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小高考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10
江苏高三小高考知识点一、语文知识点1. 古代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流派:唐代文学、宋辽金元明清文学等。
-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诗经》、《水浒传》等。
- 古代文学家:白居易、杜甫、李白等。
2. 现代文学常识-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
- 现代文学作品:《呐喊》、《家》、《荆棘鸟》等。
- 现代文学家:鲁迅、郁达夫、钱钟书等。
3. 修辞手法- 比喻:用A和B之间的相似点来说明B。
- 拟人:给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事物以人的特征。
-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表述。
- 排比:将同类事物并列起来,以增强语气。
- 返璞归真:在修辞中借用古代典故、成语等。
二、数学知识点1. 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y=ax+b,其中a和b是常数。
- 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b和c是常数。
- 指数函数:y=a^x,其中a是底数,x是指数。
- 对数函数:y=loga(x),其中a是底数,x是真数。
2.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y=sin(x),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 余弦函数:y=cos(x),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 正切函数:y=tan(x),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3. 概率与统计-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某种结果或现象,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指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值表示,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
三、英语知识点1. 语法知识-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 倒装:部分倒装、完全倒装。
2. 词汇与短语- 同义词:happy-joyful、roam-wander。
- 反义词:success-failure、arrive-depart。
- 常用短语:take care、look forward to等。
3. 阅读理解- 主旨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高三小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三小高考的临近,作为学生们备战高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和总结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高三小高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阅读理解:强调理解文章的主旨、篇章结构、推理判断等要素。
2.写作:注重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培养。
3.诗歌鉴赏:重视诗歌的音韵、意象、修辞手法等特点和鉴赏方法。
4.古文阅读:着眼于文言文阅读的解读与理解,还要注重典籍阅读,培养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函数与方程: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特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2.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掌握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以及数列的性质的运用。
3.立体几何:注重对立体几何的理论的掌握,如体积、表面积等相关公式的运用。
4.统计与概率: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如样本空间、事件、频率等。
三、英语知识点总结1.词汇与语法:巩固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对单词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阅读理解:着重培养阅读理解的技巧,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能力。
3.写作: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包括句子结构的合理运用、篇章结构的组织等方面的考察。
4.听力与口语:通过听力材料的听写和口语的练习,提高听说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学:包括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重点是力的合成分解、摩擦力、弹性碰撞等。
2.电磁学:包括电流、电压、电功、电路、磁场等,重点是欧姆定律、基本电路的分析等。
3.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波动性等,重点是光的入射、反射、折射的定律等。
4.热学: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平衡、热量传递等,重点是热量和功的区别和转化等。
五、化学知识点总结1.物质结构与性质:重点是分子的构成、离子的构成、物质的稳定性等。
2.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化学组成变化和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等。
3.化学公式和方程式:注重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平衡反应方程的构建等。
小高考必备知识点高中小高考必备知识点一、语文知识点作文1.写作基础要求:标题准确简明、结构合理完整、语言通顺得体、用词准确恰当、文风内敛优美、规范书写。
2.常见作文类型: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写景文等。
3.常用写作手法:比喻、夸张、对比、递进等。
4.记叙文要点:人物描写、情节安排、时空背景、语言抒情等。
5.议论文要点:明确立场、论证过程、论据陈述、观点总结等。
古诗文1.古文基础知识:作者、朝代、写作背景、内容主题。
2.古文名篇赏析:《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3.古诗基本功底: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4.古文阅读技巧:正文把握、典故了解、上下文联系、意境感受。
文言文1.常用句式:当…之时、君子之道、无忧无虑等。
2.常用修辞手法:比兴、假设、排比、对仗等。
3.古代文化常识:礼、乐、尚、明、义等。
二、数学知识点代数与函数1.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
2.函数与方程: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
3.基本运算: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运用。
4.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概念,角度、长度、面积的计算。
几何与图形1.图形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立体几何。
2.平行线与三角形:平行线的判定条件,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和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的应用。
3.圆的性质:弧长、面积、切线、内切外切等。
概率与统计1.基本统计指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概率计算:实验与事件概率、概率的加法与乘法规则、排列与组合等。
三、英语知识点词汇与短语1.高频词汇:常用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2.习惯用语:表达感谢、道歉、邀请等的常用句型和短语。
语法与句型1.基本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2.语态与语气: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
3.从句与复合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
听说读写1.听力技巧:关键词抓取、笔记整理、听力训练等。
2.口语表达:自我介绍、日常交流、观点陈述等。
高考考点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考考点语文必修三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内容。
在高考中,语文必修三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等方面。
下面将对高考考点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修三中的重要部分。
初看文言文可能有些吃力,但只要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应对。
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把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重要的考点包括:1、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包括主、谓、宾、定、状语等。
“一句多义”是文言文的一个特点,重难点在于理解句子的完整含义。
2、古汉语常用词汇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和成语,需要考生在平时积累中掌握掌握,以便在阅读时顺畅理解。
3、文言文表达文言文表达比较简练,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语言感觉和理解力,能准确地理解表达的含义。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另一重点内容。
和文言文阅读相比,现代文阅读更为简洁明了。
现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新闻报道、社论、议论文等都是阅读理解的重要题材。
2、作家作品分析对于文学类的题材,需要考生对作者和作品进行深度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风格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
3、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现代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结构。
需要考生能够掌握夹叙夹议的解读方法,领会在复杂的结构中内容的重点。
三、作文作文是高考语文中的另一大重点。
对于作文的要求,高考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作文的重点包括:1、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起、承、转、合”四个环节的布局和结构。
掌握正确的文章结构是进行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作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丰富的词汇、合理的句式结构以及具有独特性的语言表达。
3、思维深度思维深度是作文的重点之一。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更需要深刻的思维深度和独到的见解。
以上是高考考点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小高考知识点归纳随着高三年级的到来,小高考已成为每个高中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个重要的考试,我们需要详细了解高三小高考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归纳整理高三小高考的知识点,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备考提供有益的帮助。
