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852食品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28.00 MB
- 文档页数:42
一是非题1/301 酶反应的专一性取决于其辅助因子的结构2 肽酰转移酶在蛋白质合成中催化肽键的生成和酯键的水解3 E.coli 连接酶摧化两条游离单链DNA分子形成磷酸二酯键4 通过柠檬酸途径将乙酰辅酶A转移至胞液中,同时可使NADH上的氢传递给NADP+生成NADPH5 亮氨酸的疏水性比缬氨酸强6 必需氨基酸是指合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一些氨基酸7 脯氨酸是α螺旋破坏者8 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9 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解链10 真核细胞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11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12 酶影响其催化反应的平衡13 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催化的底物无关14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15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是TPP16 ATP是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17 糖酵解过程无需氧气的参与18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调节生物膜的流动性19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20 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起作用21 DNA复制时,后滞链需多个引物22 绝缘子和增强子一样都属于顺式作用元件23 PCR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步骤的循环反应24 Sanger曾两获诺贝尔奖25 核糖体上有三个与tRNA有关的位点:A位点,P位点,E位点26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一个14肽27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β氧化反应的逆反应28 镰刀型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在氨基酸组成上只有2个残基有差别29 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总数都超过1亿种30 中国科学家在今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结构式1/61 Thr2 D-核糖3 A4 GSH5 尼克酰胺6 丙酮酸三名词解释4/241 反密码子2 操纵基因3 多肽核酸( peptide nucleic acid )4 折叠酶5 共价调节6 Humen Genome Project四综合题10/401 试表述Glu经脱氨基,有氧氧化等途径彻底分解成NH3 , CO2, 和H2O 时的代谢路线,要求用箭头表示所经过的主要中间产物.计算1摩尔Glu共可产生多少摩尔的NH3,CO2,ATP?2 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含义,比较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同3 请对中心法则加以阐述4 凝胶过滤是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请说明其工作原理并简述用该法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步骤02一是非题1/201 所谓肽单位就是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2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仍不能达到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3 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所以蛋白质合成中新生肽链的折叠无须其他蛋白质的帮助.4 Sanger反应(二硝基氟苯法)用以鉴定多肽链羧基末端氨基酸,而Edman反应(苯异硫氰酸酯法)则用以鉴定多肽链氨基末端氨基酸.5 与胆固醇的化学结构最相近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12.6 在某些生物中,RNA也可以是遗传信息的基本携带者7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一个14肽8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是TPP9 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总数都超过1亿种10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通过cAMP很快地对机体组织发挥作用11 呼吸链电子载体是按照其标准势能逐步下降而氧化还原电势逐步增加的方向排列的12 CO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主要是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但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13 花生四烯酸广泛存在与植物中,它是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14 即使在饥饿状态下,肝脏也不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分子,而大脑组织在血糖供应不足时会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分子供能15 不同生物对氨基氮的排泄方式不同,如鱼类以氨的形式直接将氨基氮排出体外;鸟类以尿酸形式,植物和动物以尿素形式将氨基氮排出体外16 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可通过光复活作用修复. 