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性能指标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偏光片检验标准范文偏光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通过对光的偏振进行调整,能够实现对光的选择透过与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眼镜、显示器、摄影等。
为了保证偏光片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以下是偏光片检验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偏光片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外观缺陷、凹凸、色差等方面。
对于外观缺陷的评估,常见的判断标准有:1.每平方毫米不超过1个明显的黑点、白点或其他异物;2.同一边缘线上不应出现2个以上的明显缺陷,如割伤、压痕等;3.其他影响使用效果的外观缺陷均不得存在。
二、光学性能检验光学性能检验是对偏光片的透过率、偏振度、色彩性能等进行测量和评估。
常见的光学性能要求包括:1.透过率:偏光片的透过率是指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光线透过偏光片的程度。
常见的透过率要求如下:A.全通透光范围内透过率不低于99%;B.特定波长处透过率不低于90%。
2.偏振度:偏光片的偏振度是指偏光片能够过滤掉非偏振光的能力,常用以描述光的直线偏振程度。
常见的偏振度要求如下:A.偏振度不低于99.5%;B.偏振方向一致,不应有死区或大的色差。
3.色彩性能:偏光片对透过光的色彩值有一定的要求,以确保透过偏光片后色彩的准确呈现。
常见的色彩性能要求如下:A.通过测试标准色光后,均匀性不低于2级;B.不应有明显的色差或色偏;C.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三、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偏光片在长期使用、摩擦、高温等环境下的性能进行评估。
常见的耐久性要求包括:1.抗摩擦性能:偏光片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摩擦性能,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划痕或损伤。
通常要求偏光片不易出现划伤或表面损伤。
2.耐高温性能:偏光片需要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一般要求偏光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能。
3.耐候性能:偏光片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以保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
通常要求偏光片不易受到紫外线、潮湿等因素影响。
1.0 目的建立适用于偏光片(P/L)进料检验的作业方法与检验标准,使检验员作业规范化和标准一致化,以验证所进物料的符合性,确保对不合格品的流入进行有效控制并为评鉴供应商提供依据。
2.0 范围本检验标准仅适于仙宇电子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偏光片(P/L)的进料检验3.0 职责品质部IQC负责依据该标准对偏光片(P/L)进行进料检验。
4.0 缺陷等级a 致命(严重)缺陷(CRI):会给使用或维修、维护带来危险;功能性缺陷或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标准;客户不能接受或存在客户重大投诉或处罚的;若使用后会对最终产品造成致命性的损坏或若使用会造成批量产品的不良等。
b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产品使用性能或功能下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c 一般(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引起客户抱怨及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难于接受但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5.0 验收之标准(一次正常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参考:MIL-STD-105ECRI:AQL=0 主要缺陷(MA):AQL=0.4 次要缺陷(MI):AQL=1.06: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执行部门:品质部生效日期:2013-03-1 页码/总页:第3 页共5 页粘性MA 粘性要适中(每次来料粘性与样品粘性作对比)/ 注:边缘距离≤0.5mm范围内的外观缺陷不计。
6.0贴片要求:偏光片位置偏光片的型号和角度要参照生产通知单或BOM表。
张贴位置和尺寸要附合图纸要求,边缘修理成锯齿状不允许;偏光片方向错误,上下片贴反不允许1)偏光片张贴要附合图纸要求,不允许超出玻璃边缘。
2)偏光片必须完全覆盖AA区,并与环氧框重合1/2以上(图纸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7.0贴片后外观检验标准圆状物凹凸点偏光片气泡(上片)MIф=(长径+短径)/2 允许缺陷个数目视菲淋卡ф≤0.1mm 不限0.1mm<ф≤0.15mm 2个,但间距需大于10mm0.15mm<ф≤0.2mm 1个Φ>0.2mm不允许偏光片表面明显刺/压伤检查标准按清晰点缺陷处理;边缘脱胶,气泡,褶皱,等不良不允许进入LCD边缘环氧框的1/2,无法描述的不良现象如:钝物压伤,水波纹等须由品质工程师定极限样板判断;半透、双透产品偏光片必须完全覆盖环氧框,不允许出现现象C(图纸有特别要求的除外)7.0注意事项:7.1 必须有对应的图纸、承认书、样品,且每次检验均认真核对。
偏光片性能指标范文偏光片(Polarizing Film)是一种功能性光学材料,它能够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止特定方向上的光波,从而实现光的偏振调节。
