
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性D.向触性【答案】D【解析】向触性常见于许多攀援植物,如丝瓜、豌豆、葡萄等,它们的卷须一边生长,一边回旋运动,一旦触及物体,接触一侧生长较慢,而另一侧生长较快,则卷须在5~10min内发生弯曲,缠绕在物体上,这样使植物能更多地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这种由单方向机械刺激引起的植物回旋生长运动,被称为向触性。
因此答案选D。
3.光敏色素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A.脂类和蛋白质B.发色团和蛋白质C.多肽和蛋白质D.发色团与吡咯环【答案】B【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由发色团和蛋白质(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
其脱辅基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在胞质中合成,而发色团在质体中合成后,运出到胞质中,二者自动装配成光敏色素蛋白。
因此答案选B。
4.促进植物向光弯曲最有效的光是()。
A.红光B.黄光C.蓝紫光D.远红光【答案】C【解析】目前所知植物的光受体包括三类:①光敏色素;②蓝光/紫外光-A受体;③紫外光-B受体。
植物对蓝光的反应包括植物的向光性反应。
因此答案选C。
5.植物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长根,这种现象称为()现象。
A.再生B.脱分化C.再分化D.极性【答案】D【解析】极性是指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以及生理功能上的不对称性。
植物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的分化是两种不同的器官,因此称为极性现象。
因此答案选D。
6.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A.感性运动B.向性运动C.趋性运动D.生理钟【答案】A【解析】植物的运动按其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2.分化3.种子寿命4.种子活力5.植物组织培养6.细胞全能性7.愈伤组织8.光敏色素9.脱分化l0.再分化11.生长最适温度12.胚状体13.外植体14.光形态建成15.光范型作用16.温周期现象17.细胞周期18.生长大周期19.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0.顶端优势21.再生作用22.极性23.植物的昼夜周期性24.生物钟25.生长运动26.向性运动27.感性运动28.人工种子29.根冠比30.协调最适温度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 R/T2. LAR3. AGR4. RH5. RGR6. UV-B7. NAR Pr、Pfr8. CaM9. R 10. FR三、填空题1.种子萌发适宜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及少部分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保存在______ 条件下不易失去生活力。
4.快速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的吸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6.植物的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向性运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性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
7.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即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吸收红光后转变为______。
8.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9.种子后熟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
10. 细胞伸长期的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光形态律成是由______控制的一种低能反应。
12.植物细胞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Chapter 7Plant Growth physiology一、Term definition:Growth生长:指植物生命周期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量、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Growth is, a quantitative term, an irreversible increase in number, volume (size) or weight of cell, tissue or organ in plant life cycle.生长是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定量的不可逆的过程,它包括了细胞、组织、器官的数量,大小,质量的提高。
是指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大小)或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的过程。
是量变的过程。
生长( growth)是量的变化,是指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的增加过程。
它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的。
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体积扩大或质量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不过也有例外, 如种子萌发明显是一个生长过程,在黑暗中萌发长成幼苗,其体积和鲜重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幼苗干重并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呼吸消耗一部分贮存的养料,只有等到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并积累有机物质时,干重才会再度增加。
此外,有些生长过程细胞数目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胚囊的发育。
Differentiation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
Differentiation refers to qualitative changes, differences other than size occur in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ell.分化是细胞特性和功能在在性质上的变化。
是指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机能和化学构成上各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的过程。
第7 章植物的生长生理本章内容提要:植物生长(plant growth)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干重)上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以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
严格地讲,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形成合子开始,但由于农业生产往往是从播种开始,因此,一般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种子的整个过程称为植物的发育周期。
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是决定种子正常萌发和形成健壮、整齐幼苗的内部因素,而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是所有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些种子的萌发则对光照还有一定的要求。
组织培养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产实践领域中以得到广泛的运用。
植物机及其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生长大周期和昼夜周期性以及季节周期性。
植物的生长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即具有相关性,体现在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主茎和侧枝的相关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等。
植物的生长除受到内部因素(包括基因、激素、营养等)的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影响。
光还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
植物体内有三种光受体:光敏色素、隐花色素、紫外光B受体。
植物器官可在空间位置上有限度地移动。
植物的运动可分为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和近似昼夜节奏的生物钟运动。
根据引起运动的原因又可以分为生长性运动和膨胀性运动,生长性运动是由于生长的不均匀而造成的,而膨胀性运动是由于细胞膨压的改变造成的。
植物的运动大多数属于生长性运动。
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2. 分化3. 脱分化4. 再分化5. 发育6. 极性7. 种子寿命8. 种子生活力9.种子活力 11. 需光种子 12. 细胞全能性 13. 植物组织培养 15.人工种子 16. 温周期现象 17.协调最适温度 18. 顶端优势 19. 生长的相关性. 20.向光性 22. 生长大周期 23. 根冠比 24. 黄化现象 25. 光形态建成 26. 光敏色素 27. 光受体 29. 感性运动 30. 生物钟二、缩写符号翻译:1. TTC2. R/T3. Pr、Pfr4. PhyⅠ5. PhyⅡ6.R7.FR8. UV-B9. BL 10. AGR 11. RGR 12. LAR 13. LAI 14.GI 15. RH三、填空题: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一、植物生长和形态发生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生长分化规律细胞周期: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结束的时期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生长的控制细胞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核质遗传基因的控制,因为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数量比只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受细胞壁以及周围细胞作用力的影响;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2.细胞分化的控制因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别。
