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83.06 KB
- 文档页数:1
早产儿白内障严重吗,治疗方法早产儿白内障严重吗?早产儿白内障是一种视网膜疾病。
由于胎儿提前出生,眼睛还未发育完全,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率比常规足月儿高。
早产儿白内障对婴儿的视力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早产儿白内障严重程度取决于白内障的发生时间和病因,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1、白内障眼镜治疗。
白内障眼镜是一种很好用的治疗方法,由于早产儿白内障的发生是由于眼睛还未发育完全,如果能给眼睛提供一个能滤掉对眼睛有害的光线的镜片,那么可以控制白内障的发生速度,延缓白内障发展的速度。
这些眼镜通常会在早产儿住院期间被定制制造,而且关乎到对婴儿权限的保护。
2、白内障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早产儿白内障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在早期治疗白内障后避免眼盲。
白内障手术通常需要将莫氏环(Cystotome)穿过角膜前房来取出白内障物。
手术一般在6~12周后进行,尽快治愈白内障。
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安全性取决于白内障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并且在手术后1-2年中,眼球的后壁就会有异常变化发生,需要定期检查早产儿白内障。
3、抗氧化治疗。
抗氧化治疗也是治疗早产儿白内障的高效方法之一。
抗氧化治疗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物质的平衡,以减少白内障的发生概率和速度。
通过饮食或药物来摄取抗氧化剂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因为过量的刺激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身体发育。
注意事项1、对于早产儿,要尽可能延长孕妇的怀孕时间。
减少早产,提高足月儿的比例。
2、产后新生儿及时筛查视力指标。
对于早产儿要加强筛查,定期进行检查,及早防范早产儿白内障等疾病。
3、及时治疗和控制感染,尽量减少药物对新生儿视力的不良影响。
4、饮食营养均衡。
通过饮食或药物摄取抗氧化剂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
5、注意眼睛护理。
如避免过度挥动或放置在玻璃制品间,在婴儿模拟器上也要支持婴儿头部,避免眼睛支撑不足。
总之,早产儿白内障严重程度取决于白内障的发生时间和病因。
白内障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
“医生,为了这个白内障,我摔了两跤,为了治它,我花了好几千了,打针吃药还有滴眼药水,为什么就是治不好呢?”家住龙泉的唐大爷向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打来电话,想问问白内障如何治疗?需不需要住院呢?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专家表示,目前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根治是手术。
在以往,白内障手术必须要成熟了才做,但随着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普及,白内障手术早期也可进行。
一般来说,白内障越靠近成熟,越有失明的危险。
据了解,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用一个具有超声震荡功能的乳化针,经过很小的切口伸入眼球内,乳化针头有规则地高频震荡把眼内混浊的晶状体击碎,然后将之吸出。
这一过程可以在不大于3mm的小切口中完成,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及术后愈合不好的发生机率。
同时,病人手术后可以早期活动,大部分病人手术可以不住院。
不同白内障的治疗时机
1、先天性白内障如双眼全白内障,手术应及早实施,防止弱视发生。
对仍有一定视力,不影响儿童活动的不全白内障,手术可延至5~6岁后若视力低于4.3(0.2),影响其受教育,可提前手术。
2、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达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视力4.0(0.1)以下,基本视功能(5米光感、光定位、色觉)良好,或视网膜功能检查正常者。
3、并发性白内障,首先治疗原发眼病或引起白内障的全身病,待炎症控制,病情稳定无手术禁忌证方能手术。
4、外伤性白内障出外伤后合并有炎症或眼内异物取出不久者外,均宜及早手术,如晶体膨胀突入前房或晶体皮质引起过敏性炎症,应迅速手术。
5、术后视力矫正,配镜、接触镜,作角膜表面镜片术,也可在手术时植入高端的人工晶体,将其一并矫正。
同仁医院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纪实攻略一、发现篇: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失明或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它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5%左右,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眼睛的各项发育,造成极度弱视,甚至失明,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
笔者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先天性白内障的时间是在孩子快满2岁时。
当时孩子的表现是偶尔出现斜眼看人以及看动画片时如果距离远点会皱着眉头看,发现这些情况后,到当地的医院眼科进行初步的检查,发现双眼都是先天性白内障,其中右眼较为严重。
因为一般情况下白内障检查基本上不会出现误诊的现象,所以一但医生确定,基本上就是了。
同时发现当用手遮盖孩子右眼时,孩子没有太大反映,而遮盖孩子左眼时,孩子反映较大,说明孩子的右眼视力差,一旦遮盖左眼,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整体视力。
注:大多数白内障患者病情发展缓慢,视力进行性逐渐减退,且一般无任何不适感觉,尤其是儿童,本身不会诉说病情,是很容易忽视孩子眼睛毛病的。
家长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孩子的举止,及时到医院眼科检查,且检查相对比较简单。
发现后,笔者与家人协商后,决定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治疗。
二、初诊篇一般说来,儿童白内障在同仁医院的流程是:初诊——>检查——>复诊预约手术——>住院手术——>术后恢复矫正视力等。
同仁医院眼科的挂号情况总体来讲是“难”+“乱”,号贩子横行。
同时注意挂号当日有效,眼科号一经挂出就无法退了,其他的科室可以退。
由于初诊是同仁医院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挂上初诊号,后续的治疗检查会有医生开具的专门加号单,挂号容易就多了。
笔者是通过网络预约了初诊加号(虽然最后没有用到但是仍然是较好的途径),建议有需求的家长们尽量走网上预约,虽然仍然比较难,但是通过网络预约基本上可以约到自己想看的专家。
注:笔者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遇到几位患者了解了他们的挂号流程:(1)一位给孩子做斜视矫正的患者家长,是早上凌晨2:00在同仁东区排队,挂上的号。
(2)一位看青光眼的同志是头一天的晚上7:00排到第二天早上7:00挂上的专家号第16号,该专家号每天仅20个号。
先天白内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吗,治疗方法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在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白内障,病因包括遗传、代谢异常、感染、环境因素等。
其中,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病因之一。
1. 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与基因的相关性已被多项研究证明,其中包括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遗传等。
一些遗传物质的突变可能会导致晶状体的畸形或缺陷,使得透明度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在单基因突变中,一些遗传的代表性疾病,如艾伯特综合征、克睫病等,是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常见原因。
这些疾病与晶状体发育过程的异常相关,导致晶状体的缺陷或畸形,从而引发白内障。
在多基因遗传中,先天性白内障与一些人群的特定基因的遗传相关。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地方,有些家庭中先天性白内障患病率较高,这与局部地区的基因流变、近亲婚姻等因素有关。
2.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
晶状体摘除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患儿需通过手术时期的麻醉、术后的镜检和护理进行完善的康复。
手术治疗中,一些先进的手术方法,如注射溶解晶状体的药物以及多焦点手术等,也在不断产生并逐渐普及应用。
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些药物能够在手术前缩小晶状体,减轻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同时术后能加速晶状体的透明度复原,鼓励晶状体再生,使手术效果更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3. 先天性白内障的注意事项(1)先天性白内障是进一步发展成失明和视力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家长们应当高度重视,及时就诊和治疗。
