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功能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4.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5.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和造字法二、词语的基本知识1.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词语的构成和形义关系3.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词语的辨析和运用5.词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三、句子的基本知识1.句子的定义和分类2.句子成分和语序3.句子的结构和功能4.句子的语气和语调5.句子的连接和转折四、段落的基本知识1.段落的定义和要素2.段落的结构和功能3.段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段落的铺垫和承接5.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和夸张2.对比和排比3.比较和类比4.借代和典故5.反问和设问六、修辞方法的运用1.描写和抒情2.叙事和议论3.议论和推理4.推理和判断5.主观和客观七、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文言文的翻译和鉴赏5.文言文的应用和写作八、现代文的基本知识1.现代文的特点和风格2.现代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现代文的写作和发表5.现代文的赏析和评价九、阅读理解的基本知识1.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解题步骤3.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4.阅读理解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5.阅读理解的应用和拓展十、作文的基本知识1.作文的目的和要求2.作文的主题和材料3.作文的结构和内容4.作文的标题和起承转合5.作文的语言和修辞十一、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1.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3.古代文学的背景和意义5.世界文学的传承和影响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语言文字、词语、句子、段落、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成绩和培养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份知识总结能够帮助到你。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基础语言知识词语1.词语分类–名词:指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用来介定名词、代词或动词。
–连词:连接同类成分或并列成分。
–叹词:表达人们赞叹、惊奇、喜悦等情感。
2.词义辨析–同义词: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
3.词语用法–词性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如动词的变位和时态。
–词义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如汉字的多音字,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
语法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子类型–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或宾语。
–并列句:由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成的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3.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宾语结构:宾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补足语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含有定语结构的句子:被修饰的成分+定语。
修辞1.比喻:用一个物象代替另一个物象,以便使读者有强烈的感触。
2.拟人:把生活中不是人的东西或抽象的东西,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3.夸张: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
4.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现肯定的意思,以及强调是反问的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
阅读技巧理解阅读1.理解阅读的三个要素:识别、理解和记忆。
2.确定文章的体裁:新闻、说明文、论说文、小说等。
3.识别文章的层次:主题句、分论点、细节等。
4.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和修辞等。
5.主旨归纳:通过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阅读1.细节阅读的目的: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总结文章的细节。
2.细节阅读的方法:精读、扫读和略读。
3.细节阅读的技巧:标注和概括。
快速阅读1.快速阅读的目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题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初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整体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对初中语文必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
一、基础词汇1. 词汇的认识:词的基本概念,包括字、词、句的区别和关系。
2.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等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法。
二、句子成分1. 主语和谓语:主谓结构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宾语:及物动词和其宾语的关系。
3. 表语:表示主语状态或特点的成分。
4. 定语:修饰名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成分。
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明示或暗示,用形象、生动的比较来加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2. 比拟:采用感性的类比、形象化地描绘事物的方法。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情感或程度。
4. 排比:用语言把同类或相似的事物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对比、反复和修辞的效果。
5. 对偶:通过对比、对称的方式将语句进行平衡,增加语言的韵律美和表达效果。
四、修辞方法1. 运用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准确性、独特性和感染力。
2. 运用修辞方法:多用暗喻、反问、概括、描写、议论、叙述等方法,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深度。
五、作文写作1. 论述文基本结构:引言、论证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的作文结构。
2. 记叙文基本结构:描写人物、事物或场景时,运用时空结构、因果结构等方法。
3. 说明文基本结构:定义、分类、原理、结论四个方面的写作结构。
4. 应用文基本格式:书信、通知、便条等应用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
六、修辞与鉴赏1. 修辞的效果: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方法,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2. 语言的鉴赏:通过学习优秀的诗歌、文学作品等,提高对语言的鉴赏和欣赏能力。
七、阅读理解1. 阅读的技巧:略读、详读和夹读等不同阅读技巧的运用。
2. 阅读的方法:理解、分析、比较、鉴赏等方法的应用。
初中语文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学科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总结。
一、字词句段篇章基础知识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打牢语文基础至关重要。
字词句段篇章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字的基本知识:汉字的构造、部首、笔画、笔顺和基本书写规范。
2. 词的基本知识:词的概念、词性、词义、词形和构词法。
3. 句的基本知识:句子的定义、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子意义和句子结构。
4. 段的基本知识:段落的定义、段落的特点、段落的写作技巧和段落的理解方法。
5. 篇章的基本知识:篇章的结构、篇章的逻辑关系、篇章的修辞手法和篇章的表达技巧。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学科的一大重点。
学好文言文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培养独特的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古文的方法、古文常用的语言特点和古文作品的鉴赏。
2. 文言文的写作:模仿古文的写作、运用古文的修辞手法和运用古文的表达技巧。
3. 文言文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学习古代文人的典故典籍。
三、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初中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好现代文对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现代文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现代文的方法、现代文的语言风格和现代文的常见修辞手法。
2. 现代文的写作:培养现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现代文的表达能力和运用现代文的修辞手法。
3. 现代文的背景知识:了解现代社会背景、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学习现代作家的思想观点。