同一植物体中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来的,而且其中的每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可能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植株。
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是同时表达的,而往往只表达基因库中的极小部分。
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顺序表达。
细胞的基因是如何有选择性地进行表达,合成特定蛋白质的,即基因是如何调控的,这是细胞分化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而有着不同蛋白质产物的表达,即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控制因素:(1)极性是细胞分化的前提极性是指细胞(也可指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细胞质浓度的不一,细胞器数量的多少,核位置的偏向等方面。
极性的建立会引发不均等分裂,使两个子细胞的大小和内含物不等,由此引起分裂细胞的分化。
(2)植物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植物激素可以诱导细胞分化。
3.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携带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潜力。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中离体分离培养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组织培养的概念与分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用于离体培养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外植体。
根据外植体的类型,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植物生长生理的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生理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机制和调控方式。
它涉及了众多名词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关键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植物中一项重要的生化过程。
它通过植物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不仅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还释放了氧气,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来源。
2. 水分传输(Water transport):水分传输是植物中的重要过程,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其中的营养物质从地下输送到地上的各个部分。
水分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细胞之间的导管系统传输到茎、叶和花等部位。
这一过程受到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和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等因素的影响。
3. 茎叶发育(Stem and leaf development):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茎负责植物的支持和携带水分和养分,而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茎叶的发育过程涉及植物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其中植物激素如生长素(Auxin)在茎叶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4. 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花芽分化是植物的重要发育过程,通过该过程,终生生长的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生殖细胞的花器官。
花芽分化过程受到光周期、温度、水分和植物激素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
5. 营养吸收和转运(Nutrient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植物依赖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生长和发育。
营养吸收主要通过植物根系来实现,其吸收效率受到土壤酸碱度和营养元素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营养元素被吸收,它们会通过植物维管束系统在茎、叶和花等部位进行转运,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需求。
6.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植物激素是植物内分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在植物体内产生和传递信号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理学植物如何生长植物生理学:植物如何生长植物生长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从种子开始生长并发展成成熟的植株。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种子发芽、根系和茎的生长、叶片的形成以及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一、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
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来激活休眠的生命力。
首先,种子吸水使种皮逐渐软化,然后胚珠内的胚乳开始分解并释放植物所需的能量。
接下来,胚根从种子中长出,并开始向土壤中伸展。
二、根系和茎的生长根系和茎是植物生长的支撑结构。
根系负责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茎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位,同时将光合产物输送回根部。
根系和茎的生长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
植物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根系和茎的生长。
三、叶片的形成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形成过程中,植物会调节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并形成叶脉和叶片的结构。
叶片中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同时,叶片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四、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植物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以保证生长和生存。
其中最常见的适应机制是光和重力的感知。
植物通过叶片中的色素感知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并根据结果调整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植物根部的细胞则能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调整根系的生长方向。
综上所述,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生理过程。
种子发芽、根系和茎的生长、叶片的形成以及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都是植物生长中的重要环节。
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机制,并为农业和植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生理学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一直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生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细胞分裂与扩增、发育过程以及适应环境的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1.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植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扩增和细胞分化而实现的。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进行有限的分裂,产生相同或不同的细胞,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而细胞扩增则是指细胞的体积增大,从而使植物体积增加。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例如根、茎、叶等。
2.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部调控因子包括植物的遗传物质、激素、蛋白质和基因等,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外部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条件。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响应,如生长速度、根系形态和叶片展开等。
这些外界因素通过信号传导网络与内部调控因子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3.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周期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植物生长的早期,主要表现为胚胎发育,包括胚乳和胚芽的形成。
随着种子萌发,胚芽逐渐出土,开始进行幼苗的生长过程。
在幼苗期,根系和地上部分逐渐发展,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养分进行生长。
随着幼苗的发育,植物进入成熟期,形成稳定的结构和器官。
4.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适应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各种机能都是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境。
例如,在干旱环境中,植物的根系会更加发达,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会通过调节叶片展开和色素合成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结:通过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调控机制、周期以及适应性等方面的知识,为我们揭示了植物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