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总量计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96 KB
- 文档页数:2
环评报告中水、气等的计算方法统计环评报告中水、气等的计算方法统计◇ 生活水量统计◇ 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按150 l/人·d 计算;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60 l/人·d 计算; 办公楼、商场生活用水量按50 l/人·d 计, 无具体人数时按50 l/50m2·d (具体酌情考虑) 餐饮:500 l/100m2·d◇ 排水量: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80%计(有些朋友建议说按60%-75%计算)。
◇ 废气◇用煤量计算:①有建筑面积时,一个采暖期(5个月)40Kg/m2计;②无建筑面积时,常压茶浴炉:无烟煤用煤量按每吨锅炉5t/月;(上限,可酌情减量)卧式热水、蒸汽锅炉:每吨锅炉30t/月,360t/年; ◇ 常用煤质分析砟子煤煤质成份分析表矿井名称 地点灰分(%) 含水分(%) 含硫分(%) 低位发热量 大卡/kg磁窑堡灵武12.559.990.885500无烟煤煤质成份分析表矿井名称 地点灰份(%) 含水分(%) 含硫分(%) 低位发热量大卡/kg汝箕沟石嘴山 6-8 2.0 0.25 7500◇ 锅炉烟气计算: 1 Kg 煤产生8.5m3烟气(经验);链条炉1 Kg 煤产生10.35m3烟气; ◇ 源强计算公式:SO2:Q=G×2×0.8×S×(1-ηso2);式中:G-耗煤量;S-煤中含硫量;ηso2-脱硫效率,麻石水浴、水膜按40%计,石灰石-石膏法按90%。
烟尘:Q=G×A×ηA×(1-η)式中:G-耗煤量;A-煤中灰分;ηA-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见下表;η-除尘效率;麻石水浴按95%,陶瓷多管90%,旋风80%,布袋99%;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环境统计手册)炉型ηA炉型ηA手烧炉15~25沸腾炉40~50链条炉15~25煤粉炉75~85往复炉20振动炉排20~40抛煤机炉25~40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GB13721—2001)锅炉类别燃煤收到基灰分(%)烟尘初始排放浓度(mg/m3)Ⅰ时段Ⅱ时段层然锅炉自然通风锅炉(<0.7MW,1t/h=/150120其他锅炉(≤2.8MW,4t/h)Aar≤25%18001600Aar>25%20001800其他锅炉(>2.8MW,4t/h)Aar≤25%20001800Aar>25%22002000沸腾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15 00015000其他沸腾锅炉/20 00018000抛煤机锅炉/50005000注: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达到表中所列初始浓度,锅炉为合格锅炉,否则,为不合格锅炉。
环评报告中水、气等的计算方法统计◇生活水量统计◇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按150 l/人·d计算;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60 l/人·d计算;办公楼、商场生活用水量按50 l/人·d计,无具体人数时按50 l/50m2·d(具体酌情考虑)餐饮:500 l/100m2·d◇排水量: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80%计(有些朋友建议说按60%-75%计算)。
◇废气◇用煤量计算:①有建筑面积时,一个采暖期(5个月)40Kg/m2计;②无建筑面积时,常压茶浴炉:无烟煤用煤量按每吨锅炉5t/月;(上限,可酌情减量)卧式热水、蒸汽锅炉:每吨锅炉30t/月,360t/年;◇常用煤质分析无烟煤煤质成份分析表◇锅炉烟气计算: 1 Kg煤产生8.5m3烟气(经验);链条炉1 Kg煤产生10.35m3烟气;◇源强计算公式:SO2:Q=G×2×0.8×S×(1-ηso2);式中:G-耗煤量;S-煤中含硫量;ηso2-脱硫效率,麻石水浴、水膜按40%计,石灰石-石膏法按90%。
烟尘:Q=G×A×ηA×(1-η)式中:G-耗煤量;A-煤中灰分;ηA-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见下表;η-除尘效率;麻石水浴按95%,陶瓷多管90%,旋风80%,布袋99%;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环境统计手册)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GB13721—2001)注: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达到表中所列初始浓度,锅炉为合格锅炉,否则,为不合格锅炉。