(2)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专业的诊疗和手术治疗,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拒绝野蛮手术。
(3)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在手术前应思考好风险和收益,积极与医生商讨,理性接受手术治疗。
(4)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原期护理,保证患儿的休息与营养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少数在出生后逐渐形成或明显加重。
其是新生儿发生的严重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
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为0.04%。
随着白内障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成功率与手术后效果都得到显着提高。
但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用于成人的标准技术并不能完全照搬用于婴幼儿,在用于婴幼儿时常需要做一些改进。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给依从性非常差的婴幼儿进行详细检查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在小眼球中进行精细操作较成人难度加大,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的高反应性导致并发症较成人手术明显增加;再次,儿童眼球还处在不断发育之中,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都在不断变化,使手术后管理面临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屈光矫治,还有弱视治疗以及立体视觉的建立等问题,每一个困难的解决对儿童视力的恢复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目前,关于先天性白内障各种治疗相关问题都未形成较统一意见,各种方法的疗效也需要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和探讨。
现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一、完善的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所有白内障患儿都应该进行彻底的眼科检查,全面的评估。
1. 晶体混浊类型对视力预后影响很大:白内障的混浊形态众多,如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绕核性或白内障核性白内障、永存胎儿脉管系统血管、后圆锥形晶状体、前极性、粉尘状、点状、缝状、盘状、冠状白内障等特征性形态。
白内障的发生时间、术前视觉损害的严重程度、弱视潜在可能性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都是决定最终视力结果的主要因素。
而上述因素通常是由晶体混浊形态决定。
全白内障大多数情况下视力被完全阻断,在出生后几个月内立即发生眼球震颤,提示视力预后往往不佳。
而后圆锥晶状体的儿童在出生早期和视力相对正常,由于一些未知因素,晶体后囊膜变薄,导致晶体向后部玻璃体突出。
白内障诊疗指南病因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
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1.先天性白内障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
2.后天性白内障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分为6种: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检查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和视神经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会有正确的评估,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眼睛黄斑变性白内障如何治疗,治疗方法眼睛黄斑变性和白内障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但有时候这两种疾病会同时存在,因此治疗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眼睛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眼睛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研究,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减缓眼睛黄斑变性的进程。
如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和E等抗氧化剂,合理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2.药物治疗。
现代视网膜治疗的最大突破是通过抗血管新生药物治疗黄斑部病变,这种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黄斑下区域的黄斑水肿及出血,预防黄斑变性的进一步发展。
3.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黄斑变性患者,需要进行视力恢复手术。
例如植入人工晶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以及玻璃体手术等。
二、白内障的治疗方法1.带太阳镜和避光。
白内障患者需要避免激光、紫外线和强光照射,带太阳镜可以帮助避免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2.改变生活方式。
白内障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保护眼睛。
如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等,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均衡等。
3.手术治疗。
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激光手术等。
手术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三、眼睛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注意事项1.注意日常护理,保持眼部清洁和舒适。
2.跟随医嘱进行规律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提高对眼部疾病的认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总之,眼睛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治疗前应当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通过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等措施,可以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联疫苗和心脏病白内障筛查,可以推迟吗最晚推迟多,治疗方法一、五联疫苗1.推迟时间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推荐,五联疫苗需要在婴儿2个月龄开始接种,连续接种3剂。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宝宝生病、接种副反应等,可以适当推迟接种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治疗白内障方法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的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首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白内障手术是通过取出受损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
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手术时间较短,恢复期也较快。
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并使用眼药水,以防止感染和减轻眼部不适。
其次,激光治疗是治疗白内障的另一种选择。
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白内障患者,通过激光技术来破坏晶状体上的混浊部分,恢复视力。
激光治疗无需开刀,操作简单,恢复期短,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白内障都适合激光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方法。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白内障的治疗,例如抗氧化剂和营养补充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缓白内障的发展,延缓病情恶化,但并不能完全治愈白内障,适用于早期白内障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
此外,一些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白内障的症状。
例如,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帮助患者在视力下降的情况下正常生活。
