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说
- 格式:ppt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力资本要素构成及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它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重要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包括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方面。
首先,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接受优质的教育,个体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促使个体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力。
其次,培训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个体可以学习到实际操作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不断更新和提升个体的技能,可以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市场需求。
同时,培训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
最后,工作经验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个体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工作经验的丰富度不仅可以提升个体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个体的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的构成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方面。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和社会应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发展,以提升个体竞争力和推动社会进步。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劳动者身上,通过资本的投资费用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技能和技巧的资本费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就是把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等当成一种投资,就如同对生产资料进行投资一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
它是一种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质量所表示的资本。
换言之,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由此,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仅限于上面的一个涵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通过对人力资本与其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辨析中来准确把握其正确的含义,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第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联系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对象;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特定组成部分。
第二,人力资源不仅包含复杂劳动力,也包含已不能提升为复杂劳动力的简单劳动力,而人力资本则由复杂劳动力和有可能发展为复杂劳动力的潜在人力资源组成。
第三,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属于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
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内涵不同。
第二,研究范畴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种现有资源,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概念,属于资源配置和资源管理的范畴。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
第三,外延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范畴,具有层次性。
包括简单劳动能力和复杂劳动能力的人。
人力资本仅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
第四,强调重点不同。
人力资源强调劳动者数量和健康状况。
而人力资本强调劳动者非同质性及劳动者素质。
第五,形成途径不同。
人力资源属于自然人力资源,其形成只是维持其体力简单再生产的费用。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家和博弈论家们关注工作行为和收入状
况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了在劳动市场,以及基于其他劳动力投入的市场,个体的投资自身的能力和技能有助于增加其劳动收入。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个体可以投资自己的人力资本,并从这些投资中受益,从而提高收入。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是实际的,例如参加课程和实践,也可以是潜在的,例如参加社交活动,积累经验和网络。
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从美国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之间调和的
结果,他们认为个人通过劳动力技能的投资,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收入水平。
该理论把个人的身份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可用于个体投资的劳动力能力,作为计算工资的重要因素。
此外,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投资的人力资本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但是这种投资也受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像劳动力市场状况、技能缺口等。
也就是说,经济环境会影响个体的投资,甚至可能限制个体投资的可能性。
另外,人力资本理论也认为,投资人力资本除了可以增加收入外,也可以在长期积累社会资本、经验资本以及资本联合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个人的劳动力投资,提高团体生产力,增加收入,增加财富收益。
总的来说,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研究个体投资自己技能,增加收入的理论,它强调了个体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以及可用于投资的劳动力
能力,对于计算工资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投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收入,还可以在长期累积社会资本、经验资本,提高个人和团体收入,同时增加财富收益。
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力劳动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它是指公司或组织中,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等所积累的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人力资本对于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个人职业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什么是人力资本,以及它对于企业、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一、人力资本的构成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人体直接投资,即个人通过自身意志和行动获得的工作技能和相关经验;另一个是人体间接投资,即受教育者和他人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人体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它直接取决于个人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而人体间接投资则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的资源投入。
二、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不但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且在最终的经济利益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因为人力资本可以用于创新、技术升级、企业转型等多个方面的投资。
同时,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关键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管理和培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战略资源和优势。
三、人力资本对国家的重要性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
人力资本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两大直接效益,一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生产力的增强。
一个社会的人才素质、人才数量以及人才流动的自由度都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速度。
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等途径,努力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
四、人力资本对个人的重要性个人的人力资本也是实现职业成功和获得更多机会的重要保障。
在职场中,拥有高质量和多样化的人力资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变化,满足公司或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对于拥有高质量人力资本的个人来说,他们不但可以凭借自身技能获得更高的薪资,而且可以更容易地在工作中获得更多权力和资源。
五、结论作为企业、国家和个人能力的体现,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 引言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由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 Beck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一种能够增加个人收入和经济增长的资本,被称为人力资本。
本文将介绍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在现实中的意义和应用。
2.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1 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贝克尔认为,个人接受教育、培训和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和技能的投资行为。
这种投资会产生回报,通过提升个人的生产力和就业机会,最终增加个人的收入。
2.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贝克尔指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生产效率就越高,经济增长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提升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3 人力资本考虑了非经济因素与传统的经济资本不同,人力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技能和知识,还包括健康和社会能力等非经济因素。
贝克尔强调,这些非经济因素对于个人的收益和经济增长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并应该纳入人力资本的考量范畴。
3.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1 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指导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为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个人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个人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个人参与学习和培训,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
3.2 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与配置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也可以指导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与配置。
通过分析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状况,政府和企业可以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效能和生产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解决劳动力供需失衡、结构性失业等问题。
人力资本学说一、引言人力资本学说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力资本学说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和应用。
二、概念解析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途径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人力资本学说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提高个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三、人力资本学说的发展历程3.1 亚当·斯密的贡献亚当·斯密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先驱者之一。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理论,强调劳动者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人力资本学说奠定了基础。
3.2 赫伯特·西蒙的贡献赫伯特·西蒙是人力资本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决策人”的概念,认为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可以提高决策能力,从而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3.3 加里·贝克尔的贡献加里·贝克尔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另一位重要学者。
