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1 第3课时 平方根 1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
第3课时 平方根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重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用开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一、情境导入填空:(1)3的平方等于9,那么9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2)25的平方等于425,那么425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 (3)展厅的地面为正方形,其面积49平方米,则边长为________米.还有平方等于9,425,49的其他数吗?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2425;(2)0.0001;(3)(-4)2;(4)10-6;(5)81. 解析: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含有乘方运算先求出它的幂.注意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解:(1)∵12425=4925,(±75)2=4925,∴12425的平方根为±75,即±12425=±75; (2)∵(±0.01)2=0.0001,∴0.0001的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3)∵(±4)2=(-4)2,∴(-4)2的平方根是±4,即±(-4)2=±4;(4)∵(±10-3)2=10-6,∴10-6的平方根是±10-3,即±10-6=±10-3;(5)∵(±3)2=9=81,∴81的平方根是±3.方法总结: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明确是求哪一个数的平方根.如(5)中是求9的平方根.【类型二】 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值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1和a -4,求这个数.解析:因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2a +1和a -4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列方程求解.解:由于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 +1和a -4,则有2a +1+a -4=0,即3a -3=0,解得a =1.所以这个数为(2a +1)2=(2+1)2=9.方法总结: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它们的和为零.探究点二:开平方及相关运算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2=361; (2)81x 2-49=0;(3)49(x 2+1)=50; (4)(3x -1)2=(-5)2.解析:若x 2=a (a ≥0),则x =±a ,先把各题化为x 2=a 的形式,再求x .其中(4)中可将(3x -1)看作一个整体,先通过开平方求出这个整体的值,然后解方程求出x .解:(1)∵x 2=361,∴开平方得x =±361=±19;(2)整理81x 2-49=0,得x 2=4981,∴开平方得x =±4981=±79; (3)整理49(x 2+1)=50,得x 2=149,∴开平方得x =±149=±17; (4)∵(3x -1)2=(-5)2,∴开平方得3x -1=±5.当3x -1=5时,x =2;当3x -1=-5时,x =-43.综上所述,x =2或-43. 方法总结: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平方解方程,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开平方时,不要漏掉负平方根.三、板书设计1.平方根的概念:若x 2=a ,则x 叫a 的平方根,x =±a .2.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开平方及相关运算: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把正方形的面积不断地扩大为原来的2倍、3倍、n 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学习平方根的必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平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方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实数系统的基础概念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平方根》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以及了解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实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平方根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平方根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难点: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平方根的概念。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平方根的定义,演示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3.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平方根的概念和方法。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方根的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平方根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讲解、练习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平方根的概念。
例如:一块长方形的地毯,边长为6米,求这块地毯的面积。
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即36平方米。
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36平方米的面积,对应的长方形地毯的边长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边长是6米。
教师解释,6米就是36的平方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平方根的定义,演示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等于b,那么这个非负数a叫做b的平方根。
第6单元 6.1.1平方根(1)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2.能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第6单元 6.1.2平方根(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不是一个有理数
2.能用逼近法估算(a 不是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增强数感 教学重点 能用逼近法估算(a 不是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估算能比较类似(a 不是完全平方数)的数的大小
a a a
第6单元 6.1.3平方根(3)
教学目标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2.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
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平方根》一、教学目标1.经历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2.经历有关平方根结论的归纳过程,知道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2.难点:归纳有关平方根的结论.三、合作探究(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如果一个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2.填空:(1)因为1.72=2.89,所以2.89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即 2.89=;(2)因为1.732=2.9929,所以3的算术平方根约等于,即3≈ .(二)什么是平方根呢?大家先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三)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正数是多少?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类似,(指准32=9)我们把3叫做9的平方根,(指准(-3)2=9)把-3也叫做9的平方根,也就是3和-3是9的平方根(板书:3和-3是9的平方根).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师出示下表)x2 16 36 49 1 4 25x同学们大概已经明白了平方根的意思.平方根的概念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类似的,谁会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平方根?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大家把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平方根概念与算术平方根概念只有一点点区别,哪一点点区别?四、精讲精练精讲例1、求下面各数的平方根:(1)100; (2)0.25; (3)0; (4)-4;(1)因为(±10)2=100),所以100的平方根是+10和-100的平方是0,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还是正数,所以任何数的平方都不会等于-这说明什么?从这个例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稍停片刻)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有几个平方根?小组讨论:正数有平方根(板书: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平方根有什么关系?0的平方根有个,平方根是 .负数平方根.大家把平方根的这三条结论读两遍.精练1.填空:(1)因为()2=49,所以49的平方根是;(2)因为()2=0,所以0的平方根是;(3)因为()2=1.96,所以1.96的平方根是;2.填空:(1)121的平方根是,121的算术平方根是;(2)0.36的平方根是,0.36的算术平方根是;(3) 的平方根是8和-8,的算术平方根是8;(4) 的平方根是35和35,的算术平方根是35.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的平方根是0;()(2)-25的平方根是-5;()(3)-5的平方是25;()(4)5是25的一个平方根;()(5)25的平方根是5;( )(6)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 )(7)52的平方根是±5; ( )(8)(-5)2的算术平方根是-5. ( )五、课堂小结: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2、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3、平方根的表示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2a 来表示,a 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2a -”表示.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以记作“2a ±”.这里,符号“2”读作“二次根号”,2a 读作“二次根号a ”,根指数是2时,通过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如2a 记作a ,读作“根号a ”;2a ±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平方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平方根; 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平方根,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平方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方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第一节内容。
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
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
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 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了解乘方与开方是互逆的运算。
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方法与过程目标: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在练习训练中学会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3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
(3)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同时,利用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
三、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四、教学程序:(一) 课前热身:1.判断下列各数有没有算术平方根,如果有,请说出它的算术平方根。
(1)16; (2) 0 ; (3) -3 ; (4)(-10)2;(5) 0.25;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5 (2)1214 (3) 1691 (4)26)( (二)勇于挑战: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 ).32 = 9 ,且 (-3)2 = 9,例:3和- 3是9的平方根,简记为:±3是9的平方根。
第六章实数
x
.
