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减数矫治牙列拥挤1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10.91 KB
- 文档页数:2
正畸看牙片分析报告单
尊敬的患者:
经过对您的牙片进行仔细的分析与诊断,以下是我们对您的正畸情况所做的报告。
1. 牙齿位置与对齐情况:
从牙片上观察,您的牙齿整体位置较为拥挤,并存在牙齿错
位的情况。
上下牙弓之间的对齐不够理想,上下牙齿之间的咬合关系也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2. 牙齿之间的间隙情况:
牙片显示,您的牙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其中部分间隙过大,可能影响到您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度。
3. 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观察牙片,我们注意到您的上下颌骨生长发育情况基本正常。
然而,由于牙齿错位的影响,您的牙列并没有在适当的位置上占据应有的空间。
4. 牙根位置与倾斜情况:
分析牙片,我们发现部分牙齿的根部出现异常的倾斜情况,
这可能导致牙齿的稳定性下降,并且增加了进行正畸矫治的复杂性。
基于以上的牙片分析结果,我们了解到您在正畸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矫正和治疗。
我们建议您尽早咨询正畸专
家,进行进一步的面诊和问诊,以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治疗方案。
望您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以期达到理想的牙齿对齐效果和口腔健康。
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口腔健康!
此致
敬礼。
早期牙齿矫正评估报告早期牙齿矫正评估报告报告对象:患者及其家长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评估结果:1. 正颌关系评估:患者颞下颌关节正常,无疼痛或咬合功能障碍。
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存在一定的不协调,表现为牙齿之间的咬合关系不理想。
需要进一步进行矫正治疗。
2. 锯齿评估:(1)前牙区域:* 上下颌前牙牙齿排列不齐,出现拥挤,其中上颌牙齿向前突出* 右上侧切牙向内倾斜较为严重,需要进行矫正* 左上侧切牙略向外倾斜,需要进行矫正,但程度较轻,不影响咬合功能* 左上侧尖牙位置偏低,可能与下颌切牙外倾有关,需要进行矫正。
(2)后牙区域:* 右上侧磨牙向内倾斜,影响咬合功能,需要进行矫正* 左上侧磨牙略向内倾斜,不影响咬合功能。
* 患者上颌的宽度较小,牙齿之间的空间有限,需要进行矫正治疗3. 牙槽骨的评估:未观察到牙槽骨严重的异常改变,患者上下颌齿槽骨密度均适中,齿槽骨高度和宽度尚可。
4. 牙齿根尖周围组织的评估:牙齿根尖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炎症或感染,表明牙齿的牙槽骨支持良好。
5. 咬合功能评估:患者在咬合时存在不协调的因素,上颌牙齿明显突出,咬合不平衡。
这可能导致咀嚼功能受限,口腔清洁困难等问题。
结论与建议:1. 建议患者接受早期牙齿矫正治疗,以调整上下颌齿槽骨及牙齿之间的关系,达到更好的功能和美观效果。
2. 矫正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拔牙或磨牙来解决牙齿拥挤等问题。
3. 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牙齿矫正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建议患者和家长加强口腔卫生意识,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清洁和检查。
备注:以上评估报告仅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情况和专业医师的建议决定。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1.轻度拥挤(I°) 扩大牙弓长度及宽度,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径。
(1)口外唇弓推上颌第一磨牙向后:适用于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的病例。
双侧第一恒磨牙上放置带环颊面管,口外唇弓两侧末端附开张型螺旋弹簧,牵引头帽配合弹力橡皮圈施外力推磨牙向远中。
要求患者每日戴用口外弓12小时以上。
(2)扩弓法唇向扩弓:适用于前牙轴倾度不大、覆牙合偏深者。
固定矫治器以垂直加力单位或弓丝在双侧第一恒磨牙颊面管前1mm处加Ω曲,每次加力逐渐打开Ω曲,弓丝在前牙段强行入槽,以唇向开展前牙。
颊向扩弓:适用于牙弓突度正常,每侧间隙不足2mm左右,后牙覆盖异常者。
用固定矫治器配合四角圈簧,下颌可用 Crozat。
