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考试辅导:软膏剂
- 格式:doc
- 大小:0.66 KB
- 文档页数:1
药剂学——第五节半固体制剂第五节半固体制剂常见半固体制剂软膏眼膏凝胶栓剂基质、制备一、软膏剂(一)概述软膏剂:药物+油脂性/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局部治疗为主乳膏剂:乳剂型基质糊剂:固体粉末药物>25%一般软膏剂应具备下列质量要求:①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刺激性;并应具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②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和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③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④当用于大面积烧伤时,应预先进行灭菌。
⑤眼用软膏的配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二)软膏剂的基质1.油脂性基质2.乳剂型基质①乳膏剂的分类:O/W、W/O②O/W乳膏剂的特点>>加防腐剂>>加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不适于:遇水不稳定药物③乳剂型基质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加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调节稠度乳化剂O/W:一价皂(钠皂、三乙醇胺皂)、脂肪醇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平平加O,乳化剂OP)水多拿伞举W/O:多价皂(钙皂)、硬脂酸甘油酯(单+双)、脂肪醇(十六醇/十八醇)、脂肪酸山梨坦油多脂肪肝连连看:软膏剂基质组成速配3.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聚乙二醇(PEG)①吸水性强,刺激感较强,久用引起皮肤脱水干燥②不宜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③和季铵盐类、山梨糖醇、羟苯酯类有配伍变化4.软膏剂附加剂(略)①抗氧化剂②防腐剂(三)软膏剂的制备实例:水杨酸乳膏——O/W型乳膏油相:硬脂酸+白凡士林+液状石蜡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举例:酮康唑乳膏分析:①O/W型乳膏②三乙醇胺+硬脂酸→有机铵皂乳化剂③抗氧剂举例:水杨酸乳膏——O/W型乳膏(1)处方:水杨酸50g,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l00g,白凡士林120g,液状石蜡100g,甘油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l0g,羟苯乙酯1g,蒸馏水480ml。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重点:外用膏剂【2】⑶ 制备方法1)研合法: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余基质研匀。
适用: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
2)熔合法(热熔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渐加药→搅拌至冷凝。
适用:含有不同熔点基质,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主药可溶于基质;需用溶融基质提取饮片有效成分者。
如:熔点较高--蜂蜡、石蜡等应先加热熔融,熔点较低--如凡士林、羊毛脂等随后加入熔化。
3)乳化法:油相加热熔融;水相加热至同温(约80℃)→两相混合→搅拌至冷凝。
油、水两相混合方法:①分散相加至连续相中,适用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
②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适用多数乳剂系统。
③两相同时掺和,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作。
v 眼膏剂:(灭菌制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无菌软膏剂。
常用基质--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关键地位:吸水性,黏附性,表面活性)=8:1:1。
尤适用于抗生素和中药眼膏。
制备要点:基质--干热灭菌150℃ 1~2小时。
配制用具--干热灭菌。
包装用软膏管--苯酚溶液或70%的乙醇浸泡(消毒剂消毒),用时灭菌蒸馏水冲洗。
操作--洁净、无菌条件。
质量要求:⑴ 基质除符合软膏剂的要求外,应均匀、细腻,对眼部无刺激性,易涂布。
⑵ 基质在配制前应滤过并灭菌。
⑶ 每个容器的装量应<5g。
⑷ 混悬型眼膏剂不得检出>90μm的粒子。
⑸ 每10支中每支内含不小于50μm具有光泽的金属性异物数超过8粒者不得过1支,其总数<50粒;如有超过,复试20支; 初试、复试结果合并如上法计算。
膏药:指饮片,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
黑膏药常用。
1、黑膏药的特点:1.黑色的油润固体。
2.基质--高级脂肪酸的铅盐。
3.用前需烘软,贴于患处,经络穴位。
1.《神农本草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2.温热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的功效,有伤阴助火之害。
3.寒凉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伤阳助寒之弊。
4.辛味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具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活血(川芎)。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5.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泄:通泄如大黄,降泄如苦杏仁、赭石,清泄如黄连、栀子;②燥: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如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③坚阴: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坚厚肠胃如黄连。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昆布、芒硝等。
不宜多食,脾虚便溏者慎用。
7相反: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8相恶:减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9.佐药: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②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③反佐药: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10.〃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11.党参道地产区:山西。
12.砂仁道地产区:广东。
13.肉桂道地产区:广西14.皮类中药: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15.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16.采收加工方法为〃发汗”的中药: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
17.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18.常用到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有:三化碳。
19.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吸附原理:氢键吸附。
20.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子筛的性能。
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推断化合物的共轭体系、骨架类型。
22.红外光谱(IR):提供官能团信息。