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并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3.4 人力资本学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本学说逐渐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在不同学者的贡献下,人力资本学说逐渐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四、人力资本的影响4.1 经济增长和发展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通过教育和培训,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2 就业和收入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具有高度人力资本的个体通常具备更多的就业技能和能力,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获得较高的薪资。
4.3 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通过教育和培训,个体可以获得平等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论述在贝克尔《人力资本》一书出版之前,人力资本概念已存在很长时问。
1766年,亚当·斯密给人力资本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当作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学得的有用才能。
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与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洋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他在抨击古典学派将体力劳动看做是惟一生产力的观点时.提出“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概念。
他认为由物质财富的积累形成的资本是物质资,本由人类智力成果积累而成的资本是“精神资本”。
李斯特特别强调,青少年与成年的教师、作曲家、音乐家、医师与行政官都应当被列入生产者之列,而且他们的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得多。
但人力资本概念产生以后,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力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传统的资源禀赋学说不能解释象日本、德国这样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何以能从二战废墟中迅速崛起,以及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所谓“里昂惕夫之谜”,部分学者终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及人性自由束缚,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
贝克尔是这场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
关于人力资本的内涵,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与寿命。
关于人力资本的特性,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与素质,与人本身不可分离。
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人力资本理论是指一种投资逻辑,它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来获得高额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投资者可以投资于企业的职业培训、工作资格认证、社会网络建设和数字技术等,以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财富,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的特征有三:第一,它关注投资者在企业中投资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企业实体本身;第二,它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提高员工的能力来提高企业效率;第三,它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获得员工的专业资质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员工的技能、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家在投资应该将最大的精力放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上。
从这个角度讲,投资者可以投资于企业的职业培训项目,以帮助公司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投资于企业的社会网络建设,这样可以拓宽企业的社会关系和资源,进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潜在商机,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创新和创造价值。
最后,投资者还可以投资于企业的数字技术,以及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大数据,有助于企业数字化。
因此,通过投资于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发挥企业的潜在价值,使其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鉴于多变的技术和经济环境,企业应该持续更新自己的人力资本,以确保不断发展,并保持商业优势。
因此,投资者应该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便获得更高的收益。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理论说明,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企业的职业培训、工作资格认证、社会网络建设和数字技术等,以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财富,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企业家在投资应该将最大的精力放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上,以期保持和增加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而投资者也应该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便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确立。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资本量,从而提高资本收益率。
用贝克尔的话说,“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投资都提高了技术、知识或健康水平”。
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capital)是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之一,指能用于物质生产的社会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在得到经济学界认可后,传统的资本概念的内涵便由物资资本(Physical Capital)扩大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于是,物质资本又被称为非人力资本(Nonhuman Capital),指体现在物质资源上的、以物质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包括货币、建筑物、机器设备、场地、原料、道路、存货等;而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力资源(劳动力)身上的、主要以劳动者的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包括劳动者的知识、健康、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显然,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中,身体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内涵之一,人们花费在身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健身锻炼上的费用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在人力资本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几十年中,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凸显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这一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缘何而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勃兴,高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数字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人口爆炸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生态环境的恶化、林林总总的诱惑和选择、对职业发展和企业前景的疑惑、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使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亚健康、不健康越来越普遍。
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现象有:1、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心理疲劳、心力衰竭等认知和情绪病态,主要表现为失眠、心悸、易怒、健忘、沮丧、烦躁、自卑、悲观、逆反、自闭、神经质、怨天尤人、注意力分散、高挫折感和不安全感、人际障碍、与社会隔绝等。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一些解释,如劳动效率说﹑消费偏向说﹑贸易壁垒干扰说﹑人力资本说和美国经济延伸说等,力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个能为经济学界共同接受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
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
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
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
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
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
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
他利用美国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
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
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作工人等。
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
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1.人力资本理论界说及其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用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
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器、设备、资金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物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为人力资本。
一般说来,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
换言之,体现于劳动者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该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使国民收入明显增加。
A,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说明这个问题,有三个具体理论观点。
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教育投资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
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
其三,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2)舒尔茨的主要观点第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
其三,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
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映,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
舒尔茨称这种“分配能力”为处理不均衡能力。
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是由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种“分配能力”可以带来“分配效益”,从而促进个人或社会的经济增长,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收入。
第三,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思想派别,或称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并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第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第四,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渊源(一)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早在17世纪,威廉.配弟(William.Petty)就已经提出了人力资本思想。
在1676年的《赋税论》中,他把作战中军人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损失做了比较,他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这一著名论断即便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他认为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和人的体质与技能有关。
他主张加大在提高人口素质上的投入,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方面。
此外,他还在《政治算术》(1690年)中对当时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进行了测算。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综述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这一概念首选是由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中提出的。