四、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音、形、义2.文字表达功能:记号、记录、传播信息、交际3.语言文字的特征: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历史性、文化性、创造性4.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准确性、生动性、连贯性、得体性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老子等3.唐诗宋词: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5.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三、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形音义,意义的构建2.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否定词的使用3.词语的运用:写景词、描写人物词、描写动作词、描写心理词等4.常用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四、修辞手法1.比喻:直接比喻、隐喻、拟人、拟物等2.夸张:过分修饰、夸大说法等3.排比:并列、对偶、反复等4.对仗:平仄、押韵等5.描写手法:写景、抒情、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心理等五、阅读技巧1.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段落主题句等2.细节理解题:理解具体内容、推理等3.词语理解题: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等5.文体特点题:辨别文章的文体、特点等6.文段改写题:改写句子、插入句子等六、修辞技巧1.照应:词语照应、句子照应等2.衔接:衔接词、过渡段落等3.对比:正反对比、因果对比等4.承上启下:总起段、过渡段、承上段、跃进段等5.补充:补充说明、细节展开等七、写作技巧1.写作的步骤:审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2.写作的规范:格式规范、时态准确等3.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4.写作方法:描写、比较、分析、解释、归纳、总结等5.写作技巧:立意新颖、语言得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连贯流畅等八、修辞方法1.象征:寓意、象征物等2.破题:题旨的转变、破题的手法等3.构思:构思方法、构思技巧等4.铺垫:情节铺垫、背景描写等5.对策:解决问题、对策方法等九、听说读写1.听力:听取信息、理解内容等2.口试: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朗读等4.写作: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5.语法: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十、修辞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2.修辞方法:铺垫、纵横、破题、对策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我们日常交流与思考的工具。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词语概念与辨析1. 词语分类:词、词组、成语、俗语等。
2. 同音字、同音词、异音字、异形字、多音字的区别与辨析。
3. 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与应用。
4. 词义辨析: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
二、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1. 句子的定义与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2. 主谓宾结构和主谓宾补结构的认识与应用。
3. 各类句子成分的认识与辨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三、基础的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使语言具有肖像式的效果。
2. 感叹:通过表达强烈的情感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3. 推理: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展示表达思想。
四、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1. 比喻的作用与运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2. 感叹的作用与运用:通过文字的感叹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与情感。
3. 对立与矛盾的运用:通过对立与矛盾来展示故事的冲突与发展。
五、常见的修辞手法1.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和人的特征。
2. 夸张:夸大某种程度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
3. 对偶:通过对称的句式或词语的重复来加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1. 肖像: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性格来表达主题。
2. 幽默:通过幽默手法增加作品的幽默感。
3. 对比:通过对比展示事物的不同面向和特点。
七、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1. 借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2. 借代:通过表达一种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
3. 格律:通过规定的韵律和字数来构成古诗的特点。
八、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1. 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来吸引读者。
2. 叙述:通过生动的叙述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
3. 议论:通过表达个人观点和思考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初中语文重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的诗歌,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 学习现代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等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部分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等基本文体。
-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文化背景-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诗词名句。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包括常用词语、成语、俗语等。
- 学习词语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 学习并运用各种时态、语态、句式。
3. 修辞- 认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 学习在写作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培养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 提高理解文章层次结构、段落大意的能力。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
3. 评价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
-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技巧1. 写作规范- 掌握作文的基本格式,如标题、开头、正文、结尾。
- 学习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标点符号。
2. 写作方法- 学习如何选材、构思、组织文章。
- 掌握写作中的过渡和衔接技巧。
3. 写作实践- 经常练习写作,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
- 通过写作练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
五、古诗文鉴赏1. 古诗鉴赏- 学习古诗的基本形式,如律诗、绝句等。
- 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2. 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
- 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一、词语与词义辨析
1.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2.词语义项、词义的丰富性和多义词的理解
二、词类和词语的构成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词类功能和语法作用
2.前缀、后缀和构词法
三、句子的基本结构
1.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的识别
2.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的搭配
四、中外名著与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3.中外文化常识和民间传说故事
五、修辞手法与修辞语言
1.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六、写作技巧与方法
1.文章的主题、标题的确定
2.开头、过渡、结尾的写作方法
3.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写景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七、阅读与理解
1.文章的段落结构、标点符号和篇章组织
2.推理、归纳、辩证等阅读理解的方法
3.阅读材料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辨析
八、课文与课外阅读
1.重点课文和文章的理解和背诵
2.优秀作品的欣赏和阅读
九、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
1.书写的规范和格式
2.词语的正确用法和变异形式的辨析
3.句子的衔接、表达的连贯和一致性
这些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常见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