23.山豆根的指标性成份: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氧化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一、A1、下列关于软膏剂的错误叙述为A、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为三类,即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B、常用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和亲水或水溶性基质C、凡士林不能单独做软膏基质D、羊毛脂可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与稳定性E、刺激性应作为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指标2、关于水性软膏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常用水性基质有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类和聚乙二醇类B、甘油明胶基质组成为甘油(10%~30%)、明胶(1%~3%)加水至100%C、PEG作为软膏基质常用配比为PEG400:PEG3350(1:1)D、PEG吸水性强,对皮肤有刺激性E、CMC-Na与阳离子药物有配伍禁忌3、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与水溶性基质两类B、固体石蜡可用于调节软膏稠度C、凡士林是一种天然油脂,碱性条件下易水解D、液状石蜡具有表面活性,可作为乳化基质E、硅酮吸水性很强,常与凡士林配合使用4、关于软膏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基质不仅是软膏的赋形剂,也是药物的载体B、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禁忌C、稠度适宜,易于涂布D、易于清洗,不污染衣物E、对软膏剂的质量、药物释放、吸收无影响5、关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错误叙述为A、均匀、细腻并具有适当黏稠性B、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C、应无刺激性、过敏性与其他不良反应D、软膏剂中药物应充分溶于基质中E、眼用软膏剂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备6、关于软膏剂的正确叙述是A、二甲基硅油性能优良、无刺激性,可用作眼膏基质B、软膏剂应有良好的药物吸收能力C、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吸收与基质性质无关D、某些软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后产生全身治疗作用E、凡士林经漂白后宜作为眼膏基质7、关于软膏剂的错误叙述是A、软膏剂主要起局部保护和治疗作用B、有些药物要透入表皮才能发挥局部疗效C、用于创面的软膏剂应无菌D、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粗糙感E、软膏剂是由药物加入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固体制剂8、软膏剂的物理性质检查不包括A、熔点B、装量C、黏度与稠度D、酸碱度E、物理外观9、关于软膏剂粒度检查的正确叙述是A、软膏剂均应作粒度检查B、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C、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50μm的粒子D、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50μm的粒子E、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00μm的粒子10、下列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熔点B、刺激性C、融变时限D、酸碱度E、稠度11、甘油在乳剂型软膏剂中的作用是A、乳化B、防腐C、分散D、促渗E、保湿12、属于油性基质的物质是A、十八醇B、硬脂酸C、聚乙二醇D、硅酮E、甘油明胶13、下列属于水性基质的物质是A、聚乙二醇B、液体石蜡C、羊毛脂D、硬脂酸脂肪酸酯E、十六醇14、下列属于类脂类基质的是A、凡士林B、氢化植物油C、蜂蜡D、液状石蜡E、固体石蜡15、用来增加油性基质如凡士林的吸水性的物质是A、凡士林B、石蜡C、二甲基硅油D、羊毛脂E、十八醇16、常用来调节油性基质稠度的物质是A、蜂蜡B、液状石蜡C、羊毛脂D、鲸蜡E、肥皂17、下列关于乳化剂的错误叙述为A、一价皂的乳化能力随脂肪酸碳原子数(在12~18范围内)增加而增强B、一价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广泛的pH范围内稳定D、多价皂是W/O型基质的乳化剂E、制备乳剂型基质时,乳化剂常混合使用以调节适宜的HLB值18、关于O/W型乳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O/W型基质含水量大、易霉变,故需加入防腐剂B、O/W型基质具有反向吸收作用,忌用于化脓性创面C、保湿剂的用量一般在5%以下D、含有乳化剂可使油脂性基质易于洗除E、用硬脂酸制成的乳剂基质外观光滑美观19、关于乳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W/O型乳剂基质含水量较大B、可用液状石蜡、凡士林等调节油相稠度C、常用油相为石蜡、蜂蜡与高级脂肪醇等D、常用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E、常用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20、关于乳剂型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O/W型乳剂基质不易霉变,制备时不需要加防腐剂B、W/O型乳剂基质有“反向吸收”现象C、O/W型乳剂基质可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病灶D、O/W型乳剂基质因外相水易蒸发变硬,故需加入保湿剂E、O/W型乳剂基质可选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21、下列关于油脂性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硅酮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B、石蜡与液状石蜡为天然油脂性化合物C、硅酮即为二甲基硅油D、蜂蜡在W/O型基质中起稳定作用E、羊毛脂可吸收2倍量的水而形成O/W型乳剂基22、关于凡士林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凡士林性质稳定,无刺激性B、凡士林是常用的油脂性基质C、凡士林吸水性很强D、凡士林常与羊毛脂配合使用E、凡士林是由液体和固体烃类组成的半固体状混合物23、关于油脂性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油脂性基质是指烃类物质B、凡士林基质不常用于制备乳膏剂C、凡士林经漂白后可用于眼膏剂基质D、液状石蜡具有表面活性及一定的吸水性能E、羊毛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的棕榈酸酯及游离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醇24、以下关于软膏剂的质量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不良刺激性B、应符合卫生学要求C、均匀细腻,无粗糙感D、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E、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25、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是A、司盘类B、胆固醇C、羊毛脂D、硬脂酸钙E、三乙醇胺皂26、可单独用作软膏基质的是A、蜂蜡B、凡士林C、植物油D、液体石蜡E、固体石蜡27、软膏烃类基质包括A、蜂蜡B、硅酮C、凡士林D、羊毛脂E、聚乙二醇28、软膏剂的概念是A、软膏剂是系指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B、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外用制剂C、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D、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制剂E、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和外用制剂29、软膏剂质量评价不包括的项目是A、粒度B、装量C、微生物限度D、无菌E、热原30、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C、水溶性基质中的水分易挥发,使基质不易霉变,所以不需加防腐剂D、凡士林中加人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E、硬脂醇可用于O/W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31、关于软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B、