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政治经济学上海财大马艳齐新宇)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第一节市场和市场机制一.市场、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劳动关系,所有别的关系)的总和。
市场不仅是有形的,还有无形的。
Ep:合同、网络、信用(商品交换的最高阶段)【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供求)、市场主体对各自利益的竞争(竞争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市场机制也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
1.从横向看,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要素):中心,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
供求机制: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供求的变动,同时引起竞争和风险;供求变化反过来又引起价格升降,从而引起竞争和风险。
竞争机制:部门内竞争促使生产要素向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实现资源在微观领域的合理配置;部门之间的竞争,促使生产要素向短缺的生产部门转移,实现资源在宏观领域的合理配置。
风险机制2.从纵向看,市场机制包括一般市场机制和具体市场机制。
一般市场机制(广义的):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
Ep:商品、金融、劳动力市场等都起作用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机制。
具体市场机制(狭义的):各类市场上特有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
Ep: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etc.【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和调节人们关系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
市场经济(配置)——计划经济(配给)商品经济(交换)——自然经济(自给)交换商品就是交换劳动交换价值,实现的是劳动的价值。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1.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的,2.生产者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换劳动,3.都是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属于同一类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1.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社会生产方式采取价值生产形式(通过交换劳动分工)。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政治经济学》学习资料注:1.教材:《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通用版·第五版陈恩富冯金华马艳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第一章商品、第二章货币、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积累、第五章资本循环和周转、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第八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第九章生息资本和利息3.资料共包括复习笔记、解答题、习题集、样卷五部分。
整理时间2019年12月《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1.重商主义:法国蒙克莱田,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以流通为对象。
2.重农主义:法国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首先把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但局限于农业领域。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3.政治经济学:英国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次进行全面考察,把经济研究扩展到整个生产领域,并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国富论》。
4.理论巅峰:英国大卫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5.庸俗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制度做辩护。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生产力由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虽非生产力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三个实体性要素作用的发挥受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制约。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总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地位和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