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五期土方(第一期) 2015-8-22制
- 格式:xls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34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篇一: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 ........................................................................ ........ 1 1234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 54.3 任务 ................................................................. ........................................................................ .. 54.4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 .................................................. 5 56 基本要求 .................................................................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 . (9)6.1 设计书编制原则 ................................................................. . (9)6.2 设计书内容要求 ................................................................. . (9)6.3 设计书审批 ................................................................. ................................2 (10)7 图幅调查 ................................................................. . (10)7.1 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 (10)7.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 . (13)7.2.1 平原地区 ................................................................. . (13)7.2.2 丘陵山地地区 ................................................................. .. (13)7.2.3 岩溶地区 ................................................................. . (14)7.2.4 滨海地区 ................................................................. . (15)37.2.5 内陆盆地区 ................................................................. (15)7.2.6 黄土地区 ................................................................. . (16)7.2.7 红层地区 ................................................................. . (17)7.2.8 冻土地区 ................................................................. .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 (18)7.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8)7.3.2遥感调查 ................................................................. .. (19)7.3.3水文地质测4绘 ................................................................. (20)7.3.4 地球物理勘探 ................................................................. .. (22)7.3.5 水文地质钻探 .................................................................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 . (27)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 .. (29)8 综合评价 ................................................................. .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 ................................5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 (30)8.1.2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 .. (31)8.1.3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 . (32)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 (36)8.2.1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 . (36)8.2.2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 .. (39)8.2 .3 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 . (41)8.2.4 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6价 ................................................................. .. (43)8.2.5 供水安全论证 ................................................................. .. (45)8.2.6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 (45)8.2.7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 .. (47)9 图件编制 ................................................................. . (47)9.1 编图基本原则 ................................................................. .. (47)9.2 单幅图 ................................................................. .. (48)11.3 综合评价图 ................................................................. . (48)710 数据库建设 ................................................................. .............................................................. 48 10.1 基本要求 ................................................................. .............................................................. 