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金和平以价值为导向的IT治理探索和实践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38
关于“三峡工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分析Vbv(一)“三峡工程”概况“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它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坝址控删流域面积l00万平凡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l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3亿t。
设计正常蓄水位l75m,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总容量l820万kW,年平均发电量847亿kW.h。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
从1918年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工程构想,到1992年通过《关于建设三峡工程的决定》,再从1993年第一期工程开工,到2009年第三期工程竣工,三峡工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勘察、规划、反复论证,终于得以实施。
它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世纪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至175米时,三峡大坝前会形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淹没区——三峡库区。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全部或基本淹没属于湖北省和重庆市范围内的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
(二)“三峡工程”的STS分析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综合运用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环境、管理、建筑等科学及其相应的技术手段。
相关人员经过长达40多年的反复考察、规划和论证后,再经过17年的辛苦建设,终于建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这是建筑工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它的建设,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三峡工程最终得以实施。
分析其利弊,我们不难发现:有利的一面是,它在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应,维护和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流域总体生态环境,使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免遭水灾威胁。
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集团管控GPaper contest winners & Group control210 |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2018)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引领战略的管理创新实践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张磊 黄有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是以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开发为主要业务的中央企业。
由于国内大型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且陆上优质风电、光伏资源愈发稀缺等因素,在坚持清洁能源的战略定力下,在充分研究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经验下,在认真判断中国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和发展特点下,三峡集团坚定地提出了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
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尚未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行业标准和产业链。
海上风电与水电、陆上风电相比较,存在前期工作审批复杂、项目建设难度大等特点,国内企业在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建设经验、产业链建设等均无经验可循。
三峡集团充分分析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在围绕海上风电引领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三峡集团建立了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引领”战略的管理体系明确“六个引领”战略发展目标,制定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三峡集团围绕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规模、管理、技术、标准、人才、品牌六方面引领。
制定了《三峡集团海上风电业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成为国内首家为海上风电业务制定企业规划的电力企业。
规划要求力争到2030年三峡集团进入国际海上风电领域的第一梯队。
按照“全力获取资源,确保持续发展;开发优质项目,形成规模效应;掌握关键技术,形成三峡标准”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力度。
“十三五”期间,在国内海上风电方面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实现国内在建规模超过200万kW,储备资源总量超过1000万kW ;在国外计划力争投产并网海上风电项目装机50万kW,储备项目资源1000万kW。
强化三峡集团顶层设计指导,强调总督办和总协调成立由三峡集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的海上风电领导小组,负责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制定海上风电顶层设计、协调各方资源等。
电力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策略李金明(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知识、人才密集的经济实体,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定是一个动态过程。
2016年1月,国家印发了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基础条件从旧办法的“三年一复审,六年一认定”变为新办法的“每三年就重新认定”,政策渐趋收紧,而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履行在投入和创新等方面的义务,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工作。
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电力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
关键词:电力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9913(2018)09-0077-04The Qualification Maintenance Strategyof New High-tech Enterprise 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LI Jin-ming(China Gezhouba Group Survey&Design Institute Co., Ltd., Yichang 443002, China) Abstract: The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 is an economic entity with intensive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talen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its identific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In January 2016, China issued a newly revise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which affirms the basic conditions from the old method ‘retrial every three years and identifying every the six year’into a new way of ‘identifying every three years’. Policy is gradually tightened, and after the enterprise obtaining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qualification, it is not once and for all. While enjoying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in the aspects of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maintenance of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iming at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qualification maintenance work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qualification; maintenance strategy.国务院1991年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基础管理BPaper contest winners & Based management430 |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2018)梯级电站调度机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文/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林显 李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三峡梯调通信中心”)是长江电力梯级电站运行管理的综合调度及水文气象服务机构。