对于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C、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D、软膏剂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且易于涂布E、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检出>280μm的粒子32、下列不能用于制备眼膏剂的基质为A、黄凡士林B、液状石蜡C、固体石蜡D、硅酮E、羊毛脂33、下列关于眼膏剂制备的错误叙述是A、基质熔化后过滤,经150℃至少灭菌1hB、配制用具清洗后采用湿热灭菌C、在清洁、灭菌环境下制备D、容器与包材应严格灭菌E、眼膏基质的配比为:黄凡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34、水性凝胶基质包括A、凡士林B、植物油C、卡波姆D、硬脂酸钠E、泊洛沙姆35、制备混悬型眼膏剂,其不溶性药物应通过几号筛A、三号筛B、四号筛C、五号筛E、九号筛36、下述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的是A、用于全身治疗的栓剂B、用于局部治疗的软膏剂C、用于创伤的眼膏剂D、用于全身治疗的软膏剂E、用于局部治疗的凝胶剂37、关于眼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眼膏剂具有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摩擦的特点B、用于眼外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C、眼膏剂成品中不得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D、制备眼膏剂所用的容器与包装材料均应严格灭菌E、不溶性药物应先研成细粉并通过1号筛,再制成混悬型眼膏剂38、有关凝胶剂的错误表述是A、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B、混悬凝胶剂属于双相分散系统C、卡波普是凝胶剂的常用基质材料D、卡波普溶液在pH1~5时具有最大的黏度和稠度E、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普凝胶的黏性下降39、关于眼膏剂的错误叙述为A、制备眼膏剂的基质应在150℃干热灭菌至少1h,放冷备用B、眼膏剂应在无菌条件下制备C、常用基质是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为5:3:2的混合物D、成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E、眼膏剂较滴眼剂作用持久40、下列关于水性凝胶剂的错误的叙述是A、水性凝胶剂基质易于涂展与清除,无油腻感B、水性凝胶剂基质能吸收组织液,不妨碍皮肤正常生理C、水性凝胶剂基质对药物释放快D、水性凝胶剂基质润滑性好E、水性凝胶剂基质易失水与霉变,常需要加保湿剂和防腐剂41、关于凝胶剂的错误叙述是A、外用凝胶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或混悬的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与双相分散系统之分C、构成水性凝胶基质的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半合成与人工合成三大类D、卡波姆属于纤维素衍生物E、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水性凝胶剂42、油性眼膏基质的干热灭菌温度为A、121℃B、115℃C、150℃E、100℃43、下列哪种基质不属于凝胶基质A、明胶B、MCC、卡波普D、十六醇E、CMC-Na44、关于眼膏剂的错误叙述是A、溶于基质的药物制成溶液型眼膏剂B、不溶于基质的药物先研磨成极细粉,过7号筛,制成混悬型眼膏剂C、眼膏剂所用原料药要求纯度高,且不得染菌D、眼膏剂成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E、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与抗氧剂二、B1、A.可可豆脂B.十二烷基硫酸钠C.卡波普D.羊毛脂E.丙二醇<1> 、潜溶剂A、B、C、D、E、<2> 、凝胶基质A、B、C、D、E、<3> 、栓剂基质A、B、C、D、E、<4> 、皮肤吸收促进剂A、B、C、D、E、2、A.聚乙二醇300~400B.聚乙二醇4000C.甘油D.吐温类E.十八醇<1> 、乳剂型基质的油相A、B、C、D、E、<2> 、具有保湿功能A、B、C、D、E、<3> 、O/W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A、B、C、D、E、3、A.O/W型基质B.吸水性差的基质C.高级脂肪醇D.山梨醇E.羟苯酯类<1> 、具有反向吸收作用的基质A、B、C、D、E、<2> 、具有保湿作用A、B、C、D、E、<3> 、作乳剂型软膏剂的防腐剂A、B、C、D、E、<4> 、有一定的吸水性,可增加乳剂基质稠度A、B、C、D、E、4、A.硅酮B.羊毛脂C.凡士林D.十二醇硫酸酯钠E.蜂蜡<1> 、可提高油性基质的吸水能力A、B、C、D、E、<2> 、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的软膏基质是A、B、C、D、E、<3> 、可防止皮肤水分蒸发、促进皮肤水合的基质A、B、C、D、E、<4> 、O/W型乳剂基质的稳定剂兼有调节稠度的作用A、B、C、D、E、5、A.促渗剂B.保湿剂C.油脂性基质D.水性基质E.稠度调节剂<1> 、凡士林A、B、C、D、E、<2> 、聚乙二醇A、B、C、D、E、<3> 、甘油A、B、C、D、E、<4> 、液体石蜡除了是软膏剂的油脂性基质,还能A、B、C、D、E、6、A.硬脂酸B.液状石蜡C.吐温80D.羟苯乙酯E.甘油<1> 、可用作乳剂型基质防腐剂的是A、B、C、D、E、<2> 、可用作乳剂型基质保湿剂的是A、C、D、E、7、A.白凡士林B.固体石蜡C.卡波普D.类脂E.冷霜<1> 、水凝胶基质A、B、C、D、E、<2> 、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多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A、B、C、D、E、<3> 、常用于调节油脂性基质的稠度A、B、C、D、E、<4> 、W/O型软膏剂A、B、C、D、E、8、A.羊毛脂B.硅酮C.丙二醇D.卡波姆E.黄凡士林<1> 、制备眼膏剂用基质A、B、C、E、<2> 、制备凝胶剂用基质A、B、C、D、E、<3> 、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强,不溶于水,为较理想的疏水性基质A、B、C、D、E、<4> 、可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与药物的渗透性A、B、C、D、E、9、A.MCCB.海藻酸类C.卡波姆D.CMS-NaE.MC<1> 、天然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E、<2> 、人工合成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E、<3> 、半合成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三、X1、丙二醇可用作A、保湿剂B、助溶剂C、液体制剂的溶剂D、增溶剂E、皮肤吸收促进剂2、作为乳剂型基质油相的物质是A、固体石蜡B、蜂蜡C、二甲基硅油D、PEG400E、十八醇3、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保湿剂A、液状石蜡B、甘油C、乙醇D、丙二醇E、山梨醇4、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油脂性基质A、凡士林B、羊毛脂C、石蜡D、十八醇E、二甲基硅油5、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常用乳化剂有肥皂类、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等B、乳剂型基质有O/W型与W/O型两类C、W/O型基质具有“反向吸收”作用D、O/W型基质中水分易蒸发,需加入保湿剂E、O/W型基质含水量大、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6、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硅酮对药物的释放与穿透皮肤性能较凡士林好B、乳剂基质的油相多为固体或半固体状C、O/W型乳剂基质可称为“冷霜”D、一价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O/W型乳剂基质含水量大,无需使用保湿剂7、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固体石蜡与液状石蜡用以调节凡士林基质的稠度B、羊毛脂可增加基质的吸水性及稳定性C、白凡士林可用于制备眼膏剂D、二甲基硅油简称为硅油或硅酮E、软膏基质应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和附加剂发生配伍变化8、关于软膏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二甲基硅油无刺激性,是制备眼膏剂的优良基质B、凡士林、石蜡同属于饱和烃混合物C、可用液状石