49 10.2 数据库内容 ................................................................. .......................................................... 49 10.3 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 .............................................. 49 10.4 数据库格式 ................................................................. . (49)11 成果 ................................................................. ........................................................................5011.1单幅图成果 ................................................................. .. (50)11.2区域成果 ................................................................. (51)12 成果验收 ................................................................. ................................8.................................. 52 12.1 野外验收 ..................................................................... ........................................................ 52 12.2 报告审查 ..................................................................... ............................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五一阳光五期(标段二)项目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天津市武清区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五建筑公司2014年1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一节编制依据 (3)第二节拟利用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清单 (3)第二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工程概述 (5)第二节周边环境情形 (5)第三节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6)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8)第五节基坑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10)第六节资源配置计划 (10)第三章整体施工部署 (11)第一节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11)第二节降水专项方案 (21)第三节冬季施工办法 (32)五、安全保障办法 (35)第四节监测方案 (36)第五节应急专项方案 (38)第六节质量保证办法 (58)第七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办法 (63)第八节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保护方案 (69)第一章编制依据基坑开挖施工前要按照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编制基坑开挖方案,经技术论证后实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精心施工、严格监控、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第一节编制依据一、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二、天津市建设科技委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
3、本工程《岩土工程勘探报告》。
4、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五、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等文件;六、天津市地方标准、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规定;7、施工现场实际情形及踏勘观感;八、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二节拟利用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清单一、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五、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六、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八、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九、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0、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技术规范(JGJ/T111-98)1一、建筑地基处置技术规范(JGJ79-2002)1二、建筑机械利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五、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六、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八、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一、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DB29-38-2002)二、天津市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4、沉降控制基础技术规程(DB29-105-2004)五、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04)六、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评估标准(DB29-177-2007)7、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安全技术标准(DB29-182-2008)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建设单位:天津市五一阳光投资进展有限公司二、工程名称:五一阳光五期(标段二)项目3、工程地址:拟建物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京津公路东侧与强国道交口4、拟建物概况:拟建工程为2栋住宅楼(39#、40#),其中39#楼、40#楼为地上16层,地下1层;场地整体为一层地下车库,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xxxxxx 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一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土方开挖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挖原始地貌及周围状况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挖工程量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挖基坑平面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挖土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挖地下水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施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野生散尾南椰的驯化栽培技术果蓊■tsanaGreens野生散尾南椰的驯化栽培技术俞怡华(福建省霞浦县农业局355100)散尾南椰又名香桄榔,山棕,原产于我国福建,台湾等地.