(出自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补水:一般锅炉,正常运行时,有热交换器(大型锅炉房),10t锅炉补水250 Kg/d,蒸汽锅炉:10t热水锅炉每天补水量2t;水处理水量:锅炉水力冲渣冷却水量:◇锅炉灰渣排放量计算:无烟煤按耗煤量20%;砟子煤按耗煤量15%;◇天然气用量计算:(自供热办胡科长)有建筑面积时,一个采暖期(5个月)12~18m3/m2计(节能住宅区下限,非节能住宅取上限);一般按15m3/m2计。
有组织许可排放总量计算过程1、依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5.2.3.1废气年许可排放量5.2.3.1.1有组织排放源a)主要排放口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年许可排放量按公式(1)计算。
E i=h i*Q i*C i*10-9(1)式中:E i—第i个主要排放口废气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t/a;h i—第i个主要排放口对应生产设施设计年运行小时数,h/a;Q i—第i个主要排放口有组织排放源的设计排气量(标准状态下),Nm³/h;C i—第i个主要排放口废气污染物许可排放浓度限值,mg/m³;挥发性有机物无许可排放浓度限值时,采用出口实际监测值(近 1 年的最大值),但同时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率应满足GB31570、GB31571要求。
b)排污单位有组织排放源主要排放口年许可排放量排污单位有组织排放源主要排放口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年许可排放量为各主要排放口年许可排放量之和,采用公式(2)计算。
(2)式中: n —排污单位主要排放口数量,无量纲。
①DA002排放口:h2年运行小时数7200h;Q2设计排气量25000Nm³/h颗粒物许可排放浓度限值:10mg/m³;二氧化硫许可排放浓度限值:50mg/m³氮氧化物许可排放浓度限值:100mg/m³挥发性有机物可排放浓度限值:60 mg/m³颗粒物许可排放量E2=7200*25000*10*10-9=1.8t/a>环评0.108 t/a二氧化硫许可排放量E2=7200*25000*50*10-9=9t/a>环评0.108 t/a氮氧化物许可排放量E2=7200*25000*100*10-9=18t/a>环评1.08t/a 挥发性有机物许可排放量E2=7200*25000*60*10-9=10.8 t/a>环评0.906t/a②DA003排放口:h3年运行小时数6400h;Q3设计排气量40000Nm³/h颗粒物许可排放浓度限值:10mg/m³;颗粒物许可排放量E3=6400*40000*10*10-9=2.56t/a>环评0.021t/a③DA008排放口:h8年运行小时数7200h;Q8设计排气量30000Nm³/h挥发性有机物可排放浓度限值:100 mg/m³;挥发性有机物许可排放量E8=7200*30000*100*10-9=21.6 t/a>环评0.017 t/a④DA009排放口:h9年运行小时数7200h;Q9设计排气量3000Nm³/h挥发性有机物可排放浓度限值:60 mg/m³;挥发性有机物许可排放量E9=7200*3000*60*10-9=1.296t/a>环评0.13 t/a⑤DA006排放口:h6年运行小时数7200h;Q6设计排气量15000Nm³/h颗粒物许可排放浓度限值:10mg/m³;颗粒物许可排放量E6=7200*15000*10*10-9=1.08t/a>环评0.074 t/a2、环评批复:项目新增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量分别为0.456t/a、0.418t/a、3.134t/a、4.290t/a。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的全部内容。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
起尘量计算方法 ................................................ 1 2。
居民区与工作区标准限值转换公式 ................................ 5 3。
锅炉燃煤烟气 .................................................. 6 4. 焊接废气 ...................................................... 7 5。
注塑废气 ...................................................... 8 6。
