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十二章急救医学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763.50 KB
- 文档页数:38
急救医学概论范文急救医学是一门专注于通过急救技术和医疗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救助生命的学科。
急救医学旨在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减轻或预防疾病或创伤对个体健康的危害。
急救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人们已意识到在突发情况下采取紧急行动可以救助生命。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急救医学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提供紧急救助之外,急救医学还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急救的意识和技能。
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一些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事件。
急救医学在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其次,急救医学可以为医疗系统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补充。
它可以充分利用普通公民和救援人员等非医护人员的力量,使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提供紧急救助。
这样可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
急救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开设急救医学相关课程,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急救培训。
同时,对于急救医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例如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心肺复苏技术的改进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急救医学的水平,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救援方法。
总之,急救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个体的生命安全。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为此,急救医学需要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发展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安全和和谐。
Company LOGO急救医学概述主讲赵雷急救医学的概念•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性病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亡的边缘迅速抢救回来,并降低他们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是急救医学而不是急诊医学•急诊医学是指所有需要立即诊断或处理的异常临床症状或疾病。
•急诊的范畴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急诊;二是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症状与疾病。
•急救的对象主要分布在院前与院内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和发生在各种公共场所,家庭的疾病;院内急救主要指发生在医院的各种抢救,其中包括急诊抢救室,ICU和各专科病房,诊疗室等。
急救医学的发展•世界上急救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
•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CEP)。
•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
•我国在1986年12月成立全国性的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急诊医学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复苏学危重病医学灾难医学创伤学毒理学及急性中毒急诊医疗管理学院前急救•初步急救(First 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
•主要是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公民来完成,非医护人员与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护相结合。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 BLS)和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tic Life Support,BTLS)。
•维持病人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室。
复苏学•强调心肺脑复苏•三个阶段①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气道控制(A)、人工给氧与呼吸(B)、心脏复苏(C);②进一部生命支持(ALS),其目的是恢复自主循环,包括复苏药物与液体使用(D)、心电图诊断与治疗心律失常(E)、电除颤(F);③延长生命支持(PLS),主要为脑复苏。
急救医学—09全科仅供参考!!!!!!!!!!!!!!!!!!!!!!!!!!!!!!!!!!!!!!!!!!!!!名词解释急诊医学:是随现代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它涉及院前急救、医院内急救、危重病医学、急性中毒、灾害和事故医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学及医学教学等。
急救医学:是专门研究危重症伤员病变突发过程中的相关临床变化,以及如何使用必要的设备、器材实施紧急处理,进行生命支持,集综合性、边缘性、理论性、技能性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它是一种急诊急救医学模式,由院前急救、医院内急救和ICU 急救组成,是一个急危重病人提供急救服务的有机整体或体系。
院前急救:指对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是EMSS最前沿部分,包括现场急救(基本的初级生命支持)安全转运病人及途中急救,组织、协调急救医疗网。
意识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状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症状之一。
闭锁综合征:由于桥脑腹侧病变,损及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所致。
表现为除眼睑和眼球垂直运动外,头面及四肢运动丧失,不能说话,冒失意识障碍,但其实意识清楚,见于桥脑肿瘤等。
昏迷:意识活动消失,对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求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变化,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以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去大脑强直等。
呼吸困难:俗称“气体饥饿”,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主观感觉不能吸入足够的气体,甚至窒息感,客观上呼吸费力,伴有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异常,甚至见到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急性呼吸衰竭:心脏骤停:(SCA)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
急救医学概论急救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之急迫领域的学科,旨在为急救场景下的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救命措施。
急救医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挽救生命和减轻伤痛,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医学意义。
本文将从急救医学的定义、原则和技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了解并提高对急救医学的认识。
第一节急救医学的定义与发展急救医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急性疾病、意外伤害或突发性危害进行紧急治疗和抢救的学科。
其目标是通过迅速观察判断、及时处理干预,减少疾病的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救医学的发展与医学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急救知识的不断积累,急救医学不断发展壮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第二节急救医学的原则与步骤急救医学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以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急救医学的原则包括:判断危险和优先处理、迅速而安全的行动、及时提供救济和急救准则、全程维护患者生命体征、全局掌握病情并实施紧急医疗措施。
而急救医学的步骤则包括:现场评估、初步处理和转运等环节。
现场评估是急救医学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
首先需要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救治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
然后是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循环等方面。
初步处理主要是指在急救现场提供紧急治疗和救助。
针对不同的急救情况,可以采取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措施。
转运环节则是将患者从事故现场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因此,急救医学的原则和步骤对于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第三节急救医学的技能与培训急救医学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止血、骨折固定和急救药物使用等。
掌握这些急救技能可以提高救治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伤害。
因此,急救医学的培训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医学的培训通常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救护知识的学习和医学基础知识的培养。
急救(医学术语)—搜狗百科头部创伤目标:观察伤者,并送院诊治。
一、如有不省人事,参看“不省人事”。
如有伤口流血,参看伤口的处理。
可压迫相应区域供血动脉止血。
如情况严重,应即送院治理。
如有呕吐,摆复苏体位。
二、头伤后四十八小时,若有以下现象,应速往医院检:-甲、头晕及呕吐;乙、头痛;丙、颈痛及僵硬;丁、神智不清、语无伦次或部分身体失控;戌、昏睡休克目标:检定和救治休克,送院治理。
一、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如每分钟超过一百次,都是休克的象徵。
二、处理休克的一个方法是将伤者双足提高,增加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
三、保持伤者温暖。
四、立刻通知医生或送往急症室诊治。
骨折目标:固定伤肢,以减轻疼痛;尽速送院。
一、观察骨折部位:(1)无法正常活动,疼痛会随活动或触动而增加,伤处肿起,随后出现瘀血为闭合性骨折。
(2)无法活动,可见断骨端,为开放性骨折。
二、若有休克或呼吸受阻症状,应先处理。
三、除非处境对生命构成危险,否则不应随便移动伤者。
四、如有伤口,可用清洁纱布或敷料覆盖及包扎。
五、固定折骨:稳定及扶持折骨之上下位置,用木板或竹竿固定断骨位,长度以超过上下两关节为原则,再用绷带包扎,将伤肢与躯体绑住。
六、立即送院治理。
流鼻血目标:止血;减少血液倒流一、让伤者坐下或站著,切勿躺下,头稍向前倾。
二、劝他用口呼吸,以手稍为用力捏住鼻部软骨。
三、要他吐出口中的血液,因为吞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
四、若大量流血,应立刻送院诊治。
五、如小量流血,十分钟后放松压力,若仍然出血,再压十分钟。
暂时不要让伤者抬起头来。
六、如果三十分钟后,仍不止血,应送医院治疗。
触电目标:脱离电源;尽快送院。
一、迅速截断电流,才可接触伤者。
二、如不能切断电流,可用竹、木或木椅等绝缘物件把伤者与电源分开。
三、检查伤者状况,若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刻施行心肺复苏法。
四、迅速通知救伤车送院救治。
中毒目标:稀释毒物;尽快送院。
误服药物或化学品徵状:呕吐、腹痛、抽筋、神智不清、昏迷、呼吸困难、口角留有沾污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