偏光片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如液晶显示器、光学显微镜、相机滤镜等。
在选择和使用偏光片时,需要了解一些性能指标,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达到特定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偏光片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偏光效率(Polarization Efficiency):偏光效率是偏光片选择性传递或阻止特定偏振方向光波的能力。
偏光效率是评估偏光片性能的关键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高偏光效率意味着偏光片能够更好地实现光的偏振调节。
2. 偏光比(Polarization Ratio):偏光比是指通过偏光片后透过的偏振光和射入偏光片的偏振光之间的比值。
偏光比是衡量偏光片对非偏振光的衰减能力的指标,通常以分贝(dB)表示。
高偏光比表示偏光片对非偏振光的衰减能力更强。
3. 波长范围(Wavelength Range):偏光片的波长范围指偏光片有效工作的光谱范围。
不同的偏光片具有不同的波长范围,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偏光片。
4. 透光率(Transmittance):透光率是指光线通过偏光片后的传输率。
偏光片通常对特定偏振方向的光波具有高透光率,而对其他偏振方向的光波具有较低透光率。
透光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高透光率意味着更多的光能够穿透偏光片。
5. 相对光学轴的角度(Angle of Relative Optical Axis):相对光学轴的角度是指偏光片的光学性能与其相对光学轴的角度相关。
当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光学轴垂直时,偏光片的性能最佳。
当偏光方向与光学轴之间有角度时,偏光片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6. 耐温性(Temperature Resistance):耐温性是指偏光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保持能力。
偏光片应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持其性能稳定。
7. 抗刮擦性(Scratch Resistance):抗刮擦性是指偏光片表面的抗刮擦能力。
LCD偏光片的性能及影响偏光片(polarizer)作为液晶显示器(LCD)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约占其制造成本的20%~30%。
偏光片的工作原理自然光在通过偏光片时,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垂直的光将被吸收,透过光只剩下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平行的偏振光。
液晶屏的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
液晶显示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偏光片的结构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按其在液晶屏的使用位置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面片(又称透过片)和底片两种(又称反射片)。
偏光片中起偏振作用的核心膜材是PVA膜。
PVA膜经染色后吸附具有二向吸收功能的碘分子,通过拉伸使碘分子在PVA膜上有序排列,形成具有均匀二向吸收性能的偏光膜,其透过轴与拉伸的方向垂直。
偏光片膜的材质及特性、作用偏光层:PVA膜(PolyvinylAlcohol)全称聚乙烯醇薄膜,其组分主要是碳氢氧等轻原子,因此具有高透光和高延展性等特点。
PVA分子本来是任意角度无规则性分布的,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受力拉伸后就逐渐偏转于作用力方向,趋向于成直线状分布。
拉伸后的PVA分子沿拉伸方向直线排列,吸附在PVA层上的染料分子也跟随着有方向性的偏转,形成或染料分子的长链。
因为碘离子(或染料分子)有很好的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偏振光,只让垂直方向的偏振光通过,利用这样的原理就可制造偏光膜。
PVA分子拉伸后染料分子分布TAC层:由PVA膜制成的偏光层易吸水、褪色而丧失偏光性能,因此需要在其两边用一层光学均匀性和透明性良好的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来隔绝水分和空气,保护偏光层。
采用具有紫外隔离(UV CUT)和防眩(Anti-Glare)功能的TAC膜可制成防紫外型偏光片和防眩型偏光片。
偏光片抗uv等级标准评定标准
偏光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镜片,它具有抵抗紫外线(UV)辐射
的能力。
在评定偏光片抗UV等级的标准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透过率,评定偏光片抗UV等级的标准之一是紫外线
透过率。
这个标准规定了偏光片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辐射下的透过
率限制,以确保偏光片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侵害。
2. 紫外线阻挡能力,评定偏光片抗UV等级的标准还会考虑偏
光片的紫外线阻挡能力。
这包括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阻挡效果以及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阻挡性能测试。
3. 耐久性能,除了对紫外线阻挡能力的评定外,标准还会考虑
偏光片在长时间使用后的耐久性能。
这包括对偏光片材料在紫外线
照射下的老化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偏光片的抗UV性能能够持久稳定。