此外,定期进行眼部按摩和眼保健操也可以帮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部疲劳,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总的来说,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以保护视力健康。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为白内障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疾病名】先天性白内障【英文名】congenital cataract【缩写】【别名】先天性内障【ICD号】H26.8【概述】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智力低下、惊厥或脑麻痹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很可能与妊娠最后3个月期间子宫缺氧或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由于病因比较复杂,先天性白内障在形态、混浊部位、混浊程度以及发病年龄方面有较大差异。
【流行病学】22%~30%的婴幼儿盲目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
每250个新生儿中即有1个(0.4%)是某种类型的白内障。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约为0.05%(1∶1918),低于国外报道的0.4%。
无性别差异。
【病因】与遗传、环境因素等相关。
先天性白内障病例中约30%有遗传因素,还有30%与胎生期母体罹患风疹或内分泌失调有关。
35%~50%的先天性白内障为散发病例,一般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确定先天性白内障病因的最基本的方法,先是要明确白内障是健康患儿的孤立病症,还是全身或眼部病变的一部分。
在一些病例,通过了解家族史和个人史,结合完整的全身和眼部检查一般可找到病因并做出正确诊断。
前极性白内障、后晶状体圆锥一般不合并全身异常;有双侧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患儿,应与Norrie病、13-三体相鉴别。
母体怀孕最初3个月的疾病史、用药史、X线暴露史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先天性白内障中有30%~50%具有遗传性,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多见。
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7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23%,尚未见伴性遗传的报道。
在血缘配婚比率高的地区或国家,隐性遗传也并非少见。
由于本病有不同的类型,遗传基因位点的差异和遗传异质性,给遗传规律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位点,发现至少有12个致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不同位点。
有一种类型的白内障(后极型)的致病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与亲血色球蛋白(h a p toglo b in)连锁;还有一种类型的胚胎核白内障的致病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另有一种类型的胚胎核白内障的致病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
左眼有一个黑色影子是不是白内障,治疗方法左眼有黑色影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可能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晶状体透明度降低的病变,如果病变比较严重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中出现黑色影子等症状。
本文将对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白内障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白内障如果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或者出现视力下降、眼中出现黑色影子等症状,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有两种:传统手术和激光手术。
传统手术是通过切开眼球在晶状体前面进行手术,将晶状体取出后用人工晶状体代替。
这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切开眼球,需要在手术后留意术后感染和角膜水肿等马上治疗。
激光手术是应用激光在原位将晶状体进行切割,切割后再通过吸入装置将其取出然后装上人工晶体。
这种手术过程非常短暂,无需担心手术中出现溢血、术后有感染的情况。
总体来说,不同的手术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白内障,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延缓进展。
保守治疗包括:1)眼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人工泪液、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眼睛干涩、红肿等症状,但是并不能治疗白内障本身。
2)营养治疗:多摄入含有维生素C和E、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成分的食物可以保护眼睛健康,缓解白内障并可能减缓病情。
3)生活习惯改善:合理调节眼睛使用时间,避免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间过长,使用好的防辐射眼镜等措施。
二、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1.注意休息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疲劳,不要过度运动,也不要长时间进行锻炼。
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2.避免感染手术后需要严格注意消毒、卫生,避免感染。
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不要游泳、洗澡,不要在外面吃零食、乱摸,注意手卫生等。
3.眼部护理手术后需要对眼部进行护理。
术后第一天需要将眼睛贴上眼罩,避免碰到外来物。
术后一段时间内不要揉眼睛,不要涂抹眼药水等。
4.遵医嘱手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遵守复诊时间。
收稿日期:2018 ̄05 ̄20ꎻ修回日期:2018 ̄10 ̄23第一作者:陈莹ꎮE ̄mail:ying_xiaochen@126.com通信作者:李元彬ꎮE ̄mail:yuanbinli@yeah.net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8.254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陈莹1ꎬ2ꎬ李元彬2(1.青岛大学医学部ꎬ山东青岛266021ꎻ2.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ꎬ山东烟台264000)摘要: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ꎬ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ꎬ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较前有提高ꎬ但是由于婴幼儿眼球结构发育不完善ꎬ手术时机㊁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选择方面均不同于成人白内障ꎬ且术中㊁术后的并发症较成人多ꎬ术后还需长时间的视觉功能训练ꎮ针对先天性白内障的这些特点ꎬ通过复习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ꎬ对各类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ꎬ希望可以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ꎻ超声乳化术ꎻ人工晶状体ꎻ视觉重建中图分类号:R779.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19)02 ̄0143 ̄06引用格式:陈莹ꎬ李元彬.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新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2):143 ̄148.CHENYingꎬLIYuanbin.Progressin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J].JOtolaryngolOphthalmolShandongUnivꎬ2019ꎬ33(2):143 ̄148.Progressin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CHENYing1ꎬ2ꎬLIYuanbin21.MedicalCollegeꎬGraduateSchoolofMedicineꎬQingdaoUniversityꎬQingdao266021ꎬShandongꎬChinaꎻ2.DepartmentofOph ̄thalmologyꎬYantaiYuhuangdingHospitalꎬYantai264000ꎬShandongꎬChinaAbstract:Congenitalcataractisacommondiseasethatcanleadtoblindnessinchildren.Improvementinsuccessrateshavebeenob ̄servedowingtothedevelopmentofmicrosurgicaltechniques.Inchildrenꎬthetimingandmethodologyofsurgeryandselectionofappropriatepowerofintraocularlensdiffersfromthatofadultcataractduetorapidgrowthofinfantileeyes.Inadditionꎬwhencom ̄paredwithadultcataractꎬcongenitalcataractisassociatedwithhigherrateofcomplicationsandrequireslong ̄termpost ̄surgicaltrainingforcorrectionofamblyopia.Inviewoftheaforementionedcharacteristicsꎬthepresentstudyreviewedtherelevantliteratureꎬwiththeaimtoprovideinsightintothetreatmentofcongenitalcataract.Keywords:CongenitalcataractꎻPhacoemulsificationꎻIntraocularlensꎻVisualreconstruction㊀㊀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ꎬ或出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ꎬ它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眼病ꎬ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万儿童因先天性白内障而失明[1]ꎬ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38%[2]ꎮ而我国多省份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视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1ɢꎬ其中先天性白内障占14.1%[3]ꎮ由此可见ꎬ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视力损伤儿童中基数还是很大的ꎮ但是先天性白内障这一疾病受患病人群的影响ꎬ早期诊断率及手术率并不高ꎮYou等[4]发现ꎬ由于缺乏婴幼儿眼病筛查体系和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ꎬ研究的患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没有一例得到手术治疗ꎬ而出生后6个月内得到手术治疗的患儿ꎬ单双眼分别占1.2%和15.93%ꎮ因为受儿童眼球结构及发育的影响ꎬ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治疗ꎬ那么必然会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ꎬ甚至会导致失明ꎮ因此ꎬ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ꎬ我们需要早期发现ꎬ早期诊断ꎬ适时手术ꎬ尽最大可能提高患儿视力ꎮ1㊀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1.1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依赖于很多因素ꎬ包括年龄㊁白内障的致密度及类型ꎬ以及单眼或双眼发病等[5]ꎮ1.1.1㊀单眼先天性白内障㊀出生后前几周认为是视觉发育关键期ꎬ如果此时没有有效的光线进入眼睛刺激视皮层ꎬ那么婴幼儿可能相对会发展成弱视ꎮ对于单眼轻度非致密的先天性白内障ꎬ手术时机目前很难达成共识ꎬ尤其对于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6]ꎮ对于单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ꎬ相比于双眼白内障ꎬ它有更多的潜在弱视的发生[7]ꎬ因此原则上手术应该在出生后6周内完成ꎮ但是研究表明ꎬ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与手术年龄密切相关ꎬ其中出生后4周内手术的患儿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比率明显增加[8]ꎬ而且手术年龄越早ꎬ麻醉的风险也越高[9]ꎬ因此ꎬ部分专家建议单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出生后4~6周[10]ꎮ1.1.2㊀双眼先天性白内障㊀Serafino等[10]对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时机进行了研究ꎬ认为双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也应该在出生后8周内完成ꎮ另外ꎬ对于双眼先天性白内障ꎬ为了避免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ꎬ通常第二只眼的手术要在第一只眼手术后一周之内完成[10]ꎮ然而ꎬ即使发现先天性白内障的时间超过了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ꎬ仍然不能放弃白内障手术治疗ꎬ应尽早手术使视轴保持清晰ꎬ最大限度提高视力[11]ꎮ1.2㊀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1.2.1㊀传统手术方式㊀先天性白内障目前开展最多的手术方式是微小切口白内障吸除联合前后囊膜环形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ꎮ常用的手术切口是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ꎮ透明角膜切口手术操作简单ꎬ用时短ꎬ但是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切口愈合反应比成人白内障重ꎬ所以切口处很容易形成角膜瘢痕ꎬ而且透明角膜切口处的缝线增加了患儿异物感及感染的风险ꎬ并且需二次手术拆除ꎬ因此传统手术方式目前已很少应用透明角膜切口ꎮ巩膜隧道切口目前应用最普遍ꎬ此种切口有结膜覆盖ꎬ能够减少缝线异物刺激ꎬ前房稳定性好ꎬ可减少虹膜脱出及眼内感染的机会[12]ꎬ虽比透明角膜切口复杂ꎬ耗时长ꎬ但是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来说更安全ꎮ传统手术方式对于前后囊膜的处理是手法前后囊连续环形撕囊ꎬ但是儿童的眼球不同于成人ꎬ手术过程中有弹性的虹膜会使得前房反复变浅ꎬ前囊膜的弹性及韧性ꎬ黏稠的晶状体皮质会使得手法撕囊变得困难ꎬ但是对于技术纯熟者均能达到目标ꎬ且手法环形撕囊术可以保证囊袋边缘的完整性ꎮ近年也有射频透热撕囊㊁Fugo离子刀撕囊等方法ꎬ但撕囊边缘均不如手法连续环形撕囊光滑[13]ꎮ对于软性的白内障ꎬ可单纯使用灌洗手柄吸除白内障ꎬ而对于核较硬的先天性白内障可以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式去除ꎮ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非常高ꎬ因此对于年龄较小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ꎬ手术均应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ꎬ最大程度减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ꎮ最早开展的是经睫状体平坦部行20G玻璃体切割术ꎬ用20G玻切头行前部玻璃体切除ꎬ会在术中对玻璃体造成很大的骚扰ꎬ这种骚扰会增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风险ꎬ而且婴幼儿的眼球结构尚未发育成熟ꎬ切口范围以及位置的可控性差可能会导致不完全的玻璃体切除ꎬ结果导致8%~10%的手术患儿发生后囊膜混浊[14]ꎬ因此ꎬ此种手术方式目前已很少开展ꎮ后来相继用23G或25G玻切术ꎬ一般经巩膜隧道切口进入行前部玻璃体切除ꎬ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前减低[15 ̄16]ꎬ且术中前房稳定ꎬ并发症少ꎮ虽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ꎬ但是在7岁以上儿童没有明显差异[16]ꎮ倘若术后发生后囊膜浑浊ꎬ7岁以上儿童也可在表面麻醉下配合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ꎮ1.2.2㊀玻璃体切除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㊀随着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的发展及手术方式的改进ꎬ越来越多的人应用玻璃体切除技术进行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ꎮ因为小儿囊膜的弹性以及高概率的向周边撕裂性ꎬ使得在年龄较小的患儿眼上用玻切头行囊膜切开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17]ꎮ最开始使用20G玻璃体切除术ꎬMemon等[18]使用20G玻切头完成前后囊切开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ꎮ最终得出结论ꎬ20G玻切头可以容易地完成前后囊切开并且术后并发症少ꎮ但是也有研究称透明角膜切口的20G玻璃体切除术针对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眼来说伤口偏大ꎬ切口部位会造成角膜云翳ꎬ器械误伤晶体囊膜ꎬ虹膜脱出及玻璃体嵌顿到切口区ꎬ缝合切口会引起散光等问题[19]ꎬ因此ꎬ目前已很少应用此种手术方法ꎮ后来23G玻璃体切除术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ꎬ对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14]ꎮ通过透明角膜切口使用23G玻璃体切除术进行前后囊膜切开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ꎬ最终得出结论ꎬ23G玻切术可以很好地完成前后囊的切开ꎬ术中前房稳定且未发现并发症ꎮ有研究证实ꎬ大部分的患儿仅仅有轻微的术后炎症反应[7]ꎮ另有研究报道23G玻切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具有低并发症发生率[15]ꎮ最新报道的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玻切技术是25G玻璃体切除术ꎬChee等[20]发现ꎬ通过透明角膜切口使用25G玻切术可以完成晶体前后囊膜切割㊁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ꎬ并且可以精确操作ꎬ术中前房稳定ꎬ且有更小的手术源性散光ꎮ1.2.3㊀再生晶状体㊀Lin等[21]经过基础研究㊁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发现晶状体上皮干细胞(lensepi ̄thelialstemcellꎬLEC)具有增殖分化成完整透明晶状体的潜力ꎬ因此开创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ꎬ微创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内源性干细胞晶状体再生技术ꎮ手术中将撕囊口面积缩小并移至周边ꎬ以保存更多的LECꎬ术后5个月发现囊袋内再生出几乎与正常晶状体结构类似且具有相应屈光力的晶状体ꎬ该项技术仅在特定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应用获得成功ꎬ其对眼部影响较传统超声乳化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明显减少ꎬ且再生的晶状体亦有屈光能力ꎬ但是这项研究还需长期随访和观察ꎮ1.3㊀术后屈光矫正㊀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ꎬ患儿处于高度远视状态ꎬ此时必须进行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矫正ꎮ常用的矫正方法有框架眼镜㊁角膜接触镜及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ꎬIOL)植入ꎬ当然还有报道应用piggybagIOL植入矫正屈光不正ꎬ但是其术后有继发性青光眼ꎬ虹膜脱色素等并发症ꎬ且手术技术要求高ꎬ随屈光度变化需二次手术取出等问题ꎬ在先天性白内障中很少应用[22]ꎮ其他几种传统矫正方法之间各有利弊ꎮ框架眼镜相比于其他方式价格相对便宜ꎬ佩戴方便ꎬ且能随着患儿屈光度的变化更换ꎬ但是此种方式对于单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ꎬ会造成双眼高度屈光参差ꎬ导致明显的物象不等ꎬ给患儿的佩戴带来不适感且影响患儿视力预后[23]ꎮ相比于框架眼镜导致的双眼高度屈光参差ꎬ角膜接触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ꎬ但是缺点是配戴及摘取困难ꎬ及其他并发症包括因为适应角膜接触镜变得陡峭的角膜等ꎮ在发展中国家ꎬ因为角膜接触镜频繁的丢失㊁频繁更换导致的重复花费ꎬ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及卫生水平ꎬ都使得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受到限制[7]ꎮ目前用于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光学矫正最多的方法还是IOL植入ꎬ只是对于人工晶状体(IOL)的植入时机ꎬ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ꎮ1.4㊀人工晶体的植入㊀人工晶体的植入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视觉发育条件ꎬ但是目前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的选择还是面临挑战ꎬ比如儿童眼眼轴的快速增长ꎬ短眼轴下人工晶体屈光度预测性低ꎬ以及儿童在清醒状态下IOL参数测量较困难等[24]ꎮ1.4.1㊀植入时机㊀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美国婴幼儿无晶体眼研究机构(theinfantaphakiatreatmentstudyꎬIATS)[25]设计了一个多中心㊁随机化的临床实验ꎮ患儿平均随机分为两组ꎬ其中一组使用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不正ꎬ另外一组植入IOL来矫正屈光不正ꎮ结论CL组和IOL组最终视敏度没有明显差异[25]ꎬ但一期囊袋内植入IOL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ꎬ比如眼部炎症反应㊁视轴浑浊等ꎬ并且有更高的再手术概率ꎬ基于此研究ꎬ专家建议在年龄小于7个月的单眼白内障婴幼儿一期植入IOL应该持保留意见ꎮ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ꎬ英国先天性白内障研究组[9]研究了年龄小于2岁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一期植入IOL的术后视敏度㊁继发性青光眼及再次手术概率ꎮ结论一期植入IOL并没有提高视力ꎬ或降低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ꎮ反而一期植入IOL增加了麻醉的风险ꎬ而且麻醉可能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ꎮ因此ꎬ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一期植入IOL应作为1岁以上患儿矫正屈光状态的方法ꎮ而年龄较小的患儿ꎬ尤其年龄<1岁者ꎬ手术者应充分权衡一期IOL植入手术的风险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4]ꎮ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在最近的研究中[26]ꎬ报道称随访的5年时间ꎬ年龄在6个月到24个月之间行白内障手术且植入IOL的患儿ꎬ一期植入IOL有可以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好的视觉效果ꎮ在另一个回顾性分析中[27]ꎬ最后得出结论ꎬ手术年龄小于6个月和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的患儿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ꎬ且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一期植入IOL是安全的ꎮSukhija等[28]报道了年龄<2岁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植入IOL的长期观察结果ꎬ得出结论有92%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是6/18或更高ꎬ并且有73%的眼睛最佳矫正视力至少是6/12ꎮ平均手术年龄在(8.90ʃ8.70)个月的双眼患儿最佳矫正视力是20/40ꎮ国外对于双眼先天性白内障ꎬ2岁前可以一期植入IOLꎬ但是国内大多数专家还是建议2岁以后ꎬ眼球发育接近正常ꎬ超声波检查眼轴ȡ22mm者ꎬ再植入IOLꎮ1.4.2㊀IOL材质及类型的选择㊀随着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ꎬ可折叠式IOL也逐渐取代了硬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 ̄MA)IOLꎮ目前ꎬ疏水性丙烯酸酯IOL已经成为众多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者的选择ꎬ其优点是可以折叠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ꎬ而且有报道称能引起较小的和较迟的视轴混浊[29]ꎮ大部分手术者植入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IOL于囊袋内或使用三片式IOL放于睫状沟[30]ꎮ近年还有其他类型人工晶体在儿童眼上的应用ꎬ比如ꎬ多焦点IOL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31]ꎬ但是婴幼儿的近视漂移降低了IOL屈光度数选择的准确性[32]ꎬ而且这类人工晶状体在儿童眼上的使用是超说明书的[24]ꎮ还有前房型人工晶体及固定于虹膜的人工晶体ꎬ这类人工晶体可能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ꎬIOL移位及继发性青光眼等问题[33]ꎮ因此ꎬ专家们建议在儿童眼上使用这些人工晶体时要加倍小心[34]ꎮ1.4.3㊀IOL屈光度数的选择㊀2岁前儿童眼轴增长是很迅速的ꎬ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来说ꎬ选择一个合适屈光度数的IOL是一个重要问题[35]ꎮ植入IOL屈光度数的选择要参考两个方面ꎬ分别是眼轴和年龄ꎮ眼轴与植入IOL屈光度数的对应关系为:17mm+25Dꎬ18mm+24Dꎬ19mm+23Dꎬ20mm+21Dꎬ21mm+19Dꎬ眼轴增长到22mm后可按照正视选择[36]ꎮLloyd等[37]报道ꎬ无晶状体眼从出生后3个月到20岁的平均近视漂移是9.70DꎮEnyedi等[38]建议术后目标屈光度如下:1岁+6.00Dꎬ2岁+5.00Dꎬ3岁+4.00DꎮPlager等[39]建议术后目标屈光度为4岁+4.00Dꎬ5岁+3.00Dꎬ6岁+2.25Dꎬ7岁+1.50Dꎬ8岁+1.00Dꎮ术后呈轻度远视状态ꎬ以防止近视化ꎬ减轻成年后的屈光不正状态ꎬ但术后早期需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ꎬ以免形成弱视[40]ꎮIOL屈光度数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眼轴和年龄两方面因素ꎬ才能将IOL屈光度数误差减到最低ꎮ1.5㊀视觉重建㊀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依赖于大量的视觉重建以及弱视训练ꎮ遗憾的是ꎬ在许多情况下ꎬ即使在早期手术之后ꎬ尽管术后佩戴了框架眼镜㊁角膜接触镜或植入了人工晶体ꎬ随着患儿不断变化的屈光度ꎬ以及长期的失访使得患儿不能形成完整的视觉重建ꎬ最终导致弱视的发生[41]ꎬ所以长期的随访观察是至关重要的ꎮ对于单眼白内障来说ꎬ弱视管理以及遮盖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取得良好视觉预后的基石ꎮ对于双眼白内障来说ꎬ若无斜视㊁无屈光参差ꎬ则无需遮盖ꎬ可予以足矫配镜及传统弱视训练[40]ꎮ2㊀总㊀结㊀㊀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患病人群的特性ꎬ决定了其治疗不同于成人白内障ꎮ眼科医生在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时需注意更多方面ꎬ比如手术时机的选择㊁手术方式的改进㊁IOL屈光度数的选择及植入年龄的判断㊁术后屈光状态矫正等ꎮ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仅仅是漫长治疗的第一步ꎬ随之而来的是长期弱视训练及视觉重建ꎮ目前因为先天性白内障的复杂性ꎬ很多方面还未达成共识ꎬ因此在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上还任重道远ꎬ还需更加努力开创出创伤更小㊁视力提高更理想的治疗方式ꎬ造福更多先天性白内障患儿ꎮ参考文献:[1]LambertSRꎬLynnMJꎬDuBoisLGꎬetal.Axialelonga ̄tionfollowingcataractsurgeryduringthefirstyearoflifeintheinfantaphakiatreatmentstudy[J].InvestOphthal ̄molVisSciꎬ2012ꎬ53(12):7539 ̄7545.doi:10.1167/iovs.12 ̄10285.