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华夏之祖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第3华夏课之祖
一炎黄战尤蚩(涿之鹿战)二黄-帝---”人初祖”文三舜尧禹”禅让”的
黄战炎尤蚩炎黄:战蚩
蚩尤尤部大落败,帝炎和黄部落帝成结联盟,成日后形的夏华.族帝所黄行进的争打破了战族之氏狭隘的间限,界进了促相间的互交和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奠定成了础,因而被基为尊华族的夏祖先
.人们
清明拜图
祭帝黄---人初祖文帝黄--”人文-初”祖---文初人”祖
百草尝,创医仓术颉造字指南车
蚕养布织指盘南
船造黄帝建宫室
-----是原社会时始的一期民主种推选禅让部落联盟首的制度领.部联盟落领的首度制被推的举落联部首盟领没有特权有特权
思考:.禅让图
么什的样人才能被选部落为盟联领首德才兼,备身以作则没有特,,权社会是公的.
早期奴仆战俘隶犯罪平民的约2070前年禹立夏
生建产发展
剩产余出现品有财产出现私
富贫化
分级阶生
产国出家
氏现贵族早期族奴主
隶第一个奴隶制朝王原始社终会,结入进奴社隶原始社会会终进入结隶奴会社
历事实史被:考古料资明的证完全真实、存的客在事实观
.1
炎、帝部落黄帝部和最早落生在(A、黄河活域流、B江长域C流珠江流、D、黑域龙江流域2被誉为、中民华人族初祖的文是(A炎、帝、黄B 帝C、尧、D舜、禹E
A
B))
3、传中说编出谱的人乐是(A黄、帝B、祖嫘C伶、D、伦仓颉
c
)4、在下列哪战役个后之,炎黄两落部成结落部联盟,形成华夏族体主)A、涿(鹿之战、B野之战牧C阪、之战泉、D官渡战之
A。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示范教案一(华夏之祖1课时)第3课华夏之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其对华夏族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解体的基本过程。
2.奠定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文明演进的基础。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的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对课本中所引具体材料的分析,推导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通过对原始社会整体知识的梳导,培养学生联系,系统地思考问题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通过本课的学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方法1.讲述法。
对于黄帝其人及其对华夏族形成所做的贡献及人们对黄帝的缅怀可以用此法,讲解时应声情并茂。
2.影视辅助法。
对于黄帝在中华民族中间所起到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的作用,可用此法。
3.图示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和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从而了解华夏族的主干——汉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4.讲解法。
对于课文中所引材料原文和尧舜禹“禅让”的实质及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可用此法。
●教具准备1.《祭祖盛典》录相带。
2.挂图《炎黄战蚩尤》。
3.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先看一段录像《祭祖盛典》,请同学们在看录像时细心一点,看完后有三个问题供我们思考。
(放录像……)这三个问题是:(1)录像中海内外华夏人士祭奠的是谁的陵墓?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要祭拜他,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贡献?(3)祭拜他的陵墓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我们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以后,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3课华夏之祖_七年级历史教案第3课华夏之祖(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
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
首先,介绍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第一,通过介绍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
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第3课华夏之祖1.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她是汉族的前身。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3.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商、西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暴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纣(炮烙之刑)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周厉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取胜的原因有:第一,暴政引起民愤。
第二,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第三,重用贤臣(伊尹、姜尚)。
启示有:第一,成由勤俭败由奢。
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夏商周的政治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对后世的影响:诸侯之间反目成仇,经常发生战争,导致周朝分崩离析。
第3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知道黄帝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2、初步培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和思考问题能力。
3、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黄帝和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传说。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和是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生活在距今约年。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关键之战是,双方是部落与部落联合打败部落。
2、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算起的,相传他建造,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
他的属下发明了,编出了乐器。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3、传说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还有、、。
其中领导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他们之间采取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4、约公元前年,建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王朝建立者也从转变为。
我国漫长的社会结束,社会开始了。
5、思考:“动脑筋”一(第14页)、二(第14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炎黄战蚩尤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课本中孙中山的引文。
第二子目:黄帝——“人文初祖”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三子目:尧舜禹的“禅让”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距今时间,生活在流域黄帝、炎帝 2.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关键之战,战斗对象是。
七上LS-2014-07-02第3课华夏之祖编写人:范厚琴审稿人:万方宁时间:2014.9.11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
2、知道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3、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
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黄帝——“人文初祖”【学习难点】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看书第12页导入框彩图.图上这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祭拜?被祭拜的人又是谁?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学过本课,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内容。
【知识导学】一、知识点:(A级)1.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起来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的战役是。
2.今天汉族的前身是、部落结成联盟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华夏族。
3.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4.传说中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其中,生活简朴、克己爱民的是;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是;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是。
5.历史上把古代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
6.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社会的结束和社会的开始。
二、合作探究:(B级)任务一:阅读第2目,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7、阅读填空:“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①诗词中的“轩辕”是指;②孙中山这首诗词歌颂的人是;③诗词歌颂的人被后人尊称为。
8、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9、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任务二:阅读第3目,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10、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什么?做部落联盟首领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课堂小结】(B级)【当堂检测】(B级)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历史自主学习型展示课导学稿
班级 70 姓名日期: 让历史开拓我们的视野,让历史启迪我们的智慧!
课题第三课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了解涿鹿之战的概况和黄帝及其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
2、掌握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当堂反馈(10分钟)
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
2、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下
列符合传说中黄帝的贡献的是()
①发明舟车②建造宫室③养蚕缫丝④发明文字⑤编出乐谱⑥冶炼青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
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5、海外华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的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6、阅读下列材料:
“华夏民族并不是由一个民族形成的,自太古以来,各部落居住在一起,互相接触交流,去小异存大同,后世的人称为诸夏。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请回答:
(1)梁启超关于华夏族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哪两个人为华夏族的形成做了突出贡献?
【培辅期望】(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
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