全牙弓扩弓:适用于拥挤同时存在于前后牙段,且牙弓长度不足者。
用固定矫治器配合扩弓辅弓或分裂基托矫治器。
(3)局部开展法:镍钛推簧局部开展间隙。
2.中度拥挤(Ⅱ°) 根据所需间隙量、患者年龄、生长发育潜能、颌骨发育情况、有无遗传背景等因素确定矫治方案。
若患者为年轻恒牙牙合,颌骨发育正常,无明显的遗传因素,间隙不足在Ⅱ°下限,可以考虑扩弓或减径方法(邻面去釉)以获得间隙。
若患者间隙不足接近Ⅱ°上限则考虑减数矫治方案。
减径方法(邻面去釉)的严格适应证:4~8mm的牙弓间隙不足,尤其是低角病例;牙齿偏大,或上下牙列牙齿大小比例失调;口腔健康好,非龋敏感个体;成年患者。
3.重度拥挤(Ⅲ°) 矫治原则以减数方案为主。
需确定减数的牙量、牙位及拔牙间隙的分配等。
(1)确定某一病例是否行减数(拔牙)矫治方案需考虑的因素1)牙齿拥挤度:中/重度拥挤通常应进行减数矫治。
2)Spee氏曲线曲度:每平整lmm Spee氏曲线,需要 lmm的牙弓间隙。
3)下切牙唇舌向倾斜度:代表牙弓突度。
使前突的切牙向后直立,恢复到正常位置需要间隙。
一般下中切牙后移的距离乘以2(双侧),即为所需的牙弓间隙。
浅谈牙列拥挤不齐的矫治方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牙列拥挤不齐矫正拥挤牙列拥挤、排列不齐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可以单独存在,但常常与其他错牙合畸形并存。
拥挤牙齿的龋坏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时牙列拥挤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
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错牙合畸形中的首位。
国内近年的报告显示牙列拥挤不齐在错牙合畸形中占48%;许多其他错牙合畸形常常伴有牙列拥挤、排列不齐。
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可高达70%。
牙列拥挤不齐的机制是牙量相对大于骨量,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退化不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如乳牙早失、滞留等原因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
1临床诊断为了临床诊断及矫治的需要,一般将牙列拥挤按照其拥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①轻度拥挤(Ⅰ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4mm。
②中度拥挤(Ⅱ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4mm且≤8mm。
③重度拥挤(Ⅲ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8mm。
2拥挤表现与部位乳牙列期牙列拥挤较少,而混合牙列期则较多。
由于混合牙列期处于乳、恒牙交替及颌骨生长发育进行的阶段,可能存在暂时性拥挤,常常难以准确判断拥挤程度。
故有学者认为混合牙列期牙齿拥挤不必进行早期矫治。
恒牙列拥挤应积极矫治。
无论何时进行矫治,都应对畸形进行间隙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
牙列拥挤多发生在前牙部位,也可见于后牙部位。
牙列拥挤可表现为唇舌向、近远中向、高低位等各个方向的错位,牙齿拥挤可造成个别牙反牙合或锁牙合。
牙列拥挤破坏牙弓的正常形态,引起上、下颌牙齿咬合紊乱,可影响正常口腔功能;妨碍局部牙齿的清洁,易发龋齿、牙周病等;不良咬合关系的长期存在,可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3矫治原则矫治基本原则是增加骨量或减小牙量。
主诉:1.牙列不齐,要求正畸治疗2.牙列不齐/面下1/3较突/兜齿/下颌前突,影响美观,要求矫治。
现病史: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否认药物过敏史,既往无矫正史。
/患者自述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患者自述有/无鼻炎及增殖体、扁桃腺肥大史。
患者自述有/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自述直系亲属有/无类似错合,父(或母)有/无类似错合。
口腔检查:口外观:面颊部轻度偏左,面中线正常,面下1/3正常,颞下颌关节未及明显弹响或疼痛,凸面型。
面部形态及其他:面部左右对称/不对称。
面型:直/凸/凹面型。
颏点偏斜/开唇露齿/上唇短/面下三分之一短。
颏唇沟正常/深/浅。
鼻腔:鼻甲偏斜/下鼻甲肥大。
扁桃腺/增殖体肥大。
口内观:1.咬合不稳;磨牙关系:左/右侧中性/轻度近中/完全近中/轻度远中/完全远中;尖牙关系:左/右侧中性/近中/远中。
前牙覆合正常/Ⅰ°/Ⅱ°/Ⅲ°;前牙覆盖正常/Ⅰ°/Ⅱ°/Ⅲ°;前牙开合度正常/Ⅰ°/Ⅱ°/Ⅲ°;中线正常/向左/向右。
上颌中线较面中线偏右约**mm,深覆合**,尖牙**类关系,***轻度扭转,***偏舌侧倾斜,**偏唇侧萌出。