至今在我县许多地方还有野生植株可见.叶羽状,丛生,树型美丽,是一种较理想的公园,庭院绿化观赏植物.本品种耐寒性较强,可引种推广至长江流域作园林造景.为培育更具耐寒力的栽培种,合理利用野生种质资源.1996年,从野外采集部分种子,栽培后生长良好,目前已产生第二代植株.散尾南椰茎丛生,灌木状,高3~4m,被棕褐色浓密的叶鞘纤维包裹.叶羽状,叶长达3m左右,中部以上至尾部稍弯垂;每叶有羽片30对左右,羽片长约30~50cm,倒披针形,表面绿色有光泽,背面灰白色,边缘及顶端有啮食状锯齿,基部仅一侧有耳垂.雌雄同株,而雌,雄花各生于不同的花序上:雄花序长80~90cm,花壳斗状,花瓣橙色,长椭圆形,长0.7~1.5cm,有雄蕊36~50枚:雌花序长60~70cm,雌花扁球形.直径约2cm,熟时由黄色转红色至紫红色, 内有种子1~3粒;种子卵形,内侧压扁呈纯三棱形;胚乳骨质均匀.1生长发育及其适应性1.1生长发育习性散尾南椰每年抽生3片叶.我地每年5月抽生花序,6月开花,第2年7~8月份果熟.散尾南椰为向地(性) 花序,既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首先从茎顶抽生第1个侧生花序, 这些花序自上而下地发育,成熟,一般一株仅抽生2~4个花序后,产生花序的营养体便死亡,靠萌生的吸芽生长成新的植株,继续生存,繁殖下去.1.2适应性散尾南椰为我地原生种,极为适应我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我县1962年1月31日出现的一3.4低温寒潮,也未危及其野生种群的生存, 表现相当耐寒.我们1996年7月18 日从野外采集种子,露地驯化栽培成功,完成了从野生种到栽培种的驯化栽培全过程.与广州相比,我地散尾南椰果熟期约推迟6个月,挂果期长达一年时间,果熟期差异很大,但植株的营养生长没有什么差别,冬季植株不停止生当然4~10月份生长旺盛.表现耐寒,耐涝,耐瘠,耐旱,适应性强.2繁殖栽培技术2.1种子采收鉴定种子是否成熟,能否采收是保证种子发芽的关键.散尾南椰果熟时,果实是紫红色的,剥开果实种子呈黑褐色,胚乳坚硬,表明种子充分成熟,即可采收.2.2种子处理散尾南椰果实的中果皮对人皮肤刺激性最强.在种子处理过程中, 应尽量避免皮肤与中果皮接触,千万不能让其汁液溅人眼睛.采收到的果实,放人塑料袋扎紧,置阴凉处5~7d, 待果肉及纤维稍腐烂,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在清洗过程,不要损伤种子及胚,以免种子播种后受污染而腐烂变质或害虫咀食而丧失发芽力.若一时没有播种,种子晾干后,可用清洁的河沙,按种子与河沙1:3 的比例拌种保湿贮藏,以防止发霉变质或虫蛀等造成种子发芽力丧失. 2.3播种育苗2.3.1种子消毒处理在种子采收,处理,贮藏过程中,难免带有病菌或害虫,最好结合浸种催芽进行消毒.方法是:50kg水加人生石灰0.5~1.Okg,搅拌后倒人种子浸种20~30min,捞起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播种.2.3.2种子催芽经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浸泡2~3d,每天更换1~2次水,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发芽.2.3.3整畦.播种散尾南椰种子有休眠期,一般播种后经30~90d发芽,但发芽极不整齐,最长可达2年.由于播种至发芽历时很长,播种前土壤必须消毒.方法是:用福尔马林液浇人土中,用薄膜覆盖1~2d,而后耕翻土壤,整畦播种,以减少病虫侵害.整畦应深耕细作,播种不宜过密,一般播种500~600粒/mz种子,播后保持土壤湿润.2.3.4营养袋播种散尾南椰发芽参差不齐,畦播幼苗移植十分不便,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效果较好.方法是:将消毒处理过的营养土装入10cmxlOcm的营养袋,轻轻压实,一袋播种一粒种子,覆土lcm,浇透水,盖上塑料薄膜.每天观察1-2次,一旦发现袋内表土转白,应立即浇水,防止袋土干透,影响发芽.出苗一批,移植一批.2.4移苗,假植为了方便管理,小苗最好进行假植,散尾南椰出苗后,当年一般只长2~3叶.株型较小,突然拉开株行距种植,既浪费土地又不方便管理.在出苗后的一叶期,按15cmx15cm的株,行距进行假植.栽植时,不但要浇足定根水,还要用遮阳网遮阳,盛夏中午前后还需喷l~2次水,以保证幼苗成活.假植期间,在4~10月份浇施2~3次N,P,K复合肥.2年后,植株已长出1~2片裂叶f大叶1,这时可稀植培育大苗.2.5大苗培育大苗培育可分营养袋栽培和露地大田栽培二种.露地大田育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选择地势平坦,∽ooQvvo『1d---誊高寒地区马铃薯4合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李幸(黑龙江省鹤岗市种子管理处154101) 马铃薯是产量高,用途广的经济作物.进入21世纪我国马铃薯在生产技术和栽培水平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过去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迅速发展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马铃薯的生产已走向商品化,专用品种,专用途的生产格局正在形成,高产,高效,高质成为生产者追求的目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选茬选择适于马铃薯的前茬,可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马铃薯根系和块茎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栽培马铃薯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 疏松透气,耕层在20cm以上,排水良好的漫岗地为宜.最好前茬是玉米茬,其次小麦,大豆茬.且忌选择茄科,十字花科.2整地与施肥1.5万kg/}1m,二铵225kg/hm.尿素150kg/hm,硫酸钾150kg/hm,要求一次性条施到15~20cm的耕层中.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在开花之前可酌情进行追肥,N:P:K=2"hl. 3精选种薯.困种催芽.切块和播种3.1精选种薯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用不同级别的健康脱毒种薯,严格淘汰畸形薯,病薯.3.2困种与催芽在播前20d将种薯从窖中取出,并经挑选后,平摊在有阳光照射的屋内或晒场进行困种,温度维持在10~15℃,经常翻动,使之均匀见光,当幼芽长达0.5~1.0em时,即可切块播种.3.3种薯切块应选用绝对健康的无病种薯,块重以25~3Og为宜.切块时应充分发挥顶芽优势,更小的可整薯播种,切块时如遇病薯污染切刀,必须用酒精消毒. 3.4种薯播种sandGreensI慧垃.早熟品种栽培密度不宜过大,一般行距0.66~0.70m,株距0.2m,保苗株数7.5万株/hmz左右为宜;晚熟品种一般行距0.66~0.70m,株距为0.22~0.50m,保苗株数为6.9万株/}lmz 左右为宜.5田间管理杂草刚出土时耢一次地,随后趟一犁萌头土,以便提高土温,疏松土壤,消除杂草,促使早出苗.苗齐后,进行一次铲趟,要求深铲深趟,少培土;7~10d后再进行一次铲趟,要求铲趟后形成张口垄,防止培土压苗;开花前最后一次铲趟,要求浅铲高培土,趟成方头垄,秋后拔一次大草.6病害防治为预防发生病害,可在苗期喷施天达2ll6可湿性粉剂6OO倍液,武夷菌素15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性.发现马铃薯晚疫病病株时可喷施一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收前30d禁止施药.7收获适期播种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和马铃薯整地质量的好坏与产量高以后的产量形成均有重要影响,要作早熟品种在8月中旬收获,中,晚低成正相关.