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6
注塑模具常用材料
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了
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注塑模具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注塑模具常用的材料。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注塑模具制造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通常情况下,注塑模
具的常用金属材料包括有,P20钢、718钢、NAK80钢、S136不锈钢等。
这些金
属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损、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注塑成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其次,除了金属材料,注塑模具中还会使用到一些非金属材料,比如热塑性塑
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成型性,而热固性塑料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模具制造中,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生产工艺,会选择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来制作模具。
此外,注塑模具的制造还会使用到一些辅助材料,比如模具表面处理材料、冷
却系统材料等。
模具表面处理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而冷却系统材料则可以提高模具的冷却效果,加快产品成型的速度。
总的来说,注塑模具的常用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以及
辅助材料等。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生产工艺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注塑模具材料。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对注塑模具常用材料有所了解,为实际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注塑模具加工方法一、注塑模具设计:1.确定产品尺寸和结构要求:根据产品的功能和要求,确定产品的尺寸和结构。
2.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的尺寸和结构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的上模、下模、芯棒等组成部分。
3.设计模具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选择适合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以保证模具的寿命和加工质量。
二、注塑模具加工工艺:1.制造下模: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所需的下模工件进行加工,通常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精细加工。
2.制造上模:下模制造完成后,根据下模进行上模的加工,同样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3.制造芯棒:芯棒的材料通常选用硬质合金材料,通过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4.模具装配:下模、上模和芯棒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三、注塑模具加工设备:1.数控加工中心: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模具加工,包括下模、上模和芯棒等零件的加工。
2.电火花加工机:电火花加工机可用于进行模具的细微加工和个别修整,保证模具的加工精度。
3.渐进式冲压机:在需要制作复杂形状的模具时,可以采用渐进式冲压机进行模具的加工。
四、注塑模具加工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
2.模具表面处理:对模具表面进行涂层处理,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3.加工精度控制: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工精度,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尺寸准确。
4.模具保养:模具使用后要进行保养,包括定期清洗和润滑,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结:注塑模具加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制造模具的技术,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精细的加工工艺和适当的加工设备,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注塑模具。
同时,注意加工中的材料选择、加工精度控制和模具保养,可以保证模具的质量和寿命。
塑料加工中的热处理和退火在现代工业中,塑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它们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产品,从玩具和器皿到汽车和飞机部件。
为了让塑料达到所需的性能,通常需要进行加工、热处理和退火等步骤。
本文将重点介绍塑料加工中的热处理和退火工艺。
一、塑料加工的基本原理塑料加工的目的是将原材料变形成所需的形状。
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挤出、注塑、吹塑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塑料加工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将固态塑料加热到可塑化温度,然后将其挤出或注入到所需的模具中,最后冷却固化。
二、塑料加工中的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塑料制品暴露在高温下,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种处理通常包括加热和冷却两个步骤。
加热使塑料软化、熔化或降低其粘度,便于加工;冷却则使塑料变得硬、坚固和耐磨。
塑料加工中的热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1. 预热:在塑料制品注塑之前,预热模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预热可以减少模具的热缩和沾附,从而减少产品的变形和缺陷。
2. 空气干燥:塑料原材料通常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这会影响塑料的加工和性能。
在加工之前,需要将原材料中的水分去除。
这可以通过将原材料暴露在热空气中,使其脱水。