光复活酶虽然在生物界分布很广,从低等单细胞生物直到鸟类都有,但高等哺乳类中却没有17 逆转录酶存在与所有RNA病毒中,在RNA病毒复制中起作用18 遗传密码字典在生物界并非完全通用,像原生动物纤毛虫就有例外19 糖基化是真核生物蛋白质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两种亚细胞器都能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20 真核生物中同一转录单位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合成模板mRNA二用化学结构式完成下列酶促反应4/201异柠檬酸裂解酶 2 丙酮酸羧化酶 3 磷酸戊糖异构酶4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5 丙氨酰tRNA合成酶三综合题10/601 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稳定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多肽链中存在的脯氨酸对α螺旋的形成有何影响,为什么?哪种蛋白质完全由α螺旋构成?2 电泳是分离生物大分子的主要方法之一,简述其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其原理是什么? 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有什么关系?3 何谓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温度和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各有什么影响?试分析之.如果希望反应初速度达到其最大速度的90%,底物浓度应为多大?4 何谓核酸变性?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有哪些?何谓DNA的熔解温度(Tm)?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从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比较E.coli DNA 聚合酶III和RNA聚合酶6 Jacob 和Monod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开创了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新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请你试述乳糖操纵子理论.03一是非题1/201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ATP的生成基于与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 )2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 多肽链结构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就是一个肽单位.( )4 FMN和FAD的组成中有核黄素.( )5 在细菌的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聚合酶I( )6 DNA变性后其粘度增大( )7乙醛酸循环在所有的高等植物中都存在.( )8 EMP途径本身只产生还原剂,而不产生高能中间产物.( )9酶促反应的能量效应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0 与胆固醇的化学结构最相近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12.( )11 CoQ只能作为电子传递的中间载体.( )12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来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13 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中,由于含有的α-碳原子属于不对称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 )14 mRNA的3`端polyA结构是由DNA的非编码区转录的.( )15 糖酵解的限速酶为丙酮酸激酶.( )16 乙酰辅酶A是进入TCA循环还是生成酮体,主要由草酰乙酸浓度调控.( )17 E.coli RNA 聚合酶的σ亚基与转录的终止识别有关.( )18 氧化还原电对中,电子从电势较低的电对流向电势较高的电对,这是自由能降低的现象.( )19 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 )20 如果加入足够量的底物,即使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是可以达到的(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2/101 Ser2 U3 草酰乙酸4 ATP5 D-glucose三写出下列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式( 不要求写结构式)3/301 磷酸果糖激酶2 磷酸甘油变位酶3 丙酮酸脱氢酶系4 顺乌头酸酶5 异柠檬酸裂解酶6 脂酰辅酶A脱氢酶7 谷丙转氨酶8 鸟氨酸转氨甲酰酶9 DNA合成酶10 氨酰tRNA合成酶四综合题15/901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你使用该技术分离和检测过何种物质?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2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为获得某质粒(如pUC18)DN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步骤).3 谈谈你所了解的生物化学近年来的新进展.4 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该模型的提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贡献?5 何谓变性,那些因素可以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何谓别构(变构)?举一例说明.6 试述三羧酸循环是如何沟通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有机物的代谢的?2004年生物化学1、名词解释(5分每题)1)埃德曼降解(Edman Degradation)抗体(Antibody)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 Fit Thermosdynamics)热力学第二定律补救途径荷尔蒙竞争性抑制细胞膜 DNA聚合酶基因表达2、回答(共100分)1)根据国际分类法将酶分成哪几大类,分别叙述它们的酶反应特征。
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招生专业与代码: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蛋白质工程、食品工程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食品化学(826)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建议:不要写太多,简明扼要即可,想留下好印象也可以多写1.淀粉老化2.酶活力3.成碱食物(生理碱性食物)4.油脂烟点5.蛋白质组织化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铜离子将叶绿素中的()离子取代后,叶绿素更加稳定。