4. 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偏光片抗UV等级的评定标准通
常会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如欧洲标准(EN)、美国标准(ANSI)
等,以确保偏光片的抗UV性能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总的来说,评定偏光片抗UV等级的标准涉及到透过率、阻挡能力、耐久性能以及国际标准等多个方面的考量,以确保偏光片能够有效地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偏光片性能指标范文偏光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过滤光线振动方向的光学元件。
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减少反射、改善对比度、防止眩光等。
在选择偏光片时,有以下一些性能指标需要考虑:1.透过率:透过率是指光通过偏光片后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
透过率越高,那么通过偏光片的光线量就越大。
通常,透过率会受到光源波长、入射角和偏光片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2.阻隔比:阻隔比是指偏光片对不同振动方向的光线的透过能力。
例如,一个具有高阻隔比的偏光片可以完全阻隔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光线。
阻隔比常常用于描述偏光片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吸收特性和结构设计。
3.波长范围:偏光片的性能通常会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选择偏光片时,需要考虑其在所需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和阻隔比。
通常,偏光片会在指定的波长范围内提供最佳的性能。
4.偏振效率:偏振效率指的是偏光片能够选择性地透过一定振动方向的光线的能力。
一个高效的偏光片可以高效地透过特定方向的光线,而将其他方向的光线阻隔住。
5.温度稳定性:偏光片的性能通常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偏光片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一些应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应用,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温度稳定性的偏光片。
6.抗腐蚀能力:偏光片通常会与外界环境接触,并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腐蚀能力的材料非常重要。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例如潮湿或腐蚀性气体环境中,需要选择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偏光片。
7.机械强度:偏光片通常需要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并且可能会受到各种力的影响。
因此,选择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偏光片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或损坏。
总之,选择合适的偏光片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性能指标。
不同应用对偏光片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偏光片时应充分了解其使用环境和所需性能,并参考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测试数据,以确保选择到最适合的偏光片。
偏光片检测标准(2007/08/01 08:27)点图进入相册点图进入相册点图进入相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偏光片的外观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液晶显示器件中偏光片的购入检验。
2 规格外形尺寸参见产品图纸。
3 底色要求3.1 贴片试验:每批抽取5 片进行贴片试验,贴片后观察LCD 底色,详见实物封样(IQC 留样品),5 片中有1 片不一致则判为不合格。
3.2 吸收轴核对:使用标准片旋转90°,核对吸收轴角度。
4 检验方法4.1 尺寸:测量图纸中带“*”号的尺寸,测试结果在公差范围内为合格4.2 外观检验检查下表中各外观项目, AQL:0.65* 以上AQL 取值标准均依据《零缺陷抽样方案表》所有项目中1 片超出规格,即判为不合格,4.4 检验条件检验用照明光源为日光形荧光灯或白荧光灯,发光强度为600 lx。
检验环境条件:温度 15℃~35℃湿度 45﹪~75﹪压力 86~106kpa目检时检验者的眼睛离样本为25cm。
并在与样品表面正视基础上,上下翻转60°夹角的情况下进行检验。
(见下示意图),每片样本检验时间最多5 秒。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偏光片的外观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液晶显示器件中偏光片的购入检验。
2 规格外形尺寸参见产品图纸。
3 底色要求3.1 贴片试验:每批抽取5 片进行贴片试验,贴片后观察LCD 底色,详见实物封样(IQC 留样品),5 片中有1 片不一致则判为不合格。
3.2 吸收轴核对:使用标准片旋转90°,核对吸收轴角度。
4 检验方法4.1 尺寸:测量图纸中带“*”号的尺寸,测试结果在公差范围内为合格4.2 外观检验检查下表中各外观项目, AQL:0.65* 以上AQL 取值标准均依据《零缺陷抽样方案表》所有项目中1 片超出规格,即判为不合格,4.4 检验条件检验用照明光源为日光形荧光灯或白荧光灯,发光强度为600 lx。