3. 蒸汽热处理:在蒸汽室中加热塑料制品可以使其熔化和形变,从而减少其内部应力和缩微孔洞。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制造大型产品,如桶和管道等。
4. 焊接:热塑性塑料可以通过焊接技术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通常在制造大型塑料制品时使用,如船体、储罐等。
三、塑料加工中的退火退火是指将塑料制品暴露在高温下,以消除其内部应力和改善其性质。
退火还可以增强塑料的耐磨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
通常,退火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热老化:在高温下,塑料会逐渐降解。
这种退火方法通常用于测试塑料的寿命和耐久性。
2. 热处理退火:在高温下,塑料制品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善其性能。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改善塑料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3. 热处理回火: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改善塑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常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常用的模具材料有许多种,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而热处理则是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模具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一、常用的模具材料:1.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成型性能,重量轻,价格便宜。
适用于制造小型模具或高精度的塑料模具。
2.铝青铜:铝青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高速冲压模和注塑模。
3.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膨胀系数,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和注塑模。
4.微晶玻璃钢:微晶玻璃钢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和注塑模。
5.构造钢:构造钢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
6.热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抗热疲劳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温下工作的模具。
7.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化学模具和食品模具。
二、热处理方法:1.淬火:淬火是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迅速冷却材料,使其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淬火温度和冷却介质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2.回火:回火是淬火后的一个步骤,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降低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抗冲击性和韧性。
3.淬火回火:将材料先进行淬火然后回火的组合处理,既能获得高硬度也能提高韧性。
4.预淬火:预淬火是在热处理之前先进行一次淬火,然后再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热处理的效果。
5.淬火再回火:在完全淬火和回火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淬火和回火,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6.等温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一个特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快速冷却,可以使材料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和高硬度。
7.渗碳:通过在材料表面渗入一定的碳元素,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总结: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铝合金、铝青铜、铜合金、微晶玻璃钢、构造钢、热作模具钢和不锈钢等。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预淬火、淬火回火、等温淬火、淬火再回火和渗碳等。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注塑模具,它具有较高的工作温度和精密的模具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模具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一、材料选择1.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的材料选择非常关键,需要选择能够耐高温的优质材料,如特殊的耐热钢材料或者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需要与模具结构匹配,避免在高温下出现变形或者裂纹的情况。
二、模具设计2.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高温下的热膨胀和热应力情况,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变形、开裂或者热疲劳的情况。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模具的冷却系统、模具的结构和壁厚,确保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加工工艺3.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高温材料的工艺,并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加工速度,避免出现过热或者热损伤的情况。
还需要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液,确保对材料进行精准的加工。
四、模具维护4.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模具表面、检查模具的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检查模具的结构和磨损情况等。
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热处理和表面涂层,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五、操作注意5.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模具的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模具在高温下能够稳定运行。