2002年,三峡梯调通信中心成立,承担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水库调度、电力生产运行调度、水资源分析及水文气象服务、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系统管理维护等工作。
经过数年部门机构的整合。
2012年,三峡梯调通信中心设立成都调控中心,负责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电站的综合调度管理,同年接管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业务从三峡区域开始延伸到金沙江下游区域。
中心本部(宜昌区域)设立了7个内设部门,成都调控中心(成都区域)按照全建制的机构设置,内设5个部门,形成了“两个中心、两个区域”的管理架构。
管理创新要求的提出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三峡梯调通信中心生产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在组织结构上,三峡梯调通信中心形成宜昌区域和成都区域两个区域管理格局。
成都调控中心5个部门在成都区域独立开展管理和生产业务。
生产管理业务模式上,三峡梯调通信中心在中心本部和成都调控中心分设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两个生产管理职能部门按照统一管理、分区负责的原则开展生产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电力技术及运行方式业务工作。
在生产组织架构上,各区域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及三峡梯调通信中心多区域分散管理的现状,纵向的专业工作和横向的区域管理交叉较多,界面不清晰,管理工作开展不顺畅,不能有效的开展全中心统一生产管理工作。
两个中心、两个区域的管理架构,导致生产系统的重复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难以形成生产信息的共享机制,不可避免的造成系统建设冗余和资源浪费,生产系统的投资回报率低。
在生产管理模式上,中心本部与区域中心生产管理职能部门职责不够清晰,各区域生产管理职能部门采用各自的生产管理标准和流程,导致管理标准和流程不统一、不规范,成功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方法不能高效的在各区域进行推广,不能快速的提高生产效益,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阅读材料9-2:整体创新铸就三峡工程5月18日,三峡大坝坝顶最后一仓混凝土开始浇筑。
两天之后的5月20日,将浇筑完毕,大坝全线到顶,比原计划提前一年。
此时,我们开始了与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的风云对话。
大坝提前到顶质量如何?记者:大坝20日就全线到顶了,工程比原计划提前对工程质量有没有影响?曹广晶:首先应该说明一点,三峡大坝全线达到185高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并不是说工程已经结束,就像一座高楼封顶之后,还有管道安装、装修等收尾工作。
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管怎么说三峡工程最核心的部位——大坝的主体已经巍然屹立起来,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三峡大坝的工期跟预期相比基本提前10个月,使得工程的各种效益尤其是防洪效益大约提前两年发挥。
2003年至围堰拆除之前是围堰挡水发电期,大坝基本上对下流的防洪能力是很小的,今年围堰拆除后,大坝的防洪能力虽然还没有达到最佳的防洪能力,但是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防洪能力。
今年的防洪能力大约是11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20年一遇的洪水,可以把流量控制在不超过每秒56700立方米,这个流量在堤防加固之前,从沙市堤防安全下泄的流量,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今年来看应该没有问题。
对100年一遇的洪水,也可以把流量控制在下限每秒10600立方米。
记者:工程提前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赶工期?曹广晶:不存在赶工期,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是总结以往的经验,创新突破的结果。
施工水平提高,要求也很严格,工程没有丝毫耽误。
我们原来的设计是参照国际先进建造水平制定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创造新纪录,工程提前也很自然。
这次国务院质量检查专家组4月份的评价就很好,主要就是大坝无裂缝,实际上厂房还是有裂缝,但是厂房主要是发电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作为拦水 图9-2-1 三峡大坝远景 图9-2-2三峡大坝示意图主体的大坝,确实没有裂缝。
记者:是不是大坝出现了裂缝以后特别注重质量?曹广晶:二期大坝的确是出现了30多条裂缝,过去有句话叫做无坝不裂,大坝出现裂缝是正常现象。
三峡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摘要: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关系到社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如何抓好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抓好基础管理工作更为重要。
关键词: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三峡工程1 概述三峡总公司为最终实现国家对三峡工程提出的“一流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的要求,先后组织制定颁发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并与具体协调、统一三峡工程材料采购与供应、工程设备采购供应及设备制造等各方的主要单位共同组织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质管会),全面组织、领导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详细具体制定了参加三峡建设的各单位质量管理职责,从设计、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与供应、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经济奖罚等七个方面制定了详细具体的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工程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确保“一流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仅靠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够的,必须作好一系列的基础管理工作。
2 围绕“一流”目标,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工作“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条成功经验。
质量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意识和职工道德、质量管理知识、技术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这三者是保证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首先,应对三峡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三峡总公司质量办法,质量奖惩条例,国家施工规范等。
落实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专职质管人员配备,岗位责任制,质量奖惩条例的落实情况以及严格按图、规范、工艺施工及组织均衡生产,文明施工情况。
通过培训,克服以施工速度压施工质量的不正确思想,树立“发展靠市场,市场靠信誉,信誉靠质量,质量靠素质”的指导思想。
各单位项目经理真正从思想上摆正了质量、进度、效益辨证关系,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才能扎实的落实到施工单位的班组,才能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
其次,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培训中,三峡总公司可结合各承建单位的施工部位质量规范要求、设计要求,采取自编教材,分批轮训的方法进行,也可组织全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使所有参与三峡建设的施工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全员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