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 .................................. 9 7. C X H Y 与COD 的转化关系 .......................................... 11 8. COD 的理论计算 ................................................ 11 9。
湿式除尘器耗水量 ............................................. 17 10。
江苏省城市用水与公共用水定额 ................................ 18 11. 等效排气筒速率以及排气筒高度计算 . (22)1. 起尘量计算方法(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43653653081.0T w V s P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P —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
编制环评报告收费标准1. 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过程。
作为一种常用的环境管理工具,环评报告的编制是评价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步骤。
为确保环评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规范相关行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编制环评报告收费标准的依据、制定原则、计费方式以及费用范围等相关内容。
2. 依据编制环评报告的收费标准应基于以下依据: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环评报告的编制是建设项目进行的必要程序之一。
环评报告的编制收费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2 项目类型和规模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项目对环评报告的编制工作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制定收费标准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予以区分。
2.3 编制机构的能力和经验环评报告的编制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编制机构的能力和经验对环评报告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因此,收费标准应考虑编制机构的能力和经验。
3. 制定原则制定环评报告收费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公平合理原则收费标准应公平合理,不得歧视任何一方,并确保合理回报编制机构所投入的劳动和成本。
3.2 透明可行原则收费标准应明确、透明,便于各方了解和接受。
同时,制定的收费标准应可行,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以执行。
3.3 弹性调整原则由于项目类型和规模的差异,收费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调整机制,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
4. 计费方式环评报告的编制收费可以采用以下计费方式之一:4.1 固定费用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的不同,制定一组固定费用标准。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费用标准进行计费。
4.2 工时费用按照编制环评报告所耗费的工作时间计算费用。
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工时费用。
4.3 综合计费综合考虑项目类型、规模、工作量等因素,制定一套综合计费规则。
环评报告中水、气等的计算方法统计◇ 生活水量统计◇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按150 l/人·d计算;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60 l/人·d计算;办公楼、商场生活用水量按50 l/人·d计,无具体人数时按50 l/50m2·d(具体酌情考虑)餐饮:500 l/100m2·d◇ 排水量: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80%计(有些朋友建议说按60%-75%计算)。