检验环境条件:温度 15℃~35℃湿度 45﹪~75﹪压力 86~106kpa目检时检验者的眼睛离样本为25cm。
偏光片的基本性能指标LCD偏光片的基本性能指标主要有:光学性能、耐久性性、粘接特性、外观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几个方面的基本技术指标要求。
偏光片的光学性能包括:偏光度、透过率和色调三项主要性能指标,其它还包括防紫外线性能以及半透过型偏光片半透膜的透过率、全反射率和漫反射率指标。
在一般LCD产品的使用中,要求偏光度和透过率性能指标越高越好。
偏光度和透过率越高,LCD显示器件的显示效率就越高,相对能耗就小。
但对常规碘染色的偏光片产品而言,偏光度和透过率是一对矛盾,偏光度越高,透过率就会越低,而且还要受到色调的约束,因此一般普通型的偏光片产品的偏光度都在90%—99%之间,透过率在41%—44%之间。
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福地”牌偏光片通用型PLN产品的偏光度为97%以上、透过率为43%,而中耐久、高对比型PMN产品的偏光度在99.9%以上、透过率为42%以上。
色调指标主要为满足人们的视觉习惯,同时要求偏光片产品的色调偏差要小,以保证LCD最终产品外观色调的一致性,这主要由偏光片产品的色度坐标参数L、a、b值和它们的控制公差范围来标识,一般其控制公差的范围越小越好。
偏光片的耐久性技术指标包括耐高温、耐湿热、耐低温和耐冷热冲击四项技术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耐湿热性能指标的高低。
耐高温是指偏光片在恒定烘烤温度下的耐温工作条件,目前根据偏光片的技术等级,通常分为通用型:工作温度为70℃×500HR;中耐久型:工作温度为80℃×500HR;高耐久型:工作温度在90℃×500H以上这三个等级。
耐湿热技术指标是指偏光片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的耐湿热工作性能,它也通常分为三个技术等级,既通用型:湿热工作条件为40℃×90%RH×500HR;中耐久型:湿热工作条件为60℃×90%RH×500HR;高耐久型:湿热工作条件为:70℃×95%RH×500HR以上。
偏光片性能指标范文偏光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偏振光的光学器件。
它通常由具有特定折射率和吸收性能的材料制成,并具有一定的透光率、透射方向和偏振度。
偏光片常用于光学仪器、光学镜头、液晶显示屏、太阳镜等领域。
偏光片的性能指标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透光率:透光率是指偏光片透过光线的能力,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高透光率的偏光片能够更有效地透过光线,提供更明亮的图像或视野。
透光率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进行。
2.偏振效果:偏光片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掉来自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使得透过的光线具有特定的偏振方向。
偏振效果可以通过测量偏光片的偏振度来评估,偏振度是指偏光片输出的偏振光强度与输入光强度之比。
一般而言,偏光片的偏振度越高,其过滤掉的非偏振光的比例就越大。
3.透射方向:偏光片能够选择特定的透射方向。
典型的偏光片包括线偏光片和圆偏光片。
线偏光片只允许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而排斥垂直方向的线偏振光。
圆偏光片不仅允许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还可以转换为同一方向的圆偏振光。
透射方向也可以通过偏振片的设计和结构来调节。
4.温度稳定性:偏光片的性能应在不同温度下保持稳定。
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偏光片的光学性能发生变化,例如透光率、偏振效果等。
因此,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应用偏光片时,需要考虑其温度稳定性。
5.耐久性:偏光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以保持其光学性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它应该能够抵抗刮擦、腐蚀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耐久性也影响着偏光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6.光学杂散:特定类型的偏光片可能会引入额外的光学效应,如色散、反射、散射等。
这些光学杂散会对透过的光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图像的质量或干扰光学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选择偏光片时,需要考虑它的光学杂散性能。
综上所述,偏光片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透光率、偏振效果、透射方向、温度稳定性、耐久性和光学杂散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偏光片,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来平衡这些性能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偏光片基础参数偏光片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它可以选择性地将振动方向与光束传播方向垂直的光通过,而将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光进行衰减或消除。
在光学系统中,偏光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偏光片的基础参数入手,介绍偏光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透过率透过率是指偏光片透过光的能力。