唇舌系带生长发育正常;*****缺失,****近中倾斜,剩余空间16约2mm,26约6mm。
2.牙及牙弓: 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牙弓形态:尖圆/方圆/卵圆;拥挤度:轻度/中度/重度;牙位图牙齿先天缺失;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牙位图乳牙早失/ 乳牙滞留;**恒牙早萌;**个别牙错位。
上前牙唇倾/舌倾。
3.口腔其他软硬组织:口腔卫生状况好/中/差。
牙周状况好/中/差。
腭盖有/无高耸。
唇系带附丽正常/过低。
舌系带过短/正常。
舌体正常/过大。
唇裂、腭裂、唇腭裂术后。
不良习惯:吐舌/咬指/咬唇/婴儿式吞咽。
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计划:1.拔牙矫正,拔除*****;先试着将*****近中牵引,关闭缺隙;若效果不明显,则竖直后*****行种植术;关闭下颌拔牙间隙,排齐整平整个牙列。
口腔科正畸病历范文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李华•性别:女•年龄:16岁•就诊日期:2022年1月10日主诉患者李华来诊称,她希望进行口腔科正畸治疗,因为她的牙齿不齐,影响了她的外貌和咀嚼功能。
病史患者李华没有任何严重的口腔疾病史,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口腔科正畸治疗。
她的家族中没有口腔畸形的遗传病史。
既往病史患者李华没有任何与口腔科正畸相关的既往病史。
个人史患者李华没有任何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
体格检查面部和颌面部•面型:中等•唇型:正常•唇裂:无•面部对称性:正常•下颌骨发育:正常•上下颌骨关系:反颌•颞下颌关节:正常牙齿•牙列:上下牙列不齐•齿列:牙齿拥挤,前牙突出•锁颌:无•牙周状况:牙周健康,无明显牙龈炎X光检查•颌骨X光片显示,上下颌骨关系不良,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和X光检查结果,我诊断患者为牙列不齐、前牙突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治疗计划目标•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使其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
•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貌,使其拥有自信的笑容。
正畸治疗方案1.牙齿拔除:考虑到患者的牙齿拥挤情况,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拔除部分牙齿,以腾出空间来调整牙齿的排列。
2.固定矫治器:采用传统的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矫正弓丝和托槽的力量,调整牙齿的位置和角度。
3.弹簧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弹簧矫治器来纠正上颌后缩和下颌前突的问题。
4.定期复诊:患者需要每4-6周来一次复诊,以监测治疗进展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预期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预计疗程为18-24个月。
注意事项1.在正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2次,并使用牙线进行清洁。
2.避免咬硬物和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以防止正畸器件的损坏。
3.定期复诊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治疗和调整。
随访计划患者将每4-6周来一次复诊,以监测治疗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正畸治疗结束后,患者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固定器使用,以保持牙齿的稳定。
拔牙减数两个上颌侧切牙的矫治病例摘要】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初诊年龄13岁5个月,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临床诊断:牙型Ⅲ类,骨骼型Ⅲ类(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型)。
因其下颌缺失两个切牙,初始牙模的Bolton指数只有76.7%,上颌牙列前牙区严重拥挤,综合考虑,必须拔牙。
正畸拔牙有多种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确定具体拔除哪一个牙齿,需要有个性化理念。
