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版 2020-13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7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引言在工程领域,互换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互换性是指两个或多个部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完全或近似完全的互换和替代能力。
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互换性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技术作为互换性的基础,也在制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互换性的定义和意义互换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部件之间可以进行替代。
在工程中,互换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互换性,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的工艺环境下具有相同的质量水平。
这是因为互换性要求部件之间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特征,从而可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提高生产效率:互换性可以简化生产过程。
一方面,互换性可以减少零部件的种类和库存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互换性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使得不同的部件可以相互替代,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3.促进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和改进:通过互换性,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和改进。
一旦发现某个部件存在问题或者需要改进,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更换为新的部件,而不需要对整个产品进行修改或者重制。
测量技术的作用在互换性的实现过程中,测量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量技术是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测量和检测物体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特征的技术手段。
测量技术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师和制造商确定产品的几何参数,包括长度、直径、角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技术,可以保证不同部件之间的尺寸和形状是一致的,从而实现互换性。
测量技术的另一个作用是检测产品的性能特征。
通过测量技术,可以检测产品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并与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常见的测量技术包括三坐标测量、光学测量、超声波测量、X射线测量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航空航天等。
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一些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传统的测量技术往往需要物体与测量设备接触,而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声波、电磁等方式进行测量,无需接触被测物体,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第1章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一件,在装配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在整机上,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互换性应具备的条件:①装配前不换②装配时不调整或修配③装配后满足使用要求按互换性程度可分完全互换(绝对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按标准零部件和机构分外互换与内互换。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1.从使用方面看:节省装配、维修时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从制造方面看:便于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装配时,由于零部件具有互换性,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可以减轻装配工的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
3.从设计方面看:大大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绘图的工作量,简化设计程序和缩短设计周期。
标准与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标准分类(1)按一般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按作用范围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3)按标准的法律属性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用代号“GB”表示。
国家推荐性标准用代号“GB/T”表示。
优先数系的种类(1)基本系列R5、R10、R20、R40(2)补充系列R80(3)派生系列选用优先数系的原则按“先疏后密”的顺序。
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统称为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分类按其原理、结构和用途分为:(1)基准量具(2) 通用计量器具(3)极限量规类(4)检验夹具按测量值获得方式的的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1.绝对测量和相对(比较)测量法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法测量误差: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基本尺寸相同用∆评定比较测量精度高低基本尺寸不相同用ε评定(1)绝对误差Δ——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0x x -=∆(2)相对误差ε——测量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100||||||000⨯∆≈∆=-=xx x x x ε (3)极限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的变化范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几何量公差标准、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的相关知识,是联系设计课程和制造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掌握机械零件几何量公差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机械零件几何量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培养理解和分析机械图纸中零件几何量精度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公差标准的能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的能力、根据零件几何量精度合理选择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以及对典型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进行检测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帮助理解机械零件几何量公差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2、促进认知机械零件几何量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
3、提升解决工程实践中精度设计与误差检测相关问题的能力。
eingareggs in th e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1. 按结构特征分:(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2) 导出要素(中心要素)2. 按检测关系分: (1) 被测要素 (①单一要素 ②关联要素)(2)基准要素基准-理想的基准要素。
1. 几何公差的类型、几何特征及其符号如表4.1所示。
几何特征项目a t i m e a n d Al l t h i n g s in t h e i r 几何公差分为形状公差(6项)、方向公差(5项)、位置公差(6项)几何特征项目a ti m e a n d A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单一基准基准种类 公共基准(组合基准)三基面体系几何公差带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
几何公差带位置有浮动和固定两种形式。
1. 形状公差带形状公差带是控制被测要素为线或面。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等主要几何特征项目。
n dA l l t h i n gs i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单一要求,即幅度参数Ra 、Rz (μ第二个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即附加参数如Rsm (mm)加工方法;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加工余量(mm )。
图5.10 粗糙度要求注写的位置a ti m e a n d Al l th i n gs in th e图 5.11表面粗糙度轮廓单一要求标注示例位置a 处— 注写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即幅度参数及极限值该要求不能省略① 上限或下限的标注:表示双向极限时应标注上限符号“限符号“ L ”。
如果同一参数具有双向极限要求,在不引起歧义时,可省略“U ”和“ L ”的标注。
若为单向下限值,则必需加注a ti m e a n d A l l th i n gs in 1.特征代号:普通螺纹“M ”(1)公称直径(d 、D )(2)导程(Ph )螺距(P )2.尺寸代号:公称直径、导程和螺距代号单线 粗牙:如M16螺纹 细牙:如M16×1.5多线螺纹:如16×Ph3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