蜡来调节凡士林的吸水性D、羊毛脂可吸收2倍的水,形成O/W型乳剂基质E、液状石蜡可用于乳剂基质的油相以调节稠度9、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羊毛脂常与凡士林合用B、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应选择乳剂型基质C、油脂性基质以凡士林最为常用D、液状石蜡属于类脂类基质E、油脂性基质涂于皮肤形成封闭性油膜,可促进皮肤水合作用10、关于软膏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正确叙述为A、熔点测定B、测定溶解性能C、刺激性检查D、酸碱度检查E、均应作无菌检查11、关于软膏剂质量的正确叙述为A、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B、软膏剂的稠度无限度要求C、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D、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E、普通软膏剂均应在避菌条件下制备12、关于软膏剂理想的基质叙述错误的是A、稠度适宜、易于涂布、无刺激性B、与药物有很好的亲和力C、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D、油脂性基质应进行热压灭菌后使用E、凡士林是一种天然的脂类基质13、属于软膏剂的类脂类基质有A、凡士林B、羊毛脂C、石蜡D、蜂蜡E、硅酮14、液状石蜡可用作A、油脂性栓剂的脱模剂B、水性基质栓剂的脱模剂C、调节凡士林的稠度D、乳剂型基质的油相稠度调节剂E、非极性溶剂15、关于软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可制成溶液型软膏剂B、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与抗氧剂C、不溶于基质的药物制成眼膏剂,药物粉粒应通过9号筛D、乳状型基质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E、根据药物的分散状态,软膏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与乳剂型16、乳化法中油、水两相的混合方法与特点正确的是A、两相同时掺合B、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C、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D、两相同时掺合的方法适用于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E、将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可引起乳剂的转型17、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软膏剂的制备A、乳化法B、溶解法C、研和法D、稀释法E、熔和法18、下列关于乳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乳膏剂分为O/W型与W/O型两类B、表面活性剂常作为乳膏剂的乳化剂C、O/W型乳膏基质中药物释放与穿透皮肤较其他基质快D、O/W型乳膏剂具反向吸收作用,忌用于溃疡创面E、W/O型乳膏剂需加入保湿剂、防腐剂19、下列关于羊毛脂性能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熔程为36~42℃B、具有良好的吸水性C、与凡士林合用,可增加凡士林的渗透性D、在乳剂基质中起辅助的乳化作用E、常用含水30%的羊毛脂20、甘油可用作A、保湿剂B、黏合剂C、助悬剂D、乳化剂E、增塑剂21、PEG 4000可用作A、栓剂基质B、皮肤吸收促进剂C、软膏基质D、不溶性包衣膜的致孔剂E、乳化剂22、下列哪些物质为水溶性基质A、羊毛脂B、甘油明胶C、PEGD、卡波普E、MC23、下列哪些物质为软膏剂乳剂基质乳化剂A、肥皂类B、硬脂酸镁C、十六醇D、十二烷基硫酸钠E、HPC24、下列关于凝胶剂叙述正确的是A、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只有单相分散系统C、氢氧化铝凝胶为单相凝胶系统D、卡波姆在水中分散即形成凝胶E、卡波姆在水中分散形成混浊的酸性溶液必须加入NaOH中和,才形成凝胶剂25、下列关于卡波姆性质与应用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电解质可使卡波姆凝胶剂的黏度增加B、特别适用于脂溢性皮肤病C、使用卡波姆凝胶剂无油腻感D、卡波姆凝胶剂具有触变性E、卡波姆可与碱金属离子及阳离子聚合物配伍26、下列关于卡波姆性质与应用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卡波姆属于纤维素衍生物B、可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C、1%的水分散液的pH值约为3.11D、在pH6~11范围内有最大黏度E、是一种优良的水凝胶基质27、眼膏剂质量评价项目为A、装量B、溶解性C、粒度D、金属异物E、无菌度28、下列关于眼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眼膏剂应进行无菌检查B、眼膏基质需采用干法灭菌C、眼膏基质需采用热压灭菌D、眼膏剂应在灭菌条件下制备E、常用基质是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为8:1:129、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水性凝胶基质A、卡波普B、聚乙烯C、阿拉伯胶D、海藻酸钠E、甘油明胶30、关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正确叙述为A、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B、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等部位C、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D、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E、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31、关于软膏剂理想的基质叙述正确的是A、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B、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无生理活性C、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D、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E、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32、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A、淀粉B、海藻酸盐C、动物胶D、西黄蓍胶E、甲基纤维素33、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半合成高分子的是A、淀粉B、海藻酸盐C、羧甲基纤维素D、西黄蓍胶E、甲基纤维素34、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是A、卡波姆B、海藻酸盐C、羧甲基纤维素D、聚丙烯酸钠E、甲基纤维素35、下列关于眼膏剂说法正确的是A、眼膏剂基质具有无水和化学惰性的特点B、宜于配制遇水不稳定的眼用制剂C、与滴眼剂相比,属于缓释长效制剂D、常用于眼科术后用药E、无油腻感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凡士林可单独作软膏基质,也能与蜂蜡、石蜡、硬脂酸、植物油融合,有适宜的黏稠性与涂展性。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贴剂系指A.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B.主要由裱褙材料、保护层、膏料层三部分组成C.涂布后,用层压的方法将膏层与保护层复合D.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E.黏性较差2、下列是水性凝胶基质的是A.泊洛沙姆B.硬脂酸钠C.植物油D.凡士林E.卡波姆3、制备软膏剂,加入挥发性药物时基质的温度应降至A.40℃B.60℃C.室温D.15℃E.30℃4、具有透皮促进作用的软膏基质是A.聚乙醇B.纤维素衍生物C.硅酮D.卡波姆E.甘油明胶5、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的基质是A.羊毛脂B.甘油明胶C.液体石蜡D.硅油E.凡士林6、组成与皮肤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A.羊毛脂B.液体石蜡C.硅油D.蜂蜡E.凡士林7、下丹成膏中油丹用量比一般为A.500:(150~200)B.500:(150~210)C.1:2D.1:3E.500:(100~150)8、红丹的主要成分是A.四氧化二铁B.四氧化三铅C.氧化铁D.氧化铅E.五氧化二磷9、下列吸水性最好的软膏基质是A.石蜡B.植物油C.蜂蜡D.凡士林E.