根据检查及诊断,最终决定采用减数拔除上颌两个侧切牙的方案,经15个月的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矫治拔牙减数上颌侧切牙【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84-01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初诊年龄13岁5个月,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
无牙齿及颌面外伤史,无口腔颌面矫形史,无系统病史。
其父母无类似牙颌畸形,无其他可靠家族病史提供。
临床检查:颜面对称,侧貌呈直面型,颏右偏约2.5mm,恒牙牙合,下颌缺失两个切牙,11、12与41、43、44呈反牙合,22与33呈反牙合,13、23居唇侧近中、低位,12、14间,22、24间无间隙,双侧尖牙、磨牙均为近中关系,36、46牙轴舌倾。
下颌仅可以后退至切对切。
开口型↙,开口度无异常,颞下颌关节区无弹响、压痛。
X线头影测量: SNA 76°, SNB 77.5°,ANB -1.5°,NP-FH 86°,NA-PA 0°,上1-下1 角 143°,上1-SN 95°,FH-MP 29°,下1-MP 85°,Y轴角 71°。
初始模型的Bolton指数分析(全牙比):76.7%。
诊断:① 牙型Ⅲ类;② 骨骼型Ⅲ类(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型)。
根据以上检查及诊断,并且考虑到:减数14、24后的Bolton指数是90.2%,减数13、23后的Bolton指数是92%,减数12、22后的Bolton指数91.2%,此三个指数基本相近,于是,做出以下矫治设计:① 拔除12、22,② 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关闭拔牙间隙,③ 纠正Ⅲ类关系,④ 精细调整。
期末正畸病例分析总结正畸学是牙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正畸学原理与技术,纠正牙齿和颌面骨的错位,恢复和改善咬合功能和外形美观。
通过期末病例分析,我对正畸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病例,对于该病例的分析和诊疗计划进行总结。
该病例是一个18岁的女孩,主诉是上颌前牙拥挤和后颌突,伴有咬合不稳定。
通过患者的口腔检查和影像学分析,我发现该病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上颌前牙前突、牙槽骨狭窄、咬合不稳定。
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上颌前牙前突是指上颌前牙向前突出,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咬合不稳定。
造成上颌前牙前突的原因有多种,如遗传因素、非正常吸吮习惯、舌干扰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牙齿移动,将上颌前牙向后移动,使其与下颌前牙相互咬合。
其次,牙槽骨狭窄是指牙槽骨狭窄,牙齿的位置没有足够的空间,导致拥挤。
牙槽骨狭窄常见的病因有遗传、骨骼发育异常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扩大牙槽骨的宽度,使牙齿能够恢复正常的位置。
最后,咬合不稳定是指咬合力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过度磨损或牙齿松动。
咬合不稳定可能由于颌面骨的不对称、错颌、牙齿位置不正常等引起。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调整牙齿和颌面骨的位置,使咬合力分布均匀,咬合稳定。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诊疗计划:1. 牙齿移动:通过正畸治疗,将上颌前牙向后移动,恢复其与下颌前牙的相互咬合关系。
这可以通过使用矫治器进行逐步移动来实现。
2. 牙槽骨扩大: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在牙槽骨狭窄的区域进行骨嵌体移植,扩大牙槽骨的宽度。
手术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调整期。
3. 咬合稳定:通过正畸治疗和牙齿和颌面骨的调整,达到咬合力均匀分布的目的。
这可以通过磨牙、调整牙齿位置、调整颌面骨的位置等手术技术来实现。
整个诊疗计划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和术后检查和评估,包括牙齿模型、口腔摄影、X光片、颌面CT等。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牙齿和颌面骨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调整和监测。
