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8.13 KB
- 文档页数:5
安康市汉滨区艾滋病高危人群调查结果周华莉;陈晓玉;钱信黎;张世荣【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年(卷),期】2006(22)23【摘要】目的了解吸毒者、女性性工作者和性病门诊初诊者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行为学特征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方法在社区、娱乐场所、戒毒所、性病门诊集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并通过问卷了解有关行为因素及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100例女性性工作者中未检出HIV感染者,60%的人从不或有时使用安全套,50%以上的人半年内可能得过性病,多数人治疗不规范。
96例吸毒者,HIV感染率1.04%,81.2%注射毒品,29.2%共用注射器吸毒,60.4%有商业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占84.4%。
122例性病门诊初诊者中49.2%有商业性性行为,其中48.3%从未使用过安全套。
3类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知晓率60%~85.4%。
结论3类高危人群存在自身感染或感染给他人性病、HIV的诸多危险因素,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
【总页数】2页(P2095-2096)【关键词】高危人群;行为特征;防治知识;HIV【作者】周华莉;陈晓玉;钱信黎;张世荣【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相关文献】1.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J], 梁容娇;叶兴东;汤少开;何婉苹;庄锦填;林壬娇2.安康市汉滨区旧宅基地腾退复垦项目投资预算对比分析——以汉滨区2019年度17个镇办腾退项目为例 [J], 王捷;王志超;李杨;南庆伟;蔡彤彤3.安康市汉滨区山地辣椒栽培技术 [J], 梁静娜;贺佰成;叶淄;颜复美4.安康市汉滨区香菇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J], 章波;王海燕;蒋晓琰;郑清芳;李云鸿;李欢;赵强;彭锐;王玲;徐信霞;张艳;汪德义5.昆明市2006年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调查结果分析 [J], 李琳;车忠民;张婉筠;刘俊;张燕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戚桂平;周霞;闫红静;喻荣斌;胡晓抒【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年(卷),期】2007(23)7【摘要】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对南京市某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76家娱乐场所209名女性性服务者,女性性病症状总知晓率为32.7%,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1.0%,不同文化程度对STD/AIDS知识正确知晓率有差异;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接待1~3个客人的占81.9%;与固定性伴和与客人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0.1%和85.6%;3个月内更换场所和更换城市的女性性服务者分别占53.4%和24.3%;有性病症状时,57.4%女性性服务者选择正规综合性医院性病门诊就医。
结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的STD/AIDS相关知识仍偏低;女性性服务者高危性行为发生频繁且流动性强;娱乐场所行为干预应通过外展服务和同伴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鼓励正确并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STD/AIDS的传播。
【总页数】3页(P860-862)【关键词】女性性服务小姐;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作者】戚桂平;周霞;闫红静;喻荣斌;胡晓抒【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市六合区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卫生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相关文献】1.流动妇女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J], 毛京沭;宗占红;尹勤2.低龄女性性病患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J], 沈悦3.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 [J], 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4.450名公共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认知行为和患病状况的调查分析[J], 李初升;周志珊;邝西金;朱永坚;马励斌5.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 [J], 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性传播疾病研究报告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主要由性行为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以往所谓的性病主要是指梅毒、淋病、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四种,亦称经典性病,STD还包括: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性病性盆腔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阴道念珠菌病、阴虱病、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等30余种,其病种多,发病率高,危害大,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一、传染源性病病人及其病原携带者是STD的主要传染源。
他们通过直接性接触或其它性行为感染他人。
性病病人有典型症状、体征,在生殖器损伤部位形成含有病原体的特有病变:粘膜病变出现浅表性炎症,及粘膜深部病变形成糜烂和溃疡,表面含有大量病原体的分泌物。
但是能够得以及时被发现的病人只是少数,大多数病人或因不去就诊或因被漏诊、漏报、误诊而未被及时发现。
尤其是那些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及其病原携带者更易被忽略,或因未被发现,或因不肯就医,或因密而不告性伴而未被人所察觉,成为最为危险的传染源。
STD的高危人群包括下列一些,他们是主要的传染源来源。
1、妓女妓女卖淫是STD流行的主要原因。
妓女因其频繁从事卖淫活动常被感染,生殖道内含有大量病原体,有的感染后出现明显症状、体征而发病,也有的不出现症状,而成为更危险的传染源。
2、性乱者青少年未婚性乱者,离婚者,无业游民,长途汽车司机,采购推销员,特殊服务人员,归国劳务人员等性乱者多,感染机会也多。
3、吸毒者尤其是静脉药瘾者是AIDS及乙型肝炎主要感染者。
4、同性恋或双性恋者同性恋是当今STD急剧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性恋者相互间的性接触可引起AIDS、乙型肝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疱疹感染等多种STD,是重要的传染源。