◇废气◇用煤量计算:①有建筑面积时,一个采暖期(5个月)40Kg/m2计;②无建筑面积时,常压茶浴炉:无烟煤用煤量按每吨锅炉5t/月;(上限,可酌情减量)卧式热水、蒸汽锅炉:每吨锅炉30t/月,360t/年;◇ 常用煤质分析砟子煤煤质成份分析表矿井名称地点灰分(%)含水分(%)含硫分(%)低位发热量大卡/kg磁窑堡灵武12.559.990.885500无烟煤煤质成份分析表矿井名称地点灰份(%)含水分(%)含硫分(%)低位发热量大卡/kg 汝箕沟石嘴山6-8 2.00.257500◇ 锅炉烟气计算: 1 Kg煤产生8.5m3烟气(经验);链条炉1 Kg煤产生10.35m3烟气;◇ 源强计算公式:SO2:Q=G×2×0.8×S×(1-ηso2);式中:G-耗煤量;S-煤中含硫量;ηso2-脱硫效率,麻石水浴、水膜按40%计,石灰石-石膏法按90%。
烟尘:Q=G×A×ηA×(1-η)式中:G-耗煤量;A-煤中灰分;ηA-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见下表;η-除尘效率;麻石水浴按95%,陶瓷多管90%,旋风80%,布袋99%;煤中飞灰占灰分的百分比(环境统计手册)炉型 ηA 炉型 ηA 手烧炉 15~25 沸腾炉 40~50 链条炉 15~25 煤粉炉 75~85 往复炉 20 振动炉排20~40抛煤机炉25~40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GB13721—2001)烟尘初始排放浓度(mg/m3) 锅炉类别燃煤收到基灰分(%)Ⅰ时段 Ⅱ时段 自然通风锅炉 (<0.7MW,1t/h=/ 150 120 Aar ≤25% 1800 1600 其他锅炉(≤2.8MW,4t/h) Aar>25% 2000 1800 Aar ≤25% 2000 1800 层然锅炉其他锅炉(>2.8MW,4t/h)Aar>25%2200 2000 循环流化床锅炉 / 15 000 15000 沸腾锅炉其他沸腾锅炉 / 20 000 18000 抛煤机锅炉/50005000注: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达到表中所列初始浓度,锅炉为合格锅炉,否则,为不合格锅炉。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Q s 的计算见式(4一1):86400ssqNK Q =式中:Q s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 /s ; q ——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L/(人·d ); N --设计人口数,人;K .s _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量式中:m --单位产品废水量,L/t ; M --该产品的日产量,t ;K i ——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
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示例于表4一1。
①暴雨径流深度的估计: R=C R ·P —D S (4—3) 式中:R ——总暴雨径流深度,crn ;C R ——总径流系数; P ——降雨量,crn ;D S ——洼地存水,cm 。
其中总径流系数有两种估算方法,粗略估算可采用式(4—4),较准确的可按式(4—5)计算。
)100()1001(15.0I I C Rϕ+-= (4----4) 式中:I ——不透水区百分数;ϕ一一按照不同坡度计算的不透水区的径流系数,见表4-2(不透水区指屋面、沥青和水泥路面或广场、庭院等)。
∑∑=iiiRFF C )(ϕ式中:F i ——各种类型地区所占的面积;ϕi——对应的径流系数(见表4-2)。
洼地存水D S 可用式(4—6)粗略估计:Y sw =t e Y su (PC )(4一7)式中:Y sw --暴雨冲刷到受纳水体的颗粒物负荷;T e --等效的累积天数,d ;Y su --街道表面颗粒物日负荷量,kg/d 。
T e 可由式(4-8)估计:t e =(t r —t s )(1—εS )+t s (4—8)式中:t r ——最后一次暴雨事件算起的天数,d;t s ——从最后一次清扫街道算起的天数,d ;εS ——街道清扫频率。
Y su 可由式(4—9)估计:Y su =L su ·L st (4—9)式中:L su ——颗粒物日负荷率,kg /(km·d );L st ——街道边沟长,约等于2倍的街道长,km 。
一般规划环评里,污染源源强怎么确定?总量控制指标又怎么确定?
对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环评或者规划中,污染源强我们一般是根据当地的产业规划的规模及布局,参考类似规模的企业的排污量作为规划的污染源强
要准确点的话,可以做情景分析,多给出几种污染布局。
然后预测就按各情景分析方案进行。
对现有污染源要考虑污染源的消减。
总量控制指标可以参考环境容量的测算来确定。
但环境容量的区域面积怎么确定?是以工业区的面积还是以一个大区域的面积。
如果环保局已经对工业区分配了总量,是不是就以分配的总量为执行指标?
如果环保局已经对工业区分配了总量,就应该执行分配的总量。
除非是环保局委托你做总量核算。
因为环评单位没有制定总量指标的权利。
计算环境容量的面积怎么取?