单侧减数第二双尖牙在治疗上颌中度牙列拥挤中的应用作者:王茜吴平翟俊辉刘琳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5期(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大连116021)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上颌中度牙列拥挤的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选择侧貌良好的上颌中度牙列拥挤病例12例,平均年龄19岁,拥挤度在4—8mm,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上颌中线偏斜≤2.5mm,下颌牙列拥挤度≤4mm。
所有病例均采用上颌单侧拔除第二双尖牙进行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治疗,尖牙为I类关系,磨牙一侧中性关系,一侧完全远中,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上颌牙列中线偏斜小于1mm,侧貌良好。
结论上颌单侧拔除第二双尖牙利于矫治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上颌中度牙列拥挤,在中线纠正及牙弓形态控制方面效果优于拔除第一双尖牙治疗。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列拥挤;单侧拔牙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nilateral extraction of the upper second premolar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crowding cases.Methods 12 cases with harmonious profile and moderate crowding in the upper arch which limited in one quadrant were selected,average 19 years. The upper arch discrepancy were between 5-8mm, the upper midline deviated less than 2.5mm, and the lower arch discrepancy were no more than 4mm. 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unilateral extraction of the upper second premolar with preadjusted appliance.ResultsAll case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in average 16 months.Crowding were resolved completely, midline deviation were reduced within 1mm, class I canine relationship were achieved on both sides, class I molar relationship were maintained on the nonextraction side and class Ⅱ on the extraction side. No significant asymmetry were found between the dental arches. Profiles remained unchanged. Conclusion sUnilateral extraction of the upper second premolar can be successful in the treatment of unilateral moderate crowding cases without aggravating midline deviation or arch form asymmetry.Key words:Orthodontic treatment;Tooth crowding;Unilateral extraction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61-03 正畸临床中,为了改善牙列的中度拥挤,往往通过减数获得间隙进行排齐,大多数情况下,拔牙矫治要遵循“等量对称”的原则,以便达到中线居中,牙弓对称的效果及取得中性咬合关系。
正畸病历书写范文# 正畸病历。
一、患者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X]岁。
4.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5. 职业:[例如学生、上班族等]这是一位看起来充满活力的[患者性别]性,一进门就带着那种对改善自己牙齿状况的强烈渴望。
二、主诉。
患者自述:“大夫啊,我这牙齿可太难看了,笑都不敢大笑,就怕别人看到我这一口歪七扭八的牙。
特别是前面这几颗门牙,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有的往里凹,有的往外凸,可愁死我了。
”简而言之,患者因为牙齿不齐,影响美观,希望通过正畸治疗改善牙齿外观,增强自信心。
三、现病史。
患者从小就注意到自己牙齿不齐,但当时觉得换牙后可能会变好,就没太在意。