问题: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义?哪些无意义?为什么?
1.填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3,则这个数是.
(2)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这个自然数是;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3)81的算术平方根为.
(4)2的算术平方根为.
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69; (2)49
64
; (3) 0.0001.
3.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义?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例4 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义?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4.用大小完全相同的240块正方形地板砖,铺一间面积为60 m2的会议室的地面,每块地板砖的边长是多少?
5.【拓展题】已知|x+2y|+
7
3)
5(2=
+
-+z
y
x
,求x-3y+4z的值.
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版见光盘或网站下载:。
6.1.1 算术平方根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难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活动1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伊克拉木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谁来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答:因为52=25(板书: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板书:所以边长=5分米).请同学们填表:正方形的面积1 9 16 36 4/25边长问题实质: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a,怎样求出这个正数呢?结论: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思想方法是平方运算的逆运算.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二、目标导学,探索新知目标导学1:理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活动2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这样的10张卡片,一面写1-10,另一面写1-10的【教学备注】【教师提示】课件演示一张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图片【教学提示】请学生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
平方.生任意抽一张卡片,让其他学生回答平方或算术平方根.按以上过程抽完所有卡片。
精讲活动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①25 ②9/25 ③0.36 ④0学习目标2: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精讲: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义?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活动4 练一练【教学说明】教师详细讲解算术平方根的解法。
【教学说明】老师巡回指导。
【教学说明】教师详细讲解算术平方根的解法。
算术平方根教材分析:《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方、用字母表示数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主要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在运算方面,引入了开方运算,使学生掌握的代数运算由原来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扩展到六种,建立起较完善的代数运算体系。
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实数的预备知识,还是用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节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从具体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抽象出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具备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算术平方根性质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能通过开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算术平方根。
2. 过程与方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意义及求法,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理解把握概念,将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数学技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正确理解这个概念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之一。
本节课的难点是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学生在七年级学过乘方运算,但由于间隔时间长,他们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为了实现新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接轨,我利用情景与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 学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
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本节的学法我定为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
第3课时 平方根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重点)
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用开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填空:(1)3的平方等于9,那么9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 (2)25的平方等于425,那么425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_______; (3)展厅的地面为正方形,其面积49平方米,则边长为________米.
还有平方等于9,425
,49的其他数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2425
;(2)0.0001;(3)(-4)2;(4)10-6;(5)81. 解析: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含有乘方运算先求出它的幂.注意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
根.
解:(1)∵12425=4925,(±75)2=4925,∴12425的平方根为±75,即±12425=±75
; (2)∵(±0.01)2=0.0001,∴0.0001的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3)∵(±4)2=(-4)2,∴(-4)2的平方根是±4,即±(-4)2=±4;
(4)∵(±10-3)2=10-6,∴10-6的平方根是±10-3,即±10-6=±10-3;
(5)∵(±3)2=9=81,∴81的平方根是±3.
方法总结: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明确是求哪一个数的平方根.如(5)中是求9的平方根.
【类型二】 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值
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1和a -4,求这个数.
解析:因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2a +1和a -4互为相反数,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列方程求解.
解:由于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 +1和a -4,则有2a +1+a -4=0,即3a -3=0,解得
a =1.所以这个数为(2a +1)2=(2+1)2=9.
方法总结: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它们的和为零.
探究点二:开平方及相关运算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x2=361; (2)81x2-49=0;
(3)49(x2+1)=50; (4)(3x-1)2=(-5)2.
解析:若x2=a(a≥0),则x=±a,先把各题化为x2=a的形式,再求x.其中(4)中可将(3x-1)看作一个整体,先通过开平方求出这个整体的值,然后解方程求出x.
解:(1)∵x2=361,∴开平方得x=±361=±19;
(2)整理81x2-49=0,得x2=49
81,∴开平方得x=±49
81=±
7
9;
(3)整理49(x2+1)=50,得x2=1
49,∴开平方得x=±
1
49=±
1
7;
(4)∵(3x-1)2=(-5)2,∴开平方得3x-1=±5.当3x-1=5时,x=2;当3x-1=-5时,x=
-4
3.综上所述,x=2或-
4
3.
方法总结: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平方解方程,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
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开平方时,不要漏掉负平方根.
三、板书设计
1.平方根的概念:若x2=a,则x叫a的平方根,x=±a.
2.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开平方及相关运算: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把正方形的面积不断地扩大为原来的2倍、3倍、n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学习平方根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