A.Zn2+B.Ca2+C.Fe2+D.Mg2+2.肌肉中能与亚硝酸盐反应使肉制品呈现稳定鲜红色的物质是A.氨基酸B.蛋白质C.血红素D.糖原3.属于高倍甜味剂的物质有AA.甜叶菊甘B.木糖醇C.葡萄糖D.糖4.淀粉分子中,葡萄糖链接方式为A.肽键B.糖苷键C.酯键D.酰键5.属于鲜味剂的有A核苷酸B儿茶素 C.奎宁 D.维生素C6.油脂的酮型酸败针对的是A甘油 B.饱和脂肪酸 C.单不饱和脂肪酸 D.多不饱和脂肪酸7.属于人工合成色素的物质为A.红曲色素B.姜黄C.柠檬黄D.花青素8.以下物质的化学名称是A糠醛 B.羟甲基糖醛 C.丙烯酰胺 D.丙氨酸9.非洲神秘果内含的一种碱性蛋白质,使人吃了以后再吃酸的东西时,口感反而有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味的A对比现象 B.相乘作用 C.消杀作用 D.变调作用10.蔬菜热烫流失最多的维生素为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K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3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不给分,共15分)1.以下化合物中,哪些不是糖类热降解的产物2.以下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3.引起果蔬褐变的酶有A多酚氧化酶 B.抗坏血酸脱氢酶 C.淀粉酶 D.叶绿素醇4.可用作抗氧化剂的物质的有A乳酸链球菌素 B.迷送香提取物 C.茶黄素 D.葎草酮5.以下哪些是多糖具有的功能性质A亲水 B.凝胶 C.稳定 D.风味结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一般只回答要点,不发散或者稍微发散一两句。
食品化学■考研真题详解ICaramelization[浙江工业大学2017研;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暨南大学2018 研]答:Caramelization又称焦糖化反应,是指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当加热温度超过它的熔点(140℃ ~ 170℃或以上)时发生脱水或降解,然后进一步缩合生成黏稠状的黑褐色产物的反应。
焦糖化反应的结果生成两类物质:一类是糖脱水聚合产物,俗称焦糖;一类是降解产物,主要是一些挥发性的醛、酮等。
2味的阈值[浙江工业大学2017研]答:味的阈值是指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周氐浓度。
33.613[华中农业大学2017、2018研]答:3.613又称a-螺旋,是指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
a-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nm ,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 ,每个a-螺旋含有13个原子,因此,a-螺旋常被准确地表示为3.613螺旋。
4香气值[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香气值又称发香值,是指判断一种呈香物质在食品香气中起作用的数值,香气值是呈香物质的浓度和它的阈值之比,即香气值二呈香物质的浓度/阈值。
一般当香气值低于1时,人们的嗅感器官对这种呈香物质不会引起感觉。
5塑性脂肪[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塑性脂肪是指在室温下表现为固体的脂肪,实际上是固体脂和液体油的混合物,两者交织在一起,用一般的方法无法将两者分开的一类脂肪。
塑性脂肪具有可塑造性,可保持一定的外形,具有抗变形的能力。
6酶促褐变[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酶促褐变是指在果蔬组织发生机械性的损伤(如削皮、切开、压伤、虫咬、磨浆等)及处于异常的环境条件下(如受冻、受热等)时,发生氧化产物的积累, 造成变色的现象。
这类变色作用非常迅速,需要和氧接触并由酶所催化。
7活性多肽[浙江工业大学2017研]答:活性多肽又称活性肽,是指在生物体内有着特殊功能的肽,能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营养素: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2、食物:可供人类食用的含有营养素的天然生物体。
3、食品:经特定方式加工后供人类食用的食物。
4、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
二、问答题:1、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有那些?答:①、一般包括生理成熟和衰老过程中的酶促变化;②、水份活度改变引起的变化;③、原料或组织因混合而引起的酶促变化和化学反应;④、热加工等激烈加工条件引起的分解、聚合及变性;⑤、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引起的氧化;⑥、光照引起的光化学变化及包装材料的某些成分向食品迁移引起的变化。
2、为什么生物工程在食品中应用紧紧依赖于食品化学?答:①、生物工程必须通过食品化学的研究来指明原有生物原料的物性有哪些需要改造和改造的关键在哪里,指明何种食品添加剂和酶制剂是急需的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如何;②、生物工程产品的结构和性质有时并不和食品中的应用要求完全相同,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复配、化学改性和修饰,在这些工作中,食品化学具有最直接的指导意义;③、生物工程可能生产出传统食品中没有用过的材料,需由食品化学研究其在食品中利用的可能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答:研究食品中营养成分、呈色、香、味成分和有害成分的化学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阐明食品成分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中的变化,即化学反应历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及其对食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食品贮藏加工的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食品资源以及新的食品添加剂等,构成了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食品化学研究方法与一般化学研究方法的区别?答:是把食品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变化的研究同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研究联系起来。