[2]WilsonMEꎬPandeySKꎬThakurJ.Paediatriccataractblindnessinthedevelopingworld:surgicaltechniquesandintraocularlensesinthenewmillennium[J].BrJOph ̄thalmolꎬ2003ꎬ87(1):14 ̄19.[3]傅培ꎬ杨柳ꎬ薄绍晔ꎬ等.全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抽样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ꎬ2004ꎬ84(18):1545 ̄1548.doi:10.3760/j:issn:0376 ̄2491.2004.18.013.FUPeiꎬYANGLiuꎬBOShaoyeꎬetal.Anationalsurveyonlowvisionandblindnessof0 ̄6yearsoldchildreninChina[J].NationalMedicalJournalofChinaꎬ2004ꎬ84(18):1545 ̄1548.doi:10.3760/j:issn:0376 ̄2491.2004.18.013.[4]YOUCaiyunꎬWUXiaomingꎬZHANGYingyingꎬetal.Visualimpairmentanddelayinpresentationforsurgeryinchinesepediatricpatientswithcataract[J].Ophthalmolo ̄gyꎬ2011ꎬ118(1):17 ̄23.doi:10.1016/j.ophtha.2010.04.014.[5]CarriganAKꎬDuBoisLGꎬBeckerERꎬetal.Costofin ̄traocularlensversuscontactlenstreatmentafterunilateral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retrospectiveanalysisatage1year[J].Ophthalmologyꎬ2013ꎬ120(1):14 ̄19.doi:10.1016/j.ophtha.2012.07.049.[6]张辉ꎬ龙潭ꎬ谢立信.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ꎬ2012ꎬ92(27):1939 ̄1941.doi:10.3760/cma.j.issn.0376 ̄2491.2012.27.023. [7]VasavadaARꎬVasavadaV.CurrentStatusofIOLimplan ̄tationinpediatriceyes:anupdate[J].ExpertRevMedDevicesꎬ2017:1 ̄9.doi:10.1080/17434440.2016.1271706.[8]WattsPꎬAbdolellMꎬLevinAV.Complicationsininfantsundergoingsurgeryforcongenitalcataractinthefirst12weeksoflife:isearlysurgerybetter?[J].JAAPOSꎬ2003ꎬ7(2):81 ̄85.doi:10.1016/mpa.2003.S1091 ̄853102420095.[9]SoleboALꎬRussell ̄EggittIꎬCumberlandPMꎬetal.Risksandoutcomesassociatedwith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under2yearsofage:theIoLunder2cohortstudy[J].BrJOphthalmolꎬ2015ꎬ99(11):1471 ̄1476.doi:10.1136/bjophthalmol ̄2014 ̄306394. [10]SerafinoMꎬTrivediRHꎬLevinAVꎬetal.UseoftheDelphiprocessinpaediatriccataractmanagement[J].BrJOphthalmolꎬ2016ꎬ100(5):611 ̄615.doi:10.1136/bjophthalmol ̄2015 ̄307287.[11]任美侠ꎬ周健.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ꎬ2012ꎬ30(3):231 ̄235.doi:10.3760/cma.j.issn.1006 ̄4443.2012.03.001.[12]刘奕志ꎬ吴明星.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展望[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ꎬ2017ꎬ17(2):79 ̄81ꎬ84.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7.02.001.LIUYizhiꎬWUMingxing.Advancesandoutlookof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J].ChineseJournalofOph ̄thalmologyandOtorhinolaryngologyꎬ2017ꎬ17(2):79 ̄81ꎬ84.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7.02.001. [13]NihalaniBRꎬVanderVeenDK.Technologicaladvance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J].SeminOphthalmolꎬ2010ꎬ25(5/6):271 ̄274.doi:10.3109/08820538.2010.518836.[14]RuthALꎬLambertSR.Amblyopiainthephakiceyeaf ̄terunilateralcongenitalcataractextraction[J].JAAPOSꎬ2006ꎬ10(6):587 ̄588.doi:10.1016/j.jaapos.2006.08.003.[15]LiSYꎬZhangZPꎬJiSJꎬetal.Applicationofminimallyinvasive23Gvitrectomyviacorneal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pediatriccataract[J].EurRevMedPharma ̄colSciꎬ2014ꎬ18(17):2413 ̄2418.[16]KugelbergMꎬZetterstr?mC.Pediatriccataractsurgerywithorwithoutanteriorvitrectomy[J].JournalofCata ̄ract&RefractiveSurgeryꎬ2002ꎬ28(10):1770 ̄1773.doi:10.1016/s0886 ̄3350(02)01332 ̄9.[17]GuoSQꎬWagnerRSꎬCaputoA.Managementofthean ̄teriorandposteriorlenscapsulesandvitreou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04ꎬ41(6):330 ̄337.[18]MemonMNꎬBukhariSꎬBhuttoIA.Cornealapproach20Guagevitrectomysystemforthemanagementofcon ̄genitalcataract[J].PakJMedSciꎬ2016ꎬ32(2):440 ̄443.doi:10.12669/pjms.322.9149.[19]RainaUKꎬBhambhwaniVꎬGuptaAꎬetal.Comparisonoftranscornealandparsplanaroute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ininfantsusinga25 ̄gaugevitrectomysystem[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16ꎬ53(2):105 ̄112.doi:10.3928/01913913 ̄20160208 ̄01. [20]CheeKYꎬLamGC.Managementofcongenitalcataractinchildrenyoungerthan1yearusinga25 ̄gaugevitrec ̄tomysystem[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09ꎬ35(4):720 ̄724.doi:10.1016/j.jcrs.2008.12.012.[21]LinHTꎬOuyangHꎬZhuJꎬetal.Lensregenerationusingendogenousstemcellswithgainofvisualfunction[J].Natureꎬ2016ꎬ531(7594):323 ̄328.doi:10.1038/nature17181.[22]BoisvertCꎬBeverlyDTꎬMcClatcheySK.Theoreticalstrategyforchoosingpiggybackintraocularlenspowersinyoungchildren[J].JAAPOSꎬ2009ꎬ13(6):555 ̄557.doi:10.1016/j.jaapos.2009.10.001.[23]LindsayRGꎬChiJT.Contactlensmanagementofinfan ̄tileaphakia[J].ClinExpOptomꎬ2010ꎬ93(1):3 ̄14.doi:10.1111/j.1444 ̄0938.2009.00447.x.[24]LimMEꎬBuckleyEGꎬPrakalapakornSG.Updateoncongenitalcataractsurgerymanagement[J].CurrOpinOphthalmolꎬ2017ꎬ28(1):87 ̄92.doi:10.1097/ICU.0000000000000324.[25]KumarPꎬLambertSR.EvaluatingtheevidenceforandagainsttheuseofIOLs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J].ExpertRevMedDevicesꎬ2016ꎬ13(4):381 ̄389.doi:10.1586/17434440.2016.1153967.[26]StruckMC.Long ̄termresultsofpediatriccataractsur ̄geryand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from7to22monthsoflife[J].JAMAOphthalmolꎬ2015ꎬ133(10):1180 ̄1183.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5.2062.