一般取规划的面积,同时考虑周边以外重大污染源对本地区的影响。
但对于区域面积太小,直接计算不是很科学。
_________________
我这个规划面积就比较小,所以觉得如果用容量来作为总量好像不太合适。
A-P值法是基于箱模式理论计算的,本身没有考虑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只能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
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就用高级些的方法,比如:模拟法或单纯形法。
计算K 值K ——综合自净系数U——流速(m/s)u值L值C A C BKL——上、下断面间距(km)COD 0.20.120.318.220.2162CA,CB——上、下断面某COD 0.20.620.319.210.0184COD 0.2 1.520.318.610.0116COD 0.6COD 0.6NH 3-N0.60.60.380.30.2364纳污能力计算公式河流断面浓度分布计算模式C —河水与污水混合后水质浓度(mg/LQ 0、C 0—河流上游来水流量(m 3/s )与q w 、C w —污水排放量(m 3/s )与排放浓C 0—上游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C x —预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K —污染物综合削减系数(1/d);u —断面平均流速(m/s );BAC C L u K ln=()[]ktP i P s eQ C q Q C W --+∑1124.86=允www q Q C q C Q C ++=000ux K4.86-X —断面距离(km )。
x——预测点到污水排放点的距离mM q ——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m 5/s 2)弯曲河流稳态混合衰减累计流量模式岸边排放:COD正常()()()42exp 4exp {86400exp ,22211⎢⎢⎣⎡⎪⎪⎭⎫⎝⎛--+⎪⎪⎭⎫ ⎝⎛-+⎪⎭⎫ ⎝⎛-=x M q Q x M q x M Q c c u x K q x c q h q q pp h πyq uM H M 2=M y ——横向混合系数m 2/s q——累积流量m 3/s Q p ——废水排放量m 3/sQ h ——河流流量m 3/s H——河流平均水深m u——流速m/sc h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c p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K 1——好氧系数1/d I——河流底坡g——重力加速度m/s 2y——河流沿宽度方向的距离m0.512510202530517.73814.0967.365 5.000 5.000 5.000 5.000 5.0971014.52613.0509.105 5.036 4.999 4.999 4.999 5.8312011.92611.3679.546 5.429 4.999 4.999 5.0027.0463010.70710.3959.310 5.894 5.002 4.998 5.0307.531409.9649.7599.021 6.236 5.016 4.998 5.1007.697509.4519.3048.761 6.463 5.048 4.999 5.1967.7321008.1608.1077.904 6.810 5.331 5.053 5.6647.4752007.2307.2127.138 6.687 5.725 5.319 6.022 6.973400 6.564 6.559 6.534 6.373 5.956 5.730 6.099 6.4775006.3986.3956.3806.2765.9995.8446.0946.344与河流主流方向垂直距离m沿河流主流方向距离myq uM H M 2=()()5.00065.0058.0gHI B H M y +=Huyq =1000 6.027 6.032 6.040 6.049 6.032 6.017 6.040 6.046 1500 5.883 5.891 5.904 5.936 5.968 5.978 5.960 5.920 2000 5.789 5.796 5.810 5.845 5.886 5.900 5.875 5.827 3000 5.642 5.648 5.659 5.689 5.725 5.738 5.715 5.673非岸边排放:间距(km)断面某污染物浓度(mg/L)允—河道最大允许纳污量(kg/d);s—河段水质标准或水质目标(mg/L);1—上断面来水污染物浓度(mg/L);Q2P—下断面设计流量(m3/s);Q1P—上断面设计流量(m3/s);q i—各污染口污水量(m3/s);K—污染物综合削减系数(L/d);t—从上断面到下断面水流时间(t=L/u)L—上下断面间水流程(km)u—流速(m/s)。
实测法常⽤计算公式含义:实测法是通过实际测量废⽔或废⽓的排放量及其所含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其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公式:G=Q×C×TG——废⽔或废⽓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单位:千克(Kg)Q——单位时间废⽔或废⽓的排放量,单位:⽴⽅⽶/⼩时(m3/h)或标⽴⽅⽶/⼩时(Nm3/h)C——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单位:毫克/升(mg/L)或毫克/标⽴⽅⽶(mg/Nm3)T——污染物排放时间,单位:⼩时(h)例:某⼚共有两个污⽔排放⼝。
第⼀排放⼝每⼩时排放废⽔400吨,COD平均浓度300 mg/L;第⼆排放⼝每⼩时排放废⽔500吨,COD平均浓度120 mg/L,该⼚全年连续⼯作,求该⼚全年COD排放量。
解:该⼚全年⼯作时间T=365×24=8760(h)GCOD=(400t/h×300mg/L+500t/h×120mg/L)×8760h=(400m3/h×300×10-6t /m3+500m3/h×120×10-6t /m3)×8760h=1576.8t注:单位说明及换算t —— 吨Kg —— 千克mg/L——毫克/升1吨⽔=1m3mg/L=g/m3=10-3kg /m3=10-6t /m3算法:由于实测法是从实地测定中得到的数据,因⽽⽐其它⽅法更接近实际更⽐较准确,这是实测法的最主要的优点。
但是实测法必须要解决好实测时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为此,常常测定时不只测定⼀个浓度值⽽是测定多次,具有多个浓度值。