5、性病患者的性伴与配偶也是STD的主要高危人群。
6、供血者有些STD感染者血液内有病原体存在,若以这些人的血做血源,可传染给他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7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7006作者简介:陈利红(1983-),女,汉族,陕西汉中人,主管检验师,学士。
研究方向:免疫学检验。
*通讯作者:李姝霖,E -mail :237511297@.Analysis of infection status of HIV,HBV,HCV and TP in high-riskpopulation of AIDSCHEN Lihong 1,LI Shulin 2*(1.Hanzho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Hanzhong 723000;2.Hanzh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nzhong 72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epatitis B virus(HBV),hepatitis C virus (HCV)and treponema pallidum (TP)in high-risk groups of AID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to January 2020,300cases of AIDS high-risk subjects with high -risk of AIDS were selected.The antibodies of HIV,HBV,HCV and TP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nd the infection of HIV,HBV,HCV and TP were counted,and whether the infection of HIV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Results Among 300AIDS high-risk subjects,the HIV infection rate was 11.67%,HBV infection rate was 13.67%,HCV infection rate was 42.67%,TP infection rate was 16.00%,double infection rate was 4.67%,triple infection rate was0.67%.The HIV infection rate of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the infection rates of HIV,HBV,HCV and TP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P >0.05).HIV infe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 -risk subjects (P <0.05),and all of them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Conclusion The risk of HIV,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is high,and multiple infection is easy to occur.The HIV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is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Therefore,in clinical practice,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V,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should bestrengthened to elim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HIV transmission.KEYWORDS: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epatitis B virus;hepatitis C virus;treponema pallidum;infectious diseases艾滋病高危人群的HIV 、HBV 、HCV 和TP 感染状况分析陈利红1,李姝霖2*(1.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汉中,723000;2.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梅毒螺旋体(TP )的感染状况。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了解在金牛区范围内活动的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现况,评价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3年的效果。
方法以哨点监测结合主动监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吸毒人群进行综合监测和问卷调查,对抽样人群采取自愿采血检测HIV病毒。
结果共采样监测调查1 200人,总体HIV阳性率3.50%,梅毒阳性率0.58%, HCV阳性率23.50%。
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HIV阳性率分别为4.00%、4.75%和1.75%;2010年梅毒阳性率为1.75%, HCV阳性率为70.50%。
结论金牛区辖区范围内HIV感染控制措施整体效果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AIDS的传播,确保医疗输血安全和社会稳定。
艾滋病在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快速增长期,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逐步扩散和发展[1],已经引起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2]。
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异常常并发其它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通常与艾滋病病毒(HIV-1)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3]。
目前全世界约有两亿HCV感染者,34OO万HIV感染者,HCV感染者中HIV感染率因传播途径、地区和人群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从0%~94%不等[4]。
静脉吸毒人群是我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人群[5,6],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7]。
静脉毒瘾(IDHs)者中HIV合并HCV感染率要远远超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者的感染率。
为加强HIV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007-2009年成都市金牛区开展了中法降低危害项目,建立了吸毒者清洁针具交换健康咨询中心和美沙酮门诊,依托这2个机构,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降低毒品危害健康教育活动,为了评价这些防治措施的效果,金牛区疾控中心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接受调查人群来自各社区介绍的社区吸毒者(主要)、戒毒所内吸毒人员、安康医院美沙酮门诊就诊者、社区健康咨询中心来访者,基本覆盖全区。