[27]GuptaAꎬKekunnayaRꎬRamappaMꎬetal.Safetypro ̄fileof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below2yearsofage[J].BrJOphthalmolꎬ2011ꎬ95(4):477 ̄480.doi:10.1136/bjo.2010.184606. [28]SukhijaJꎬRamJꎬGuptaNꎬetal.Re:Long ̄termresultsafterprimary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nchildrenop ̄eratedlessthan2yearsofageforcongenitalcataract[J].IndianJOphthalmolꎬ2015ꎬ63(5):464 ̄465.doi:10.4103/0301 ̄4738.159900.[29]KugelbergMꎬKugelbergUꎬBobrovaNꎬetal.After ̄cataractinchildrenhavingcataractsurgerywithorwith ̄outanteriorvitrectomyimplantedwithasingle ̄pieceAcrySofIOL[J].JournalofCataract&RefractiveSur ̄geryꎬ2005ꎬ31(4):757 ̄762.doi:10.1016/j.jcrs.2004.08.044.[30]KleinmannGꎬZauggBꎬAppleDJꎬetal.Pediatriccata ̄ractsurgerywithhydrophilicacrylicintraocularlens[J].JournalofAmericanAssociationforPediatricOphthal ̄mologyandStrabismusꎬ2013ꎬ17(4):367 ̄370.doi:10.1016/j.jaapos.2013.04.007.[31]AttiaMSꎬKhoramniaRꎬAuffarthGUꎬetal.Nearandintermediatevisualandreadingperformanceofpatientswithamultifocalapodizeddiffractiveintraocularlensu ̄singanelectronicreadingdesk[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16ꎬ42(4):582 ̄590.doi:10.1016/j.jcrs.2015.11.047.[32]Lapid ̄GortzakRꎬvanderMeulenIJꎬJellemaHMꎬetal.Seven ̄yearfollow ̄upofunilateralmultifocalpseudopha ̄kiainachild[J].IntOphthalmolꎬ2017ꎬ37(1):267 ̄270.doi:10.1007/s10792 ̄016 ̄0232 ̄5.[33]MedsingeAꎬNischalKK.Pediatriccataract:challengesandfuturedirections[J].ClinOphthalmolꎬ2015ꎬ9:77 ̄90.doi:10.2147/OPTH.S59009.[34]KavithaVꎬBalasubramanianPꎬHeralgiMM.Posterioririsfixatedintraocularlensforpediatrictraumaticcataract[J].MiddleEastAfrJOphthalmolꎬ2016ꎬ23(2):215 ̄218.doi:10.4103/0974 ̄9233.171777.[35]NeelyDEꎬPlagerDAꎬBorgerSMꎬetal.Accuracyofintraocularlenscalculationsininfantsandchildrenun ̄dergoingcataractsurgery[J].JAAPOSꎬ2005ꎬ9(2):160 ̄165.doi:10.1016/j.jaapos.2004.12.010.[36]马勇ꎬ王建萍.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及植入术后对患儿眼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ꎬ2006ꎬ6(3):626 ̄628.doi:10.3969/j.issn.1672 ̄5123.2006.03.035.YONGMaꎬJIANPINGWang.Thechoosingofintraocu ̄larlenspowerforchildrenwithcongenitalcataractanditspostoperativeinfluenceonchildren'srefractivechangeandaxialgrow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hthal ̄mologyꎬ2006ꎬ6(3):626 ̄628.doi:10.3969/j.issn.1672 ̄5123.2006.03.035.[37]LloydICꎬAshworthJꎬBiswasSꎬetal.Advancesinthemanagementofcongenitalandinfantilecataract[J].Eye(Lond)ꎬ2007ꎬ21(10):1301 ̄1309.doi:10.1038/sj.eye.6702845.[38]EnyediLBꎬPeterseimMWꎬFreedmanSFꎬetal.Refrac ̄tivechangesafterpediatric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J].AmJOphthalmolꎬ1998ꎬ126(6):772 ̄781. [39]PlagerDAꎬKipferHꎬSprungerDTꎬetal.Refractivechangeinpediatricpseudophakia:6 ̄yearfollow ̄up[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02ꎬ28(5):810 ̄815. [40]陈奕烨ꎬ亢晓丽.先天性白内障盲与低视力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3ꎬ49(5):472 ̄47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5.024.CHENYiyeꎬKANGXiaoli.Integratedtherapyofcon ̄genitalcataracttopreventblindnessandlowvision[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ꎬ2013ꎬ49(5):472 ̄47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05.024. [41]BirchEEꎬWangJYꎬFeliusJꎬetal.Fixationcontrolandeyealignmentinchildrentreatedfordensecongenitalordevelopmentalcataracts[J].JournalofAmericanAssoci ̄ationfor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ꎬ2012ꎬ16(2):156 ̄160.doi:10.1016/j.jaapos.2011.11.007(编辑:王磊)(上接第138页)㊀㊀CAIZhaogenꎬLUGuoyuꎬCHENGZenongꎬetal.Ex ̄pressionofHIF ̄1aꎬCXCR4andVEGFinpapillarythy ̄roidcarcinomaandItssignificance[J].ChineseJournalofHistochemistryandCytochemistryꎬ2015ꎬ24(1):50 ̄55.doi:10.3870/zgzzhx.2015.01.009.[24]ZhangPꎬDongLꎬYanKꎬetal.CXCR4 ̄mediatedos ̄teosarcomagrowthandpulmonarymetastasisispromotedbymesenchymalstemcellsthroughVEGF[J].OncolRepꎬ2013ꎬ30(4):1753 ̄1761.doi:10.3892/or.2013.2619.[25]YugangWuꎬMinJinꎬHuanbaiXuꎬZhangShiminꎬSongbingHe.ClinicopathologicSignificanceofHIF ̄1αꎬCXCR4ꎬandVEGFExpressioninColonCancer[J].Clinical&DevelopmentalImmunologyꎬ2010(2010):1 ̄10.pii:537531[26]赵红霞.PTEN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4ꎬ35(1):155 ̄159.ZHAOHongxia.ResearchprogressinPTENandtumordevelopment[J].MedicalJournalofWuhanUniversityꎬ2014ꎬ35(1):155 ̄159.[27]董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IF ̄1α和PTEN的表达及诊断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ꎬ2017ꎬ30(2):159 ̄160.doi:10.3969/j.issn.1673 ̄5412.2017.02.024. [28]GuJꎬDaaTꎬKashimaKꎬetal.Expressionofspliceva ̄riantsofCD44inthyroidneoplasmsderivedfromfollic ̄ularcells[J].PatholIntꎬ1998ꎬ48(3):184 ̄190. [29]曲明辉ꎬ张洪旺ꎬ王丹ꎬ等.缺氧诱导因子 ̄1α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ꎬ2014ꎬ36(3):192 ̄194.doi:10.3969/j.issn.1004 ̄3101.2014.03.010.QUMinghuiꎬZHANGHongwangꎬWANGDanꎬetal.Expressionandsignificance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αandCD44v6in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J].ActaAcademiaeMedicinaeWeifangꎬ2014ꎬ36(3):192 ̄194.doi:10.3969/j.issn.1004 ̄3101.2014.03.010.[30]FiggeJꎬdelRosarioADꎬGerasimovGꎬetal.Preferen ̄tialexpressionofthecelladhesionmoleculeCD44inpa ̄pillarythyroidcarcinoma[J].ExpMolPatholꎬ1994ꎬ61(3):203 ̄211.(编辑:孙瑶)。
