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58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影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按音乐流派和主流把全体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收集本组负责的有关流派的资料及杰作的音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类表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介绍本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音乐片断的欣赏、讲解导入新课:播放准备好的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推进新课: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情境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音乐的哪几个流派?其发展过程怎样?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杰作是什么?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工,派代表回答自主学习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的音乐的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小组:步骤1:边介绍边填写表格流派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品作品特色流派特点浪漫主义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中心:奥地利、德意志)贝多芬德意志《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威尔第意大利《茶花女》(歌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比才法国《卡门》(歌剧)追求精巧形式,鲜明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步骤2:情境设置,设计问题问题: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来欣赏下列两首音乐片断(上面代表作除《命运》之外任两首,特别是《蓝色的多瑙河》),然后说说你感觉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填写上面表格的流派特点)老师点评:1、强调: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补充简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古典主义:服务于贵族,多是委托作品。
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知电影和电视剧(以下称影视)音乐,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2.在聆听和学唱影视歌曲的基础上,能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影视音乐的分类。
3.在分析和欣赏中,懂得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体的音乐综合课。
旨在以电影音乐和电视剧音乐为载体,通过欣赏、讨论、演唱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音乐)在影视中如何表达情绪和思想内涵,到更深层次的想象与思考分析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影视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力教学难点:想象与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游戏老师播放三段音乐,请大家听听这三段音乐有什么共同点?1.《敢问路在何方》2.《无问》3.《枉凝眉》师总结:都是影视音乐,影视作品在不同时段都有音乐相伴,或者是贯彻影片始终,那么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了解电影与电视剧中的音乐。
二、影视的发展1.无声电影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影视音乐,人们都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来熟悉这些音乐的。
说到影视的发展,早起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叫无声电影。
又叫默片,表演起来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哑剧一样是没有声音的。
在当时的无声电影中,演员们靠什么来向观众表达和诠释剧情呢?(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彩的肢体语言表达剧情)2.无声电影大师卓别林《摩登时代》那个时代最有代表的表演大师——卓别林。
播放《摩登时代》片段。
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滑稽表演和他独创的企鹅步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3.音乐与影视的第一次交融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汇。
4.思考无声影视为什么会向有声影视转变呢?无声影视没有音效,没有对白,在剧情上表达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分析: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4. 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互评,评估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知识和鉴赏能力的学习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作用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音乐和影视作品示例: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片段,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材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音乐和影视作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生动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第二课时: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第三课时: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巩固1.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同时旋律异常优美,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他被誉为“旋律大师”。
属于他的享誉世界的音乐作品是() A.《小夜曲》B.《命运交响曲》C.《天鹅湖》D.《蓝色多瑙河》答案 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人物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他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就是《天鹅湖》。
A、B、D三项分别是舒伯特、贝多芬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2.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答案 D解析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感,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3.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答案 B解析音乐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艺术形式,19世纪的音乐之所以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就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有的面临统一,有的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有的要求取得独立。
4.1895年12月28日,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邀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黑暗中大家一齐看到了白布上的逼真画面。
一位记者这样写道:“一辆火车迎面驶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至于突然站了起来。
”这次公开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这次电影的放映员是() A.格里菲斯B.卓别林C.卢米埃尔兄弟D.奥斯卡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了电影的诞生,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9世纪末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浪漫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二)难点:现代主义音乐发展对于时代的反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变化。
不同的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茫或者痛苦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变动中的世界。
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文字、音符、色彩和光与影,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和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我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既要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如何影响着音乐与影视艺术,也要认识到这些艺术形式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音乐与影视艺术怎样丰富了人类历史。