242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丨DS STD Vol.27 No.3 Mar 2021 DOI: 10.13419/ki.aids.2021.03.06•论著•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谭芷敏\黎静\陈晓滨、程伟彬2,江洪波、杨翌1(1.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广州510310; 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510317)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_方法2017年6月至 2018年4月,通过MSM社区组织招募丨8岁及以上MSM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内化同性恋嫌恶(IH)和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情况采用;r’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 特征的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情况;基于叉生分析法,分别评价IH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间的相乘与相加交互作用结果568名MSM平均年龄为(27.58 ±5.94)岁,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比例为19.37%。
非未婚[调整比值 比U0/?) =9.38,95%可信区间(67):4.7、18.42]、非同性恋性向(aOi?=2.50,95%CJ: 1.51〜4.15)和有IH者U〇i?= 1.81,95%C/: 1.07〜3.07)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风险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W)/?=0J8,95%a:0.22〜0.64)和知晓艾 滋病知识者U〇/?=0.40,95%C/:0.23〜0.69)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风险较低叉生分析结果显示,丨H与婚姻状况、性向存在影响MSM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联合作用,但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上的交互作用;未发现IH和文化程 度、艾滋病知识存在联合作用结论广州市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向、艾滋 病知识和IH是影响因素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影响因素;内化同性恋嫌恶中图分类号:K 5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3-0242-05Heterosexual behavior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Guangzhou TAN Zhimin',LI Jing', CHEN Xiaobin1, CHENG Weibitr, JIANG Hongbo1, YANG Yi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Biostatistics, School o f Public Health,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310, Guangdong, China;2. Guangdong Second Provincial Gene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0317, Guangdong)Correspondingauthor:YANGYi,Email:****************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03282);the Project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zhou (2018GZGJ67)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in Guangzhou. Methods Between Jun 2017 and April 2018, an anonymous electronic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implemented among MSM aged 18 years and over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ations.Information on sociodemographic and sexu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of AID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IH) and heterosexual behaviors in the past 6 months were collected. Chi-squared test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above different information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s in the past 6 months among MSM. Themultiplicative and addi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IH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bifurcation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A total of 568 MSM aged (27.58士5.94) years old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rate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among MSM was 19.37%. The MSM with unmarried (aO/?=9.38, 95%C/: 4.77-18.42), self-identified as non-homosexual (aO/?=2.50, 95%C/: 1.51-4.15) and IH (aO/?=l.81, 95%C/: 1.07-3.07)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eterosexual behavior in the past 6 months, while college education or above (aO/?=0.38, 95%CI:0.22-0.64) and awareness of AIDS knowledge (aO/?=0.40, 95%C/: 0.23-0.69) were less. The results of bifurc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IH and marital status and sexual orientation could jointly affect the heterosexual behavior of MSM. However, no statisticalinteractions were observed. No jointly actions affecting heterosexual behavior of MSM were found between IH and education level and knowledge of AIDS. Conclusion Relatively high rate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was noticed among -------------------------------MSM in Guangzhou. 