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不齐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在最近几年感觉变得更明显了。
而且,因为牙齿不齐,刷牙的时候有些地方总是刷不干净,偶尔还会牙龈发炎。
患者说有一次和朋友拍照,看到照片里自己的牙齿,简直像“牙齿大杂烩”,这才下定决心来矫正牙齿。
四、既往史。
患者身体还算健康,没什么大病。
就是小时候得过一次肺炎,不过早就治好了。
也没有什么药物过敏史,就是平常感冒了吃点感冒药就好了。
患者还特别强调,自己特别怕疼,就像个胆小鬼似的,不过为了这一口好牙,也愿意咬牙坚持。
五、家族史。
患者的爸爸牙齿也有点不齐,不过没有患者这么严重。
患者的妈妈牙齿倒是挺整齐的。
患者怀疑自己这牙齿不齐是不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还打趣说这是爸爸给的一份“特殊礼物”,不过他想把这份“礼物”退回去,换一口整齐的牙齿。
六、口腔检查。
1. 牙齿情况。
上颌牙齿:中切牙轻度扭转,侧切牙向腭侧倾斜,尖牙位置基本正常,但牙列整体呈现轻度拥挤,拥挤度约为[X]mm。
下颌牙齿:下前牙区有轻度的散在间隙,大概总共加起来有[X]mm,磨牙关系为近中关系。
就像牙齿们在嘴巴里开了个小派对,但是位置都没站对,乱哄哄的。
2. 牙周情况。
牙龈轻度红肿,特别是上颌磨牙区和下颌前牙区,探诊有少量出血。
正畸病例报告
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16岁
病情描述:上颌前突、后牙反颌、龅牙。
就诊情况:
张某于2020年2月底来院就诊,即为自愿正畸治疗,由本院杨医生接诊。
检查发现:上牙弓宽,上颌骨前突,牙齿拥挤,牙槽骨低矮,上唇前突明显,下牙弓较窄,后牙反颌,龅牙严重,左侧深覆有效。
诊断为:上颌前突、后牙反颌、龅牙。
杨医生建议先进行正畸治疗,然后在进行其他修复治疗。
治疗计划:
1.口腔卫生宣教及指导。
2.全口复合托槽+自锁托槽。
3.治疗时间14-16个月。
4.治疗后进行其他综合修复治疗。
治疗过程:
1.2020年3月24日,张某开始接受全口复合托槽+自锁托槽的正畸治疗方案。
2.治疗前期,张某经常感到口腔不舒服和紧绷。
3.针对张某的牙齿拥挤情况,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拔牙治疗。
4.治疗中的每一次复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某的牙齿拥挤情况明显改善,上颌前突得到了修复,后牙反颌以及龅牙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治疗效果:
1.经过14个月的正畸治疗,张某的上颌前突得到明显改善,后牙反颌和龅牙的情况得到了显著缓解,面型也得以改善。
2.正畸治疗结束后,张某对自己的口腔健康以及牙齿美观度有了新的认识。
3.后期综合修复治疗也进一步完善了张某的口腔健康和牙齿美观度。
总结:
本次治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正畸病例,有效的解决了张某的上颌前突、后牙反颌以及龅牙的问题,提高了张某的口腔健康和牙齿美观度。
治疗过程中,张某及其家人积极配合,加强口腔卫生意识,并按时到院复诊。
最后,感谢医生对于张某的辛勤努力以及专业精神。
右上颌尖牙唇侧错位临床矫治一例在正畸临床工作中,有大量的上颌尖牙唇侧错位的病例,其中一些复杂病例给矫治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患者颜面部的美观和咀嚼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固定矫治器加强支抗装置,取得了令人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某女,20岁。
主诉,前牙不齐影响美观要求矫治。
无遗传和全身性疾病史。
临床检查:正面观患者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突起。
侧貌观下1/3前突。
口内检查:恒牙颌,前牙对刃颌,中线右偏2mm,左侧尖牙及双侧磨牙关系为中性颌关系,13位于11、12唇侧间低位,上、下牙列Ⅱ拥挤,双侧颞下颌关节无明显压痛及弹响,升口度和张口度正常(如图1~5)。
1.2X线检查分析: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12根尖轻度吸收。
18、28、38、48存在。
1.3诊断: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Ⅱ拥挤。
1.4矫治设计:①拔除14、24、34、44;②自锁矫治器直丝弓技术;③口内支抗(上颌横鄂杆,下颌舌弓)。
1.5矫治过程1.5.1全口粘结0.22”(1”=2.54cm)Damon Q自锁固定矫治器(13暂不粘结托槽),16、26带环焊接横腭杆,36、46带环焊接舌弓,17、27、37、47粘结颊面管。
1.5.2上、下颌依次应用0.014”、0.016”、0.018”镍钛圆丝,0.018”×0.025”镍钛方丝排齐整平牙列,疗程4个月。
1.5.3上、下颌0.018”×0.025”不锈钢丝,磨牙带环前弯制停止曲,右上尖牙粘托槽,先上颌托槽水平辅助管上0.012”镍钛圆丝辅弓垂直引导,当右上尖牙牙尖平齐上颌0.018”×0.025”不锈钢丝后,右侧Ⅰ﹢Ⅱ类橡筋牵引,入牙弓后,换0.018”镍钛圆丝、0.018”×0.025”镍钛方丝排齐整平,疗程8个月。