根据不同偏光片的材料和制造工艺,透过率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偏光片有线性偏光片和圆偏光片两种。
线性偏光片的透过率一般在90%以上,而圆偏光片的透过率一般在80%以上。
透过率越高,偏光片的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成本。
二、偏光效果偏光片的偏光效果是指它对光的偏振态的调节能力。
线性偏光片只能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而将其他方向的偏振光进行衰减或消除。
圆偏光片则可以将线偏光转化为圆偏光,或将圆偏光转化为线偏光。
偏光片的偏光效果取决于其结构和材料,不同类型的偏光片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三、透射轴方向透射轴方向是指偏光片的优势透光方向。
偏光片的透射轴方向通常是指在制造过程中确定的一个方向,沿这个方向传播的光会受到最小的衰减。
透射轴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以便在使用时能够正确放置偏光片。
在实际应用中,透射轴方向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确保偏光片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四、工作波长范围工作波长范围是指偏光片能够正常工作的光的波长范围。
不同的偏光片具有不同的工作波长范围,根据材料的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工作波长范围可以覆盖紫外、可见光和红外等多个波段。
在选择偏光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工作波长范围。
五、温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是指偏光片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
由于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膨胀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因此偏光片的温度稳定性对于一些特殊应用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偏光片的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在一些极端环境下,需要选择具有更高温度稳定性的特殊偏光片。
六、抗反射涂层抗反射涂层是一种常见的偏光片表面处理方式。
通过在偏光片的表面上涂覆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提高透过率。
1 常用偏光片的构造:1.1 透射式偏光片:保护膜(Protective Film) ¾® TAC膜偏光板(Polarizer) ¾® ¾® 粘着剂压敏胶(Adhensive) ¾® 偏光膜剥离膜(Release Film) ¾® 粘着剂TAC膜1.2、反射式偏光片:反射膜(Reflective Film) ¾® TAC膜粘着剂(Adhensive) ¾® 粘着剂偏光板(Polarizer) ¾® ¾® 偏光膜压敏胶(Adhensive) ¾® 粘着剂剥离膜(Release Film) ¾® TAC膜1.3、半透过半反射式偏光片:半透膜(Semi-Trans Film) ¾® TAC膜粘着剂(Adhensive) ¾® 粘着剂偏光板(Polarizer) ¾® ¾® 偏光膜压敏胶(Adhensive) ¾® 粘着剂剥离膜(Release Film) ¾® TAC膜2 偏光片的尺寸:2.1 500´1000mm型( 90°)500+10 -0 90°±1°1000+10-0注意:吸收轴单位:mm2.2 500´650mm(45°)型500+10 -0 45°±1°650+10-0注意:吸收轴单位:mm2.3 500´650mm(135°)型500+10 -0 135°±1°650+10-0注意:吸收轴单位:mml 以上各种情况在测量时,偏光片的剥离膜面均朝上放置。
偏光片识别指导书一、偏光片关键数据:1.厚度:0.12mm为薄片,0.22mm为厚片,我司现在供应商供货一般为±0.02MM的公差。
2.表面:分为光片和磨砂片。
光片撕开表面离型纸后放在光源下显示清晰,磨片撕开离型纸在光源下看显示模糊。
3.显示视角:这点主要是要将片贴附在屏上点亮后看效果。
根据效果来看视角。
厚片一般都是超宽视角,薄片视角都比较窄。
4.硬胶/软胶:硬胶不黏,软胶比较黏,硬胶和软胶在撕了离型纸用手触摸很容易区别出黏性差异,同时软胶用手触摸较容易看到触摸痕迹。
二、偏光片选用:TN-LCD一般情况下选择两厚片视角最好。
正常情况下,为45度角度IPS/MV A-LCD一般情况下用两薄片就好,因为玻璃本来就是全视角的,就不需要偏光片再去加宽视角。
MV A 偏光片要选用专用片,一般为COG供货。
三、如何看玻璃规格书上的偏光片图片标示:1.如何识别TN-LCD偏光片角度:以HSD040C8W1-B00规格书举例,规格书上偏光片标示为:这个玻璃是灰阶翻转角度为准,视角为12点钟玻璃,模组最佳视角6点钟。
在我司切割房切割大片如下图注意此处箭头,标示偏光片方向匹配为上下片模式后,(右-CF)上朝封口,(左-TFT)下朝IC为下图所示:两箭头指示Rubbing Direction与供应商规格书一致:所以得出结论,12点钟玻璃,偏光片45°厚片,上朝封口下朝IC。
其他片依此类推。
对于TN的玻璃,TFT/CF表明角度即为偏光片角度。
2.如何识别IPS-LCD偏光片角度:用BP039WV2-100做例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上片吸收轴垂直于C/F Rubbing direction ,下片吸收轴平行于TFT Rubbing direction。
所以根据上图标示,偏光片应为两薄片,上片0度,下片90度无方向。
IPS的偏光片,实际标示角度上片垂直于CF方向,下片平行于TFT方向。
以BF045QHME501为例按上例所述原理可得,该LCD上片偏光片垂直于CF,即为7°,下片黏贴面角度平行于TFT角度,即97°,则下片在保护膜面角度为83°,如下图我司产线作业时按保护膜面角度为准切割的,所以我们做BOM 时,应该定义为 上片薄光7°,下片薄磨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