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指南2018中国
- 格式:ppt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和复杂的病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它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诊治水平,我国制定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份指南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通,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突然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甚至昏迷等。
在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快速准确的重要性。
一旦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医生需要迅速进行评估。
这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专科检查。
同时,借助现代的影像学技术,如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确定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治疗是关键环节。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
在发病后的 45 小时内,如果符合条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从而挽救尚未死亡的脑组织。
此外,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
除了这些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般的支持治疗也同样重要。
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控制血压、血糖,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也是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的。
在康复治疗方面,指南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康复治疗应该尽早开始,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为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而存在的指南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并且其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最高。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出现就是为了推动脑卒中防治水平的提高。
本指南凝聚了业内专家的智慧和心血,更是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查所得出的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几方面简单阐述这份指南。
一、疾病特点以及防控脑卒中在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极高,已经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最高。
通常这一类患者往往出现的症状比较剧烈,例如无力、言语障碍等。
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治疗,我们需要对这类疾病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必要知道脑卒中的防控措施,例如健康饮食和日常生活节制等。
二、治疗方案本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完善的脑卒中治疗方案,从治疗方法、药物分类到药物剂量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指南也明确指出,医生必须尽快对病人进行治疗,短时间内就需要实施早期治疗和康复治疗。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病人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三、药物使用目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所开发出来的药物已经有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指南中详细解释了当下常见的药物使用方法。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具体操作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医生也应该认真关注患者药物使用的过程,以避免患者忽略或误服药物。
四、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从而使患者在生活中能够重新获得信心和希望。
本指南也详细介绍了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步骤。
康复治疗的过程不仅要依据个体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还需要对康复治疗结果进行有效的反馈,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的来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没有什么新的经验和方法,重点是通过整合和梳理现有的治疗方案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中国卒中学专家共同制订的一份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脑卒中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系统的、科学的诊疗方案,促进卒中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从指南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指南的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的卒中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急性期卒中抢救不及时、抢救过程中用药不规范等。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诊疗指南势在必行。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 快速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症状和卒中类型的判断、卒中病因的确定、功能缺失的评估等等。
2. 快速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定卒中的类型、程度以及卒中相关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等。
3. 早期干预:在卒中发生后立即给予必要的早期干预,包括溶栓治疗、血栓抽除术、血管内治疗等等,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长期治疗:在卒中的后续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西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复发等等,确保病情稳定,避免并发症和复发的发生。
三、指南的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卒中的诊治水平,具体的应用包括:1.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方便地进行快速评估和诊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指南中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3. 通过指南的实施,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优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降低医疗费用。
总之,为临床卒中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是一份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临床实践指南,将为卒中的诊治提高和改进做出积极贡献。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医脉通临床指南1周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对2014版指南的更新,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
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诊断和一般管理,新版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
推荐意见:(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Ⅰ级推荐,C级证据)。
(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Ⅰ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
推荐意见: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意见:按诊断流程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 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Ⅰ级推荐,B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诊断流程: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一份旨在规范中
国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标准、指导医生和患者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指南。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大脑内血管突然发生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织毁坏和功能障碍。
据WHO的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
根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占总脑卒中病例的80%以上。
因此,对中国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缺血性脑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分类和危险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指南对脑卒中的诊治,引导医生通过各种途径,如临床表现、CT/MRI检查、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和脑血管造影等方式实现对这种疾病的快速准确的诊断。
指南中也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常见治疗措施,并针对不同患者病情程度和身体状况提出具体的治疗建议。
同时,该指南还侧重于对预防和康复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康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除此之外,指南还着重从救护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综合治疗和转归管理等重点环节提出了合理科学的治疗措施和管理方案。
指南还特别对儿童缺血性脑卒中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治疗建议,针对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档,对于医生和患者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诊治、防治和康复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