因此,从实验设计开始,食品化学的研究就带有揭示食品品质或安全性变化的目的,并且把实际的食品物质系统和主要食品加工工艺条件作为实验设计第二章水一、填空题1、冰的导热系数在0℃时近似为同温度下水的导热系数的 4 倍,冰的热扩散系数约为水的 5 倍,说明在同一环境中,冰比水能更快的改变自身的温度。
目 录2010年浙江海洋学院802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1年浙江海洋学院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2年浙江海洋学院906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2013年浙江海洋学院906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4年浙江海洋学院908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2015年浙江海洋学院911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2016年浙江海洋学院911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2017年浙江海洋大学911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8年浙江海洋大学907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2019年浙江海洋大学907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0年浙江海洋学院802食品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浙江海洋学院2010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报考领域,食品加工与安全(470113)考试科目:802食品化学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水分活度2、淀粉老化3、蛋白质的等电点4、米氏常数(Km)5、塑性脂肪6、美拉德反应7、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8、强化二、判断魁(正确打O,错误打X,每题3分,共30分)1、当食品水分含量一定时,Aw随那度的增加而减少。
()2、u型油脂的脂肪酸侧倍为有序排列,B和6型为无序排列。
()3、食物中犬然存在的雄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是全顺式双键结构.()4、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纹结构,()5、淀粉酶为内切酶,水解淀粉4键。
<)6、在果胶形成凝胶时,靛着果胶的酯化度的增加形成凝胶的能力越大。
C)7、丙烯酰胺的产生主要和蛋白质的高温加热有关。
()8、某一脂肪中含有A、8两种脂肪酸,则可有8神三酰基甘油分子。
()9、乳清蛋白是具有良好乳化性的功能性蛋白。
()1。
、非实法依糖色素比氨法焦畿色素色泽好、更安全"()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哪携?2、维生素损失的原因有哪些?3、简述低甲氧基果跤(LM)的胶凝机理,4、筒述勤响蛋白质乳化性的因素.5、写出油脂的IT幼氧化机理?如何对油脂进行妥善保存?四、论述题(从下列3道题中任选2题进行答题,3道题都做按I、2两题计分,第3题不得分.每题20分,共40分)1、从微生物的生长、美拉德反应、油脂氧化、前的活性等方面说明食品水分活度和食品稳定性关系.2、大豆油经过如卜处理后卜述指标发生什么变化(升高、不变、降低)?清说明原因。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食品化学》考试大纲一、绪论1.什么是食品科学、食品化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
食品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非需宜变化;3。
食品发生哪些变质及其变质的原因;4。
食品在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发生哪些化学变化。
5。
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原因;6.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7。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8。
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和范畴;9.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0.食品化学的发展前景。
二、水分1。
水在食品中的作用;2.食品中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3。
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4。
水对食品品质的影响;5。
食品中水含量的表示方法;6.水活度的定义,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7.水活度与什么条件有关,如何用它来说明食品的稳定性、食品的腐败关系;8。
如何降低水活度值;9.食品在贮藏中,水分活度的控制与应用;10.。
冰与食品稳定性关系,食品中水分的转移。
三、碳水化合物1。
碳水化合物是什么类化合物,基本单元是什么物质?2.单糖的定义,具有哪些性质,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起了哪些作用?3.食品中单糖的衍生物;4。
何谓旋光度、旋光率、糖的异头物、差向异构体、氨基糖、糖苷、糖醇、脱氧糖、低聚糖、乳糖、半缩醛羟基、变旋作用、焦糖化反应、结晶作用、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果胶质、植物胶微生物胶、环状糊精、氨基多糖、壳多糖和糖胺聚糖;5.何谓二糖,二糖与糖苷有什么区别;6.淀粉为什么要改性,如何改性;7.壳多糖和壳聚糖的改性方法,目的是什么;8.多糖“三无"指的是什么意思。
四、蛋白质1。
蛋白质定义、组成、性质、作用、分类和分类依据;2.氨基酸定义、组成、性质、作用、分类和分类依据;3.哪些蛋白是单纯蛋白质、哪些蛋白是结合蛋白质、哪些蛋白是动物蛋白质、哪些蛋白是植物蛋白质;4。
衍生蛋白质的定义;5。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会发生哪些性质的变化;6。
何谓蛋白质复性、可逆的变性、不可逆的变性;7。