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了解模具的特点和工作原理,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材料选择、模具设计、加工工艺、模具维护和操作注意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模具的稳定运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只有全面考虑和严格执行上述事项,才能充分发挥模具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一、材料选择1. 120度模温注塑模具的选择材料必须具备高耐热性能,能够承受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的作用。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P20、H13、S136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能够适应120度的高温环境。
2. 在模具材料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尽量选择热膨胀系数与所使用的塑料原料相近的材料,以防止高温下因热胀冷缩引起的模具变形和裂纹;同时也需要考虑热导率,优选热导率高的材料,以加快模具的冷却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的常用材料基本要求有哪些?注塑模具的常用材料基本要求有哪些?合理选择制模材料,是模具设计人员的首要任务,一般对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方面。
1.易于加工模具零件多为金属材料制成,有的结构形状还很复杂,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要求模具材料易于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形状和精度。
2.耐磨性好塑件表面的光泽度和精度都和模具型腔表面的耐磨性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有些塑料中加人了玻纤、无机填料及某些颜料时,它们和塑料熔体一起在流道、模腔中髙速流动,对型腔表面的摩擦很大,若材料不耐磨,很快就会磨损,使塑件质量受到损伤。
3.高耐蚀性很多树脂和添加剂对型腔表面都有腐蚀作用,这种腐蚀使型腔表面金属溶蚀、剥落,表面状况变坏、塑件质量变差。
所以,最好使用耐蚀钢,或对型腔表面进行镀铬、钹镍处理。
4.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注塑成型时,模具型腔的温度要达到300℃以上。
为此,最好选用经适当回火处理的工具钢(热处理钢)。
否则会引起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模具尺寸的变化。
5.受热处理影响小为了提髙硬度和耐磨性,一般对模具要进行热处理,但这种处理应使其尺寸变化很小。
因此,最好采用能切削加工的预硬化钢。
6.抛光性能好塑件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表面状态,因此要求型腔表面的粗糙度非常小,这样,对型腔表面必须进行表面加工,如抛光、研磨等。
所以,选用的钢材不应含有粗糙的杂质和气孔等。
塑料在表面处理时应注意些什么?塑料已极为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如结构件、板材、管材、各类铺地材、各种装饰材等,为获得这些塑料在粘接时的高粘接强度,常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塑料的种类及其表面性能。
塑料种类繁多,因其类别和加工成型方法不同而使表面具有性能的差别,如表面清洁程度,有时加工用脱模剂,此时表面上就有其附着物,处理时应注意到这点;又如塑料表面有不同的表面能,低表面能者(如聚酯)应用特殊方法,高表面能者(如一般热固性塑料)可以用一般方法;塑料还因其结构不同而又有极性强弱和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极性低(或无极性)又结晶型的塑料(如聚丙烯),要用特殊方法处理,高极性和非结晶型塑料则可以用一般方法;最后还有"弱界面层"问题,有的塑料表面存在一定的弱界面层,在表面处理时应加以除去或进行改性,否则,胶接破坏会发生在这一层面上且强度不高。
注塑模具常用钢材及硬度汇总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模具,常见于家电、汽车、电子等行业。
模具的材料选择对模具的寿命、质量和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注塑模具常用钢材及硬度的汇总:1.P20钢:P20钢又称为低碳铬模具钢,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其硬度一般为28-32HRC,适用于制造大多数注塑模具的芯、腔。
2.718钢:718钢是一种耐热性能较好的模具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718钢的硬度一般在30-36HRC之间,适用于制造高要求的注塑模具。
3.NAK80钢:NAK80钢是一种低合金的中碳铬钼耐冲击模具钢,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其硬度一般为37-43HRC,适用于制造高要求的注塑模具。
4.S136钢:S136钢又称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酸碱性能。
其硬度一般为48-52HRC,适用于制造高品质和高精度的注塑模具。
5.H13钢:H13钢是一种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热疲劳性能。
其硬度一般为45-50HRC,适用于制造需要抵抗高温和高压的注塑模具。
6.738钢:738钢是一种高硬度、高强度的模具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其硬度一般为48-52HRC,适用于制造长寿命和高要求的注塑模具。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钢材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模具钢,如:SLD钢、STAVAX钢、420钢等。
这些钢材在不同的注塑模具制造过程和需求中具有特定的应用价值。
在选择模具钢材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的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成本等因素。
合理选择合适的模具钢材,能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耐磨性和生产效率,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节模具表面处理工艺概述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家电工业、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各模具厂及注塑厂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这些表面性能指: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摩擦系数、疲劳性能等。
