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护理现状与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83
探究老年护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摘要:目的:目前,人类的寿命得益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而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此使得老龄化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并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的增多必然使得老年护理的工作任务加重,因而目前护理人员的老年护理工作繁重。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保体系还不发达,这些都给我国的老年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拟将对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予以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护理;现状;发展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老年护理成为了一个新领域。
老年人是高龄、空巢或独居等各种特殊人群中最需要照顾和照料的群体。
他们通常身体状况脆弱且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且容易受到疾病威胁而造成心理障碍;同时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精神活动不足、行为异常及情绪波动易出现抑郁状态等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社会上常见的老年病症,在医院里患病率高居不下护理工作的发展,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养护和保健越来越重视。
因此,对老年护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我国老年护理的基本状况1.1老年护理发展滞后目前,在所有的医疗服务机构之中,我国的老年人医院和老年门诊都存在数量较少和占总比较低的状况,城市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农村的状况更加堪忧,一般而言那,传统的老年福利机构的代表,例如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机构的数量较为单一,并且在形式上较为匮乏,而且社区护理还大多刚刚开始,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在机构功能方面,护理机构都均不具有独立的完善能力,全国性的老年护理机构并没有得到真正普及。
而发达国家在养老机构方面就较为成熟,发达国家的养老床位总数在老年人口总数的占比为3%到5%之间,而我国的目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为3.8万个,床位总数为112.9万张,其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重仅为0。
探析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发布时间:2009-01-2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摘要: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老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后对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在健康需求、老年医疗、护理观念上的转变。
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养老政策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是严峻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从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发展道路,使我国老年人老有所养,真正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老年护理现状展望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也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人口老龄化现状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60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10.23%,65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6.96%[2]。
预计2000~2025年,老年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19.3%。
2025~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5.2%。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2年达到6亿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21%[1]。
中国甚至于全世界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2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患急慢性病的几率增加,就诊率、住院率因此上升。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适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
产能经济397我国社区老年人护理的现状及体系优化初探王一阳 王 珂 甄小弘 北华大学摘要:自20世纪末,社区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以来,历经近几十年的接受、改良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社区老年人健康的检测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内容上主要包括健康档案建立、身体健康检测和体检、护理和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
本文从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着眼点,探讨如何优化我国社区老年人护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397-01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明显提高,老年人比重日益增大,人口呈现逐渐老龄化趋势。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保证老年人晚年的平安和健康。
社区是老年人居住、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按照家庭单元来划分的,因此社区监护和护理对老年人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社区老年人护理体系的不断健全,社区的老年人护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总结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借鉴,整体趋势是朝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一、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1.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护理工作稳定开展步入老年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衰弱退化,很容易患上诸如高血压、胃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无论从医学角度还是护理角度都不能给出效果特别良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是护理加保养,来缓解病发是带来的痛苦,很难从根源上治愈这些疾病。
因此,患这些症状的老年人群,需要较为专业的护理帮助。
由于近年来老年人患这些疾病的人数逐年是上升,医院床位紧张,不能为这些人群提供长久的住院床位治疗,这就需要社区对这些老年人进行辖区内的治疗护理和干预活动,我国某些社区已经开始建立社区护理和住院治疗服务,得到受益人群的肯定,方便这些老年人进行就近治疗和护理,保证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社区老年人护理供需现状及护理建议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体系。
老年人越来越需要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服务。
目前,国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还不是非常的健全,老年人服务护理的需求还无法做到完全的满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非常的落后。
本研究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状况,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护理供需;护理建议引言当下的社区的家庭供给养老方法在中国中非常的多见,它是一个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家庭护理系统,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如日常护理、日常营养、家庭护理和精神安慰[1]。
这种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方法对老年人实行专业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认知和疾病的预防及管理等,可以让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