语文语文是高三小高考中的重点科目,对于语文的备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诗词鉴赏:重点理解古代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熟悉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方面的知识。
2. 古代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写作方式和修辞手法,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义和修辞方法。
3. 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注意学习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
数学数学是另一个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
下面是高三小高考数学的重点知识点:1. 函数与方程:重点复习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知识点。
掌握函数的性质、图像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重点复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熟练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题。
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科目,其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1. 词汇与语法:重点掌握常用单词和词组,并熟悉它们的用法。
同时,也要注意复习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知识。
2. 阅读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提高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同时,也要注意积累一些阅读理解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写作与翻译:熟悉各类写作题型的要求,掌握写作和翻译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和翻译的表达水平。
理科课程理科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以下是这些学科的主要知识点:1. 物理:重点复习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电学中的电路分析和电磁感应等重要知识点。
2. 化学:重点复习化学键、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点。
同时,也要熟悉化学实验操作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 生物:重点掌握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和进化等基础知识。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场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荷的性质包括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正比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2. 高斯定律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图线。
电场线的特点是从正电荷发散出来,进入负电荷。
电场线的作用:可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分布。
如果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到负电荷,则表示该区域内的电场。
如果电场线是从负电荷到正电荷,则表示该区域内的电场方向。
3. 电势电势的定义:在电场受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称为电势。
电势与电势能:电势是电势能的性质之一,电势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4. 静电场中的运动电场中的质点静电场中带电微粒在电场中沿场线运动,速度方向沿场线传播。
而且速度变化的形式似乎能表现为动量定理的一种扩展。
电场中的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它们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因此会产生速度。
第二章电流和电阻1.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的定义:在导体中,正电荷(同电子)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数目称为电流。
电流方向:由电极正极流向电极负极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2. 电阻电阻的定义:在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称为电阻。
电阻的作用:电阻的阻碍作用使得电子在导体内运动受到阻碍,导致电流通过导体受到阻碍。
3.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通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依次流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并联电路:电流通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并行流经,对于并联电路,电流是分流的。
5. 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定义:电流在电路中通过电阻时,对电阻做的功称为电功。
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功的大小称为电功率。
第三章磁场1. 磁场与磁感线磁感线的性质:磁感线沿着磁场方向分布,从磁体的南极向北极传播。
磁感线的作用: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分布。
高考必备数学必修三知识点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而数学作为其中的一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科目之一。
在数学考试中,必修三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其中包含了很多基础的数学知识点。
下面是高考必备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的总结。
一、集合及其运算1. 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法、集合列举法、元素属于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2. 集合间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不相等关系等。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4.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二、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对应关系,每个自变量对应一个唯一的函数值。
2. 函数的表示方法:显式表示、隐式表示、图像表示等。
3.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为奇函数,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为偶函数。
4. 初等函数的性质:常值函数、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三、三角函数及其应用1. 各角的度数与弧度的关系:一周角对应的弧长为2π,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关系等。
2.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的定义和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根据单位圆的定义绘制各个三角函数的图像,掌握周期、增减性等性质。
4. 三角函数的应用:解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求角度等。
在备战高考数学作为必修三的考试中,掌握这三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熟练掌握了集合及其运算、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及其应用,才能在考试中应对各种题型。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可以通过做相关的习题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科书、辅导资料以及老师的指导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高考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目,除了基本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外,还需要注重解题的能力和应用的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进行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思维能力。
总结而言,高考必备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高考数学成绩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者、也、乎、矣、焉、哉、与、所等2. 古今异义词的识别与理解3. 特殊句式的理解-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等4. 文言文篇章结构分析- 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辨析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文文章类型及其特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2. 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3.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鉴赏-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4. 文章结构与行文逻辑三、写作技巧与方法1. 写作基本要素- 主题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准确2. 写作类型与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3. 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跑题、结构混乱、语言空泛等四、文学常识与作品欣赏1. 中国古典文学重要作品概述-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2. 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3.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五、语言知识与运用1. 词语的正确运用- 近义词辨析、成语用法等2. 句子成分分析- 主谓宾、定状补等3.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4.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六、古诗文背诵与默写1. 必背古诗文篇目2. 背诵技巧与方法3. 默写注意事项七、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2. 答题技巧与策略- 快速阅读、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等八、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1. 教育部门对语文必修三的课程标准2. 考试大纲要求3. 备考策略与方法以上是“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大纲,您可以根据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扩展,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证。
在撰写时,注意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并保持逻辑连贯性。