这些性能的改善,单纯依赖基体材料的改进和提高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经济的,而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
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
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提高模具的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摩擦性、脱模性、隔热性、耐腐蚀性;◆提高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性;◆提高型腔表面抗擦伤能力、脱模能力、抗咬合等特殊性能;减少冷却液的使用;◆提高模具质量,数倍、几十倍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减少停机时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发挥模具材料的潜能。
◆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涂层磨损后,还退掉涂层后,再抛光模具表面,可重新涂层。
在模具上使用的表面技术方法多达几十种,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主要可以归纳为物理表面处理法、化学表面处理法和表面覆层处理法。
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气体氮化法、离子氮化法、点火花表面强化法、渗硼、TD法、CVD化学气相淀积、PVD物理气相沉积、PACVD离子加强化学气相沉积、CVA铝化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表面强化法、离子注入法、等离子喷涂法等等。
下面综述模具表面处理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一、物理表面处理法: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中最常用方法,是强化材料表面的重要手段,分高频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激光表面淬火。
注塑模具是用于注塑成型的工具,模仁则是指模具中的可移动零件,用于形成产品的内部空间和细节。
以下是一般的注塑模具模仁加工工艺流程:
1.设计与制造规划: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需求,进行模具设计,并确定模具材料、尺寸
和结构等。
2.原材料准备:根据模具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或其他材料,进行材料切割和预处理。
C加工:利用计算机数控(CNC)技术,进行精确的模仁加工。
这包括铣削、车削、
钻孔和线切割等步骤,以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热处理:对已经加工好的模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5.精密加工:通过磨床、电火花放电机等设备进行模仁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以达到更
高的加工精度和光洁度。
6.装配和调试:将已经加工好的模仁组装到模具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模仁的运
动和功能正常。
7.表面处理:对模仁进行表面喷涂、电镀或其他特殊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性、防腐蚀性和
美观度。
8.终检和质量控制:进行终检,检查模仁的尺寸、形状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质量
控制,确保模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般的注塑模具模仁加工工艺流程,实际加工过程可能会根据具体要求和不同厂商的偏好而有所差异。
注塑模具成本构成:材料费+设计费+加工制造费+其他
材料费组成:模仁材料+模架(S50C)+电极+标准件+热流道
常用模具钢材料:S136,NAK80,2344,2733,P20,718,SKD11,SKD61
A、100W次——S136淬火,2344淬火
B、50W 次——NAK80,S136
C、30W 次——2733,P20,718
D、石墨电极—40元/kg,紫铜电极—80元/kg
模架材料一般选用S50C—10元/kg
一般模具材料费用约占模具价格的30%
P20—17元/kg 2738—30元/kg NAK80—80元/kg 718—25元/kg S136—120元/kg 2344—80元/kg热处理费用16元元/kg
设计费约占模具费用的3%-5%
加工制造费用:普通加工+CNC加工+EDM加工+线切割+钳工抛光费+热处理费用+皮纹费
加工费用一般占模具成本的30%
模仁长度和宽度加产品结构尺寸的30-60mm,模仁厚度产品厚度加80左右。
模架的长度和宽度一般单边加模仁的50-120mm,模架厚度一般约为模仁的2倍。
h13模具热处理
H13是一种热作模具钢,通常用于制造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塑料注塑模、压铸模、挤压模等。
热处理对于提高H13模具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对H13模具钢进行的常见热处理步骤:
* 预热:在进行任何热处理之前,通常会对H13钢进行预热。
目的是均匀升温整个工件,以避免热应力和形状变化。
预热温度通常在500°C到700°C之间。
* 加热:将H13钢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一般在980°C到1050°C之间。
这一步是为了使钢达到适当的结晶结构。
* 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钢材内部均匀加热,使相应的相变发生。
保温时间通常与工件的尺寸和形状有关。
* 淬火:在保温之后,迅速将H13钢冷却到室温。
这一步是为了实现硬度和耐磨性的提高。
通常采用油冷、气冷或盐浴淬火等方式。
* 回火:为了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提高韧性,H13模具钢会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所需的最终性能。
通常在500°C到600°C范围内进行回火。
* 表面处理(可选):为了进一步提高H13模具钢的耐磨性,可以考虑进行表面处理,比如氮化、渗碳等。
这些热处理步骤的具体参数会受到制造商建议、具体应用和模具设计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以确保获得期望的模具性能。
1。
模具材料的性能对模具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合理选用制模材料是模具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模具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是模具制造中的关键工艺,是保证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实际使用证明,在模具失效中由于热处理不当引起的占很大比例。
模具用途广泛,工作条件差别大,制造模具的材料范围很广。