一是非题1/301 酶反应的专一性取决于其辅助因子的结构2 肽酰转移酶在蛋白质合成中催化肽键的生成和酯键的水解3 E.coli 连接酶摧化两条游离单链DNA分子形成磷酸二酯键4 通过柠檬酸途径将乙酰辅酶A转移至胞液中,同时可使NADH上的氢传递给NADP+生成NADPH5 亮氨酸的疏水性比缬氨酸强6 必需氨基酸是指合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一些氨基酸7 脯氨酸是α螺旋破坏者8 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9 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解链10 真核细胞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11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12 酶影响其催化反应的平衡13 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催化的底物无关14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15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是TPP16 ATP是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17 糖酵解过程无需氧气的参与18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调节生物膜的流动性19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20 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起作用21 DNA复制时,后滞链需多个引物22 绝缘子和增强子一样都属于顺式作用元件23 PCR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步骤的循环反应24 Sanger曾两获诺贝尔奖25 核糖体上有三个与tRNA有关的位点:A位点,P位点,E位点26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一个14肽27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β氧化反应的逆反应28 镰刀型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在氨基酸组成上只有2个残基有差别29 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总数都超过1亿种30 中国科学家在今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结构式1/61 Thr2 D-核糖3 A4 GSH5 尼克酰胺6 丙酮酸三名词解释4/241 反密码子2 操纵基因3 多肽核酸( peptide nucleic acid )4 折叠酶5 共价调节6 Humen Genome Project四综合题10/401 试表述Glu经脱氨基,有氧氧化等途径彻底分解成NH3 , CO2, 和H2O 时的代谢路线,要求用箭头表示所经过的主要中间产物.计算1摩尔Glu共可产生多少摩尔的NH3,CO2,ATP?2 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含义,比较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同3 请对中心法则加以阐述4 凝胶过滤是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请说明其工作原理并简述用该法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步骤02一是非题1/201 所谓肽单位就是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2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仍不能达到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3 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所以蛋白质合成中新生肽链的折叠无须其他蛋白质的帮助.4 Sanger反应(二硝基氟苯法)用以鉴定多肽链羧基末端氨基酸,而Edman反应(苯异硫氰酸酯法)则用以鉴定多肽链氨基末端氨基酸.5 与胆固醇的化学结构最相近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12.6 在某些生物中,RNA也可以是遗传信息的基本携带者7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一个14肽8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是TPP9 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总数都超过1亿种10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通过cAMP很快地对机体组织发挥作用11 呼吸链电子载体是按照其标准势能逐步下降而氧化还原电势逐步增加的方向排列的12 CO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主要是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但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13 花生四烯酸广泛存在与植物中,它是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14 即使在饥饿状态下,肝脏也不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分子,而大脑组织在血糖供应不足时会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分子供能15 不同生物对氨基氮的排泄方式不同,如鱼类以氨的形式直接将氨基氮排出体外;鸟类以尿酸形式,植物和动物以尿素形式将氨基氮排出体外16 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可通过光复活作用修复. 光复活酶虽然在生物界分布很广,从低等单细胞生物直到鸟类都有,但高等哺乳类中却没有17 逆转录酶存在与所有RNA病毒中,在RNA病毒复制中起作用18 遗传密码字典在生物界并非完全通用,像原生动物纤毛虫就有例外19 糖基化是真核生物蛋白质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两种亚细胞器都能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20 真核生物中同一转录单位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合成模板mRNA二用化学结构式完成下列酶促反应4/201异柠檬酸裂解酶 2 丙酮酸羧化酶 3 磷酸戊糖异构酶4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5 丙氨酰tRNA合成酶三综合题10/601 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稳定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多肽链中存在的脯氨酸对α螺旋的形成有何影响,为什么?