因此最好秋整地,深翻到适时播种.鹤岗地区早熟品种一般熟品种在9月下旬收获.根据不同作15~22cm,整平耙细,保证耕层内无植在4月末至5月初播种,中熟品种以物品种适时收获.株残根,断株,砖,石.播前施有机肥5月中旬前为宜.(收稿日期:2006—03—15) ^.^^-n.,,Lt通风向阳,土壤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进植株恢复生长.以后转入正常田间丛树冠约2.5—4,0m,可用于庭院绿较低的砂壤土田块作苗地.②选择雨管理.一般在4~10月份生长季节,施化,园林造景.其雄花黄誊,果实颜水较多的晚春时段移苗,我地一般在用2—3次肥料,用量为氮磷钾复合肥色鲜艳挂果期长.t因Jl也是理想5月中旬至6月上旬.③剪去基部老225kg/hm,浇施,穴施均可.同时做的观花观果植物.赢.能在长江叶和1/2大叶,减少水分蒸发.()j好中耕除草,病虫防治工作.经3~流域引种的棕榈植物中少有羽状复叶起苗,边种植(株行距0.5m×0.5m),4年精心管理,一般散尾南椰株高2m灌木类型的,花香,粜美的更是难得,种后立即浇上定根水.(种植后30d,左右,园林置景,盘栽观赏均可.因此,散尾南椰很有弓}种推广价值.浇施一次低浓度N,P,K复合肥,促散尾南椰为丛生,矮型树种,一(收稿日期:2006-03—18)。
三亚芒果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化肥适宜配方初探
麦全法;林宁;吴能义;余新学;吴育龙;刘志崴;蒋菊生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在海南省三亚南田农场实施反季节芒果"3414"田间肥效试验,在分析其不同施肥处理间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当地4个土壤养分级别的丰缺指标;利用不同施肥水平及产量结果,得出单质养分元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果园不同目标产量求出5种施肥配方,科学指导施肥。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麦全法;林宁;吴能义;余新学;吴育龙;刘志崴;蒋菊生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海南文昌571347;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海南海口571101;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海南文昌571347;海南省国营南田农场,海南三亚572013;海南省国营南田农场,海南三亚572013;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海南文昌571347;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海南文昌5713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8.3
【相关文献】
1.定西市安定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施肥比例研究 [J], 赵宗海;李继明
2.基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多区间测土配方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J], 余勇
3.贵阳市马铃薯耕层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初探 [J], 吴道明;陆海;周凯;周启康;熊永春;陈开富
4.湖南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配方施肥 [J], 张亚莲
5.贵阳市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探 [J], 陈开富; 陆海; 罗锐; 周凯; 周启康; 吴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蓝椰风(六期)前期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海蓝椰风六期项目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营镇上洋村附近,东临上洋村,南近沙豆村,西靠沙豆路。
建筑用地面积约70亩,场地大部为种植地种有木黄麻等,地形基本平坦,其中有5个养殖鱼塘,鱼塘面积约12亩。
前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青苗赔偿、平整场地、土方回填、临时围墙砌筑。
根据场地用途要求土方回填至标高3.5米,临时围墙标准高度2.6米,墙身采用混凝土砖砌筑(详见附图一)。
主要工程量为平整场地44766.5M2,土方回填91143.9M3(详见工程量计算表),临时围墙砌筑约913.8M(详见附图二六期红线图)。
1.2工期要求计划2016年12月1前完成青苗赔偿及招投标工作, 2016年12月8日进场施工,2017年1月25日完成前期项目。
工期49日历天.第二章施工准备2.1、建立坐标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
2.2、项目部组织成本部进行底标高复测。
2.3.材料要求:本土工程回填土全部采用外购粘性土。
含水量不宜过大控制在12%-18%之间,严禁使用淤泥、膨胀性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
2.4、施工机具: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装载机机及翻斗车等2.5.操作工艺流程:平整场地——布置方格网复测底标高——分层铺土——压实———修整找平——收方。
第三章土方回填施工方案3.1场地平整填土前清除场内树木、草皮、树根、垃圾、构筑物等,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
为掌握工程量的准确性,在清表后施工单位配合布置场区10米×10米方格网,由项目部组织成本部施工单位进行底标高复测。
3.2、前期工程总体施工安排根据项目部整体部署,加快施工进度,土方回填与围墙砌筑同步施工,土方回填在正常作业条件下连续昼夜施工,49天内完成前期工程内容。
土方回填由西往南推进施工,每一工作区回填至标高3.5米,压实后项目部组织成本部、咨询部进行现场收方,并做好现场收方记录。
3.3、土方回填及围墙施工示意图第四章、临时围墙施工方案4.1、围墙概况为便于整个项目的开展与管理,在项目四周用临时砖砌围墙进行围护,本项目围墙要求简单美观又节约成本,围墙全长约913.8米,工期在30天。
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同心家园”五期土方平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南华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 (1)第二节研究依据和范围 (2)第三节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4)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4)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三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7)第一节建设地点 (7)第二节建设条件 (7)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9)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10)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 (13)第一节环境保护 (13)第二节节能措施 (14)第七章项目建设管理与招投标 (16)第一节项目组织与建设管理 (16)第二节项目的招投标 (17)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 (19)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第一节投资估算 (20)第二节资金筹措 (23)第十章项目的社会评价 (24)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同心家园”五期土方平整工程项目二.建设单位简介单位名称:海南省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单位地址:三亚市河东路单位简介: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房产管理、住房制度改革、房改住房资金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依法拟定并组织实施本市房产管+理工作、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划、计划。
