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_等离子体作用下催化氧化煤制乙二醇生化尾水
- 格式:pdf
- 大小:710.01 KB
- 文档页数:5
液相微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级催化剂MnO
微波液相放电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专家有所研究。
微波液相放电在溶液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较高,能够在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如:OH自由基、O自由基、H自由基等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特别是OH自由基,其氧化还原电位可高达2.80 eV,在高级氧化领域有所应用,同时微波液相放电释放出的高能电子和自由基等粒子能够与液相介质作用合成新的物质,这也是目前液相放电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微波液相放电能否成功放电取决于放电电极与馈线的匹配情况,对于结构、材质固定的馈线来说,电极的结构和材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依据体现匹配情况的驻波比(SWR)选择了新材料制作电极,与旧材料电极相比新材料电极耐烧时间大大延长,而且不会引起因放电过程中电极尖端产生大量的焦耳热,导致硅胶溶解污染溶液等问题,并分析了液相介质的温度、pH、电导率、介电常数以及反应腔内的压强等因素对匹配效果带来影响。
本文利用微波液相放电产生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将高锰酸钾还原为二氧化锰,对进行反应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和发射光谱分析(OES)分析,从处理后溶液中提取出黑色粉末,对其进...。
乙二醇工艺的介绍乙二醇,又称1,2-乙二醇或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物质,属于二元醇类。
它的化学式为C2H6O2,结构式为HO-CH2-CH2-OH。
乙二醇具有无色、无臭、具有黏稠度的液体,具有许多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医药、化妆品、塑料、涂料等。
乙二醇工艺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来制备乙二醇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乙二醇工艺的主要步骤和关键反应。
1. 乙烯氧化:乙二醇的生产通常是从乙烯开始。
乙烯氧化是乙二醇工艺的第一步。
在工业规模上,乙烯被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环氧乙烷。
这个反应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使用催化剂例如银催化剂。
2. 环氧乙烷水解:环氧乙烷经过水解反应得到乙二醇。
水解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碱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
水解反应使环氧乙烷断裂成为乙二醇和乙醇。
3. 精制处理:乙二醇在水中可溶,可以通过蒸馏和分离过程来从反应溶液中纯化。
蒸馏过程中,通过升温将乙二醇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
这个过程可以去除杂质,提高乙二醇的纯度。
4. 加氢:乙二醇工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加氢反应。
加氢反应将未反应的环氧乙烷和其他醇类成分转化为乙二醇。
这个反应使用催化剂,例如金属催化剂如铂、钯或铑。
乙二醇工艺还包括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等相关步骤。
废水处理是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能源回收是通过余热回收和废水处理中的能量回收来提高工艺的能效。
乙二醇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工行业中,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类化合物,如聚酯纤维、聚酯薄膜和聚酯树脂。
在医药行业,乙二醇被用作药物溶剂和药物传递系统的原料。
在化妆品行业,乙二醇常用于护肤品和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用作稠化剂和溶剂等。
此外,乙二醇还用于制造颜料、香料、润滑剂和防冻剂等。
总之,乙二醇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乙烯氧化、环氧乙烷水解、精制处理和加氢等步骤。
乙二醇在化学工业、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有机化学物质之一。
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氮气环境卸出的研究与应用郑卫1 ,孔会娜2【摘要】根据在黔希化工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具体应用,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氮气环境卸出的方法,提高了催化剂更换的效率和安全系数,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产值和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9(036)008【总页数】3【关键词】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氮气环境;卸出煤制乙二醇技术是指煤炭经过气化、净化制得高纯度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偶联合生成草酸酯,生成的草酸酯再通过加氢工艺生成乙二醇的过程。
草酸酯加氢的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加,该催化剂为铜系催化剂,丧失活性的加氢催化剂在卸出时需要钝化、卸出、反应器列管清洗等,过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的时间较长。
本文根据在黔希化工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具体应用,介绍一种新型的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氮气环境卸出的方法,提高催化剂更换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并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产值和经济效益。
1 黔希化工煤制乙二醇装置简介黔希化工3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是目前全国在运的单套能力最大的煤制乙二醇装置,主要产品为乙二醇,年产乙二醇能力为30万t,由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
项目主要利用黔西县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两段绝热变换(有机硫水解)、大连理工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冷箱提纯一氧化碳、四川达科特变压吸附提纯氢气和高化学(日本宇部)煤制乙二醇技术。
黔希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加氢系统共两个系列,一个系列两台反应器,单台反应器产能为7.5万t/a年乙二醇。
加氢反应器直径为4.2 m,反应列管规格为Φ38 mm×2 mm×6 000 mm,单台反应器列管数量为7 138,催化剂装填量22.5 t(37 m3),催化剂装填量共90 t。
2 加氢催化剂的理化参数及主要性能外观圆柱体,形状尺寸直径4~6 mm(Φ5 mm粒度占80%以上),高4.5~5.5 mm。