羊毛脂10、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B.毛囊C.皮脂腺D.汗腺E.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11、不属于软膏剂的水溶性基质的是A.聚乙二醇类B.纤维素衍生物C.甘油明胶D.司盘和吐温类E.卡波姆12、下列辅料,哪一个在橡胶膏剂基质中可以起到软化剂的作用A.橡胶B.凡士林C.氧化锌D.甘油E.松香13、软膏中常用凡士林,主要是因为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B.适宜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C.吸水性高D.熔点低E.具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14、聚乙二醇做软膏基质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不同分子量相互配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B.吸湿性好,易洗除C.药物释放渗透较快D.长期使用有保护皮肤作用E.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多种药物配伍15、具有较强吸水作用的油脂性基质为A.凡士林B.液体石蜡C.固体石蜡D.聚乙二醇E.羊毛脂16、以下不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浓度B.应用面积C.涂布厚度D.皮肤条件E.基质性质二、配伍选择题1、A.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并无刺激性B.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C.粒度、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D.软化点和重量差异E.含膏量、耐热性、赋形剂、黏附性和重量差异<1>、贴膏剂的质量检查<2>、软膏剂的质量检查<3>、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是<4>、黑膏剂的质量要求是2、A.羊毛脂B.聚乙二醇C.红丹D.立德粉E.西黄耆胶<1>、属于软膏剂油脂性基质<2>、属于凝胶剂的基质材料<3>、属于软膏剂水溶性基质<4>、橡胶膏剂的填充剂3、A.软膏剂B.黑膏药C.巴布剂D.橡胶膏剂E.涂膜剂<1>、植物油、羊毛脂、蜂蜡用于制备<2>、橡胶、松香、凡士林用于制备<3>、植物油和章丹用于制备<4>、聚丙烯酸钠用于制备三、多项选择题1、贴剂常用基质有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硅橡胶C.聚乙二醇D.明胶E.甘油2、黑膏药基质的原料有A.雄黄B.朱砂C.植物油D.宫粉E.红丹3、关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叙述正确的有A.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B.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C.外观应均匀、细腻、有适当的黏稠性,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并无刺激性D.老嫩适中,均匀摊涂E.无菌、无酸败、异臭、变色、油水分离等现象4、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为A.应与药物的结合牢固B.不与药物产生配伍禁忌C.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D.具有适宜的稠度、黏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E.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5、有关眼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B.眼膏剂的基质必须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C.属于灭菌制剂D.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眼泪混合E.羊毛脂尤适宜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6、影响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因素有A.应用的面积和次数B.使用者的年龄与性别C.皮肤的条件D.药物的性质和浓度E.基质的组成与性质7、以下关于黑膏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膏药是指用药材、食用植物油和红丹炼制而成的铅硬膏B.以麻油炼制的铅硬膏外观油润,质量较好C.红丹主要成分为PbO,应炒干后应用D.下丹成膏后应置冷水中去火毒E.冰片、樟脑等药物细粉应于摊涂前兑入熔融的药膏中混匀8、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过程包括A.吸附B.溶解C.释放D.穿透E.吸收9、黑膏药去“火毒"的目的有A.去除铅盐B.去除醛、酮C.去除脂肪酸D.去除羊毛脂E.去除刺激性低分子产物10、关于凝胶膏剂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裱褙材料、保护层、膏料层三部分组成B.膏料层由药料与基质组成C.主要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组成D.常用基质有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E.裱褙材料多为聚乙烯薄膜11、有关眼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B.眼膏剂的基质必须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C.属于灭菌制剂D.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眼泪混合E.羊毛脂尤适宜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12、有关外用膏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软膏剂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B.黑膏药应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刺激性C.黑膏药应检查重量差异和软化点D.橡胶膏剂膏面应光洁,涂布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E.橡胶膏剂应作含膏量及耐热和粘着强度检查13、有关眼膏剂叙述正确的是A.眼膏剂所用基质除符合软膏剂的要求外,还应灭菌处理并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B.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C.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泪液混合D.羊毛脂尤适于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E.属于灭菌制剂,故所用物料、器具均应严格灭菌,且在洁净、无菌条件下操作14、以下具有吸水作用的软膏基质有A.羊毛脂B.豚脂C.加入胆甾醇的凡士林D.凡士林E.液体石蜡15、有关药物、基质性质影响透皮吸收叙述正确的有A.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的药物,透皮吸收效果好B.药物在烃类基质中吸收最差C.药物相对分子量越大,吸收越慢D.药物在乳剂型基质中释放、吸收较快E.药物在基质中溶解状态比混悬颗粒易吸收16、有关外用膏剂叙述正确的是A.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基质制成的一类外用制剂B.外用膏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C.外用膏剂也可以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D.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固体的一类制剂E.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贴剂系指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单选题]1.软膏剂可用于下列情况,除了A.慢性皮肤病B.对皮肤、黏膜起保护作用C.对皮肤、黏膜起润滑作用D.对皮肤、黏膜起局部治(江南博哥)疗作用E.急性损伤的皮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软膏剂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黏膜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急性损伤的皮肤不能使用软膏剂。
掌握“外用膏剂”知识点。