最终的文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格式规范的Word文档,方便阅读者下载和编辑。
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梳理一、程序框图1.算法与程序框图(1)算法①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②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2)程序框图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3.算法语句(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2)条件语句①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与条件语句相对应.②条件语句的格式a.IF—THEN格式b .IF—THEN—ELSE 格式(3)循环语句①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与循环语句相对应. ②循环语句的格式二、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1)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的步骤假设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 (1)先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2)确定分段间隔k ,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 n (n 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 =Nn ;(3)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 (l ≤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 +k ),再加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 +2k ),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3.分层抽样(1)定义: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2)分层抽样的应用范围: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 三、用样本估计总体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2.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1)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 3.茎叶图统计中还有一种被用来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4.标准差和方差(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 (2)标准差: s =1n[(x 1-x )2+(x 2-x )2+…+(x n -x )2]. (3)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 【知识拓展】1.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邻两横坐标之差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频率=组距×频率组距.(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因为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组距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各小长方形高的比也就是频率比.(3)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组数据频率分布的两种形式,前者准确,后者直观. 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1)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mx 1+a ,mx 2+a ,mx 3+a ,…,mx n +a 的平均数是m x +a .(2)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①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也为s 2; ②数据ax 1,ax 2,…,ax n 的方差为a 2s 2. 四、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正相关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2)负相关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3)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2.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它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方程y ^=b ^x +a ^是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的回归方程,其中a ^,b ^是待定参数.⎩⎨⎧b ^=∑n i =1(x i-x )(y i-y )∑n i =1(x i-x )2=∑ni =1x i y i-n x y ∑n i =1x 2i-n x2,a ^=y -b ^x .3.回归分析(1)定义: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2)样本点的中心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x ,y )称为样本点的中心. (3)相关系数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 |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4.独立性检验(1)分类变量: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类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列联表: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2×2列联表构造一个随机变量K2=(a+b)(c+d)(a+c)(b+d),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3)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五、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六、古典概型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 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 mn .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七、几何概型 1.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3.要切实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点 (1)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 (2)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等可能性. 4.随机模拟方法(1)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的模拟试验,以便通过这个试验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就是模拟方法.(2)用计算机或计算器模拟试验的方法为随机模拟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步骤是①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某个范围内的随机数,并赋予每个随机数一定的意义;②统计代表某意。
高三小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三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紧张而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努力直接决定了学生们的高考成绩和未来的大学之路。
为了顺利应对高考,高三学生们需要全面掌握和复习高三小高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小高考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备考。
一. 数学知识点总结1.函数与方程在高三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是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图像特征。
另外,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也是复习的重点。
2.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也是高三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的性质,并能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同时,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也需要重点复习。
3.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高三数学中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熟练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能解决与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要掌握角度制和弧度制的转换。
4.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三数学中的一大重点。
学生们需要了解基本的概率与统计知识,如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和条件事件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熟练掌握用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二. 英语知识点总结1.阅读理解在高三英语中,阅读理解是重要的考察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定位关键信息、推理题的解题方法等。
2.听力听力是英语考试中的难点之一,因此需要学生们加强对听力的训练。
建议学生们多听一些英语原版电影、听力材料和英语新闻,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3.语法与词汇语法与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
背诵一些常用的短语和固定搭配也是必要的。
三. 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三物理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021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必修3全册知识提纲(精华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梳理】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2.原因:⑴经济:井田制瓦解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⑵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阶层崛起,⑶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⑷思想文化: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3.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⑴地位:春秋晚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整理“六经”,言行载于《论语》,后世尊之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⑵主张: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⑵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这是进步的。