微波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分析摘要:微波技术始于1930年代,最初应用于通信领域。
之后有专家和学者将其导入了化学技术领域,逐渐形成了微波化学的新领域。
微波化学是将微波应用于化学研究中的新的前沿学课题,是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微波场的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机理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为了实现微波更好的功能,人们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微波化学技术,废水处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基于此,本文对微波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展开了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波化学技术;废水处理;应用研究前言微波技术始于1930年代,最初应用于通信和雷达领域。
微波具有高发热效率、高速快捷、节能以及省电的特性,不会产生热源与加热材料的直接接触,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实施选择性加热,简易控制,其优点是不断反映在社会和开发者进步中的科技。
到1940年代,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有机合成、中药提取、无机生产技术、环保与分析等领域中得以被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人们在环保领域开始注意到微波的潜在应用。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环境监测成功开始应用微波化学技术。
这种技术在环保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微波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微波化学技术的发展。
1微波加热的机理和特点大自然的大部分物质是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的分子共同构成的。
通常情况下,极性分子以自然状态和无秩序状态运行排列,不过当其处于电场或者磁场中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
正电近于负电,负电近于正电。
微波状态下分子运行状况非常迅捷,这样其就会在在短期限内形成较高的热量。
微波化学技术指的是选择使用微波的这种效应来讲微波能传递给废水中的污染物,并促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快速降解和转化,实现废物分离,最终实现处理废水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该技术的应用是废水处理中的一种新的革命。
2微波加速化学反应的机理目前,关于微波化学技术的反应机理有两种意见:微波可以加速很多化学反应。
煤制乙二醇技术工艺汇总及激光拉曼在其过程气体监测中的应用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有机原料,广泛用于聚酯纤维、聚酯塑料的生产。
在汽车、航空、仪表工业的冷却系统中,它是抗冻剂的重要成分。
在溶剂、润滑剂、软化剂,增塑剂和炸药的生产中也有多种用途。
一、制取乙二醇的技术路线1、石油路线目前,国内外的大型乙二醇生产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即将石油裂解产生的乙烯,氧化后再水合得到乙二醇。
该技术以及配套下游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但是该技术极度依赖石油资源,并且生产过程水耗大,能耗大,成本较高。
2、煤路线煤制乙二醇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气化生成合成气后再制得乙二醇,共有三条工艺路线:1)直接法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再一步合成乙二醇。
此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取以及生产中的高温高压条件的控制,因而很难实现工业化。
2)煤制烯烃法煤气化制取合成气,由合成气经过甲醇、乙烯、环氧乙烯,最终制取乙二醇。
该路线实际为通过煤制烯烃再生产乙二醇,成本较高。
3)氧化偶联法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加氢得到乙二醇。
目前已经有多条产线在建或已投产。
在以往的乙二醇生产的过程中,主要以石油作为重要的原材料。
但是,在近些年发展的过程中,石油资源逐渐面临着枯竭的状态,这对乙二醇的生产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煤炭作为重要的原材料。
并且煤制乙二醇生产的成本也相对较为低廉,具有一定的生产和发展优势,这对乙二醇生产行业和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煤制乙二醇技术发展应用从产品的工艺路线来看,煤制乙二醇的工艺路线包括三种:1、直接合成采用煤作为乙二醇制取合成气(CO+H2),之后进一步合成为乙二醇。
该合成工艺路线最早由美国的杜邦公司于1947年提出,但是该合成工艺路线对生产技术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催化剂以及高温高压作为反应条件,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
但是,若能够实现在较低环境要求下进行,则该工艺将极具发展力。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废水何忠坤;王孝武;林亲铁;王瑞芹;刘千钧;尹光彩【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7(037)006【摘要】采用微波诱导活性炭负载铁铜(Fe3O4-CuO-AC)催化H2O2、Na2S2O8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废水,探究了两种体系下pH、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对比了双氧化体系(MW/Fe3O4-CuO-AC/Na2S2O8+H2O2)与两种单一氧化体系(MW/Fe3O4-CuO-AC/Na2S2O8、MW/Fe3O4-CuO-AC/H2O2)对AlPi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双氧化体系对AlPi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47%、71.43%,显著高于单一氧化体系.【总页数】5页(P44-48)【作者】何忠坤;王孝武;林亲铁;王瑞芹;刘千钧;尹光彩【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广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40;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相关文献】1.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羟乙基纤维素废水研究 [J], 谭艳来;王志宏;陈大志;罗晓栋;黄力彦;姚创;莫广生2.CeO2改性微波诱导催化剂CuO/γ-Al2O3催化氧化处理偶氮染料废水 [J], 柯鹏;袁丁;刘义清3.缩合磷酸铝在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PA66/GF材料中应用评估 [J], 吴长波;郑一泉;金雪峰;丁超;麦堪成4.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废光盘回收废水的研究 [J], 彭梦侠;陈梓云;吴馥萍5.硼酸锌协效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PA6 [J], 杨正;王振华;鲁世科;柳妍;房晓敏;李建通;刘保英;丁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