主要负责全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各类已竣工新建房屋销售管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房屋产权全属纠纷的协调与仲裁、房产市场及行业管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审查、考核、考评、管理;全市“解危、解困”房和“安居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住房制度改革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内部机构设置:办公室、政策法规与拆迁科、房产市场管理科、物业管理科4个科室;行政编制1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室领导职数4名,机关工勤人员财政拨款事业编制2名。
下属事业单位有: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市房屋管理所、市房屋租赁管理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三.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址位于三亚市迎宾路东北方向的海螺村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平整面积共计166.3亩,包括土方工程、拆迁工程等。
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总目录第一篇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3)第二篇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 (58)第三篇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312)第一篇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 (6)第三章项目划分 (9)第四章费用构成 (18)第一节概述 (18)第二节工程施工费 (19)第三节设备购置费 (23)第四节其他费用 (23)第五节不可预见费 (25)第五章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26)第一节基础单价编制 (26)第二节工程施工费单价编制 (32)第三节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 (33)第六章预算表格及格式 (41)第一章总则一、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全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的编制,提高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质量,确保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省级土地整治项目;市、县土地整治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三、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或单位进行编制,预算编制单位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四、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规划、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按照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及本规定所确定的费用标准进行编制。
五、本规定由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项目预算文件由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表及附件组成。
一、封面应按规定格式制作(详见本规定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预算编制单位均须加盖印章,负责人、复核人和编制人均须加盖印章或签字,编制日期须如实填写。
二、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号顺序编排。
三、预算编制说明应力求文字简明扼要。
主要包括:(一)项目概况说明项目的性质、类型、建设规模(总规模;开发、整理、复垦的规模),项目地点及地貌类型,预计净增耕地面积,预计净增耕地率(净增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项目工程布置形式、工程内容及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工期,项目预算总投资,申请投资金额,其他资金来源情况,按年度说明项目实施内容及分年度投资计划等。
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同心家园”五期土方平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南华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 (1)第二节研究依据和范围 (2)第三节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4)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4)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三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7)第一节建设地点 (7)第二节建设条件 (7)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9)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10)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 (13)第一节环境保护 (13)第二节节能措施 (14)第七章项目建设管理与招投标 (16)第一节项目组织与建设管理 (16)第二节项目的招投标 (17)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 (19)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第一节投资估算 (20)第二节资金筹措 (23)第十章项目的社会评价 (24)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同心家园”五期土方平整工程项目二.建设单位简介单位名称:海南省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单位地址:三亚市河东路单位简介: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房产管理、住房制度改革、房改住房资金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依法拟定并组织实施本市房产管+理工作、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划、计划。