先天性白内障能治吗*导读:先天性白内障多半发生在婴幼儿出生前后,没有及时治疗是会引起孩子失明的,这可让很多家长焦急万分。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家属一定非常迫切的想要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到底能不能治?那么为了告诉大家先天性白内障能治吗?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一下相关资料。
……先天性白内障多半发生在婴幼儿出生前后,没有及时治疗是会引起孩子失明的,这可让很多家长焦急万分。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家属一定非常迫切的想要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到底能不能治?那么为了告诉大家先天性白内障能治吗?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一下相关资料。
目前医学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有一下几种:1.手术摘除白内障,对于遮挡瞳孔区的白内障,经视功能评估具备基本视觉能力的患者应该尽早安排进行手术摘除白内障。
同时,为了防止复发,还应该同期做晶体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2.如果发现视神经发育异常,有严重的眼底的患者,以及不能确定有光机能、有严重的小眼球、眼部有活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3.配眼镜,进行手术后的患者应该及时验光配镜,矫正手术后的屈光不正、避免形成弱视。
并且每年要定期复验,及时调整眼睛的度数。
4.对双眼视力比较差的患者,应该选择遮盖进行弱视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分为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现在先天性白内障已经成为了致使儿童失明的第二大因素。
如果家长们能够在早期的时候就发现,就会大大的减轻症状。
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是可以治愈的。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遗传病,所以很大一部分患者是遗传而致病的,所以怀孕前的体检工作一定要做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信息,任何一种疾病主要发现的早都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一般都是能够恢复的,所以各位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3-08T14:44:40.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5期供稿作者:宋玉龙
[导读] 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
宋玉龙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是黑龙江塔河 165200)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5-0170-02
【摘要】儿童白内障发病率可达2—4/1000。
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
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而先天性白内障可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内障。
如果不能尽早手术,将会造成严重弱视。
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即使进行了手术,起视力也很难恢复。
【关键词】眼科先天性白内障临床治疗
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具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
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4‰。
新生盲儿中约30%为白内障致盲。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发病,也有单眼发病者,常伴有眼部和全身先天畸型如小眼球、小角膜、虹膜和脉络膜先天性缺损以及面部四肢畸形等。
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如不即时治疗,会发生感觉性眼球震颤、斜视及弱视。
一些对视力没有影响又不发展的限局性白内障,无需特殊治疗。
按晶状体混浊不同部位的特征分类叙述于:
1.胚胎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混浊居晶状体核心呈灰白粉尘样,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状白内障。
多为双眼对称性。
常有家族遗传倾向。
不影响视力,也不发展,不需治疗。
2.胎儿核至婴儿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典型的有板层白内障(又名绕核性或带状白内障,perinucleousorzonularcataract)。
多为双侧性不发展,但可随年龄增长新生的晶状体纤维将混浊区挤向深层。
混浊多呈带状,绕核而行,可分几层呈同心性排列,层间隔以透明带,最外一层常有短弓形绕带骑在核的赤道部周围名曰骑子(riders)。
在高倍裂隙灯下可见这些带状混浊是由致密的混浊小点组成。
一般愈靠近周边部愈致密,愈接近轴心部愈稀薄甚至于逐渐消失。
这些混浊所在的部位和大小与胎生期发病的早晚和持续时间有关。
即发病愈早愈偏向核心,持续愈久混浊愈浓厚。
因此胎儿早期出现的混浊多在胎儿核附近,对视力可有一定的影响。
散瞳后可露出透明的晶状体周边部,故视力会有提高。
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了解,可能有部分遗传因素。
因常见怀孕期的母亲有显性或隐性手足搐搦、血钙低、血磷高的历史,同时生后的小儿常有佝偻病以及牙齿生长迟缓,指甲脆弱等上皮营养性发育不良现象,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特别是与钙质缺乏有关。
因此病多在胎儿期开始形成,生后不一定缺钙。
可查血钙、血磷浓度以助诊断。
如果混浊范围遮盖整个瞳孔区,不能窥看视神经乳头,应即时手术摘除,2岁以上患儿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
由于人工晶状体技术的日益完善,增视性虹膜切除本已不常用,但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及设备而定。
3.婴儿核至皮质深层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
(1)冠状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先天性白内障。
多在青春期后不久出现。
多为双侧性。
有遗传倾向。
混浊呈短棒状、哑铃状、圆形或椭圆形不等。
排列在周边部皮质深层,呈整齐的放射状形如花冠,遂名冠状白内障(Coronarycataract)。
此型白内障又常合并点状白内障,但晶状体的中心部都是透明的,所以临床不散瞳检查常被忽略。
此种白内障多不会进展,不影响视力时无需治疗。
(2)蓝色点状白内障:多在出生时或至迟到青少年期被发现。
混浊是细小点状(间或见少许片状)呈带有蓝色的灰白混浊,散布在皮质深层(周边部多见),所以多不影响视力,亦不进展,不需治疗。
4.中轴部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
(1)珊瑚状白内障(coralliformcataract):比较少见。
混浊居晶状体两极之间的中轴部及其附近。
以后极为中心向前方放射出许多杆状、管状混浊,且常伴有斑点状多彩的结晶,像焰火,五彩缤纷。
推测是因为继发晶状体纤维在前极缝处未能闭合的缘故。
(2)先天苔藓状白内障(dilacerated cataract):为许多精细而多彩的花边样混浊集中在成人核深层。
多为静止性不影响视力。
有时合并冠状或点状白内障。
5.缝性白内障(suturecataract) 包括晶状体前后缝附近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混浊,“Y”字缝可以相当清晰。
此种白内障早的发生在胎生第3个月,晚的可迟至10~20岁。
混浊出现在胎儿核直至成人核附近不等,多不发展也很少影响视力。
有时合并冠状或点状白内障。
治疗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视觉发育迅速,1个半月初步建立双眼共轭运动,2个月出现瞬目反射及注视反射,3个月追随目标物,6个月建立集合反射,1岁时融合反射已充分发育,因此完全性和位于视轴上的致密白内障如不即时手术,会造成弱视斜视及眼震。
不少文献报道眼震是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好坏程度的标志。
眼震出现以前术后视力恢复满意,出现眼震以后,术后视力一般难以恢复至正常甚至在0.1以下。
单眼白内障弱视程度更严重。
目前许多学者主张2个月以前做白内障手术,因为这个时期是注视反射发育的时期,延缓手术将导致眼震。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有4种方法①人工晶状体植入,有的学者认为2岁是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最小年龄,有的学者主张5岁较为安全。
这要根据术者的手术技巧、经验及设备条件而定。
②角膜接触镜,是国外新生儿、婴幼儿无晶状体眼最常用的光学矫正方法,国内应用还不普遍。
③无晶状体眶架眼镜,这一传统的无晶体眼光学矫正方法经济、方便又没有任何并发症,2个月的新生儿术后10天即可佩戴,④角膜表层晶状体主要适用于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又不能植入人工晶体的单或双侧无晶状体眼,可为I期或Ⅱ期手术,植片来自供体,进行屈光力计算及显微镟床加工后,缝在受体刮除角膜上皮的包曼膜上。
斜视是先天性白内障早期的合并症之一,白内障术后斜视程度能够减轻甚至变成正位或隐斜,仍为显斜者应即时作斜视矫正术。
白内障术后眼震的频率和振幅可以减轻或表现为隐性眼震,很少完全消失。
影响先天性白内障视力恢复的最主要因素是手术时期,其次为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矫正及弱视眼的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