丁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收稿日期:2020-()6-06;修回日期:2020-10-20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sexual orientation, AIDS基金项目:国家A然科学基金(81703282);广州市竹学社会科学 发展“十二•五”规划2018年度共建课题(20丨8GZGJ67)第一作者简介:谭芷敏(1994一),女,广东省茂名市人,硕士 在读,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丁.作Em ail: 9234463丨4@(丨q.rom 通信作者:杨翌,教授,硕士生导师,Em ail: y angyigz@丨63.c.(m i knowledge and IH.Keyword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eterosexual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中_艾滋病性病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IDS STD Vo丨.27 No.3 Mar 2021243我国男男性行为者(M S M)社区内的艾滋病病毒 (H1V)感染例数一直在持续增加,M S M已成为各类 高危人群中感染率最高的人群1。
梅毒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摘要】目的:探究梅毒的感染因素以及疾病防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促进患者健康。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梅毒患者共12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本组梅毒患者发现途径,感染因素,总结疾病防控对策。
结果:本组122例梅毒患者中,经婚检发现75例,经孕产期保健发现22例,经妇科检查发现15例,经其他途径发现10例;包括潜伏性、先天性、显性及神经性梅毒患者各90例、16例、10例以及6例。
该疾病感染因素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感染、母婴垂直传播、高危人群高危性行为等,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婚检产检工作等。
结论:梅毒患者感染因素较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开展梅毒防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
【关键词】梅毒;感染因素;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377-02梅毒属于慢性全身性疾病之一,主要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可对患者全身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引发病变,造成患者各项器官功能异常,组织受损,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2]。
因此探究梅毒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措施对患者及高危感染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针对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XX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2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梅毒的感染因素,总结疾病防控措施: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梅毒患者共12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男22例,女100例,年龄2d~72岁,平均(36.2±1.2)岁。
1.2 方法针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本组患者梅毒感染发现途径、年龄分布、职业分布及感染因素等,对不同感染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表格软件整理本组研究调查获取的数据,通过(n,%)形式进行表达。
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成都市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探索HIV感染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人口学及行为学资料,并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
对HI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2011年成都市共调查男男性行为者251人,HIV 感染率为15.54%,梅毒感染率13.5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0.03%;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占86.5%,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62.21%,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87%;20.72%的男男性行为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9.23%。
结论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且高危性行为广泛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应进行安全套发放和VCT服务,减少HIV感染的影响因素。
据估计,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ale have sex with male,MSM)占成年男性总人口的2%~4%。
MSM人群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成都市近年来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自2004年起设立MSM人群国家级哨点,监测到HIV感染率由2004年的1.06%(2/189)上升到2010年的14.15%(46/325),而且同性传播病例数和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行为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干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2011年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哨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成都市MSM监测哨点的男男性行为人群。
男男性行为者指过去1年内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调查对象通过以下3种方法获得:①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调查员到社区找到各种类型男男性行为者的种子,再依靠他们去找到其他MSM人群,以此类推。