此时,对于污染物的实测浓度C的取值有两种情况:①如果废⽔或废⽓流量Q只有⼀个测定值,⽽污染物的浓度C反复测定多次,污染物的浓度C取算术平均值:②如果废⽔或废⽓流量Q与污染物浓度C同时反复多次测定,此时废⽔或废⽓流量Q取算术平均值⽽污染物的浓度C则取加权算术平均值。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起尘量计算方法(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V365 w TE P 0.81 s303654式中: E—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P—可扬起尘粒 (直径 <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 0.62,泥土路面为 0.32;s—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 12%;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w—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TE 0.000501 V 0.823 U 0.1394式中: E—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 km/h;U—起尘风速,一般取5m/s;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Q A C 24 D d P l A c E 10 6Q Q A l式中: Q A—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C—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D—计算的总天数, 365 天;d—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P—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 0.4,内外环线之间取 0.8;Ac—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 0.4,内外环线之间取 0.2;l—道路长度, km;Q—道路年起尘量, t。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V D d fE 0.0590255151.5式中: E —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 kg/km ; V—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 km/h ;d —每年干燥天数, d ;f —风速超过 19.2km/h 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Q m =11.7U 2.45·S0.345·e-0.5 ω·e-0.55(W-0.07)式中: Qm —煤堆起尘量, mg/s ;U-临界风速, m/s ,取大于 5.5m/s ;2S-煤堆表面积, m ;ω -空气相对湿度,取 60%;W-煤物料湿度,原煤 6%。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起尘量计算方法(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43653653081.0T w V s P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P —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泥土路面为; s —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 w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的天数;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4139.0823.0000501.0T U V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 U —起尘风速,一般取5m/s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lQ Q E A l P d D C Q A c A ⨯=⨯⨯-⨯⨯-⨯⨯=-61024式中:Q A —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 C —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 D —计算的总天数,365天; d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的天数;P —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内外环线之间取; Ac —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内外环线之间取; l —道路长度,km; Q —道路年起尘量,t 。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15255905.105.0f d D V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 —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 d —每年干燥天数,d ; f —风速超过h 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Q m =式中:Qm —煤堆起尘量,mg/s ;U-临界风速,m/s ,取大于s ; S-煤堆表面积,m 2;ω-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附件:4
总量计算方法
1、污染物量计算方法:
锅炉烟尘(颗粒物)计算方法:
改造前预测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烟尘产生量(千克/吨-原料)=1.25A
式中:A为燃煤灰分(本项目为22.49)
改造前烟尘排放量(吨/年)=1.25A×B(吨/年)/1000×(1-η)式中:B为年燃煤量(本项目为1520)
η为除尘效率(本项目改造前为96%)
改造前烟尘排放量(吨/年)=1.25×22.49×1520/1000×(1-96%)
=1.71(吨/年)
改造前核定总量计算方法: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燃煤量×工业废气量(层燃炉取10804.95,单位:标立方米/吨-原料)×排放浓度限值(取200,单位毫克/立方米)×10-9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1520×10804.95×200×10-9=3.28t/a
改造后核定总量计算方法: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燃煤量×工业废气量(层燃炉取10804.95,单位:标立方米/吨-原料)×排放浓度限值(取80,单位毫克/立方米)×10-9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1520×10804.95×80×10-9=1.31t/a
改造后预测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烟尘产生量(千克/吨-原料)=1.25A
式中:A为燃煤灰分(本项目为22.49)
改造后烟尘排放量(吨/年)=1.25A×B(吨/年)/1000×(1-η)式中:B为年燃煤量(本项目为1520)
η为除尘效率(本项目改造前为99.5%)
改造后烟尘(颗粒物)排放量(吨/年)=1.25×22.49×1520/1000×(1-99.5%)=0.21(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