目前,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的材料以钢为主,有些模具还可采用低熔点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等。
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及选用原则模具用钢主要性能要求如下:1,硬度和耐磨性(最重要的模具失效形式,决定模具寿命)2,可加工性能(模具零件形状复杂,要求热处理变形小)3,强度和韧性(足够的强度承受高压,冲击载荷等要求高韧性)4,淬透性、抛光性、耐腐蚀性(塑料及添加剂的腐蚀作用)。
模具用钢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1,冷作模具钢:制作金属在冷态下变形的模具,包括:冷冲模、冷挤压模、冷镦模、粉末压制模。
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及足够强度和韧性。
2,热作模具钢:制造经过加热的固态或液态金属在压力下成型的模具,包括:热锻模、压铸模。
要求高温下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及高热疲劳抗力和导热性3,塑料模具钢:制造各种塑料模具。
塑料品种多,要求差别大,其模具材料范围广。
主要要求工艺性能高(热处理变形小、抛光性好、耐腐蚀)选用一般原则:满足使用性能要求、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当考虑经济性。
模具常用热处理工艺模具热处理包括模具材料热处理和模具零件热处理。
模具材料热处理:在钢厂内完成,保证钢材质量,如基本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特点是大型工业炉中大批量生产。
模具零件热处理:在模具制造厂完成,或专业热处理厂完成。
特点是小批量或单件生产,工艺复杂多样,设备精良。
热处理工艺方法,分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常用方法有:正火、退火、淬火、调质、渗碳及氮化等,见表。
冷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冷作模具主要用于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冲裁、拉伸、弯曲等工序。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注塑成型过程中,制品收缩凹陷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机台方面(1)射嘴孔太大造成融料回流而出现收缩,太小时阻力大料量不足出现收缩。
(2)锁模力不足造成飞边也会出现收缩,应检查锁模系统是否有问题。
(3)塑化量不足应选用塑化量大的机台,检查螺杆与料筒是否磨损。
模具方面(1)制件设计要使壁厚均匀,保证收缩一致。
(2)模具的冷却、加温系统要保证各部份的温度一致。
(3)浇注系统要保证通畅,阻力不能过大,如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的尺寸要适当,光洁度要足够,过渡区要圆弧过渡。
(4)对薄件应提高温度,保证料流畅顺,对厚壁制件应降低模温。
(5)浇口要对称开设,尽量开设在制件厚壁部位,应增加冷料井容积。
塑料方面结晶性的塑料比非结晶性塑料收缩历害,加工时要适当增加料量,或在塑料中加成换剂,以加快结晶,减少收缩凹陷。
加工方面(1)料筒温度过高,容积变化大,特别是前炉温度,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应适当提高温度、保证畅顺。
(2)注射压力、速度、背压过低、注射时间过短,使料量或密度不足而收缩压力、速度、背压过大、时间过长造成飞边而出现收缩。
(3)加料量即缓冲垫过大时消耗注射压力,过小时,料量不足。
(4)对于不要求精度的制件,在注射保压完毕,外层基本冷凝硬化而夹心部份尚柔软又能顶出的制件,及早出模,让其在空气或热水中缓慢冷却,可以使收缩凹陷平缓而不那么显眼又不影响使用。
2注塑件震纹的原因分析PS等刚性塑料制件在其浇口附近的表面,以浇口为中心的形成密集的波纹,有时称为震纹。
产生原因是熔体粘度过大而以滞流形式充模时,前端的料一接触到型腔表面便很快冷凝收缩起来,而后来的熔料又胀开已收缩的冷料继续前进过程的不断交替使料流在前进中形成了表面震纹。
解决办法(1)提高料筒温度特别是射嘴温度,还应提高模具温度。
(2)提高注射压力与速度,使其快速充模型腔。
(3)改善流道、浇口尺寸,防止阻力过大。
(4)模具排气要良好,要设置足够大的冷料井。
2316模具钢热处理工艺一、引言2316模具钢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模具钢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注塑模具、挤出模具和压铸模具等领域。
在使用2316模具钢前,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从而确保模具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2316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二、2316模具钢的组织特点2316模具钢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
其主要组织特点是细小的碳化物分布均匀,提供了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三、2316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1. 固溶处理:将2316模具钢加热至1050-1100℃,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固溶处理能够使钢材中的碳化物溶解于基体中,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2. 快速冷却:固溶处理后,需要立即进行快速冷却。
常用的快速冷却方法包括水冷、油冷和空气冷。
其中,水冷效果最好,可以获得最高的硬度。
3. 回火处理:在快速冷却后,钢材会变得非常脆硬,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温度一般在250-400℃之间,保温时间根据需要而定。
回火处理可以减轻钢材的内应力,提高其韧性和塑性。
四、2316模具钢的热处理效果经过上述热处理工艺后,2316模具钢的硬度得到显著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得到增强。
同时,通过适当的回火处理,钢材的韧性和塑性也得到改善。
这些热处理效果使得2316模具钢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五、2316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进行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以确保钢材的性能达到要求。
2. 冷却介质选择:不同的冷却介质对钢材的硬度和韧性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3. 热处理设备:热处理设备的性能和控制精度对热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处理。
六、结论2316模具钢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模具钢材料,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和冷却介质,以获得理想的热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