[单选题]2.麝香在黑膏药制备时一般采取A.单提B.炼油时加入C.摊涂时以细粉加入D.与其他药一起提取E.收膏时加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黑膏药的制法制黑膏药时。
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材,如麝香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面,搅匀。
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掌握“外用膏剂”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软膏基质中,药物吸收最好的是A.蜂蜡B.聚乙二醇C.羊毛脂D.凡士林E.乳剂基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乳剂型基质是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分为水包油型(0/W)和油包水型(W/O)两类。
由于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作用,乳剂型基质对油、水均有一定的亲和力,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性较好,能吸收创面渗出液,较油脂性基质易涂布、清洗,对皮肤有保护作用。
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疾病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化脓性创面。
与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掌握“外用膏剂”知识点。
[单选题]5.软膏中常用硅油作为油脂性基质的主要原因A.易涂布B.疏水性强C.亲水性强D.无刺激性E.不污染衣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硅酮类基质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俗称硅油。
常用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其黏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加。
疏水性强,与羊毛脂、硬脂酸、聚山梨酯等均能混合。
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润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
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用于防止水性物质及酸、碱液等刺激或腐蚀。
软膏剂1.凡士林在软膏剂中是___,常加入一点羊毛脂主要是为了____。
[答案] 基本基质, 改善其吸水性2.DMSO是指____,软膏剂中起_____的作用。
[答案] 二甲基亚砜, 透皮吸收促进剂3.透皮吸收的第一吸收途径是经过_____加以吸收,而后是通过完整皮肤。
[答案] 毛囊皮脂腺4.滴水成珠可用于黑膏药制备中____程度的判断,亦可用于____程度的判断。
[答案] 炼油; 老蜜炼制5.软膏中含有少量的水溶性药物,可以采取___、____及____ 3种方法加入。
[答案] 用羊毛脂吸收; 溶于乳剂水相中; 与水溶性基质共溶于水6.为防止黄芩素在软膏中氧化而加入亚硫酸氢钠抗氧化,则应采用____做乳化剂。
[答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非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A皮肤的湿度 B皮肤的温度 C涂药面积 D涂药剂量2.基质配方中含有凡士林、硬脂酸、羊毛脂、液状石蜡四种物质,制备软膏时应采取()方法。
A研合法 B乳化法C熔合法D均可3.实验制备小剂量乳剂型软膏时,除了乳化剂的HLB值外,其类型尚与()有关。
A制备温度 B混合秩序C搅拌时间D均无关系4.普通W/O型乳剂软膏剂中应加入()A甘油 B苯甲酸 C A+B D 均不用三、多项选择题1.对软膏剂基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是助悬剂是赋形剂是载体应具有适宜的粘度和涂展性应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答案]BCDE2.可促进透皮吸收的物质有()。
DMSO Azon吐温丙二醇PEG[答案] ABC3.下列()是属于吸收性基质,可做为凡士林的辅助基质。
液状石蜡无水羊毛脂蜂蜡鲸蜡甲基硅酮[答案]bcd4.单硬脂酸甘油酯在软膏剂中的作用有()等。
乳化作用增稠作用湿润作用稳定作用抗氧化作用[答案]bd5.中药传统制剂黑膏药的优点可以有()等几个作用。
内病外治多价皂可以促进皮肤通透性裱背材料增加水合作用作用持久制备工艺科学[答案] abcd6.黑膏药制备过程中,炼油程度的判断指标有()。
☆考点1:软膏剂概述1.软膏剂旳概念及分类软膏剂系指药物与合适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旳具有一定稠度旳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用乳剂基质制成旳易于涂布旳软膏剂称乳膏剂。
软膏剂旳类型按分散系统可分为3类: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2.软膏剂旳质量规定(1)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2)有合适旳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等部位;(3)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4)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5)用于创面旳软膏剂还应无菌。
☆☆☆☆☆考点2:软膏剂旳基质常用旳软膏剂基质分为3类,即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1.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旳特点是润滑、无刺激性,涂于皮肤上能形成封闭性油膜,增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不易长菌,合用于表皮增厚、角化、皲裂等慢性皮损和某些感染性皮肤病旳初期。
一般不单独使用。
(1)烃类基质。
系从石油蒸馏后得到旳多种高级烃旳混合物,其中大部分属于饱和烃。
如凡士林(软石蜡)、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等。
(2)油脂类基质。
多来源于动、植物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稳定性不及烃类,在贮存过程中易受空气、光线、氧气等影响而分解、氧化、酸败,可加入抗氧剂和防腐剂。
一般用植物油,有时也具有混合植物油,现已少用。
(3)硅酮。
俗称硅油或二甲基硅油,与烃类基质具有类似旳物理性质,对皮肤无毒性、无刺激性,润滑且易于涂布,不阻碍皮肤旳正常功能,不污染衣物,为较理想旳疏水性基质。
对眼睛有刺激性,不适宜做眼膏基质。
(4)类脂类基质。
重要有羊毛脂、蜂蜡与鲸蜡。
羊毛脂是从绵羊毛中提取纯化旳、无水旳脂状物质,重要是由胆固醇、羊毛甾醇、脂肪酸酯构成。
吸水能力强,能吸取二倍重量旳水形成W/O乳剂。
常与凡士林合用以改善凡士林旳吸水性与穿透性。
含30%水分旳羊毛脂称为含水羊毛脂,黏性低,便于应用。
2.乳剂型基质(1)乳剂型基质旳构成及种类。
乳剂型基质与乳剂相仿,由水相、油相及乳化剂三部分构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执业药师中药制剂《外用膏剂》考题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制剂《外用膏剂》考题导语: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请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一、最佳选择题1.吸水性较好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性的基质是()A.石蜡B.植物油C.蜂蜡D.凡士林E.羊毛脂2.红丹的主要成分是()A.氧化铁B.氧化铅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E.四氧化三铅3.引起皮肤水合作用最强的基质是()A.0/W型乳剂基质B.W/0型乳剂基质C.甘油明胶D.凡士林E.聚乙二醇4.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毛囊B.汗腺C.皮脂腺D.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E.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5.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的基质是()A.水溶性基质B.油脂性基质C.羊毛脂基质D.0/W型基质E.W/0型基质6.组成与皮脂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A.