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试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就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与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A.蔗糖、果糖与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就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有不饱与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D.淀粉与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与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A B C D【答案与分析】D 。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就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就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A.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B.22、4L(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饱与碳酸钠 溶液乙醇、冰醋酸 浓硫酸正极片碱溶2溶液 LiFePO 4滤渣H 2SO 4/ HNO 3含Li 、Fe 、P 炭黑等滤渣碱溶沉淀 滤液 Na 2CO 3 含锂沉淀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就是很小的,A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所含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B正确;1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的羟基,C错误;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3Cl、CH2Cl2、CHCl3及CCl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3Cl少于1mol,D不对。
2018 年全国高考理综 (Ⅰ)卷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 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NaAlO2 溶液沉淀正极片碱溶含 Li、Fe、P 等滤液碱溶含 4滤渣H2SO4/滤液LiFePOHNO3 Na2CO3炭黑等滤渣含锂沉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 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答案与分析】 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A B C D【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10.??A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gFeCl3 水解形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为 0.1??AB. 22.4L(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C .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A. 4 与 Cl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 3 分子数为1.0??A D 1.0molCH CH Cl 【答案与分析】 B 。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 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 18mol ,B 正确; 1mol 甘油 (丙三醇)中含有 3?? 的羟基, C 错误;CH 4 与 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 CH3、 ?? ClCH 2Cl 2 、CHCl 及 CCl ,则生成物中含有的 CH 少于 , D 不对。
的贡献为1。
12. 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 氯乙酸 (2). 取代反应 (3). 乙醇/浓硫酸、加热(4)。
C12H18O3(5). 羟基、醚键(6). 、(7)。
【解析】分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是氯乙酸;(2)反应②中氯原子被-CN取代,属于取代反应。
(3)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分别是乙醇/浓硫酸、加热;(4)根据G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2H18O3;(5)根据W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和羟基;(6)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
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说明氢原子分为两类,各是6个氢原子,因此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或;(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全国卷Ⅲ)二、选择题: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2713α+Al n+X 。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1=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 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B 正确。
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4:1C .8:1D .16:115【答案】C 【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R ,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 的轨道半径为R P =16R ,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为R Q =4R ,根据开普勒定律,所以P 与Q 的周期之比为T P ∶T Q =8∶1,C 正确。
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
则Q 方: Q 正等于( )A .1:2 B .2:1 C .1:2 D .2:116【答案】D 02,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 0,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Q =I 2RT =2U RT ,可知在一个周期T 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的二次方成正比,Q 方∶Q 正= u 02∶(02u )2=2∶1,选项D 正确。
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2.【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
本题应注意“蹴、绡”。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仍然是情景式默写题型,与2017年相比,分值增加,选材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经典,命题更加突出对理解名句内涵的考查。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
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 携带方便B. 适用地广C. 文化蕴涵D. 经久耐用2. 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 欧洲西部B. 中亚C. 中东D. 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1. C 2. A【解析】1. 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油纸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效能大于实用效能,是一种文化符号,所以与现代钢骨布面扇相比,其具有的文华蕴涵促使走俏国际市场。
由于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且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因此油纸伞不如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
故选C。
学&科网【点睛】解答本题组需要掌握油纸伞的双重属性——既是伞(有实用功能),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化功能)。
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其文化蕴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油纸伞重点推销的市场时,需要把油纸伞的实用功能(防雨)和文化蕴涵(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 基础设施较完善B. 更接近消费市场C. 资金供应较充裕D. 更易招募劳动力4.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 从事商业活动B. 留守子女上学C. 兼顾务工务农D. 扩大种田规模5.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3. D 4. C 5. B【解析】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
2018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江苏卷)命题范围:高中数学必修1、2、3、4、5,选修1-1、1-2或选修2-1、2-2、2-3、选修系列四。
文科、艺术总分160分,理科200分,其中选择题70分(14*5),解答题90分(15——17、14分;18——20、16分;)理科部分40分:21、10分(选做2题,分为A、B、C、D);22、23均为10分,为必做题。
一、填空题:第1题:考查的是交集及其运算,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第2题:考查的是复数相关基本概念。
第3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公式。
第4题:考查的是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
第5题:考查的是求解函数的定义域问题。
第6题:考查的是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
第7题:考查的是函数的性质:对称轴、周期、单调性等。
第8题:考查的是双曲线的性质、求解离心率的方法。
第9题:考查的是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周期性等。
第10题:考查的是几何体的定义、结构特征、几何模型、割补法求解几何体的体积。
第11题:考查的是函数的零点问题。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图像求参数的范围,再分析函数的最值、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