(二)新课教授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浪漫情怀与民族乐派)活动一首先课件上先呈现上述内容,以图片和文字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到18-19世纪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且作如下引导:“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音乐的形式非常丰富,到18世纪,人才辈出,古典主义产生并走向繁荣。
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贝多芬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它跨越了世纪和不同的音乐风格,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有杰出的作品,更有优秀的品质和不凡的人格。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19世纪音乐流派风格发生改变的社会原因或者背景有哪些?课件出示文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C.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2.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
(1724~1804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歌德是西方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乐达到极盛。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康德、贝多芬B.卢梭、贝多芬C.卢梭、德彪西D.康德、德彪西3.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4.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①《巴黎圣母院》②音乐作品《时代在改变》③《泉》④《向日葵》⑤《蓝色的多瑙河》⑥《自由引导人民》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⑤⑥5.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艺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
这一新奇玩意是A.电报B.电话C.电影D.电视6.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
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
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
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7.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
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
《英雄交响曲》赏析从1803年5月开始,贝多芬着手创作《降E大调交响曲》。
关于这首交响曲创作的动机和由来,众说纷纭。
流传甚广,但又不足全信的传闻是: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是以拿破仑为对象而创作的,因此他在总谱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波拿巴”的字样。
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时,大怒而叫道: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独裁者。
然后,愤而扯破总谱的封面,以致扉页都被擦破。
1804年10月此曲出版讨,改名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写的交响曲”。
该曲的总谱1804年春誊写好后,立即经维也纳的法国使馆办理呈献给拿破仑的手续,但不久又作罢。
至于以上的故事只是为这次赠献增添了传奇的色彩。
另外,为这首乐曲四个乐章加设标题一时也蔚为风尚。
如将第一乐章加上“一位英雄的死”;第二乐章为“葬礼”;第三乐章为“墓前的休战”;第四乐章为“葬礼的宴会和赞歌”。
甚至有人认为第一乐章表现了拿破仑的骑马奔驰以及在埃及的征战。
但实际上,无论此曲有多少的外在动机,其内在冲动完全来自作曲家正在受伤又渴望新生的灵魂,来自作曲家对战胜命运的英雄——新的自我的企盼。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听觉出现了问题,1798年至1799年病症明显加重。
到1801年,病症愈发严重起来,从而使贝多芬内心出现危机。
1802年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写的遗书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他无休止的作曲欲望把他从自杀的欲望中拯救出来。
“是艺术,是她留住了我。
我认为,在我没有完成交给我的全部使命以前,就离开这个世界,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决不允许它毁灭我。
”就在他精神最忧郁的时候,他却写出了充满欢乐情绪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出现的英雄主题兆示着歌唱战胜命运的英雄、赞美战胜自我的英雄的交响曲的出现。
总之,这部作品绝非是一部描绘拿破仑形象的描述性作品,即使贝多芬在作曲时心中存有某位英雄人物的形象,他对这部作品的创作依然是纯粹和抽象的。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第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练习( 时间: 25 分钟分值: 30 分)A组( 基础题 )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可以使我完整折服”,这是以下哪位名人的名言() 。
A、音乐天才莫扎特B、“乐圣”贝多芬C、“交响乐之父”海顿D、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分析这是贝多芬的名言。
答案 B2、有“圆舞曲之王”之称的是() 。
A、巴赫B、贝多芬C、舒伯特D、约翰·施特劳斯分析约翰·施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之称。
答案 D3、在流火的七月,上海世博园内各国展馆也从本国音乐中吸取智慧的音符,传达“音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某一国家展馆远看好像一把平躺着的吉他,一进展馆你便能听到婉转的《蓝色多瑙河》。
这一国家展馆是() 。
A、德国馆B、奥地利馆C、美国馆D、俄罗斯馆分析《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有名作品,据此判断,题目中的国家展馆是奥地利馆。
答案 B4、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是在() 。
A、 20 世纪初B、20 世纪末C、一战后D、二战后分析二战后,以摇滚、蓝调解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为平常化,吸引了无数听众。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加,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 D5、1895 年 12 月 28 日这天,法国巴黎某一咖啡馆内传出阵阵赞美和喝彩声。
其原由可能是() 。
A、他们看到了人类第一部电影B、他们赏识到了美国的《爵士歌王》C、他们看到了《泰坦尼克号》D、他们看到了电视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资料信息的掌握能力。
解题重点注意时间“1895 年 12 月 28日”,地址“咖啡馆” ,联系教材可知这天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而 B 是 1927 年, C 是 20 世纪 90 年月, D 电视最早收发试验是在1928 年,时间都不对。
答案 A6、“电影第一是一种家产,其次才是艺术”,对资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影视艺术》。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艺术: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
2. 影视艺术:影视的基本概念、影视作品的类型、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提高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学素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片段。
教案一、音乐艺术概述1. 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乐的定义、音乐的表现手法等。
2. 介绍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
二、影视艺术概述1. 讲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包括影视的定义、影视作品的类型等。
2. 介绍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发展趋势,如特效技术、数字化制作等。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的交融1. 分析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如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等。
2. 讲解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创作方法,如原创音乐、改编音乐等。
四、音乐与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1.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如关注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影视作品,如关注作品的剧情、导演手法、演员表演等。
五、生活中的音乐与影视艺术1. 讨论音乐和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娱乐、教育、传播文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和影视艺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培养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