硅油B.蜂蜡C.凡士林D.羊毛脂E.液状石蜡7.以凡士林为基质的软膏剂中常加入羊毛脂是为了()A.调节黏度B.改善吸水性C.增强涂展性D.降低基质熔点E.促进药物的吸收8.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的基质是()A.液状石蜡B.娃油C.凡士林D.羊毛脂E.甘油明肢9.适用于制备保护性软膏的基质是()A.硅酮B.烃类基质C.油脂类基质D.水溶性基质E.类脂类基质10.关于外用膏剂的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时,有利于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B.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C.基质的pH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聚乙二醇基质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且较易透皮吸收E.油脂性基质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11.下列属于软膏剂烃类基质的是()A.桂酮B.卡波姆C.甘油明肢D.凡士林E.纤维素衍生物12.制备黑膏药的植物油常用的是()A.豆油B.菜油C.麻油D.花生油E.棉籽油13.黑膏药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A.溶解时限B.软化点C.崩解时限D.相对密度E.融变时限二、配伍选择题[1~4]1.属于软膏剂油脂性基质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2.属于涂膜剂成膜材料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3.属于软膏剂水溶性基质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4.属于黑膏药基质原料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5-8]5.药物、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6.中药、植物油和红丹或官粉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褙材料上的外用制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7.药物或提取物与亲水性基质及辅料混匀,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8.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和防粘层组成的薄片状贴膏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9-12]9.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0.羧甲纤维素钠、甘油明胶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1.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2.橡胶、甘油松香酯、羊毛脂、氧化锌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2]清代名医徐洄溪将膏药“治里者”解释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1、软膏剂中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加热到150℃约1h灭菌并除去水分。
2、软膏剂中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制成细粉、极细粉或微粉,然后先与少量基质研匀,再逐渐递加其余基质并研匀,或将药物细粉加到不断搅拌下的熔融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
(2)脂溶性药物用植物油提取:应加热提取,去渣后再与其他基质混匀,或用油与基质共同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凝即得。
(3)可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基质混合时,可直接将药物水溶液加入基质中;与油脂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应先用少量水溶解药物,以羊毛脂吸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与乳剂基质混合时,在不影响乳化的情况下,可在制备时将药物溶于相应的水相或油相中;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4)中药浸出制剂:中药煎剂、流浸膏等药物,可先浓缩至膏状,再与基质混合。
固体浸膏可加少量溶剂,如水、乙醇等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
(5)共熔成分:如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并存时,可先研磨使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6)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
应使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药物混合均匀。
要想获得好的成绩,就要好好备考哦,希望大家都能获得好的成绩。
执业药师(yào shī)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22年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重点:外用膏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九章外用(wài yònɡ)膏剂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zhìjì)。
具有保护、光滑、部分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1、特点: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防止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jiǎnshǎo)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fēn lèi):软膏剂;膏药(黑膏药、白膏药);贴膏剂(橡胶膏剂、凝胶膏剂、贴剂)。
3、药物透皮吸收过程:释放:从基质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外表。
穿透:进入真皮、皮下组织,起部分作用。
吸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4、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好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
5、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⑴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⑵药物性质:理想药物: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又具水溶性。
⑶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吸收: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
③附加剂:外表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浸透性。
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⑷其他因素: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亲密相关。