但是当下社区中,老年护理内容缺少多元化,护理结构不完善,对老年人的护理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2]。
一、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现状(一)社区老人健康护理需求在健康安全护理、意外伤害预防知识指导、定期体检、老年人慢性病预防知识指导、老年人用药指导等方面,居家老人最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定期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
这表明老年人越来越意识到保健和健康保护,越来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3]。
一项调查显示[4],只有9.4%的居家老人认为护理人员接受了日常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另一方面,这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对日常护理的需求更高。
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居家老人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医疗保健知识和基本的急救程序缺乏。
田启恒的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更需要医疗保健、药物咨询和疾病预防服务。
大多数家庭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伴随着身体器官的退化,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逐年下降,而需求却在增加[5]。
这也说明他们更需要提供家庭保健服务,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创造一条24小时的绿色急救通道[6]。
老年护理相关文献分享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年护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护理工作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老年护理的意义、挑战、技巧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分享,致力于帮助更多人了解老年护理的重要性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老年护理的意义老年护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技术不过关、护理服务缺乏标准化等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体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逐渐减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护理工作难度较大。
为了应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进行老年护理工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护理技巧,以提高护理效果和减少护理风险。
首先是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其次是要注意老年人的饮食和起居习惯,保证他们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舒适。
还要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四、老年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老年护理领域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针对老年护理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针对老年人的营养问题,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膳食建议,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体重和营养均衡;针对老年人的失能问题,专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帮助老年人恢复生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为老年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老年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事业,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面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当代护士2021年3月第28卷第8期(中旬刊)•9•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护理现状的研究进展王小函1王朋朋1高叶芸1黄雪玲彳摘要综述了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护理模式现状,指出我国老年护理现存问题,旨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态,缓和社会矛盾,并阐明建议,为老年医疗护理发展贡献出新思路。
关键词:老年;老龄化;护理许多国家正在或早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止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17.9%[1],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些较为专业的老年护理模式,但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调查显示我国仅23%左右的老年人没有重要脏器疾病,82%以上的老年患者有超过两种的疾病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⑶O 所以调整我国各种护理模式势在必行。
1国内外老年社区护理现状1.1老年社区护理是面向老年患者的一系列护理服务,由诊疗、康复、护理和预防组成,以促使其达到最佳的精神状态、身体机能,和良好的社会功能,是对老年人的一种扶助式的援助体系⑷。
近年来,美国卫生部计划通过将养老资金委托给保险公司为65岁以上老人实施免费保险,保险公司是社护中心经费的主要来源⑷。
美国社区护理由三个部分组成:①社区诊所;②附属的社护中心;③健康维护组织因o近年来社区护理与医院配合更加密切,原在医院中开展的二级保健已在社区中开展,社区与地方医院可实现患者资料的网络共享。
如在术后恢复期或需要辅助诊断的患者均在社区进行诊疗。
日本社区护理分别涉及社区公共护理和社区家庭护理⑺。
为解决2025年日本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的到来,日本即将构建由全社会协力支撑的新社区综合护理体系。
通过对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改革,在护理保险中增修应对型上门护理、复合型护理服务;在医保中对病床的进行分化与合作方面的修改,促进居家医疗⑷;此举将医疗、护理、预防、居住、生活支援各方面结合,更方便老人接受护理。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现状与需求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慢性病患者也逐渐增多。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需长期护理和照料,而居家护理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照料方式,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现状与需求,旨在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现状1.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定义与范围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是指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环境中,通过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各种照料和护理,包括生活自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位的服务。
这种服务主要针对无法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和医疗护理。
2.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居家护理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服务供给不足,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专业护理人员相对匮乏,导致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
其次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导致服务各异,难以形成有效的服务网络。
三、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分析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包括日常生活的饮食、洗漱、穿衣等,医疗护理包括定时用药、测量生理指标等,心理护理主要是陪伴和安慰。
老年慢性病患者对这些护理需求十分迫切,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
2.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特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是多样化需求,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各异,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是连续性需求,老年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护理和照料,需要持续性的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