1.5.4上、下颌0.018”×0.025”不锈钢丝,滑动法关闭剩余拔牙间隙,疗程5个月。
牙列拥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牙列拥挤所属部位:口就诊科室:口腔科病症体征:牙齿异常疾病介绍:什么是牙列拥挤?牙列拥挤是错合畸形中最常见者,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而拥挤牙齿的龋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是牙列拥挤十分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那,牙列拥挤是怎么回事?造成牙列拥挤的病因为牙量骨量不调,牙量(牙齿总宽度)相对大,骨量(齿槽弓总长度)相对小,牙弓长度不足以容纳牙弓上的全数牙齿,牙量骨量不调受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症状体征:牙列拥挤有什么症状?牙列拥挤口内表现为牙齿的大小正常或过宽,牙呈各种方向错位,个别牙反合、开合、超合及深覆盖等。
另外,由于牙齿拥挤不易自洁而引发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可见局部牙龈红肿、出血、牙结石。
轻度牙列拥挤对患者面形影响不大,面部突度及高度均无明显异常;严重拥挤可使面形改变,表现为不对称,唇部外突,口唇闭合困难,开唇露齿,影响美观与功能。
以上就是关于牙列拥挤有哪些症状的介绍。
化验检查:牙列拥挤要做什么检查?牙列拥挤的检查可见牙齿正常或过宽,牙呈各种方向错位,牙弓弧形不规则,左右可能不对称。
单侧拥挤时,中线常偏拥挤侧,土颌发育不足者上颌窦前壁内凹,上下颌均发育不足者上下颌牙均拥挤。
个别前牙可能覆盖过大、覆合过深,呈反合关系,或无合接触。
鉴别诊断:牙列拥挤的诊断方法根据临床即可进行牙列拥挤的诊断,无需鉴别。
并发症:牙齿拥挤的并发症有哪些?由于牙齿拥挤不易自洁而引发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可见局部牙龈红肿、出血、牙结石,是常见的牙齿拥挤的并发症。
轻度牙列拥挤对患者面形影响不大,面部突度及高度均无明显异常;严重拥挤可使面形改变,表现为不对称,唇部外突,口唇闭合困难,开唇露齿,影响美观与功能。
治疗用药:牙列拥挤的药物治疗不常见,也没有特殊的治疗牙列拥挤的药物,因此不多做介绍。
牙列拥挤的主要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牙量相对大而骨量相对小,因而其矫治原则是以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来达到牙量骨量的协调而创造排齐牙列的条件。
口腔正畸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电话:病例编号:模型号:初诊日期:错颌分类:一、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检查日期:X线片:二、主诉:三、既往史和气道检查:(1)一般情况:(2)用药情况(包括药物过敏史和现在每天服用的药物):(3)扁桃体:正常/肿大(4)鼻部通道:通畅/阻塞/口呼吸(5)传染病史:四、口腔病史:(1)习惯:手指/舌/唇/夜磨牙/吹乐器(2)面部和牙齿创伤(3)是否做过正畸治疗:五、颞颌关节检查(1)病史:(2)症状:疼痛/弹响/张口受限(3)体征(张口度张口型杂音压痛点等):六、面部形态(1)正面观:两侧对称/不对称(2)侧面观:直观/凸面/凹面(3)颌骨前后位置:上颌:正常/前突/后缩下颌:正常/前突/后缩(4)垂直向:面部正常/长/短(5)唇部:放松状态下,正中颌时上下唇闭合/分开/微笑时爆露牙龈七、牙列:(1)牙列时期:乳牙列/混合牙列(早期)/混合牙列(晚期)(2)萌出牙齿数目:(3)牙周情况/牙龈萎缩/异常系带:(4)修复情况/龋/牙髓病:(5)Angle’s分类:Ⅰ类/Ⅱ类1分类/Ⅱ类2分类/Ⅲ类右侧磨牙:右侧尖牙:左侧磨牙:左侧尖牙:(6)前牙覆盖(毫米):切对切关系:反颌:垂直向:(7)前牙覆颌(毫米):前牙开颌:后牙开颌:横向:(8)相对于面部的牙齿中线(毫米):上牙:下牙:(9)后牙反颌:单侧:双侧:锁颌:(10)牙弓不对称性:(11)闭口时的下颌功能性偏移:前后向:横向:(12)牙齿大小/牙弓大小:上颌:过量拥挤/适当/拥挤下颌:过量拥挤/适当/拥挤X线检查:缺失牙齿:多生牙齿:阻生牙:牙根吸收:根尖周病变:牙槽骨高度:其他:八、正畸问题列表:九、牙合面畸形与疾病的诊断:十、治疗计划:1、目标:2、支抗:3、影响治疗因素:4、矫治方案:(1)方案一:(2)方案二:经医生和患者(或近亲属)协商,同意实施方案为:方案可能出现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患者(或监护人)签名:十一、保持计划:保持器描述:戴用保持器时间:(医师签字):年月日口腔正畸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年龄:性别:联系电话:欢迎您到我科做牙齿正畸治疗!作为您的主治医师,我们将为您做以下郑重承诺:1.我们将使用正规的正畸矫治方法为您做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