第12题:考查的是向量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等结合的向量坐标运算,最终转化为求解方程、不等式或函数的值域问题。
第13题:考查的解三角形与不等式结合的基本不等式问题。
第14题:考查的是数列、集合、不等式、函数结合的函数最值问题。
三、解答题:第15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第16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差)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第17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用导数求最值等基础知识,考查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8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圆的几何性质、椭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及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考作为中国学生人生道路中的一道重要关口,其试题的设计与命题思路在推动核心素养发展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从核心素养角度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首先,通过分析该试题中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
选择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据较大比例,涵盖了物理中的基本知识点和运用能力。
试题设计者在命题中考虑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公式的掌握,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题目中有一道关于光速的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科学实验模拟进行思考和判断。
这种问题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模拟的方式来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高考试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题的设计中,有多道涉及图表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数据和图表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于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需求。
例如,试题中对车辆刹车距离与刹车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样的题目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高考试题还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试题中的阅读理解、设计题和开放性题目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中,设计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加速器,从而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类题目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从选择题的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3。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解析2018全国Ⅰ卷化学解析2018全国Ⅱ卷化学解析2018全国Ⅲ卷化学解析2018年高考全国卷1化学试题解析版1. 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C、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详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B正确;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解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1。
完美WORD 格式.整理整理. 专业资料分享专业资料分享.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考点一:动能定理)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5.(考点二:动量定理)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 16.(考点三:万有引力,圆周运动)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93510kg /m ⨯B .123510kg /m ⨯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 17.(考点四:光电效应)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 J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J·s s ,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m·s 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A .1⨯1014 HzB .8⨯1014 HzC .2⨯1015 HzD .8⨯1015 Hz 18.(考点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2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1)D(2)B【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错误的答案。
2018年高考试题分析(理科数学)
清苑一中 韩 韬
2018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试题,整张试卷非常注重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应用性,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探究意识。
试卷结构跟往年高考试题相似,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和模(第1题),集合的补集运算(第二题),等差等比的基本量的运算,n a 与n S 的关系(第4,14题),平面向量的加减法(第6题),三视图及几何体表面两点间最小距离(第7题),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第8题),双曲线的渐近线(第11题),线性规划问题(第13题),排列组合(第15题),函数的切线(第5题),分段函数与函数零点(第9题),几何概型(第10题),正方体截面面积(第12题),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第16题),17题平面四边形中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8题翻折型的立体几何问题,19题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20概率统计,21题函数与导数综合题,22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题不等式选讲,与其年份不同的是圆锥曲线与概率统计位置互换了一下并且没有考查算法和程序框图,二项式定理,定积分。
具体来说,今年全国I 卷理科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保持稳定,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全面考查基础,突出考查主干,如多数试题都是以学生最熟悉的知识和问题呈现,只要对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有最基本的认知就可作答,这类试题有利于稳定考生的心态,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此外,试题注重对高中所学内容考查的全面性,如集合、复数、函数、数列、平面向量、概率、线性规划、排列组合、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都得到了有效的考查。
在此基础上,试卷还强调对主干内容的重点考查,如在解答题中考查了函数与导数、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等主干内容,这体现了试卷对数学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试卷在强调通性通法的同时,还坚持能力立意,试卷往往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的是解决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法。
如第8、11题考查了解析几何中求交点的基本方法----联立方程组,第18题考查了证明面面垂直和求线面角的一般方法,重点考查考
生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19题考查了解决圆锥曲线定值问题的一般方法,重点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特别是第21题考查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揭示了如何构造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的方法,重点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坚持有创新,主要体现在注重题型设计创新,综合考查数学素养,试题设问新颖。
如第10题以古希腊数学家研究的几何图形为情境,设计了一个几何概型及几何概率计算的问题;第16题关于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体现导数在研究函数最值问题中的一般性应用;第20题将函数与概率综合,设计新颖,体现了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三是注重实际应用,试题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数学应用价值。
如第3题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试题情境丰富,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设计的问题自然却不乏新颖;再如第20题以产品质量检查为背景,设计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根据期望进行科学合理决策,不仅考查考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的理解,更是考查概率统计知识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使考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今年全国I卷理科数学试题基本覆盖中学数学的主干内容,坚持平凡问题考查真功夫,没有偏题怪题,非常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也对高中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01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