主要负责全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各类已竣工新建房屋销售管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房屋产权全属纠纷的协调与仲裁、房产市场及行业管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审查、考核、考评、管理;全市“解危、解困”房和“安居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住房制度改革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亚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内部机构设置:办公室、政策法规与拆迁科、房产市场管理科、物业管理科4个科室;行政编制1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室领导职数4名,机关工勤人员财政拨款事业编制2名。
下属事业单位有: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市房屋管理所、市房屋租赁管理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三.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址位于三亚市迎宾路东北方向的海螺村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平整面积共计166.3亩,包括土方工程、拆迁工程等。
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费用计算标准第一部分2016年《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概算定额》一、弃土(石)运输项目,仍按现行概算定额子目执行。
二、渣土运输及消纳项目,仍按现行概算定额子目执行,在工程计价时,须将渣土消纳费计入工程造价中。
三、施工垃圾场外运输和消纳项目,参照本标准中2012年《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预算定额》相应计算标准及规定执行。
第二部分2012年《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预算定额》01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一、弃土(石)运输项目(一)说明1.土石方工程施工中不发生场外运输的土(石)方,土(石)方运输仍按2012年《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2012年建筑装饰定额”),区分不同挖土(石)方形式分别执行运距1km以的相关定额子目。
2.土石方工程施工中需要场外运输的土方,土方开挖按不同挖土形式分别执行1-54~1-59挖土方的相应定额子目;土方运输执行1-60土方场外运输运距15km以的定额子目;运距超过15km时,执行2012年建筑装饰定额第一章第四节第一部分土(石)方运输子目及相关规定。
3.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场外运输土(石)方,经专家论证须消纳处置的弃土(石)方,消纳数量和单价按专家论证通过的弃土(石)运输处置方案和弃土(石)方的密度、《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垃圾处理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京发改〔2013〕2662号)及本标准的规定计算确定。
不须消纳处置的外运土石方,按定额子目1-60执行时,弃土或渣土消纳的消耗量清零。
4.2012年建筑装饰定额的定额子目1-9、1-11、1-13、1-15、1-19、1-22停止使用。
5.本标准中的其他机具费,以人工费为基数按“%”计算。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挖土方及场外运输子目工程量计算规则执行2012年建筑装饰定额的基础挖土方、挖桩间土的计算规则。
- . 可修编.(一)说明1.渣土按定额子目1-61挖渣土、1-62渣土运输(运距15km以)分别编制,运距超过15km时,执行2012年建筑装饰定额第一章第四节第一部分土(石)方运输子目及相关规定。
椰子有害动物名录(续2)
彭正强;张方平;符悦冠
【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出世界椰子有害动物888种,分属5纲21目120科481属.其中昆虫纲14目106科449属831种,蛛形纲2目6科20属33种,甲壳纲1目1科1属1种,腹足纲1目2科2属2种,哺乳纲3目5科9属21种.【总页数】19页(P55-73)
【作者】彭正强;张方平;符悦冠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7-62;S44-62;S667.4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4)》和《各地区发生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4)》的通知 [J], ;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3)》和《各地区发生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3)》的通知 [J],
3.椰子有害动物名录 [J], 彭正强;张方平;符悦冠
4.椰子有害动物名录(续1) [J], 彭正强;张方平;符悦冠
5.海南椰子大观园草本植物名录 [J], 龙翊岚; 苏凡; 阎伟; 覃伟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零二零年九月目次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编制单位 (1)2 编制意义 (1)3 编制依据 (3)4 国内外相关工作基础 (4)4.1 美国 (4)4.2 欧洲 (6)4.3 日本 (9)4.4 澳大利亚 (10)4.5 加拿大 (11)4.6 中国 (11)5 地块修复技术 (13)5.1 污染地块主要修复技术分析 (13)5.2 土壤常规修复技术 (15)5.3 地下水常规修复技术 (24)5.4 地块修复技术确定 (30)6 修复工程施工组织 (40)6.1 工程概况 (41)6.2 施工组织部署 (41)6.3 施工平面规划 (41)6.4 施工计划 (42)6.5 修复工程运行维护 (44)6.6 修复过程监测计划 (47)7 修复过程污染防治 (47)7.1 污染问题识别 (47)7.2 污染防治目标确定 (48)7.3 污染防治措施 (49)7.4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 (51)7.5 环境监测计划 (52)8 修复工程环境监理 (53)9 修复工程后期管理 (54)10 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54)11 主要参考资料 (5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导则》是2020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类别为一类,是对DB11/T 1280-2015的修订,标准性质为推荐性。
1.2编制单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导则》行业主管部门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起草单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编制意义国家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了污染地块修复相关文件,例如,2014年发布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导则》,2016年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发布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发布《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2019年发布《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和修订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