白云区吸毒人群HIV、丙肝、梅毒感染现状分析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HIV、丙肝(抗-HCV)、梅毒的感染现状,掌握我区吸毒人群感染HIV、丙肝(抗-HCV)、梅毒的疫情动态情况,为加强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抗-HIV、抗-HCV采用ELISA法筛查及确证;梅毒采用TRUST法筛查,TPPA方法确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并做好室间和室内质控确保实验的准确有效性。
结果抗-HIV阳性2例,阳性检出率为0.36%;抗-HCV阳性211例,阳性检出率为38.09%;梅毒阳性11例,阳性检出率1.99%;同时感染丙肝和梅毒的9例,阳性检出率81.82%。
结论我区吸毒的高危人群中有HIV、丙肝、梅毒传染源存在;吸毒人群丙肝感染存在高发现象;女性吸毒人群感染丙肝、梅毒高于男性吸毒人群;感染梅毒的吸毒人群81.82%感染丙肝病毒;存在引起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女性吸毒人群尤其需引起高度重视。
加强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及时进行高危行为干预,才能有效防止HIV、HCV、梅毒在该人群的传播。
标签:吸毒人群;抗-HIV、抗-HCV、梅毒;感染现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
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病。
最常见的传染途径是:进行阴道或肛门性交,共享沾污了的注射器,受病毒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
另外,亦有越来越多个案显示,感染了病毒的母亲可经喂母乳而把病毒传给婴儿。
丙肝、梅毒同样主要是经血液和性行为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为了解我区吸毒人群HIV、丙肝、梅毒感染现状,于2013年2月~11月,对贵阳市白云区强制戒毒所的245例吸毒人员和白云区强制戒毒所以外的并属于管辖区内的309例吸毒人员,合计554例吸毒人员的健康体检时进行血浆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抗-HIV试剂:珠海丽珠、北京万泰;抗HCV试剂:北京万泰;梅毒筛查试剂:上海荣盛;TPPA试剂(确认);Auobio洗板机;郑州安图anthos2010酶标仪;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动旋转震荡仪TL-2000B 型。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摘要】目的:了解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与感染率情况。
方法:选取2011-2015年每5~7月对IDU和FSW两类高危人群共3910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给予一定的宣传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并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情况。
结果:3910例中80例(2.05%)血液检查结果为HIV阳性。
在暗娼人群中,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0.26%,接受同伴教育占90.52%;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占97.07%;在吸毒人群中,接受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96.5%,接受同伴教育占91.9%;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的占94.8%。
3910例研究对象中,有3698例的调查问卷全部答对,占94.58%。
结论:吸毒人群是流通人口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干预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378-02艾滋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共同关注的疾病。
根据我国艾滋病预防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感染或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大约为42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2万人[1]。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的多发人群。
为了对本市流动人员进行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率,故本人进行此次调查,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3910人作为研究对象,暗娼有1910人,吸毒人员有2000人。
暗娼中≥25岁1160例,不满25岁750例。
文化程度:文盲32例,小学文化180例,初中文化1066例,高中或中专539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93例。
吸毒中有男1712例,女288例;未婚626例,在婚612例,同居192例,离异或丧偶570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27例,初中文化1096例,高中或中专561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97例。
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了解柳州市各类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
方法按照《广西HIV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孕产妇、暗娼4类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2008年共监测4类高危人群1396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4人,艾滋病检出率6.8%;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5人,梅毒检出率1.6%。
结论柳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检出率较高,疫情仍处于很高流行态势。
梅毒、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给我国经济、社会、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性病、艾滋病主要是由人类行而传播的疾病,性病患者是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性病流行与艾滋病传播密切相关[2]。
艾滋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模式和强度存在差别,并受很多因素影响[3]。
为了解柳州市重点人群中艾滋病、梅毒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为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04/07开展吸毒者、暗娼、孕产妇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等人群的HIV哨点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吸毒者、孕产妇、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共1396人。