哪种蛋白质完全由α螺旋构成?2 电泳是分离生物大分子的主要方法之一,简述其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其原理是什么? 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有什么关系?3 何谓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温度和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各有什么影响?试分析之.如果希望反应初速度达到其最大速度的90%,底物浓度应为多大?4 何谓核酸变性?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有哪些?何谓DNA的熔解温度(Tm)?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从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比较E.coli DNA 聚合酶III和RNA聚合酶6 Jacob 和Monod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开创了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新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请你试述乳糖操纵子理论.03一是非题1/201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ATP的生成基于与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 )2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 多肽链结构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就是一个肽单位.( )4 FMN和FAD的组成中有核黄素.( )5 在细菌的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聚合酶I( )6 DNA变性后其粘度增大( )7乙醛酸循环在所有的高等植物中都存在.( )8 EMP途径本身只产生还原剂,而不产生高能中间产物.( )9酶促反应的能量效应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0 与胆固醇的化学结构最相近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12.( )11 CoQ只能作为电子传递的中间载体.( )12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来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13 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中,由于含有的α-碳原子属于不对称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 )14 mRNA的3`端polyA结构是由DNA的非编码区转录的.( )15 糖酵解的限速酶为丙酮酸激酶.( )16 乙酰辅酶A是进入TCA循环还是生成酮体,主要由草酰乙酸浓度调控.( )17 E.coli RNA 聚合酶的σ亚基与转录的终止识别有关.( )18 氧化还原电对中,电子从电势较低的电对流向电势较高的电对,这是自由能降低的现象.( )19 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 )20 如果加入足够量的底物,即使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是可以达到的(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2/101 Ser2 U3 草酰乙酸4 ATP5 D-glucose三写出下列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式( 不要求写结构式)3/301 磷酸果糖激酶2 磷酸甘油变位酶3 丙酮酸脱氢酶系4 顺乌头酸酶5 异柠檬酸裂解酶6 脂酰辅酶A脱氢酶7 谷丙转氨酶8 鸟氨酸转氨甲酰酶9 DNA合成酶10 氨酰tRNA合成酶四综合题15/901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你使用该技术分离和检测过何种物质?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2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为获得某质粒(如pUC18)DN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步骤).3 谈谈你所了解的生物化学近年来的新进展.4 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该模型的提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贡献?5 何谓变性,那些因素可以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何谓别构(变构)?举一例说明.6 试述三羧酸循环是如何沟通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有机物的代谢的?2004年生物化学1、名词解释(5分每题)1)埃德曼降解(Edman Degradation)抗体(Antibody)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 Fit Thermosdynamics)热力学第二定律补救途径荷尔蒙竞争性抑制细胞膜 DNA聚合酶基因表达2、回答(共100分)1)根据国际分类法将酶分成哪几大类,分别叙述它们的酶反应特征。
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食品化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制作方法有和两种。
同一种食品采用这二种方法作出的曲线不完全重合的现象,被称为。
2.食品发生酶促褐变反应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和。
3.小麦粉面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包括和。
4.长期高温条件下,油脂的粘度升高,酸价,泡沫量。
5.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和两大类。
其中前者主要有、、VE和VK等,后者包括、。
其中,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最易损失,可以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