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给予阐述而获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他认为全资本应当包括人,物两方面。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
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反.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相同点:1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2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成,实现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3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价值产品.二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1人力资本的存在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2由于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因此它不能转让和买卖。
3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的年龄及其对人力资本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人力资本相当有限,这种有限性主要来自一个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5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还受其承载者个人偏好的影响。
6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含义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包括的主要方面第一教育资本,即用于教育与训练的费用第二健康资本,即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第三流动资本,即用于劳动力国内交流流动的费用第四迁移资本,即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的费用.第五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以便经营管理者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动态格局做出最佳决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什么是人力资本说英语作文题目,What is Human Capital?Hum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skills, abilities, and other attributes that individuals posses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effectively in economic activities. It encompasse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qualities that individuals bring to the workforce, including education, training, experience, creativity,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Human capital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s it directly impacts productivity,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Educa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t equips individuals with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ucceed in their chosen fields and adapt to the evolving demands of the labor market. Formal education, such a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provides individuals with foundational knowledgein various subjects, whil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training programs offer specialized skills relevant to specific industries. Lifelong learning is also essentialfor enhancing human capital, as individuals must continuously update their skills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today's dynamic economy.Experience is another critical factor in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rough practical exposure and hands-on involvement in real-world tasks, individuals develop valuable insight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decision-making skills that cannot be acquired through formal education alone. Work experience allows individuals to app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practical settings,refine their skills, and learn from both successes and failures. Employers often value experienced workers for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complex challenges and drive organizational success.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re integral aspects of human capital that drive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Individuals who possess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cangenerate new ideas, solve problems creatively, and develop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address emerging challenges. Innovation is a key driver of competitiveness in today's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s companies strive to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through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Cultivat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encourages employees to experiment, take risks, and pursue unconventional ideas,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human capital and driving organizational success.Interpersonal skills, such as communication, teamwork, and leadership, are also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human capital.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the ability to collaborate effectively with others is critical for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enable individuals to convey ideas clearly, build relationships, and resolve conflicts diplomatically. Effective teamwork fosters cooperation, synergy, and collective achievement, while leadership skills empower individuals to inspire and motivate others towards common goals. By inve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individuals can enhance their human capital and become valuable assets totheir organizations.In conclusion, human capital encompasses a broad rangeof knowledge, skills, abilities, and attributes that individuals bring to the workforce. Education, experience, creativity,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are all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human capital that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By inve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ndividuals can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productivity, and earning potential, while organizationscan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drive innovation. Therefore, fostering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a priority for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alike, as it is essential for building a prosperous andsustainable future.。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
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
他的这篇论文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年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兹、丹尼森、贝克尔等人。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一、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
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舒尔茨等人首次将资本区分为物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性的作用;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且这种投资均能带来利润。
不同点: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继承,而人力资本不行;耐用物力资本可以储存,而人力资本不能长期储存不用。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受人的年龄、精力、偏好等因素影响;3.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除了表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外,还表现为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等。
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质的方面的特征通过以下途径形成。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一些解释,如劳动效率说﹑消费偏向说﹑贸易壁垒干扰说﹑人力资本说和美国经济延伸说等,力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个能为经济学界共同接受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
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
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
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
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
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
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
他利用美国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
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
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作工人等。
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
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
他把教育经费或投资看作资本,当作生产中除人力资本以外的另一个生产因素,并认为名词解释:“如果说教育影响生产,这对经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它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这种作为对教育研究基础之基本设想在于名词解释:国民收入实质性增长是对资本这种形式增殖的结果。
”“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内容是名词解释:(1)人们因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2)这种人力资本的很大部分是预先安排好的投资的产物;(3)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比一般物质资本快;(4)人力资本的增长是现代经济的最鲜明的特点;(5)本级教育收益率舒尔茨曾计算过美国各级教育的收益率,结果是名词解释:初级教育收益率为35%;中级教育的收益率为10%;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1%,教育的平均收益率为17.3%。
根据他的推算,美国在1900—1956年期间,教育投资增长约8.5倍,而传统资本的投资只增长约4.5倍。
据此,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大小及其增长率是揭开经济发展之谜的关键,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他的推算,美国在1900—1956年期间,教育投资增长约8.5倍,而传统资本的投资只增长约4.5倍。
据此,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大小及其增长率是揭开经济发展之谜的关键,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