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设在柳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凡到性病门诊就诊性病、年龄在13岁以上者无论男女均进行监测。
吸毒者哨点设在柳州市疾控中心针具交换点,吸毒者由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带往疾控中心参与现场检测和问卷调查。
孕产妇哨点设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对首次做围产期保健的孕妇、分娩期孕产妇或人工流产者。
1.2方法按照《广西HIV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收集样本各类人群样本400人,至少250人。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分别对吸毒者、暗娼、孕产妇、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人群特征和高危行为情况。
同时现场采血,做HIV 抗体检测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1.3统计分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类场所男性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梅毒检测及性行为特征分析张万宏;陈雷;王玫玲;李刚;程程;石萍;石卫东;杨涛【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场所男性双向性性行为者性行为特征。
方法选择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聚集的浴池、酒吧、公园、会所为目标场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73名兼有异性性行为的 MSM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和梅毒血清学检测。
对社区志愿者组织(CBO)关键人物及场所业主开展深度访谈。
结果473名 MSM 中,“1暠(扮演“丈夫暠者)占38.56%,“0.5暠(可扮演“丈夫暠或“妻子暠者)占45.53%,“0暠(扮演“妻子暠者)占15.90%,酒吧和会所中“0暠和“1暠占比较大,浴池和公园中“1暠占比较大;最近半年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共占37.58%,公园和浴池中的占比高于酒吧和会所;有“滥交暠经历的共占66.23%,按占比高低排序为:浴池、公园、会所、酒吧;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的共占37.93%,活动于公园的最低;HIV 抗体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4%和20.93%,浴池和公园的 MSM 感染率均较高。
结论在针对 MSM 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中,应将浴池和公园作为场所干预的重点。
【总页数】3页(P112-114)【作者】张万宏;陈雷;王玫玲;李刚;程程;石萍;石卫东;杨涛【作者单位】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7【相关文献】1.某移民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J], 李林涛;旷翠萍;齐杰;刘文忠2.中国城市男男性行为者娱乐场所性病艾滋病干预现状调查 [J], 郝树伟;葛凤琴;蒋宁;李奇;曹宁校;王颖;张人杰;周荣贵3.男性双性性行为者性取向及群体性行为特征分析 [J], 张万宏;石萍;石卫东;李刚;杨涛;莫运滨;徐业华4.广州市番禺区2007-2020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J], 朱才盛;杨燕君;吴少敏;梁穗;熊甜军;蒙婉莹;何秋霞;曹广进5.南京市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 [J], 郭璐;张敏;朱正平;刘黎;徐园园;吴苏姝;李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广东省甲、乙、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疾病病种合计2015年2014年与2014年同期比(%)发病数死亡数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增减死亡率增减鼠疫0 0 0 0 * * 霍乱 1 0 0 0 * * 传染性非典0 0 0 0 * * 艾滋病3919 787 3498 766 11.20 1.97 HIV7077 860 6404 900 9.69 -5.16 肝炎172075 50 171096 45 -0.18 10.17 甲肝1665 0 1623 1 1.82 -100.00 乙肝144304 38 142723 31 0.36 21.65 丙肝21066 9 21279 11 -1.74 -18.45 戊肝2739 1 2820 0 -3.60 * 肝炎(未分型)2301 2 2651 2 -13.85 0.00 脊灰0 0 0 0 *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0 0 0 0 * * 麻疹2188 0 6724 0 -67.70 * 出血热420 0 465 2 -10.37 -100.00 狂犬病48 48 85 86 -43.93 -44.55 乙脑29 2 33 0 -12.90 * 登革热1683 0 45189 6 -96.30 -100.00 炭疽0 0 0 0 * * 痢疾3213 0 3615 0 -11.78 * 肺结核79485 102 81498 109 -3.20 -7.13 伤寒+副伤寒1590 0 1509 0 4.58 * 流脑 5 1 9 1 -44.71 0.00 百日咳657 0 248 0 162.92 * 白喉0 0 0 0 * * 新生儿破伤风59 2 114 3 -48.81 -33.33 猩红热2788 0 2168 0 27.64 * 布病484 0 188 0 155.55 * 淋病16989 0 16344 0 3.17 * 梅毒50019 11 50843 15 -2.35 -26.95 钩体病34 0 24 0 40.89 * 血吸虫病0 0 114 0 -100.00 * 疟疾108 2 114 1 -5.98 111.11 H7N9 70 31 106 38 -34.44 -19.05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335864 1036 383984 1072 -13.18 -4.07 流行性感冒46219 1 50788 3 9.67 67.86 流行性腮腺炎16554 0 16006 0 2.65 * 风疹389 0 1495 0 74.18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662 0 4661 0 22.02 * 麻风病45 0 50 0 10.64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121 0 106 0 13.25 * 黑热病0 0 0 0 * * 包虫病 1 0 0 0 * * 丝虫病0 0 0 0 * *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19909 0 112033 3 6.23 100.00 手足口病373198 6 429483 61 13.75 90.23 丙类传染病合计560098 7 614622 67 -9.55 -89.67 甲乙丙类传染病合计895962 1043 998606 1139 -10.95 -9.11注:1、2015年度乙肝、丙肝、血吸虫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包含急性病和慢性病患者人数(往年仅统计急性发病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