6.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有、、、、钾、氯和钠7种,是体内含量占体重> %的元素。
7.发芽、变绿的马铃薯不能食用的原因是含有大量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5分)1.人的舌前部对酸味最敏感,人的腮两边对甜味敏感。
2.鱼油的主要成分是DHA和EPA。
3.相同水活度时,回吸食品的含水量比解吸食品的含水量小。
4.果蔬干制过程丢失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态水。
5.凡是糖类都有甜味。
6.和直链淀粉相比,支链淀粉更易老化。
7.蛋白质在它们的等电点时比在其他pH时,对变性作用更稳定。
8.溶解度越大,蛋白质的乳化性能也越好,溶解度非常低的蛋白质,乳化性能差。
9.豆浆是油包水型的乳浊液。
10.过氧化值可表明油脂酸败程度。
11.当油脂酸败严重时,可加入大量的抗氧化剂使情况逆转。
12.氧化型酸败是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而造成的。
13.植物中矿物质以游离形式存在为主。
14.α型油脂中脂肪酸侧链为无序排列,它的熔点低,密度小,不稳定。
15.琼脂可以形成热可逆性凝胶。
16.食品中的铁有Fe2+和Fe3+两类,其中Fe2+易于吸收。
17.从溶解性上来说,胡萝卜素类不溶于水,叶黄素类溶于水。
18.脱涩是使可溶性多酚类物质生成不溶性物质即变无涩。
19.V A具有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等生理功能。
20.血红素结构中的金属元素是Fe3+。
《食品化学》考研阚建全版2021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功能性低聚糖的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A.蔗糖B.麦芽糖C.龙胆二糖D.棉籽糖【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功能性低聚糖又称寡糖,是指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功能性低聚糖主要包括水苏糖、棉籽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等。
2下列哪种维生素的降解反应基本上不受光照直接影响?()[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A.维生素E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A【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项,维生素E对碱和紫外线敏感,因此光照会加速其降解。
B项,维生素B1(硫胺素)对热、光和酸较稳定。
C项,维生素B2(核黄素)降解的主要机制是光化学过程,因此光照直接影响维生素B2的降解。
D项,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对氧、氧化剂、脂肪氧合酶等敏感,且光照可以加速其氧化反应。
3油炸面窝的香气形成属于()。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A.生物合成B.酶直接作用C.微生物作用D.加热分解【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油炸面窝的香气更多的是通过油脂的热降解反应产生,油炸食品特有的香气物质为2,4-癸二烯醛,阈值为5×10-4mg/kg。
另外油炸时发生的非酶反应也可产生油炸香气,主要包括羰氨反应、维生素的降解、油脂、氨基酸和单糖的降解,以及β-胡萝卜素、儿茶酚等的热降解。
因此油炸面窝的香气主要是通过加热分解产生的。
4想要生产浅色饼干,不宜采用以下哪种甜味剂?()[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山梨糖醇B.核糖C.蔗糖D.木糖醇【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要想生产浅色饼干,则需要抑制生产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的实质是还原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若要抑制反应的发生,甜味剂就不能使用含有还原糖的物质,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因此生产浅色饼干,甜味剂不宜使用蔗糖。
浙大食品化学大题按年份归类2021食品化学1.在食品化学的定义中,提到了“澄清”一词。
它澄清了什么问题?2.水在食物中扮演什么角色?3.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4.如何区分死水和毛细水?5.以油炸为例来说明食品在成熟过程中水分的主要发生哪些变化?6.食品中糖类确切的定义是什么?7.食用油脂是由什么物质组成?8.常用的控制酶促褐变的方法?9.维生素B12中有多少独特的维生素?10.食用色素的用途是什么?2021食品化学1.食物中蛋白质的特性是什么?2.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3.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4.食品化学发展前景?5.常见的干燥方法是什么?6.何谓二糖?这种糖分子结合的扩展可得什么糖?7.何谓食品中的环状低聚糖?8.什么是油的酸败?酸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哪些维生素与人体健康有关?10.为什么开始合成有机色素发展很快呢?2022食品化学1.食品化学的定义?2.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是什么?3.食品化学理论指导了什么现代食品工业?4.食物中水的特殊化学性质是什么?5.如何区分毛细水和自由流动水?6.什么是醚化淀粉?7.脂肪油哪些功能作用?8.为什么人们需要脂肪替代品?9.根据酶促反应的类型将酶分为几类?10.是否所有维生素b1盐都能溶于水?2022食品化学1.食品风味化学的研究内容?2.水产品中的色素是什么?3.矿物质在食物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水活动的定义?5.食品中单糖有哪些化学性质?2022食品化学(简报)1.食品的特征是什么?2.食品化学的定义?3.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4.向食品中添加各种不同的溶质后,会发生哪些变化?5.普通蔬菜和水果一旦失去水分会发生什么?6.为什么食品中糖的早期定义不准确?7.什么是糖苷?8.食品中有哪些功能性低聚糖?9.膳食纤维具有哪些特性?10.淀粉为什么要改性?11.氨基酸分子α-氨基参与哪些反应?12.牛奶中含有哪些蛋白质?13.食用油脂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14.防止油脂酸败有哪些措施?酶具有蛋白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