)⑶希望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⑷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战国儒家学派代表人物⑴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用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⑵荀子: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性本恶(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三.道家1.老子⑴地位:生活在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⑵主张: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②强调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③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是运动的;事物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四.法家: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①以法治国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改革变法五.墨家:创始人是战国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
必修三最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背景知识1. 世界地理大洲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2. 世界地理气候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极地气候等。
3. 世界地理海洋分布: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4. 世界地理地理环境消耗问题: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问题。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山地、平原、丘陵。
2. 世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3. 世界重要湖泊:美国五大湖、死海、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湖泊或称商洛湖,位于安甲淳省的湖泊。
4. 地震、火山: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通过地震波传递在地球表面产生的一种现象。
5. 生态环境: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体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态环境1. 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
2. 生态灾害:干旱、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
3. 绿色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4. 生态旅游:生态游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弘扬自然、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观念,增进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进人们的环境保护情感等。
第四章:自然资源1.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水资源的短缺和过剩等问题。
2.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主要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活等用途。
3. 水资源的保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因此我们要重视水资源保护问题,开展节水减排等活动。
4. 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陆地冰雪、地下水等。
第五章:自然资源的保护1. 自然资源的保护:资源保护工作的特点、矛盾、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资源合理开发,绿色生活等。
2. 自然资源评估:以资源的现状和未来状况为基础,建立预测信息系统、采取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评估。
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高二历史组整理 2009年3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学派的墨子。
法家学派的韩非子2、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克已复礼” C、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
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
B、“君舟民水”。
C、“性恶论”。
D、制天命而用之。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太学:①性质:官方最高学府②教材:“五经”,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③教师:精通“五经”的博士④学生:平民、贵族、官僚子弟⑤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太学子弟经考试合格后可到政府任官⑥作用:大大提高儒学地位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3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宋朝的程朱理学:北宋——程颐、程颢二程基本观点:①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格物致知;④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朱熹理学内容:①天理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②存天理,灭人欲③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2、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③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①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②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③“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1、离经叛道”的李贽: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③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共同经历: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主题: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2)代表:普罗泰戈拉基本思想: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2、苏格拉底: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④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核心:人文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简表但丁《神曲》跨世纪诗人薄伽丘《十日谈》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反对封建等级观念3、1517宗教改革影响:①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②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期工程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1、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核心:理性主义3、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代表作及观点:(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3)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1)产生:①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②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④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外传:经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成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重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先秦诗歌:①春秋末年,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②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诗歌体裁——楚辞。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
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汉赋:汉朝时,楚辞盛行。
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3)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盛唐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4)宋词: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
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到了宋代,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①北宋:婉约派柳永《雨霖铃》;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两宋之交:婉约派李清照《武陵春》《声声慢》③南宋:豪放派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5)元曲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王实甫《西厢记》(6)明清小说: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唐朝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明清时期,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②明:吴承恩《西游记》③清: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文言短篇小说集《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了解汉字的演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
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3、了解京剧的产生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明朝时候,江苏昆山的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1、了解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①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发现落体定律,确立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
③自制望远镜证明“日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