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第十章外用膏剂外用膏剂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原料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外用膏剂的特点1、保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2、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3、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4、避免胃肠道刺激及吸收不良5、维持恒定持久的释药速率6、减少给药次数分类1、软膏剂:油脂性基质、乳化型基质、水溶性基质2、硬膏剂:铅硬膏、橡胶硬膏、巴布剂膏、透皮贴剂药物经皮吸收基质释放:基质→皮肤、粘膜表面渗透: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管、淋巴管→人体循环经皮吸收途径1、完整的表皮途径2、皮肤附属器途径:皮脂腺、毛囊及汗腺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1、皮肤生理因素种属个体差异、皮肤的部位、皮肤的健康状况、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结合代谢作用2、药物性质油水分配系数:0.5%~5%最佳的通透浓度-氮酮分子大小、熔点3、基质性质基质类型:O/W>W/O>吸水性>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基质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基质的pH4、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软膏剂基质1、油脂性基质润滑,无刺激性,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强;能防止水分蒸发,促进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1)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2)类脂类:羊毛脂与凡士林合用,以提高凡士林的吸水性和渗透性(3)烃类:凡士林加入羊毛脂,增加其吸水性和释药性(4)硅酮类:硅油,药物透皮吸收量少2、乳剂型基质对油、水均有一定亲和力,能与创面渗出液混合,对皮肤正常功能影响小;W/O型乳剂油腻性比油脂性基质小,能吸收部分水分,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时有缓和冷却作用,“冷霜”;O/W性乳剂,能与水混合,无油腻性,易洗除,“雪花膏”(1)一价皂钠、钾、铵的氢氧化物或三乙醇胺等有机碱与脂肪酸(如硬脂酸)作用生成的新生皂配制软膏,为O/W性乳化剂(2)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3)多价皂3、水溶性基质易涂展,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一般释放药物较快,无油腻性,易洗除;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常用的聚乙二醇(PEG)、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软膏剂制备原料药+辅料-药物处理-混合成型-质量检查-包装-成品制法1、研和法2、熔融法3、乳化发黑膏药基质食用植物油、红丹白膏药基质植物油、宫粉贴膏剂组成衬背材料、膏料层、膏面覆盖物凝胶膏剂凝胶膏剂原称巴布膏剂,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制剂。
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有溶液型软膏剂和混悬型软膏剂之分。
溶液型软膏剂为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为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
乳膏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制剂。
乳膏剂由于基质不同,可分为⽔包油型乳膏剂与油包⽔型乳膏剂。
糊剂系指⼤量的固体粉末(⼀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制剂。
可分为单相含⽔凝胶性糊剂和脂肪糊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的组成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基质起着⾮常重要的作⽤。
(⼀)药物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中药物性质各不相同:药物可溶于基质;药物不溶于基质;半固体黏稠性药物,如鱼⽯脂;含共熔性成份共存的药物,如樟脑、薄荷脑、麝⾹草酚等;液体(如煎剂、流浸膏等)或为固体浸膏的中药浸出物;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等。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基质的类型 1.油脂性基质 (1)烃类。
此类基质主要是从⽯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多数为饱和烃。
①凡⼠林:⼜称软⽯蜡,是液体烃类与固体烃类的混合物,有黄、⽩两种,后者由前者漂⽩⽽得。
凡⼠林⽆嗅味,熔程38℃~60℃,⽆刺激性,能与蜂蜡、脂肪、植物油等混合。
有适宜的黏稠性和涂布性,可单独⽤作基质。
性质稳定,能与多数药物配伍,特别适⽤于遇⽔不稳定的药物如某些抗⽣素等。
但释药性、对⽪肤的穿透性差,仅适⽤于⽪肤表⾯病变;吸⽔性差,不适⽤于急性炎症和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凡⼠林仅能吸收其重量5%的⽔分,故不能与较⼤量的⽔性药液配伍,如果加⼊适量⽺⽑脂或鲸蜡醇、硬脂醇等吸⽔性较好的成份,则可改善其吸⽔性。
如在凡⼠林中加⼊15%的⽺⽑脂可吸收⽔分达50%. ②固体⽯蜡和液状⽯蜡:均为从⽯油中得到的烃类混合物,前者是固体,熔程为50℃~65℃,与其他基质融合后不会析出。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制剂。
常⽤基质分为油脂性、⽔溶性和乳剂型基质。
⽤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亦称乳膏剂。
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有溶液型软膏剂和混悬型软膏剂之分。
溶液型软膏剂为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为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
药物粉末含量⼀般在25%以上的软膏剂称糊剂。
软膏剂在⽣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软膏剂常⽤的基质材料有凡⼠林、⽯蜡、液状⽯蜡、硅油、⽺⽑脂、蜂蜡、硬脂酸、单硬脂酸⽢油酯、⾼碳脂肪醇等亲油性材料及聚⼄⼆醇等⽔溶性材料。
⼆、混悬型软膏剂中不溶性固体药物,应预先⽤适宜⽅法磨成细粉;⿐⽤混悬型软膏剂中不溶性固体药物,应预先磨成最细粉并灭菌。
三、软膏剂基质应均匀、细腻,涂于⽪肤或黏膜上应⽆刺激性;⽤于⿐黏膜的基质应灭菌,⽤于⼤⾯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的基质应⽆菌。
四、软膏剂应具适当的黏稠度,易于涂布于⽪肤或黏膜上,但不融化,黏稠度随季节⽓温的变化应很⼩。
五、软膏剂应⽆腐败、异臭、变⾊、变硬及油⽔分离等变质现象。
六、软膏剂必要时可加⼊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及透⽪促进剂。
七、软膏剂⽤于⼤⾯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的⽪肤时,应进⾏⽆菌处理。
⼋、软膏剂所⽤内包装材料,不应与药物或其他基质发⽣理化作⽤。
九、除另有规定外,软膏剂应置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菌处理的软膏剂应密封贮存。
「粒度」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取适量的供试品,涂成薄层,薄层⾯积相当于盖玻⽚⾯积,共涂三⽚,照粒度测定法(附录Ⅸ E第⼀法)检查,均不得检出⼤于180µm的粒⼦。
⿐⽤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10⽀,将内容物全部挤于合适容器中,按上述混悬型软膏剂粒度测定法检查,检出50µm粒⼦不得多于2个,并不得检出⼤于90µm的粒⼦。
「装量」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Ⅹ F)检查,应符合规定。
软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时均应符合下列各有关规定。
①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动物油、植物油、单硬质酸甘油酯、十八醇等及其混合物。
根据气温高低,可添加适量石蜡或液状石蜡调整基质的软硬度。
某些基质中可加入乳化剂制成乳剂型软膏,使药物易被皮肤吸收,并易洗除。
②供软膏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
③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应无粗糙感,并应具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粘膜上而不融化,但能软化。
④软膏剂应无酸败、异臭、变色等变质现象。
必要时可加适量防腐剂使其稳定。
⑤软膏剂所用的包装容器,不应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
⑥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